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论述了在现有技术条件下,沿线通信站实行无人值守,集中监控是可行的,并以广深化一下无站为例,介绍无人值守,集中监控的组成及动用情况。  相似文献   

2.
根据无人值守变电站的实际要求,将智能视频监控技术引入到变电站的遥视系统中,实现了运动目标的自动检测.介绍了独立分量分析的基本理论和算法,并用快速独立分量分析(FastICA)方法对运动目标检测进行了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这是一种鲁棒性较强的运动目标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无人值守通信机房动力和环境中监控管理系统的构成、技术和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4.
郭霞 《铁道勘察》2005,31(6):84-86
介绍铁路隧道运营机械通风采用智能化远程集中监控新技术,该技术可实现本地监控无人值守,达到减少定员和节约能源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魏炼 《铁道通信信号》1996,32(10):1-2,10
介绍了铁路通信电源的技术现状,阐述了铁路直流电源技术的发展趋向和其优越性,提出了发展电源系统微机监控技术是实现电源少维护和无人值守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6.
牵引供电系统无人值守的实践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邯郸供电段在马头分区亭试制的近端无人值守监控装置,讨论了计算机视觉监测系统的功能及实现方案,针对京郑线电气化铁道设备现状,提出了较为完整的建立在既有设备基础上的无人值守方案。  相似文献   

7.
机房动力及环境集中监控系统对机房内各种动力设备、空调设备及环境信息进行实时监控、统一管理,从而保障了机房信息系统运行的可靠性,为最终实现机房无人值守或少人值守提供有效的手段和工具.  相似文献   

8.
随着铁路建设的迅速发展,新投用牵引变电所迅猛增长,人员需求矛盾极为突出,铁路牵引变电所逐步从有人值班向无人值班有人值守、无人值班无人值守过渡。分析了既有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采用一体化管理思维,优化了运检一体化管理组织构架,对监控、检修一体化管理进行了研讨,提出了无人值班牵引变电所建设的渐次推进的顺序、技术条件、应急人员配置等原则,有利于提高专业管理水平和劳动效率,达到提质增效的管理目标。  相似文献   

9.
提出一种基于公共电话网络的远程监控系统,以提高大量无人值守通信机房设备维护的效率和及时性。介绍监控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以及监控软件的设计,阐述采用多线程技术实现高速、可靠的数据通信。实际应用表明系统设计合理,工作稳定、可靠。  相似文献   

10.
动力环境监控系统主要由集中监控中心、区域监控中心及现场监控单元组成,监控铁路机房里电源等动力设备运行情况及无人值守机房环境情况,保证铁路运输安全畅通。  相似文献   

11.
高速铁路牵引变电站投运之后其接地网与综合接地系统以及电力系统进线避雷线连接,变电站接地拓扑结构发生巨大变化,此时对牵引变电站的接地安全校验不应仅局限于变电站本身。为研究运行牵引变电站接地安全性,现场测试运行牵引变电站分流特性和站址土壤结构,并运用数值仿真计算手段,结合现场实测数据和计算结果对运行牵引变电站开展接地安全分析,同时对比分析牵引变电站接地网连接和不连接进线避雷线时的测量和计算结果。结果表明:高速铁路牵引变电站接地安全校验应结合工程具体情况整体考虑,避免只简单注重接地阻抗值是否低于0.5Ω;牵引变电站接地网连接电力系统电源进线避雷线后,接触电压、跨步电压和地电位升均有较大幅度的下降。研究成果已在深茂高铁沿线牵引变电站接地安全校验中成功应用,通车后牵引变电站安全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决全自动无人驾驶地铁车辆中无法实现空气断路器的人工复位问题,针对全自动无人驾驶系统的特点,提出了空气断路器矩阵监控方案与空开远程复位方案.该方案在上海18号线无人驾驶地铁车辆上进行实际应用并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箱式牵引变电所组成、基本性能特点的研究,结合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的实际情况,对传统房间式变电所与箱式牵引变电所进行综合比较,提出地面或高架的轨道交通工程采用箱式牵引变电所的建议和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4.
研究目的:过电压是造成电网绝缘损坏的主要原因,也是选择电气设备绝缘强度的决定性因素。如何防护过电压对变电所设备造成的影响非常重要。研究方法:本文首先对电气化铁道牵引变电所的过电压问题进行了总结和分类,并对各种过电压的防护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说明;作为重点,结合算例对操作过电压的计算公式进行了详尽的推导和说明。研究结论:过电压问题是关系到电器设备安全的重要问题,牵引变电所的过电压问题同电力系统变电所的过电压问题基本相同,但是,由于牵引变压器接线方式、负荷特点、运行条件等与电力系统差别很大,在具体应用中应区别对待。  相似文献   

15.
以大秦线铁路牵引变电所为例,通过列举牵引变电所主变压器、110kV进线隔开、微保综自等变配电设备的运行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阐述了制约牵引变电所安全稳定运行的诸多不利因素及可能对设备安全造成的严重危害。并根据变配电设备的运行特点,结合现场运行实际情况,对存在的问题进行相应研究探讨,提出解决方案,制定预防措施,从而改善牵引变配电设备的运行环境,确保牵引变电所的安全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雷电侵入牵引变电所二次系统的主要途径,结合牵引变电所的特点,给出了牵引变电所二次系统几种具体的防雷措施。为保证牵引变电所的正常运行,一次系统需结合实际情况采取综合防雷措施。  相似文献   

17.
目前牵引变电所有较为完善的防雷电和接地设计,但针对二次设备烧损的事故仍有发生,影响到牵引变电所的安全运行。针对牵引变电所馈出供电线防雷、接触网隔离开关接地方案和所内综合自动化系统的电源回路进行深入分析,研究出多项影响牵引变电所二次设备安全的因素和机理,提出接触网架设避雷线、完善隔离开关接地、改进综合自动化系统电源回路等提高牵引变电所二次设备可靠性的措施。这些措施能够提高牵引变电所设备防强电侵入的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18.
针对国内城市轨道交通工程中车站建筑体量过大的问题,提出采用箱式牵引变电所的解决方案.根据牵引变电所的功能需求,综合比较站内房屋式牵引变电所与箱式牵引变电所在车站建筑规模、工期控制、可靠性、工程投资和运营维护等方面的差异,提出箱式牵引变电所的工程应用建议.  相似文献   

19.
研究目的:牵引变电所供电系统是高速铁路运的核心和关键,而牵引变电所综合自动化系统是我国高速铁路的发展目标,因此牵引变电所综合自动化技术是提高供电可靠性及供电质量的关键。 研究方法:本文分析了牵引变电所综合自动化系统的特点、设计原则,阐述了电气化铁道牵引变电所采用分层分布式的系统结构,分别对设备层,间隔层,站控层和调度层的功能进行分析。 研究结果:设计并实现了电气化铁道牵引变电所综合自动化系统,能够实现对变电所的控制、信号、测量、保护、自动装置及远动装置等执行自动监视、测量、控制、保护和通信等。 研究结论:提高了牵引变电所的整体功能和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20.
铁路变配电所的雷击危害及防雷技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铁路变配电所雷击的危害,介绍了防雷技术的应用情况,以达到减轻雷击对铁路变配电所的危害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