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铁道技术监督》2007,35(11):8-8
自标准实施之日起,至标准复审重新确认、修订或废止的时间,称为标准的有效期,又称标龄。由于各国情况不同,标准有效期也不同。以ISO为例,ISO标准每5年复审1次,平均标龄为4.92年。我国在《国家标准管理办法》中规定国家标准实施5年,要进行复审,即国家标准有效期一般为5年。  相似文献   

2.
我国现行铁路工程标准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我国铁路工程建设标准按其内在联系形成的科学的有机整体 ,文中对这一领域现行的标准进行了合理的分类 ,并对其相互关系及每项标准在体系中的位置做了简要介绍。这将便于工程技术人员熟悉、查找和使用标准 ,也可供标准管理部门建立标准信息系统参考  相似文献   

3.
看从采用国际和国外先进标准角度车轮标准的制定水平、内容的适时性、轮轨关系和车轮认证标准等方面对车轮标准制定的几个宏观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4.
《铁道技术监督》2014,(3):19-19
<正>2014年3月11日,国家标准委发布最新数据,2013年共批准发布国家标准1 870多项,其中重要强制性标准211项,顺利完成全年计划。标准化改革覆盖现行的强制性标准、推荐性标准和企业标准。针对当前我国强制性标准发布主体多、层级多,容易造成交叉重复的现象,国家标准委对现行强制性国家、行业、地方标准将逐步整合为统一的强制性国家标准,由国务院或国务院授权批准发布,省级人民政府主要负责强制性国家标准的实施监督。国家标准委对国家标准审批发布流程进行优  相似文献   

5.
总结国内外预应力混凝土轨枕强度检验标准,分析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混凝土轨枕标准体系之间的差异,就混凝土轨枕强度检验项目、支承图式及检验荷载计算方法进行详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各国混凝土轨枕标准体系、检验项目和支承图式存在差异,我国铁路混凝土轨枕标准对于各型产品检验要求规定比较详细具体,但在标准的系统性和概括性方面仍存在不足。在轨枕强度检验荷载的计算过程中,中国和日本混凝土轨枕强度检验是基于轨枕设计承载能力进行检验,而欧洲和北美地区混凝土轨枕强度检验是基于现场承载要求检验,在混凝土轨枕标准国际化过程中需注意该差异。  相似文献   

6.
《铁道技术监督》2006,34(7):39-39
具有法律属性,在一定范围内通过法律、行政法规等手段强制执行的标准是强制性标准,其它标准是推荐性标准。根据《国家标准管理办法》和《行业标准管理办法》。  相似文献   

7.
在阐述铁路运输企业工作(作业)标准体系建设必要性、建设原则与要求、基本构成的基础上,系统分析工作(作业)标准体系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加强工作(作业)标准体系建设要"坚持两手抓,完善工作(作业)标准体系建设;坚持协调性,增强工作(作业)标准的整体和谐;坚持高质量,提升工作(作业)标准个体水平;坚持严要求,规范工作(作业)标准编制评审"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为提高企业产品技术标准编制水平,在介绍制定企业产品技术标准必要性和编制流程的基础上,依据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总结在编制和审核企业产品技术标准时发现的一些常见问题,并提出标准编制过程中应该注意的事项。  相似文献   

9.
2000年标准化工作总体要求是:围绕《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产品质量工作若干问题的决定》对标准化工作提出的新要求,以改革的精神,搞好“三个转变”,提高工作效率,加快标准化工作的改革步伐,加强标准化工作方针、政策的研究和制定,推动标准的贯彻实施,切实提高标准比工作的有效性。 2000年标准化工作的要点是: 1.积极研究新形势、新情况,加快标准化工作的改革步伐。针对政府机构改革和科研体制改革后对标准化工作所带来的重大影响,进行深入调查研究,积极探索标准化工作的改革,提出切实可行的标准化工作改革思路和政策…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了轨道交通AFC系统标准化制定的意义,明确了AFC系统标准化工作的目标,概括了制定AFC系统标准的几方面主要内容和可采取的实施计划,最后作了简单总结.  相似文献   

11.
叙述了轨道客车的能耗影响因素以及降低能耗的主要方法和效果。首先,通过对轨道客车能耗机理分析,归纳出车辆自身影响因素,包括质量、阻力和牵引效率;然后,针对以上因素进行详细分析,论述降低能耗的具体措施;最后,总结出各因素对降低能耗作用的权重。  相似文献   

12.
LYU Yi;GAO Yang;FAN Kang(CRRC Changchun Railway Vehicles Co.,Ltd.,Changchun 130062,China)  相似文献   

13.
以轨道客车司机室端吸能结构为研究对象,提出一种基于缺口导向分级触发的吸能结构,并采用三维仿真分析方法对该吸能区结构进行优化分析。另外,对优化后的吸能区结构进行全尺寸冲击试验验证。试验结果表明,仿真分析在能量吸收、压溃行程和平台力方面的误差可保持在10%以内。  相似文献   

14.
提出了采用章鱼试验法替代人工作业的轨道交通车辆电气配线测试方法。该方法通过线路分析制作连接电缆,通过参数设定实现电缆自动校线,其优点是耐压、效率高、可靠性强,并且能够自动对线路中的电气元件进行性能测试。该方法操作便捷,可有效提高车辆配线质量,目前已成功应用于动车组生产检测过程中。  相似文献   

15.
针对我国轨道交通车辆制造业发展状况,以某轨道客车制造企业大数据管理平台的建设与实施过程为蓝本,阐述了大数据管理平台的建设目标、实施方法和输出成果,并将成功经验提炼为标准化、可复制、可移植、可操作的方法论,以供其他同类企业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6.
以中国标准动车组车体的生产制造为基础,系统论述动车组底架、侧墙、车顶、端墙、司机室等5大部件组装及车体总装技术的要求和注意事项。总结近10年的车体组装技术操作要领,展示铝合金车体制造从引进、消化、吸收及再创新的最新成果,进而为铝合金车体制造标准化的形成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7.
为充分发挥各种轨道客车速度检测装置在不同工况下的性能优势,针对来源于轴端速度传感器、多普勒雷达、北斗导航系统及惯性导航的多维速度检测信号,采用扩展式卡尔曼滤波算法进行数据融合,在线调整算法中各信号的参数权重,实现对轨道客车速度信息的最优估计。仿真验证结果表明,该技术能够得到真实可靠的轨道客车速度信息。  相似文献   

18.
为提高某城市轨道交通车辆转向架天线梁结构的疲劳寿命,对天线梁结构进行了随机振动疲劳分析,并建立了有限元模型。将实际线路中采集到的时域加速度谱变换为频率内的载荷激励谱,作为仿真分析的输入条件。结合Dirlik公式和线性疲劳累积损伤理论,计算产生天线梁的最大损伤位置及其损伤值。对天线梁的疲劳寿命进行了预测,并依据计算结论对天线梁结构进行优化。仿真分析结果与实际线路动应力测试结果对比表明,随机振动疲劳分析方法可以反映转向架天线梁疲劳的真实运行特点。  相似文献   

19.
轨道车辆轮轨力的计算精度直接影响车辆运行安全性及舒适性的评估,并影响车辆正向设计数据基础的准确性。基于小波法,利用LABVIEW软件图形化编程语言对间断式测力轮对测试数据进行零线漂移、去噪重构及峰值提取等操作,最终通过测试数据计算得到精确的轮轨作用力。计算结果可为车辆状态评估和车辆设计提供参考性数据基础。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轨道列车辅助变流器的电路拓扑结构、辅助变流器的供电方式及其未来发展趋势。对传统的工频隔离式辅助变流器和单向DC/DC变换型高频链逆变器的拓扑结构进行了分析比较,得出两种拓扑结构各自的优缺点。分析对比了轨道列车辅助变流器集中供电和并网供电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