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随着各大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推进,以轨交枢纽为核心的建筑群总体开发的城市综合体日益涌现.总体开发的城市综合体往往大规模高强度开发且包含商业、办公、娱乐等城市功能,交通需求呈现“总量大、功能复合、立体化”的特征.借鉴国内外综合体交通设计经验,以深圳湾科技生态园为例,重点结合“完善轨交/公交衔接步行通道、构建人行/车行多平台体系、优化平台转换节点设计”三大对策制定交通设计方案,构筑高效、复合、品质化的立体交通体系.  相似文献   

2.
城市居住区交通与景观的协调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当今城市居住区建设的规模化、综合化,居民机动车拥有量的迅速增长以及人们对居住品质要求的日益提高,居住区内部的交通系统与其景观功能的整合设计在现代居住区设计中显得尤为重要。首先分析了城市居住区的交通特征及景观要求,进而研究居住区交通与景观设计过程中所产生的一些矛盾,从而提出城市居住区交通与景观协调设计的原则、方法以及内容等。最后,简要介绍了新江湾城大型居住区交通与景观协调设计实例。  相似文献   

3.
基于综合体公交社区的概念与杭州市大量的城市综合体建设的实际,对公交高可达性、步行合理区、开发强度、有效的混合用地、合理交通组织及多模式交通的无缝衔接等方面进行研究,提出了综合体公交社区的规划策略,并结合具体案例进行分析;通过综合体公交社区的构建,引导土地使用和交通系统的一体化发展,减少小汽车使用,促进公交出行,提升社区品质.  相似文献   

4.
大城市中商业综合体已经成为商业发展的主要方向,如何围绕其自身的交通需求构建方便、高效的交通系统是其发展成败的重要因素。首先分析商业综合体以私人小汽车为主和以轨道交通为主的两种典型模式。基于对天津市3个成熟商业综合体进行调查,分析出行高峰时段、车流量与综合体建筑规模的关系、客流来源区域分布、出行结构等特征。针对天津市商业综合体存在的交通问题,提出建筑规模与周边交通条件相适应、与轨道交通车站之间设置便捷通道、发展步行和自行车交通、出入口数量满足交通需求等交通策略。  相似文献   

5.
采用系统分析方法,提出了城市综合体地面第一、二、三级机动车引导标志设置应连贯、一致的原则和理论,介绍了引导标志设计的具体方法,使引导标志能更有效地传递综合体的方向、地点及距离信息,帮助道路使用者快速、高效地找到目的地.对于综合体引导标志系统,首次提出了"外围预告,到达引导,停车指示"的3级分类及引导体系,并结合太原万达商业综合体的实例进行验证,该方法可为综合体引导标志的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城市道路交通与景观协调设计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协调设计的指导思想和协调设计原则, 分析了协调设计的方法。指出协调设计方法主要适用于城市新建和改建的主次干道, 对于新建道路, 在断面设计上应考虑到远期流量增大的需要, 预留出拓宽车道的土地, 各类交通设施的设计与景观和环境相协调, 对于改建道路, 应消除道路上各种不协调的设计因素。  相似文献   

7.
石木贵  何庆德 《黑龙江交通科技》2012,(6):158+160-158,160
通过结合某公路施工实例,针对公路施工期间交通量大对交通影响大特点,提出有效的协调交通方案措施,给出具体实施策略,为同类工程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8.
“站城融合”背景下,地下铁路枢纽叠合一体化开发而形成的站城区域空间高度集约、功能高度复合,其交通组织较常规铁路枢纽更加复杂。在分析铁路枢纽交通组织设计重点内容的基础上,以北京城市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为例,围绕解决车站客流集散和城市开发客流出行问题,分别介绍了轨道交通、地面公交、道路交通、慢行等多种交通方式的交通组织设计方案,可为国内相关铁路枢纽交通组织工作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9.
以广东省21个地级行政区为研究单元,利用2000、2005、2010和2015年4个时间节点的公路网络和经济发展数据,采用加权平均旅行时间分析方法、熵值法分别计算各个城市交通可达性指数和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并利用耦合协调度测度方法,构建广东省公路交通可达性和城市经济协调分析评价模型,探讨交通可达性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协调关系,以期为推动构建广东省"一核一带一区"新格局提供借鉴。研究结果表明:(1)2000~2015年,广东省区域综合交通可达性以及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均有显著提高,两者耦合协调关系逐渐由低水平向高水平转变;(2)广东各个地市的交通可达性和经济发展水平存在一定的差异;(3)现阶段广东省存在优质耦合、中级耦合、勉强耦合、衰退耦合和失调耦合协调等5类发展阶段;(4)针对不同地区的耦合协调发展特点,应制定不同的发展战略。广东省区域交通可达性演变及与经济发展的耦合协调程度,体现了近年来广东省经济社会发展以及公路建设的成果。  相似文献   

10.
CBD地区用地高度开发、入口密集,交通拥挤、堵塞日趋严重.以长沙市五一商圈为例,从支路改造、停车整治、节点渠化及交通组织四个方面进行了城市CBD地区交通微循环改善设计方法的探讨,通过提高区域内的路网可达性、支路面积、密度及路内路外停车设施的平衡利用率等,以达到改善OBD交通微循环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针对城市交通协调管理的技术现状,在阐述城市交通管理方法的不足以及Multi-agent技术应用现状的同时,分析运用Multi-agent技术进行城市交通协调管理的需要性、可行性、优越性和局限性,有利于完善城市交通协调管理系统,从而对相关工作起到有效的辅助决策作用。  相似文献   

12.
钟秀 《交通标准化》2010,(4):110-112
城市机动化发展过程中的摩托车交通问题日益凸显,按照交通可持续发展理念,提出解决城市中摩托车交通问题的对策,对改善中小城市的摩托车管理具育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3.
作者首先提出了城市交通系统应在协调中动态发展的观点,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城市交通系统发展的主要协调问题,根据文中城市交通系统的协调发展目标,对我国城市交通系统发展过程中急需解决的几类重要协调问题的协调对策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4.
城市道路交通工程设计技术方法的完善及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道路交通工程设计在规划设计阶段的缺失,使其往往成为缓解道路交通拥堵的补救措施.为此,提出建立规划、设计、建设、管理一体化的城市道路交通工程设计技术方法的总体框架,包括功能定位分析、交通组织优化、详细交通设计、实施保障4个阶段.结合苏州、南昌、海口、北川等地开展的一系列道路交通工程设计实践,探讨各个阶段工作的总体思路和具...  相似文献   

15.
针对北京市三环内实际交通网络,分别构建城市道路交通网络和由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叠加形成的城市复合交通网络模型。基于复杂网络理论,采用Matlab计算节点度、聚类系数、平均路径长度、介数和节点紧密度等指标,分析了其分布规律,然后对这两个网络模型的统计特征值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它们都具有一定的随机网络模型和无标度网络模型的小聚类系数特征,叠加后的城市交通网络直径和平均最短路径减小,平均度、聚类系数和节点紧密度都有不同程度增加,使整个路网的可达性得到了一定的提高,网络承载力变大。  相似文献   

16.
结合城市交通系统可持续发展需与自身的社会经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特点,提出了城市交通系统可持续发展的协调能力指标,并构建了城市交通系统可持续发展协调能力评价的"专家法-信息熵法-灰色关联度法"的组合评价模型。该模型将专家评判、信息熵理论和灰色关联决策法有机结合起来,可全面分析指标间的相互关系,较好克服信息的不完全性和不确定性;同时在确定权重时又充分考虑了主客观因素,是一种客观、可信、便于实际应用的方法。最后根据实际数据,对6个中心城市的城市交通系统可持续发展的协调能力进行评价和排序,验证了该模型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
针对北京市三环内实际交通网络,分别构建城市道路交通网络和由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叠加形成的城市复合交通网络模型.基于复杂网络理论,采用Matlab 计算节点度、聚类系数、平均路径长度、介数和节点紧密度等指标,分析了其分布规律,然后对这两个网络模型的统计特征值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它们都具有一定的随机网络模型和无标度网络模型的小聚类系数特征,叠加后的城市交通网络直径和平均最短路径减小,平均度、聚类系数和节点紧密度都有不同程度增加,使整个路网的可达性得到了一定的提高,网络承载力变大.  相似文献   

18.
城市交通系统可持续发展协调能力的综合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合城市交通系统可持续发展需与自身的社会经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特点,提出了城市交通系统可持续发展的协调能力指标,并构建了城市交通系统可持续发展协调能力评价的"专家法-信息熵法-灰色关联度法"的组合评价模型。该模型将专家评判、信息熵理论和灰色关联决策法有机结合起来,可全面分析指标间的相互关系,较好克服信息的不完全性和不确定性;同时在确定权重时又充分考虑了主客观因素,是一种客观、可信、便于实际应用的方法。最后根据实际数据,对6个中心城市的城市交通系统可持续发展的协调能力进行评价和排序,验证了该模型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9.
针对交通组织设计工作规范性不强、方案不够科学和精细化、缺乏有效评价等问题,全国道路交通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了国家标准《城市道路交通组织设计规范》(GB/T 36670—2018) 制订工作。该标准已完成审定,并将在2019 年5 月1 日起正式实施。首先介绍了当前交通组织设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标准制订的缘由;然后,对标准整体架构进行梳理,简述了各章节设置的目的以及主要内容;最后,按标准章节顺序,结合交通组织设计工作中的需求、出现的问题以及标准制订过程中的调研成果,对各章节的关键条文设置的目的、含义、作用进行了分析,并对部分条文的具体实施提出了建议。通过分析标准制订意义,介绍标准的主要内容,解读关键条文,希望能够为标准的理解和实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结合我国城市道路改造工程施工的实际情况,分析了施工期间交通问题,提出了道路改造施工期交通组织设计原则,制定了现状调查内容与工作深度要求,提出了交通组织设计思路及交通组织方案评价指标,并以南京市纬一路快速化改造工程实践进行了实例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