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正> 一、1995年交通运输发展回顾 1、生产完成较好,运量增速减缓 1995年交通运输行业坚持保重点、抓安全、重效益的原则,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加强运输组织,较好地完成了客货运输任务,基本支撑了国民经济发展和对外贸易增长。运输生产总体上呈平稳增长态势,运量增速减缓。全行业各种运输方式完成客运量 117亿人,货运量 124亿吨,分别比1994年增长7.4%和5.2%,涨幅回落2.3和0.5个百分点;完成旅客周转量  相似文献   

2.
1政策发展目标 2001~2015年是实现我国交通发展"三步走"战略目标承前启后的关键历史时期.根据交通运输发展的一般规律,我国全社会客货运量将会继续增长,道路运输在综合运输体系中将继续保持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3.
<正>一、数据:今年前三季度交通运输形势概况今年前三季度我国经济运行继续朝着宏观调控的预期方向发展,保持了平稳较快增长的态势,不仅促使工农业生产稳定较快地增长,国内市场消费继续扩大,而且对外贸易超出预期快速增长,经济效益得到稳步提高。我国宏观经济保持着较快增长的良好态势,使运输生产总体上处干较好的发展环境,前三季度全国运输需求旺盛,客货运输生产较快增长,为国家实施宏观调控提供了重要的交通支撑。同时,通过挖潜扩能、调整运输产品结构,较好地适应了国民经济发展需要和人民群众生活需求。据国家统计局统计,l~9月主要运输方全社会客货运量分别完成l36.97亿人和130.84亿吨,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3.8%和9.5%;全社会客货周转量分别完成13222.69亿人公里和56080.07亿吨公里,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6.4%和15.3%。其中:第三季度客货运量分别完成45.27亿人和44.89亿吨,占1~9月完成总量的33.1%和34.3%;客货周转量分别完成4503.86亿人公里和19264.11亿  相似文献   

4.
上半年我国经济形势总体好于预期,工业生产增速加快,国内需求保持平稳增长,并出现住房、汽车、通信旅游等消费新亮点,外商投资和外贸出口均保持了增长势头,继续保持了持续、平稳、快速增长的良好趋势。 在出口和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上升的带动下,工业产出增速持续上升,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统计报告显示,上半年我国经济增长达7.8%,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一、上半年运输生产概况共完成增加值14460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1.7%。在我国经济继续呈现向好的宏观经济环境下,交通运输部门努力挖掘运输潜力,优化运输组织,提高运输效率和效益,在…  相似文献   

5.
《综合运输》2006,(12):86-86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于11月23~25日征贵阳市召开了2006年全国综合交通发展座谈会。 国家发改委党组成员、副主任张茅在会上做了题为《正确把握形势,落实〈纲要〉精神,促进交通发展》的主题报告。他指出,目前正是我国交通运输网络的形成期,要使交通运输适应国民经济发展要求,有必要继续保持交通运输较快的发展速度,尽快完善自身体系,形成网络。同时,实现交通运输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切实转变增长方式,优化运输结构,注重各种运输方式的衔接。要突出重点,量力而行并注重投资效益。政府要充分发挥市场配置交通运输资源的基础性作用。  相似文献   

6.
《综合运输》2002,(2):40-40,39
<正>2001年以来,国家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拉动内需,扩大出口,国民经济继续保持了稳定增长势头,经济运行质量总体良好。交通运输通信部门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总体要求和工作指导方针,加强运输组织,挖掘运输潜力,强化调度指挥,运输能力进一步扩大,运输生产取得了新的成绩,较好地满足了国民经济发展对运输的需求。今年运输通信生产主要特点 1.铁路装车数和货运量不断攀高。自年初以来,铁路装车水平不断攀升,特别是5月份、8月份、9月份、10月份和11月份,装车日均突破8.5万辆。全年铁路日均装车达到83693车,比上年同期多6048车,增长7.8%。货运量呈快  相似文献   

7.
<正>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人们解放思想,冲破禁区,实事求是,发展生产力,对外经济贸易翻两番,交通运输也有了较大发展。20年来,我国的外贸运输依托交通运输能力的增长,逐步形成水运、铁路、公路、航空、油管立体交叉的外贸运输渠道和网络,基本上适应我国对外经贸事业的发展。 20年前,我国的交通运输远远不能适应对外贸易发展的需要。正如当时谷牧同志指出的那样:“这里有运输能力问题,也有管理体制、办法和经营思想作风问题。”现就20年来外贸运输改革、开放进程中改革体制、转换经营机制的  相似文献   

8.
2006年我国交通运输形势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2005年交通运输形势简析2005年我国经济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发展态势,宏观调控效应进一步显现,固定资产投资、市场价格等调控指标好于预期,尤其是煤电油运作为近年经济发展中的突出矛盾也有好转,随着协调煤电油运供应、抑制部分行业盲目扩产,交通供给能力的提高和不合理需求得到有效控制,不仅煤电供应紧张局面有所缓解,主要电厂、钢厂、港口存煤均有上升,而且由于采取改善运输组织、加强产销衔接、制定应急预案及保障重点物资运输等措施,做到“未雨绸缪”、避免了集中突击抢运的状况。良好的宏观经济环境,为运输生产增长提供了有效保障,交…  相似文献   

9.
王毅 《综合运输》2009,(9):19-23
<正>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交通运输业实现了全面快速发展,综合运输网络初步形成,交通运输量和港口吞吐量大幅增长,交通运输设施和装备水平显著提高,现代管理和信息化应用水平明显提升。交通运输业无论从运输里程、运输量,还是从技术装备水平等各个方面都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10.
正"总体平稳、稳中有进—这八个字概括着今年上半年交通运输经济运行情况,具体来说便是交通运输主要指标保持增长,继续运行在合理区间,结构调整转型升级不断加快。"今年上半年我国交通运输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主要指标保持增长,运输结构持续优化,质量效益不断提升,推动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取得良好开端,与宏观经济稳中向好的运行态势总体吻合。7月26日,交通运输部举行7月份例行新闻发布会,通报了今年上半年  相似文献   

11.
经过多年不断深化改革和加快发展,近年来,我国交通运输业中各种主要运输方式已经初步具备了融合发展的机制基础、物质基础、社会基础和技术基础。但是,仍存在各种运输方式规划建设统筹不够、结构不合理、衔接不畅,以及管理体制机制不完善等问题。建议从加强对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的指导、继续深化交通运输大部门制改革、完善综合交通运输法律法规制度、健全综合交通运输发展机制、加快各种运输方式数据资源互联互通等方面加快完善我国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相似文献   

12.
《综合运输》2006,(10):5-12
2006年上半年,虽然国家对重点行业继续实行宏观调控政策,并通过严格控制土地投放和调高银行准备金率等政策手段对投资进行调控,但经济总量规模、投资规模、进出口规模等指标仍然高于预期增长水平,从而为交通运输创造了有利的发展氛围,使交通运输市场需求继续保持增长态势。  相似文献   

13.
“十二五”是中国交通运输发展的战略机遇期,道路运输作为基础性、先导性行业,必将适应新疆公路建设发展需要,为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提供更畅通、更便捷、更经济、更安全的运输服务保障。2011年是新疆实施“十二五”交通运输发展的开局之年,也是推进交通运输跨越式发展的起步之年。新疆一方面要在“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中继续发挥基础支撑作用,同时面对提高运输保障和应急管理能力的新要求,要在积极有效应对公共突发事件匕下足功夫,确保重点物资运输、特殊时段客货运输安全顺畅。  相似文献   

14.
交通运输与经济发展的内在关系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9  
1.引言交通运输在经济发展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如何处理好交通运输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特别是运用经济学理论解释我国的交通发展与发展经济的关系,仅靠运输经济学还难以解释清楚,还必须运用宏观经济学、经济增长学和发展经济学理论,结合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所处的阶段,深入研究分析交通运输与经济发展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和规律。分析研究交通运输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目的是在深入探索运输经济学的基础上,通过经济增长学和宏观经济学建立起具有较强应变能力的运输供给理论。研究运输与不同经济发展阶段相对应的运输供给,遵循宏观经济学和经…  相似文献   

15.
一、2006年上半年交通运输概况 2006年是实施“十一五”发展规划的开局之年。上半年我国国民经济延续了去年快速发展的态势,由于工业生产、进出口贸易持续增势,固定资产投资仍维持较大的规模,市场销售稳中趋活,依然派生出旺盛的运输需求。交通运输部门面对繁重的客货运输任务,克服运能不足的突出矛盾,一方面,继续加快新建项目形成能力的步伐;另一方面,积极挖潜扩能,保障了煤炭等重点物资的运输,为国家宏观调控措施的顺利实施提供了有效的交通支撑。  相似文献   

16.
一、上半年我国运输形式的特点与问题2005年是全面完成“十五”计划任务、为“十一五”发展打好基础的关键之年。上半年交通运输部门面对我国经济延续去年快速发展的态势,对交通派生出旺盛的运输需求,承担着繁重的客货运输任务,在克服运能不足的突出矛盾,积极挖潜扩能,保障了煤炭、石油等能源产品以及粮食、棉花、化肥、外贸等重点物资运输的同时,为国家宏观调控措施的顺利实施提供了有效的交通支撑。上半年全国运输生产形势完成较好,在圆满完成“春运”、“两会”、“黄金周”等重点旅客运输的同时,货物运输继续保持较高的增速,主要运输指…  相似文献   

17.
2005年世界经济、国际贸易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增幅放缓。中国经济依然是拉动世界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上半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的国际环境良好,经济增长的内在活力较强,国民经济发展中一些行业经济结构得到合理有效调整,保障了国内生产总值取得9.5%的较高增长;国际贸易走势依然较强,上半年进出口总额达到6450亿美元,同比增长23.2%;煤炭、矿石运输需求继续上升;国民经济各重点行业仍保持良好增长态势,增幅比2004年有所下降。一、2005年上半年水运经济运行情况在国民经济和对外贸易平稳增长拉动下,2005年上半年水运经济发展继续保持良…  相似文献   

18.
《综合运输》2012,(2):4-7
<正>一、2011年交通运输运行情况及特点2011年一季度交通运输行业运行延续上年四季度平稳较快增长态势。二季度受宏观经济增速放缓影响,运输及物流业增速有所回落。三季度较二季度增速呈回升迹象,四季度随宏观经济调控进一步深化,经济结构稳步调整,交通运输及物流业呈小幅回落趋势。2011年我国交通运输业运行情况呈现以下特点:  相似文献   

19.
《综合运输》2001,(8):43-43
<正>上半年,国家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拉动内需,鼓励出口,国民经济继续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在宏观经济利好的大环境下,交通运输部门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总体要求和工作指导方针,加强运输组织,挖掘运输潜力,强化调度指挥,运输能力进一步扩大,运输生产取得了新的成绩,主要生产指标好于去年同期,实现了“时间过半,任务过半”的目标,较好地满足了国民经济发展对运输的需求。 一、主要运输生产指标完成情况 上半年,铁路货运发送量累计完成8.7亿吨,为年预期的52.5%,同比增运5698万吨,增长7%;货物周转量7037亿吨公里,为年预期的52.8%,同比增长7%。旅客发送量51171万人次,为年预期的48.7%,同比下降1.1%,其中,直通旅客14887万人次,增长4%。  相似文献   

20.
<正> 4月份,工业生产平稳增长,运输需求进一步增加。交通运输部门积极组织生产,强化调度指挥,整个运输生产达到了较高的水平,保证了重点物资的运输需要,但部分省区和企业运输矛盾比较突出。 一、运输生产指标完成情况 4月份,铁路货物发送量完成13692万吨,同比增长5.7%,其中,煤炭5232万吨,增长4.5%;旅客发送量完成8208万人次,同比增长1.3%。四大国有航运企业货运量完成3195万吨,同比增长6.6%,其中,煤炭771万吨,增长6.9%;原油588万吨,增长6.6%。主要港口吞吐量10678万吨,增长15.8%,其中,外贸吞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