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20世纪后50年代的地球科学可以说是“海洋时代”,国际上许多科学权威都认为地球科学的海洋时代将延续至21世纪。其主要标志之一就是大洋钻探计划的实施,这项地学领域最大规模、也是最为成功的国际合作项目,不仅揭开了海底的无数奥秘,引发了一场地球科学革命,而且还将把人类带入一个全新的海洋世纪。 科学大洋钻探的历程可分为两个主要阶段:深海钻探计划(DSDP)和大洋钻探计划(ODP)。而深海钻探的思想来源于美国的“莫霍(地幔和地壳之边界)钻”。由于大洋底的地壳最薄,美国从1961年起曾两度在海上作钻探试验,想要打  相似文献   

2.
贾向锋  李亚伟  赵涛 《船舶》2023,(5):67-76
大洋钻探是人类认知海洋、开发深海资源的主要手段之一。大洋钻探船的技术水平和能力决定着开发利用海洋资源的进程,是我国建设海洋强国的重要保障。配套的深海钻探系统装备的技术水平则直接决定了大洋钻探船的功能和先进性。该文调研了国际上主要的3艘大洋钻探船(美国的格罗玛挑战者号、乔迪斯决心号和日本的地球号)钻探系统装备概况,以及国内自主建造的海洋石油708深水工程勘探船、海洋地质十号调查船、蓝鲸1号超深水钻井平台的钻探系统配置能力,结合我国对大洋钻探船的功能定位和作业模式,综合考虑大洋科学钻探、海洋油气钻探、水合物试采和深海矿产资源勘查4个方面的战略需求,提出了未来大洋钻探船钻探系统的总体方案及关键装备配置要求,对关键装备的国产化现状进行了简要分析,并给出了实施建议。  相似文献   

3.
日本海洋研究开发机构斥资567亿日元,在三菱重工长崎造船厂建造的世界最大的大洋钻探船“地球”号进行海上测试。此次海上测试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在长崎西部海域进行有关船舶整体性能的试验第二阶段是在长崎西部水深300米以上海域进行自动船位保持系统的试验。该船全长210米,宽38米.排水量57500吨,可搭乘人员150名。该船搭载有110米高的井架等国际上最先进的钻探和分析设备,  相似文献   

4.
针对大洋科学钻探的实际需求,确定大洋勘探船钻探系统总体布置原则,开展提升系统、深孔钻进补偿系统、管柱自动化系统、钻探取芯及岩芯输送系统等关键系统的选型研究,确定目标勘探船提升系统采用绞车提升系统方案、深孔钻进补偿系统采用天车补偿方案、管柱自动化系统采用柱式排管系统方案,在此基础上完成钻探系统总体方案设计,为大洋勘探船钻探系统工程建造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中国船检》2010,(3):79-79
<正>全球首座圆筒型超深水半潜式海洋钻探储油平台。是当今世界海洋石油钻探平台中技术水平最高、作业能力最强的高端领先产品。其设计水深12500英尺,钻井深度40000英尺,通  相似文献   

6.
方新洲 《航海》2005,(2):28-28
日本海洋研究开发机构斥资567亿日元,在三菱重工长崎造船厂建造的世界最大大洋钻探船“地球”号进行海上测试。此次海上测试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在长崎西部海域进行有关船舶整体性能的试验;第二阶段是在长崎西部水深300米以上海域进行自动船位保持系统的试验。  相似文献   

7.
田雪  赵建亭  程峰  曾庆松 《船舶》2021,32(1):63-73
泥浆系统是大洋钻探船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设计常常面临系统设备众多,参数匹配困难、钻井作业效率低、安全性等问题,直接影响大洋钻探效果。该文在大洋钻探船泥浆需求论证基础上,对高压泥浆系统、泥浆配置系统、泥浆存储输送系统、泥浆处理系统、散料存储输送系统、高压固井系统等开展工艺流程分析,提出泥浆系统区域规划原则,合理规划泥浆泵舱、泥浆池舱和泥浆处理区域,形成适用于目标船型的泥浆系统区域布置方案;并基于泥浆工艺流程的功能要求,合理进行泥浆设备选型,形成系统配置方案,为船型工程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刘淮 《船艇》2004,(4):38-39
“地球”号(CHIKYU)是日本船舶科学技术中心为实施“21世纪海洋钻探规划”而订造的一艘立管型(riserdrlng type)深海钻探船,主要用于对深海海底地质结构的勘探,由三井造船工程公司所属的玉野船厂建造,于2002年1月下水。该船是世界上钻探能力最大的深海钻探船,作业水深为2500米(未来可达4000米),钻探深度最  相似文献   

9.
“勘探三号”系我国自行设计建造的第一艘半潜式海上石油钻探船,由中国船舶及海洋科研设计院、上海海洋地质局及上海船厂联合设计,并由上海船厂建造。本船适用于我国沿海大陆架(包括黄海、东海和南海),在水深36~200米的海域内进行钻井  相似文献   

10.
一位西方学者曾说过,本世纪六十年代在科学技术上有两项震惊世界的业绩:一项是人类首次登上月球,另一项就是成功地钻进深海洋底。“格罗玛·挑战者”号钻探船就是人类首次在深海底钻探,并引发一场地球科学革命的功臣。  相似文献   

11.
海洋开发离不开海洋地质调查船的前期介入,地质钻探系统作为地质调查船的核心设备,可用于海洋地质勘探、取样作业、CPT作业、测井作业等多个方面的地质调查。该系统组成的设备复杂、子系统众多,设计建造难度大。本文以我司为海洋地质调查局建造的N703综合海洋地质调查船为例,浅析该类船钻探系统的集成设计,供类似项目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2.
张海彬 《船舶》2022,33(2):1-12
深水钻探装备在海洋资源开发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在海洋油气资源开发中,它广泛应用于油气资源储量评价、完井、修井和试油作业;在海洋矿产资源开发中,它是评估多金属硫化物资源储量和品位的关键装备。该文介绍了海洋资源开发的典型阶段及装备,重点针对深海资源开发的钻探装备,阐述了国内外的技术发展现状,分析了典型深水钻探装备的设计要点,并展望了深水钻探装备的技术发展趋势。在深水钻探装备的开发设计中,不仅需关注总体性能指标的综合平衡、总体布置、重量控制、结构性能和主要系统的集成设计,而且还需考虑不同船型特征带来的特殊问题,如半潜式钻井平台的气隙分析和关键结构节点设计、钻井船的月池对总体性能的影响等。随着深海资源开发的稳步推进,未来深水钻探装备将在智能化技术应用、无隔水管泥浆闭式循环技术、绿色节能钻机、高效取芯技术以及极地环境适应性等方面取得突破和进展。  相似文献   

13.
照川 《航海》2006,(3):39-39
据报道,韩国三星重工将为挪威海洋能源开采业的彭克尔利浦公司,建造一艘120吨级的世界最大的钻探船,造价5.5亿,建造期为三年。该船由韩国三星重工全部承包,包括船只的基础、材料采购、安装、试航等项。  相似文献   

14.
正近期,瓦锡兰获得中国大洋矿产资源研究开发协会订单,为其两艘科考船提供主机以及废气清洁设备和可伸缩式推进器。中国大洋矿产资源研究开发协会是国家海洋局为理事长单位的从事国际海底资源及环境研究与开发的组织协调机构。这两艘科考船将分别由中船黄埔文冲船厂以及武昌船舶重工集团建造。  相似文献   

15.
日前.由中远船务集团所属南通中远航务公司建造的世界先进圆筒型超深水海洋钻探平台“SEVAN 6500 Ⅱ”建成并命名为“SEVAN BRASIL”。命名仪式在中远航务启东中远海工基地隆重举行。  相似文献   

16.
沈雁  王红星 《船舶工程》2016,38(7):89-93
为了使海洋平台铝合金钻探管具有优异的耐腐蚀性能,试验采用微弧氧化技术,在海洋平台钻探管用2A12铝合金表面制备氧化铝陶瓷膜。本试验研究了纳米颗粒添加量对微弧氧化膜的微观形貌、组织结构和耐腐蚀性的影响。试验得出:MoS2纳米颗粒添加量对微弧氧化膜的制备影响较大,随着MoS2纳米颗粒添加量的增加,微弧氧化膜的厚度有增大的趋势,孔径先增大后减小,膜表面越来越致密光滑;随着MoS2纳米颗粒添加量的增加,微弧氧化膜的耐腐蚀性能提高,当MoS2纳米颗粒添加量由0.5g/L增加到2g/L时,腐蚀速率由0.00032g.(dm2)-1.h-1降低至0.00024g.(dm2)-1.h-1。  相似文献   

17.
当今远洋钻探价格高昂,“时间就是金钱”这句话对钻探承包商来说是有重要意义的。从钻探船到达钻探位置到开始钻井这一段非生产时间能籍助一套有效的系泊系统使之减少。虽然锚定位包含许多因素,但抛锚时链条拉力的精确控制却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锚机制动太多会使工作船慢下来。刹车不够会使锚链堆积在海底。由Appleton Marine提供的钻探船用的完善的系泊系统能在3~4分钟内协调地抛链3000英尺。八个锚拉紧及定位所需全部时间不大于6小时。按粗略验收的工业标准,从抛锚到拉紧准备钻探是24小时。  相似文献   

18.
如果将地震比喻为大地的颤抖,那么,火山喷发则是大地的怒吼。两者均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灾难。探索地震和火山喷发的机理并进行准确预报,已成为中外地球科学家多年来追求的一个目标。科学大洋钻探为此也作出了不懈的努力。  相似文献   

19.
用于海底钻探的半潜式平台应牢固地保持在井口上方。钻探装置的结构特点决定半潜式钻探平台的容许飘移值,钻探状态容许飘移值约为水深的3%,在风暴状态,海浪超过7~8级时,容许飘移值约为水深的5~10%。为了保持平台处于井口上方,采用由下列主要部件组成的泊定系统:  相似文献   

20.
曾经草木茂盛、动物成群的黄东海大平原,现已变成了浩淼无际的滔滔大海。更令人不可思议的是,在波涛汹涌的大洋深处,竟沉睡着一片神奇的古陆。 日本列岛将要沉没 1977年9月至12月,一支由日本、美国、英国、法国、德国和前苏联等多国海洋科学家组成的国际海洋考察队,在执行国际深海钻探计划的第56和第57航次时,“格洛玛·挑战者”号考察船在日本海沟及其附近海域的十多个地方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