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分析、确定该建设项目的总平面布置、生产工艺及其布局、辅助设施等方面以及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各种职业危害因素的种类、产生的主要环节、浓度或强度,识别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危害程度及评价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的防护效果,提出合理、可行的防护对策,确保建设项目正式投产后其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和规范的要求,从而切实保护劳动者健康。方法通过职业卫生现场调查、职业卫生检测、职业健康检查等方法收集数据和资料,并结合职业病防护设施、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水平和定量分级结果,对试运行期间职业卫生管理措施、作业人员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接触水平及职业健康影响进行评价。结果该建设项目在生产过程中存在的主要职业病有害因素有噪声、高温、铅烟、二氧化锡、氢氧化钾、氢氧化钠、甲醇、二甲苯、环己酮、乙苯、乙酸丁酯、乙酸乙酯、氢氧化钠、硫酸、氯化氢、硫化氢、工频电场、环氧树脂等,该企业采取了相应的防护措施。根据检测结果分析,所测作业环境中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浓度和强度均符合国家标准。结论该项目属“严重职业病危害建设项目”。根据该项目现场调查情况、检测结果以及采取的防护措施判断,该建设项目针对以上职业病危害因素采取的整体防护设施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某石化企业新建项目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调查与分析。方法采用现场职业卫生学调查、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作业人员职业健康检查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综合分析与评价。结果该项目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为:溶剂汽油、正己烷、正庚烷、戊烷、金属镍、苯、联苯、一氧化碳、硫化氢、噪声、工频电场和高温等职业病危害因素,各检测指标的合格率为100%。结论本项目属职业病危害严重的建设项目,检测结果说明针对上述职业病危害因素,从多方面采取了有效的防控措施,达到职业病危害的控制要求。  相似文献   

3.
铁路运输中的噪声,主要包括机车本身发出的噪声和列车在运行中的轮轨发出的噪声。Jenbach工厂对2068型液力传动内燃机车在调车作业中存在的噪声及噪声源进行了大量的试验测量,为降低内燃机车和轮轨噪声提出一系列措施。而降低噪声措施是否实用,主要看“效益-成本”或“产出-投入”的比例。  相似文献   

4.
目的预防和控制铁路环保监测人员职业健康与安全伤害风险。方法收集资料和现状调查。结果锅炉环保监测人员在现场检测过程中,存在着接触尘毒和噪声等物理、化学职业病危害因素所带来的职业健康风险与高处坠落、物体打击、机械损伤、电击伤害和锅炉房事故导致意外伤害等职业安全伤害风险。对策和建议监测机构应强化监测人员职业安全与职业卫生知识宣传教育,配备个人劳动防护用品,提高防护意识和防护能力,同时开展健康监护;锅炉被检单位应积极治理尘毒和噪声等职业病危害因素,建立检测平台,保障电源供给和有效照明,消除职业健康与职业安全事故的隐患;建议完善相关法规标准,加大新改建锅炉房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控制效果评价和环保峻工验收力度,改善锅炉房职业卫生与职业安全防护状况  相似文献   

5.
目的识别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评价其控制效果。方法通过职业卫生现场调查、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等方法,进行评价。结果该建设项目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为二氧化氮、一氧化碳、臭氧、二氧化锡、噪声等。除电动葫芦机噪声点强度超过国家标准外,其余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均符合国家标准。结论该项目为严重危害项目,其控制措施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6.
为识别火力发电厂、煤矸石发电厂和热电联产电厂3种类型的电厂工作场所中职业病危害因素,分析其危害程度,关键控制点,采用职业卫生现场调查的方法,对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检测和分析。结果表明,3种类型的电厂各系统检测点工作场所生产性毒物、工频电场、高温、紫外线检测结果均未超过职业接触限值,所有类型的电厂工作场所粉尘、噪声部分超标,为电厂的关键控制点,应加强职业卫生管理和个体防护,减小粉尘、噪声对作业人员的健康影响。  相似文献   

7.
引言我国机车车辆修造工厂中铆接作业与除锈作业是较普遍的两个生产工艺。由于作业中使用了以压缩空气为动力的风动铆钉机与风动除锈机,常伴有强烈的噪声与振动,据反映,作业工人长期在这种环境下劳动,大多有较严重的职业性耳聋、乏力以及手部痛疼等症状发生,使工作能力与劳动生产率显著下降。因此,需要阐明铆钉机与除锈机噪声振动的卫生学意义,以便采取有效措施防治它们对工人健康的危害。我们在部属某机车车辆厂和桥梁厂有关车间进行了本课题的调查。噪声测量用1400D型声级计,频谱分析用1400D声级计与6001型倍频程滤波器组成的分析装置。振动记录用KG振动仪,仪器均经计量部门预加校准。  相似文献   

8.
对从事VDT作业人员进行了职业危害的调查,并对作业环境进行了监测。结果表明,作业环境中工作台照度不足,细菌总数超标,噪声强度超标。从事VDT作业人员在植物神经功能、眼睛及肌肉骨骼系统等方面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和影响。  相似文献   

9.
目的明确建设项目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分析其危害程度及对劳动者健康的影响,评价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及其效果,提出职业卫生补充措施。方法采用职业卫生现场调查、职业卫生检测、职业健康检查和检查表法进行分析评价。结果该项目在生产过程中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有苯、甲苯、二甲苯、异丙醇、环己酮、异佛尔酮、二氧化锰、一氧化碳、二氧化氮、二氧化锡、铅、粉尘、噪声。该项目属于职业病危害严重的建设项目。结论该项目采取的职业病防护措施基本有效,建设单位在按照补充措施进行改进后,其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基本上能够达到国家相关卫生标准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TSS-1型隧道断面测量系统是面向工程的,具有很高实效的测量系统,可用于铁路、公路隧道、地下铁道及其它地下工程的测量作业。TSS-1型系统是联机作业,可在现场显示测量结果,是一种即时测量系统,它具有功能多、速度快、精度高、成果丰富、非中心线作业、灵活、简易、适应多种设备等特点。  相似文献   

11.
钢轨折断是一类严重的线路故障,研究钢轨折断风险评估对保障线路安全具有重要作用。基于模糊推理方法构建钢轨折断风险评估模型,该模型利用设备台账数据、钢轨状态检测数据和维修数据等相关的生产数据,识别钢轨折断致灾因子,量化评定致灾因子状态,建立模糊推理规则库,利用Mamdani模糊推理算法计算钢轨折断风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最后采用神朔铁路神木北至黄羊城区间2013~2015年共3年的实际生产数据对模型的有效性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所建模型可以较好地评估神朔铁路钢轨折断风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对钢轨折断风险管理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指标规范化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阐述了评价指标规范化处理在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中的重要作用;针对传统线性规范化处理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不足,对评价指标危险等级的取值论域进行处理;基于模糊数学理论,提出直线型和曲线型2种规范化处理方法,使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指标规范化处理更合理、更符合实际情况。实例应用结果表明,该规范化处理方法能较真实地反映地质灾害危险性等级。  相似文献   

13.
铁路通信用高频开关电源为铁路通信网络提供动力,杂音电压是衡量开关电源质量优劣的重要电参数,电源杂音超出规定值会影响通信网络的正常运行。详细分析各项杂音电压内涵及其对通信设备产生的影响,并介绍杂音电压的测试方法。  相似文献   

14.
为提高铁路运输安全保障能力,实现设备、人员的精准安全管控,设计了铁路局安全大数据应用总体方案,实现安全风险分析、安全隐患分析、事故故障分析、设备画像分析、人员画像分析、安全综合评估、安全综合管理等业务功能。该方案对于全面掌握铁路局安全态势,发现安全薄弱环节,指导安全监督检查,具有一定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文章系统地介绍了安全完整度的定义及实现过程,包括危险识别、风险分析、危险控制、安全完整度等级和安全完整度需求的分配和实现,并介绍了安全评估的基本要求和过程以及在信号系统车载设备的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16.
根据铁路给水排水行业快速发展和技术装备迅速实现现代化的要求 ,揭示了新一代免维修设备的内涵 ,明确了免维修设备的标志 ,阐明了建设免维修给水排水管道的技术和管理要求 ,同时提出了免维修设备的管理意见  相似文献   

17.
为了降低滑坡等不良地质在铁路建设和安全运营过程中产生的危害,在选线过程中需对区域内不良地质发生的风险进行评估。以蒙西至华中煤运通道工程黄土高原区为研究对象,基于遥感与GIS技术开展区内黄土滑坡风险评价研究,通过GIS技术分析滑坡与环境要素的内在联系,确定18个滑坡影响因子并进行定量研究;根据区内滑坡遥感解译成果和影响因子数据建立加权叠加模型,实现滑坡风险等级区域划分,并提出一种新的因子权重计算方法:通过建立滑坡因子变异系数在滑坡处与研究区的数学关系确定因子权重,具有客观可靠性;基于黄土滑坡风险评价结果,对拟选线位进行方案比选,提出最优线位通过方案。研究成果可应用于铁路工程选线设计和防灾减灾等工作。  相似文献   

18.
针对当前高速综合检测车中,信号检测系统自动化水平较低、需要凭借人工经验检查故障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小波变换的补偿电容故障自动识别方法。该方法首先对补偿电容检测数据进行降噪处理,然后对降噪处理后的数据进行脉冲识别,最后自动识别出补偿电容失效位置,从而达到补偿电容故障自动识别的目的。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满足现场使用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