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铁路线路养护作业中用于轨枕螺栓松紧的内燃冲击扳手自重大、手持移动不便引起的作业劳动强度大、作业效率低和作业质量得不到保证的问题,利用平行四边形机构和气弹簧,设计一种轨枕螺栓扳手用气弹簧四连杆平衡装置,并建模、装配和应用。应用效果表明,在保持内燃冲击扳手竖直姿态的情况下,可实现自重20 kg冲击扳手的上下移动,从而使作业人员轻松完成松紧轨枕螺栓作业,大幅降低劳动强度,提高作业效率。  相似文献   

2.
在铁路线路养护与维修工作中应用的T形扳手,存在生产制造非标准化,无法实现线路扣件螺栓的快速松、紧等问题.为满足新型T形扳手制造尺寸标准化,结合一线工作需求,统一结构尺寸;为使改良后质量无明显增加,选择横杆与竖杆交叉位置作为新型T形扳手的结构改良位置,对交叉点内部结构采取特殊设计,使其具备快速松、紧螺栓的功能;为满足结构...  相似文献   

3.
由于双头螺栓没有六方头的特殊结构,无法使用通用的扳手进行高效率的拆卸作业,造成了双头螺栓拆卸效率过低。另外,在拆卸过程中,不当的操作还容易对零部件和双头螺栓本身造成损坏。本文设计了一种双头螺栓拆卸工具,不仅可以快速完成双头螺栓的拆卸作业,还可以有效地避免零部件和双头螺栓受到损坏。  相似文献   

4.
文章验证风动扳手最大扭力调节方法——节流法,即通过在普通风动扳手的主体和风管接头之间增加一个风源调节装置,通过该装置来改变风动扳手进气量,使得风动扳手的进气量被固定在一个比较小的值,从而实现对风动扳手输出扭力的调节.通过以上方法,可以避免因风动扳手最大扭力超过工艺要求而导致螺栓扭矩过载的质量问题.  相似文献   

5.
论述了车辆车轮轴承压盖螺栓对行车安全的重要性,从而阐明研制铁路专用数显扭矩扳手的重要性,进而介绍了铁路专用数显扭矩扳手的结构原理、技术指标及使用方法。  相似文献   

6.
铝螺纹卡死给工作带来不少麻烦,因为不敢太用力,怕拧断螺栓,而且还知道不能采用火焰加热。以下是对于松开这类螺纹的几条建议。将尽可能多的氢氧化钠溶液注入螺纹组件,然后慢慢拧松螺母。然而,该溶液具有非常强的腐蚀性,会导致碱性烧伤,因此需要小心。另一个方法是采用适当尺寸的梅花扳手,然后施加正好足够的力,使螺栓处于张紧状态,当螺栓处于张紧状态时,用一个小的4盎司的圆头锤,快速敲击螺栓头一、二次,然后停止,再在相反方向对螺栓施加张力,用锤快速敲击螺栓头部。重复这一过程数次,直至拧出螺栓。如果场地允许,可将紧固件浸入渗透剂中,将扳手套在螺栓上,并在其上悬挂重磅铁锤或其他重物,以保持张紧力,将这种状态保持一夜,第2天早上螺母便可松开。□巧松卡死的铝螺纹@王旭芳  相似文献   

7.
拉林铁路藏木雅鲁藏布江大桥作为国内铁路第一座真正意义上的免涂装耐候钢桥梁,在国内首次使用耐候钢高强度螺栓。通过试验、检测和实际使用,目前耐候高强度螺栓各项性能指标合格。在施工中采用数控定扭矩电动扳手,提高了施拧的准确度和稳定性,提高了施工速度和效率。在工地采用高强度螺栓连接施工质量控制系统,实现了桥梁高强度螺栓施拧数据信息化。本文介绍了耐候钢高强度螺栓新技术应用方面的经验,可为以后国内的高强度螺栓连接施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川藏铁路拉林段藏木雅鲁藏布江大桥位于高寒缺氧地区,因此简化施工操作步骤,减轻作业强度,增强施工质量,是该桥高强度螺栓施工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为此本文针对新的施拧工具第三代定扭矩电动扳手开展相关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第三代定扭矩电动扳手的扭矩精度和稳定性明显高于第二代,第二代定扭矩电动扳手需要通过不断标定来减少误差,但由于标定设备的限制,标定过程不可避免的误差直接影响了它的精度,而第三代定扭矩电动扳手可以避免这种误差。  相似文献   

9.
铁道部门采用扭矩定值扳手来紧固和检测螺栓扭矩,使用扭矩定值扳手必须配置相应的扭矩检定仪。计量部门对扭矩检定仪有严格的检测规定,作为一般的段、站来说,不可能化费10多万元人民币去投资一套标定装置。宁波市立体显示技术研究所在这方面作了成功的探索,自主创新,低成本解决了大量程扭矩传感器的标定难题,经验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0.
潘永杰 《铁道建筑》2020,(4):115-119
针对高强度螺栓现行施工工序繁杂、信息化和智能化水平不高的现状,研发了由数控定扭矩电动扳手和应用系统2部分组成的螺栓连接施工管理系统。系统的实施减少了班前班后标定,实现了对螺栓施工全过程和"人、机、料、法、环"全要素的有效管控,构建了新的施拧流程;工程部、试验室和物资部的任务分工基于系统进行了精准定位,形成了基于业务流程的协同管理机制;升级了螺栓连接施工的管理模式;明确了螺栓连接全生命周期的成本组成;给出了施工和运营维护阶段成本的计算模型;分析了施工原因引起运营期螺栓断裂的发生概率。本文结合算例对施拧流程的施工期成本和运营期成本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管理系统的应用实现了面向全生命周期管理的成本效益最优化。  相似文献   

11.
基于物联网研发铁路桥梁高强度螺栓施拧扭矩智能控制系统,通过内置扭矩传感器、温度和湿度传感器、二维码扫描装置的定扭矩电动扳手,以及包含基础信息、施工计划、质量查询、库存管理等功能模块的数控系统,实现高强度螺栓施拧精准控制,避免超拧或欠拧现象。工程应用表明,采用铁路桥梁高强度螺栓施拧扭矩智能控制系统,施工输出扭矩与设定扭矩的偏差在±4%以内,施工输出扭矩与设定扭矩的比值平均值为0.996,标准差为0.015,采用高栓施拧扭矩智能控制系统施工,施工输出扭矩精度高且稳定。该系统能够完整、高效地记录高强度螺栓施工信息,实时掌握施工状态,随时统计分析施工质量,降低因超拧引起的延迟断裂发生概率。  相似文献   

12.
采用既有液压扭矩扳手校准装置校准TU-3型液压扭矩扳手时,不仅校准时间长,工作效率低,校准人员劳动强度大,而且由于人工读取进油压力和扭矩数据的时间不同步,影响校准结果的准确度。为此,对既有液压扭矩扳手校准装置进行自动化改进。分析既有液压扭矩扳手校准装置组成和操作步骤,提出自动化改进目标,设计自动化方案,介绍操作步骤。对比分析既有液压扭矩扳手校准装置和改进后的液压扭矩扳手校准装置测量不确定度,并进行应用验证。结果表明,与既有液压扭矩扳手校准装置相比,改进后的液压扭矩扳手校准装置测量不确定度值减小,缩短了校准时间,实现了液压扭矩扳手的校准自动化,提高了校准工作效率和校准结果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3.
针对CRH6型动车组运用过程中出现的轮对轴箱前盖螺栓扭矩衰减问题,以金山铁路CRH6型动车组的动轮、拖轮对轴箱前盖组装为研究对象,制定用电动伺服智能扭矩扳手来组装CRH6型动车组轮对轴箱前盖螺栓的拧紧方法。有“两步快速拧紧法”“两步快速复拧法”“三步慢速复拧法”“四步慢速停顿复拧法”等4种,经反复试验证明,其中的“四步慢速停顿复拧法”是科学有效的。  相似文献   

14.
平板型硅元件与散热器的压装通常使用人工办法,用扳手来紧固螺栓。这种方法劳动强度较大,同时难以保证压装力均一,从而使元件与散热器凸台接触面不紧贴,造成接触导电面积减小,接触电阻大,这样元件工作时压降大、温升高。同时用这种人工方法压装易使元件压破。  相似文献   

15.
TNB扭矩板手用于工务线路维修中轨枕联接螺栓的紧固,并能确保螺栓的扭矩值。TNB扭矩扳手的结构如图1所示,它的外形为“T”字形,“—”为两只手把,“|”为立杆,人员可立姿操作。它的感力元件在立杆上,元件中由弹簧将一对端面制成斜齿的上齿轮与下齿轮啮合且压紧,上齿轮通过立杆上的销子与立杆联动,下齿轮的下部是内六方槽,当转动手把拧动螺栓时,齿轮齿面间会产生摩擦扭矩,当外加扭矩大于摩擦扭矩时,齿轮间产生滑动,转动一个齿,弹簧作用力使两齿轮产生碰撞声报警,以示螺栓达到了一定的扭矩值。1.手把 2.调整螺丝…  相似文献   

16.
盾构隧道中管片连接螺栓是个重要的结构受力构件,施加于螺栓上的预紧力使管片缝间防水密封垫形成接触压应力而具有防水能力,同时,螺栓还承受着接缝面上水土压力或地震作用而产生的拉应力,现有设计规范对管片连接螺栓的设计配置无明确规定,造成设计和施工中的无章可循。文章就管片连接横向螺栓、纵向螺栓、螺栓预加力和螺栓安装扭矩等设计计算理论和计算方法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剖析两起客车热轴甩车故障原因、查找共同特征入手,并对同一时期检修组装的轮轴安排试运行,通过对比试验分析,判断股轮轴轴箱盖组装不正位是造成热轴的症结所在,提出采取细化工艺标准、严禁使用大扭矩电动和风动扳手、安排试运行及时消除故障隐患和确保螺栓对角平行均匀预紧等措施,以防止同类事故再次发生。  相似文献   

18.
1 小组概况 中国铁路济南局集团有限公司聊城工务段聊城线路车间QC小组组成情况见表1. 2 选题理由 内燃螺栓扳手由内燃机和传动装置两部分构成,一般采用国产油锯的内燃机.油锯内燃机与传动装置连接处用两个螺丝连接,使用时易造成应力集中,连续使用约60 h,连接部发生折裂,就无法继续使用,若现场作业时发生折裂,会影响作业进...  相似文献   

19.
魏玉卿 《铁道车辆》2023,(5):158-161
基于螺栓预紧力设计原理,对高强螺栓重复使用的可行性进行了理论分析。分析认为,针对螺栓重复使用带来的摩擦因数及其离散性增加的问题,可通过调整螺栓额定预紧力矩、增加螺纹润滑等修正措施来降低螺栓重复使用带来的不良影响,并提出将螺栓预紧力是否在设计范围内作为螺栓可重复使用的判断依据。  相似文献   

20.
主要阐述了扭矩扳手检定装置设计过程中涉及抗干扰方面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