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先锋号是被国家计委列为“九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的我国首列交流传动动力分散电动车组。列车运营速度200km/h,最高试验速度250km/h。 动车组由两个单元计6辆车组成,第3辆车组成一个单元,其中包含2辆动车和1辆拖车。电动车组调用一等软座1辆,二等软座车5辆,总定员424人。 先锋号电动车组采用了微机控制直通电空模  相似文献   

2.
4.2.3 "蓝箭"号时速200 km动力集中型交流传动电动车组"蓝箭"号时速200km动力集中型交流传动电动车组由株机厂、长客厂及株洲所于2000年12月联合研制完成(如图14所示),是为适应广深线客运量日益增长的需要,应广深铁路有限公司的要求而研制的.该电动车组为1动6拖(M+5T+TC)7辆车固定编组,推挽式运行.动车定型为DJJ1型,不设座席;6辆拖车(其中1辆为带单端驾驶室的控制车)均为一等座车.该电动车组采用交流传动技术,总功率为4800 kW(1 200 kW×4);设计速度为200 km/h,在广深线最高试验速度达到235.6km/h;总定员为421人,其中拖车定员分别为81人(2辆)、76人(2辆)、72人(1辆)、35人(1辆控制拖车).该电动车组共有8组,共计56辆车.主要技术参数见表3.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我国270km/h电动车组中拖车供电系统的组成、特点及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4.
技术动态     
20 0 km/ h动力分散交流传动电动车组诞生2 0 0 1年 5月 ,我国首列时速为 2 0 0 km的动力分散型交流传动电动车组在南京浦镇车辆厂完成总装和出厂调试 ,运抵北京环行铁道试验线做更进一步的试验。2 0 0 km/ h动力分散交流传动电动车组是“九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南京浦镇车辆厂、铁道部科学研究院、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永济电机厂、大同机车厂、北方交通大学、同济大学等单位历时 4年、共同努力 ,完成了合同规定的工作内容 ,并于 2 0 0 0年 12月通过了铁道部科教司组织的验收。该动车组的主要参数 :(1)编组为 1辆带司机室动力车 +1辆…  相似文献   

5.
《国外铁道车辆》2014,(6):39-39
乌克兰克留科夫车辆制造厂为乌克兰国营铁路制造的2列220km/h区间电动车组样车中的首列正在进行试验辆。该9编组的电动车组额定功率为4MW,可以在3kV直流和25kVS0Hz交流电气化线路上运行。  相似文献   

6.
瑞士Stadler公司生产出了40列Flirt电动车组中的第一列,它们是由瑞士联邦铁路订购的。预计可能还要订购100节。这种关节式4节编组的地区电动车组具有10根动轴,采用低地板结构,预计将从2004年12月开始在楚格和巴塞尔市区铁路投入运营。车组全长73m,自重125t,座席数为180个,其中20个为一等座席。车组牵引传动功率为2600kW,可保证最高速度为160km/h,而且能够很快地加速和制动,并允许增加运营线路上中间站点的数量而总的运行时间不会增加。  相似文献   

7.
300km/h电动车组的设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有关300km/h电动车组的总体设想。作者从高速铁路运输需要出发进行研究、计算和综合论证建议采用3动1拖为一个单元共两个单元组成动力分散的300km/h的短编组列车,以两个短编组列车组成一列长编组列车。井提出了该列车的总体参数,对系统的组成也进行了描述。  相似文献   

8.
DJF1型动力分散交流传动电动车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系统地介绍了我国首列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DJF1型动力分散交流传动电动车组(“中原之星”)的总体布局,列车总参数,列车牵引、制动特性,电气及机械系统、主要部分特点等。  相似文献   

9.
俄罗斯铁路的内燃动车组车队已老化,制造新的内燃动车组成本太高。因此产生了利用现有的电动车组的拖车和内燃机车组成内燃动车组的想法。第一批3列内燃动车组已投入运营。文中侧重介绍了这3列内燃动车组的供暖系统、照明系统和机车的控制系统。  相似文献   

10.
2005年8月1日上午10时,我国目前设计速度最高的交流传动电动车组“中华之星”,自沈阳运载第1批旅客200余人。准时驶进河北山海关车站,完成了它的首次载客运输行程。全程400km,用时仅3h,运行速度160km/h。“中华之星”设计速度270km/h,2003年初在秦沈客运专线进行正线试验时,曾创造了321.5km/h的“中国铁路第一速”。  相似文献   

11.
3 交流传动技术的突破70年代初,国外工业技术发达国家就开始对交流传动技术应用于机车进行研究,并于1979年将首批开发的BR120型交流传动电力机车投入运营.目前,这些国家已不再生产交直传动的电力机车.交流传动技术是当今世界上牵引动力高新技术的标志.我国铁路科技工作者也很早就开始了对交流传动技术的研究和探索,并于"八五"期间,由株洲电力机车厂和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合作,研究、开发出我国第1台AC 4 000交流传动电力机车原型车.在研制过程中,对单轴功率1 000 kW三相交流异步电动机、1 000 kW油冷变流器及其控制装置、机车级微机控制和PWM的实时控制、过无电区时维持中间直流电压的控制方法、强迫油循环冷却系统以及车体的轻量化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索,解决了许多关键性技术问题,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这台功率为4 000 kW的交流传动电力机车,虽然没有达到实用化的水平,但对我国铁路之后交流传动机车的发展打下了扎实的技术基础."九五"期间,交流传动技术在我国铁路电力机车和内燃机车上终于有了突破性的发展,相继研制成功了DJ型交流传动电力机车、捷力型交流传动内燃机车、"蓝箭"号交流传动电动车组以及时速200 km的动力分散型交流传动电动车组等新产品,为我国铁路运输市场提供了新的运输装备.  相似文献   

12.
正2017年,荷兰铁路公司(NS)向Alstom订购了2列ICNG电动车组。该系列电动车组计划将于2021年在HSL-Zuid高铁干线投入运营。NS计划再购置18列电动车组,届时车队总保有量将达到20列。该电动车组将从比利时首发,因此命名为ICNG-B。8车编组电动车组长165 m,运行速度为200 km/h,适用于直流1.5 kV、3 kV,交流25 kV、50Hz。该型电动车组投入运用后将取代HSL-Zuid线路上的机车牵引列车。  相似文献   

13.
在介绍160 km/h动力集中电动车组拖车研究背景的基础上,分别从侧墙、车顶、端墙、底架4个方面阐述160 km/h动力集中电动车组拖车的车体钢结构设计。重点分析该车体对原型车的主要改进,包括车体结构防腐蚀性提升、平面度提升及外观优化、车体设计更加模块化和轻量化、车体强度及模态提升。采用有限元方法,对所设计车体钢结构开展仿真验证,并对研制的车体样车开展强度、刚度方面的试验验证。  相似文献   

14.
CAF已经交付首批22列3辆编组空调电动车组中的前2列。该电动车组将在伊兹密尔至门德雷斯和阿利阿改造的市郊线路上运行,这条路网长80km,设有32个车站。该订单价值1.23亿欧元,是2008年7月由IZBAN,即土耳其国营铁路和伊兹密尔市政府成立的合资公司签订的。  相似文献   

15.
2008年2月27日,圣多明哥开始其第一条线路的试验运行。14.6km线路,16座车站,其中10座地下车站,5座高架,1座地面车站,车站设计适应6节编组列车。目前采用19列3节编组的阿尔斯通列车。每节列车由2节动力车和1节拖车组成,有64个座位,可站立617人。列车设有空调和闭路电视装置。  相似文献   

16.
我国动车组的发展及综合性能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我国动车组的发展过程和应用情况,分析了动车组的综合性能试验技术,介绍了“先锋号”200km/h动力分散交流传动电动车组综合性能试验情况,对我国动车组的发展及试验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7.
日本日立公司、英国Porterbrook出租公司和英国铁路线路管理局NetworkRail公司联合推出世界上最大功率的柴油机/蓄电池混合动力列车。该列车由一种改进的城市问125型动车和拖车组成,最高速度为200km/h,将联挂在Network Rail公司的新测量列车中进行试验。该列车由英国Brash公司整修,由其负责把动车的4台牵引电动机换成新的交流牵引电动机。48节蓄电池(每节额定功率为1k矾)被安装在拖车上,从而把1MW最大功率加给现有的功率为1.6MW的动车。  相似文献   

18.
1存在问题分析 目前客运专线招标的动车组每列由4辆动车和4辆拖车组成,可以单列运行,也可两列联挂运行。虽然中标的几个国家的动车组不完全相同,但是将会发生的情况都基本相同,以某国车为例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9.
新时速X2000电动车组拖车转向架(待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榆 《铁道车辆》2004,42(1):12-15
介绍了新时速X2000电动车组拖车转向架的设计结构原理、系统组成及其功能。  相似文献   

20.
根据法国国营铁路的订单,阿尔斯通和庞巴迪运输公司将生产22列TGV Duplex高速电动车组。其中庞巴迪运输公司将为8辆编组的电动车组提供2辆中间一等车和1辆二等拖车,以及6台非动力转向架。第一批电动车组将于2006年初交货。新的订单是2000年底所完成的订单的补充,那笔订单中规定要提供82列电动车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