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通过珠江大桥监测实践,证明四边交会条件平差方法进行桥梁精密三维变形监测是可行的,具有其他方法无可比拟的优势。四边交会法解决了桥梁变形监测因悬空、震动、测点难以到达而不便于测量的问题,而且节约成本。  相似文献   

2.
介绍深圳市石岩水库工程概况及表面变形的监测方法。石岩水库表面水平位移的原设计采用视准线法进行观测,该方法现场工作量大,受地形环境影响较大,现采用极坐标法代替传统的视准线法,垂直位移采用传统的水准路线法,提高工作效率和精度。  相似文献   

3.
基于沪杭高铁转体桥的挠曲变形监测数据及上部轨道的动态检测数据,对比分析了转体桥挠曲变形幅值与动态检测长波高低不平顺幅值的关系,结果表明:挠曲变形幅值与长波高低不平顺幅值存在差异,但在主跨中心与边跨中心的变形趋势相同;在主跨中心与边跨中心处,挠曲变形幅值与长波高低不平顺幅值间的相关系数均超过0.97,呈现出高度相关性。根据动态检测长波高低数据,对转体桥主跨中心和两边跨中心处一年内的挠曲变形幅值进行估算,并与实际值对比,平均误差仅为1.7 mm。研究认为利用动态检测长波数据对转体桥挠曲变形进行推算,快速准确,是一种有效的辅助监测手段。  相似文献   

4.
空间弹性曲杆在三维变形中的曲率—位移关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在总结前人工作的基础上,采用严格的数学推导,针对三维变形过程,建立了空间任意形状的弹性曲杆在三维变形过程中的曲率-位移关系的新方法。文中的典型算例,显示了本文建议的方法的合理性与有效性。本文的工作,为空间曲梁单元的应变-位移表达式的建立工作,提供了可靠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开挖边坡岩土体位移及变形分析中的随机介质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用岩土体的变形表示岩土体强度的随机介质理论方法,分析了边坡工程应用随机介质理论的原理及基本方程,获得了由开挖边坡工程引起地表及岩土体内部移动及变形的分析公式,探讨了计算参数的选择,并通过工程实例,验证了其可靠性。从而对莫尔-库仑准则作为滑坡判据的极限平衡分析法和应力-应变数值分析法有所突破。  相似文献   

6.
主要分析了桥梁变形测量的主要内容、应用原理与技术方法,旨在为今后桥梁建设事业的完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微变形监测雷达的监测原理、基本性能指标,对比分析了微变形监测雷达和加速度计、全站仪的监测结果并采用微变形监测雷达对宝成铁路下行线清江2#桥和上行线清江7#桥进行健康监测。比对试验和应用成果表明,微变形监测雷达用于桥梁工程健康监测中的振动频率、振动速度和振动变形的实时跟踪监测是合理可靠的,测量结果精确。  相似文献   

8.
基于非连续变形分析计算模型,分析边坡大位移问题和由于排沙泄洪洞开挖引起边坡倾倒变形的工程实例,并与有限元结果进行对比。计算结果表明,该模型的计算结果基本符合实际,适合于不连续块体系统岩体的情况,可用于大规模工程问题的应用和分析。  相似文献   

9.
介绍TS30全站仪及其内置的机载监测软件,并对其固有的观测精度进行分析,TS30全站仪能够达到一级及以下基坑监测的要求。同时介绍与TS30全站仪外业观测软件相匹配的内业三维变形监测数据处理系统,并将其应用在具体的基坑监测工程中,分析该基坑变形原因,提出解决方案。通过便捷的外业观测和及时的内业数据处理,TS30全站仪及其三维变形监测系统能较好地解决现代基坑监测中及时、高精度和高效率的要求,并为其他案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11.
通过室内模型实验对高填方路堤在浸水情况下的变形特性进行研究,探讨了水位高低、路堤高度、加筋、填料性质等因素对浸水高填方路堤侧向变形和竖向变形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高水位时路堤的侧向位移和竖向位移比低水位时显著;浸水高填方路堤的最大侧向位移一般发生在填土层高度的25%~35%处;加筋能有效地减小浸水高填方路堤的侧向位移和竖向位移,起到防止路堤填土层底部开裂和提高路堤稳定性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实施公交专用道建设是落实公共交通优先发展策略的重要措施.本文针对山地城市道路资源有限、地形条件受限、公交专用道交叉口交通组织管理较为困难的问题,采用理论计算的方法得到重庆市主城区交叉口公交专用道借道区长度,并从工程应用层面提出公交专用道交叉口交通管理措施.重庆市主城区首批公交专用道开通运行以来的数据显示,公交车运行速度...  相似文献   

13.
为了提高网联信号交叉口车路协同控制对真实交通环境的适应性,以智能网联汽车与网联人工驾驶汽车混行的典型交通应用场景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八相位网联信号交叉口,研究了混行环境下的交通信号和网联车辆轨迹车路协同优化控制方法;在对场景中的网联车辆运动学特性和跟驰行为进行建模的基础上,构建了一种混行车辆编队方法;基于混行车队模型、安全约束与燃油消耗模型,建立了基于滚动优化的交通信号-车辆轨迹协同优化控制方法;基于异步分层优化思路,将该协同控制问题分解为上层交通信号优化与下层车辆轨迹优化两方面,以交叉口车辆行驶延误时间和燃油消耗量为优化目标,利用遗传算法和“三段式”轨迹优化法分别对交通信号优化问题与车辆轨迹优化问题进行求解;对不同稳态车速与智能网联汽车渗透率下构建的混行交通流的稳定性进行了验证,并通过仿真测试分析了所提出的协同优化控制方法的控制效能与关键参数对控制效能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在不同交通流量与智能网联汽车渗透率下,提出的控制方法均可有效提升交叉口通行效率与燃油经济性;在完全渗透环境下,较固定配时交通信号控制方法最高可分别提升57.3%和13.3%;随着智能网联汽车渗透率的增加,其控制效能不断提高,较无渗透条件最高可分别提升42.0%和14.2%;即使智能网联汽车渗透率仅达到20%,较无渗透条件也可以在交通效率方面实现20.4%的显著改善;较长的交通信号周期与较短的网联人工驾驶汽车驾驶人反应时间有助于协同控制效能的提升。  相似文献   

14.
笔者对密度试验的砂锥法和核仪法进行现场对比试验研究和应用评价,其工程背景为台湾台北市新店地区的路堤工程质量检验项目.采用现场密度试验的砂锥法、核仪法、及室内Proctor夯实试验等手段对其路堤一个施工段的多种辗压工况进行试验,获得了各个方法的试验结果.并对测试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施工路堤土密实度之大小与辗压机重量、频率及次数以及填土粗颗粒含量等相关:砂锥法、核仪法都是路基的密实度检测的可行方法.值得指出的是,核仪法之量测精度难以反映填土颗粒不同所致的密度差异现象,且与压实时最佳碾压次数的相关性较小.  相似文献   

15.
依托宝鸡至汉中高速公路连城山隧道(双洞六车道),基于隧道变形和支护结构受力现场测试,分析了大跨度绿泥石片岩隧道大变形灾害特征和机理,总结了隧道大变形灾害综合控制方法,建立了大跨度绿泥石片岩隧道大变形分级标准,提出了各变形级别对应的支护参数。分析结果表明:大跨度绿泥石片岩隧道在开挖过程中以沉降变形为主,主要表现为拱部初期支护的整体沉降;在初期支护闭合后,主要表现为边墙的挤出变形和墙脚下沉引起的仰拱底鼓;大变形灾害主要表现为掌子面失稳垮塌、初期支护变形侵限破坏、锁脚锚管脱焊失效、二次衬砌开裂、边墙下沉以及仰拱回填隆起开裂;绿泥石片岩极其软弱、破碎及仰拱基底遇水软化,是造成隧道大变形灾害的根本原因;隧道开挖跨度大(最大开挖跨度为19.6 m)、断面扁平、拱脚地基承载力不足而缺乏有效约束,加剧了隧道支护变形侵限和失稳破坏;初期支护承载能力有限,围岩荷载不断传递至二次衬砌,是导致二次衬砌开裂的直接原因;围岩变形机制为拱部岩体黏聚力难以克服自重而产生不断向下的滑移和松动机制,以及墙脚和仰拱部位围岩低强度应力比引起的软岩塑性流动机制;通过采用“三台阶留核心土法+大预留+双层HK200b钢架分次支护+大直径锁脚锚管+围岩径向注浆+加深仰拱”的大变形灾害综合控制方法,同时对隧道大变形进行分级管理,有效避免了隧道大变形灾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The back analysis of initial stress is usually based on measured stress values, but the measuring of initial stress demands substantial investment. Therefore, amounts of underground engineering have no measured initial stress data, such as tunneling engineering. Focusing on this problem, a new back analysis method which does not need measured initial stress data is developed. The fault is assumed to be caused by initial load, the displacement discontinuity method (DDM) which considered non-linear fault is adopted to establish a numerical model of the engineering site, and the multivariable regression analysis of the initial stress field around the faults is carried out based on the fault throw. The result shows that the initial stress field around the faults is disturbed significantly, stress concentration appears in the tip zone, the regressive fault throw matches the measured values well, and the regressive initial stress field is reliable.  相似文献   

17.
复合主拱圈加固石拱桥的承载力计算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复合主拱圈技术加固石拱桥后主拱圈极限状态的过程中,考虑了加固结构二次受力的特点和新旧结构不同材料的力学性能,按照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计算原则推导出了加固后石拱桥的承载力计算模式,以供加固设计时参考.  相似文献   

18.
复合主拱圈加固石拱桥的承载力计算模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分析复合主拱圈技术加固石拱桥后主拱圈极限状态的过程中,考虑了加固结构二次受力的特点和新旧结构不同材料的力学性能,按照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计算原则推导出了加固后石拱桥的承载力计算模式,以供加固设计时参考.  相似文献   

19.
给出了三峡坝区河势演变与水流动力特性变化的试验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20.
为了得到颗粒材料的力学参数与试验条件之间的关系, 选取5组粒径范围的颗粒材料, 利用离散元方法生成初始试件, 并数值模拟了其双轴试验, 分析了不同围压对材料弹性模量和强度的影响, 以及不同加载速率下材料的弹性模量、泊松比和强度的变化规律。提取了围压为10MPa与加载速率为0.03m.s-1时5组试件的应力-应变曲线, 从微观角度给出了荷载作用后试件中的裂缝分布。模拟结果表明: 随着围压的增大, 5组试件的弹性模量和强度增大, 增长趋势相对平缓, 但粒径为9.50~13.20mm的试件出现较大波动; 加载速率与弹性模量、泊松比、强度和裂缝初始应力基本呈二次多项式关系, 最小判定系数为0.9009, 最大为0.9959;在5组试件中, 随着粒径的增大, 由应力-应变曲线得到的应力峰值减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