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任何关于自动驾驶船舶的讨论都需从定义开始.从自动驾驶船舶、自动驾驶系统、无人驾驶船到无人机,甚至是幽灵船,尽管监管机构努力解释他们之间的差异,但这些概念仍经常被混淆. 挪威研究机构SINTEF的科学家?mulf Jan R?dseth近日主持召开了一个关于自动驾驶船舶的国际论坛,他认为不应该简单地将"无人"理解为"自动...  相似文献   

2.
水面智能无人船是除无人机之外的又一项新型水上安全监测和系统维护的设备,水面智能无人船的合理应用可实现灯浮标的维护。本文首先介绍了水面智能无人船及其应用优势,在其基础上,分析了水面智能无人船在灯浮标维护工作中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3.
正日前,中国船级社(CCS)签发了首艘无人艇"瞭望者3"号入级证书。该船是首艘按照CCS《无人水面艇检验指南》2018进行设计、建造和检验的无人艇,被授予了"自主航行、3类无人艇"船级附加标志。该船由珠海云洲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设计、厦门瀚盛游艇有限公司建造,船长7.5米,设计航速高达45节,可航行于距岸不超过20海里。船体全部采用基于环氧树脂和碳纤维的复合材料,可运用于环保监测、科研勘探、搜救、  相似文献   

4.
国外无人水面艇一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素丽 《航海》2006,(6):7-11
一、美国海军无人水面艇就像其它所有新概念武器一样,美国在无人水面艇的开发方面也居世界领先地位。在过去几年间,美国海军对开发无人水面艇的投资已超过5亿美元,现已有多种型号在研制、实验和评估之中。◎“海上猫头鹰”无人水面艇“海上猫头鹰”是美国海军研究所于90年代初牵头开发的一种前线专用无人水面艇,也是美海军开发无人水面艇的首次尝试。“海上猫头鹰”全长3米,最大航速可达45节,续航力为10小时(12节航速)和24小时(5节艇速),吃水仅18厘米,可在近岸非常浅的水域活动,其主要任务是雷区侦察、浅海监视、海上拦截和保护港口码头周边…  相似文献   

5.
正2017年6月29日发表于《中国船检》微信公众号的文章"无人货运船开启联盟时代",其中提到了不少有关"无人船"的信息,可以给大家提供一些新的认知。"无人货物运输船开发联盟"宣布成立,一时引起业界强烈关注。2017年6月28日,由海航科技集团和中国船级社推动,联合国内外五家单位共同发起的无人货物运输船开发联盟成立大会暨第  相似文献   

6.
在悉尼港海上,有一种叫"太阳水手"的船,船体呈流线形,背着4块像帆一样的东西,航行时无声无息无污染,被称为最"干净"的轮渡.  相似文献   

7.
1898年,尼古拉·特斯拉发明出人类历史上第一艘水面无人艇。20世纪60年代,美国研发了一款遥控扫雷艇;作为早期的无人艇,尽管其功能单一,但相比传统船艇而言,它能够实实在在地避免人员在执行任务时遭遇危险。随着科技的发展,水上/水下无人设备技术越来越先进。直至2013年,我国的云洲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推出了世界第一艘环境监测无人船;翌年,其自主研发的海洋高速无人船——“领航者”号正式发布,填补了国内在无人船领域的技术空白。  相似文献   

8.
[目的]针对无人船集群规避障碍物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虚拟领航者和改进胡克定律的弹性集群编队控制方法。[方法]首先,根据障碍物的长和宽得到其外接椭圆,按照长宽比向外扩展出虚拟碰障区、避障反应区、自由航行区,实现水面避障物模型的简化;其次,基于虚拟领航者和改进胡克定律,对编队各成员之间、各成员虚拟领航者之间的相对距离和速度予以约束,采用坐标形式设置编队队形,构建弹性编队模型,并基于障碍物的环形斥力场来实现单无人船的避障,以及在弹性集群编队的组织下实现无人船集群的避障;然后,通过优化处理无人船的航行过程,消除编队及避障过程中的“徘徊”和“振荡”等现象,使各无人船的运动更加平滑;最后,运用Matlab软件对由4艘无人船组成的集群编队进行仿真实验。[结果]实验结果表明,编队可成功绕过设置的所有障碍物,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结论]该方法可实现无人船集群对水面障碍物的规避,具备在一定复杂环境下的通过能力,可为无人船集群避障的应用及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正>人工智能可靠性、动力装置稳定性、远程操作可靠性和信息传输安全性是横亘在海上自主水面船前的四大技术壁垒。技术壁垒未能破除前,真正意义上的海上自主水面船时代无从谈起。虽然海上自主水面船的发展,引起了航运界的极大的关注,很多自主船项目也都在进行中,许多小型的无人艇也已经初步应用在安防、航测、环保等领域。但是,在真正的海上自主船的发展方面,仍然存在着诸多技术壁垒,阻碍着这一新兴科技真正服务航运界的步伐。  相似文献   

10.
聚焦无人船时代船舶安全风险因素较传统模式下的转变,探讨随着从有人在船到无人值守的发展过程中,哪些以往未被重视的指标会影响无人船的安全。综述国内外无人船发展现状,介绍无人船的典型成果。基于全球海上事故数据分析传统航运业中作为威胁船舶安全主要因素之一的人为因素带来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探讨未来无人船时代可能影响船舶安全的主要风险因素,为今后无人船风险因素判定相关研究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1.
针对智能航运时代背景下的船舶远程操纵与控制,本文设计一种面向水面无人船的驱动电机远程控制系统。系统以Arduino 2 560为中央控制器,涵盖中央控制模块、电机驱动模块、无线通信模块和岸基操控端。系统通过远程控制驱动电机,实现船舶前进、后退、左转、右转等运动状态的转换;通过GPRS实现无人船端与岸基操控端的无线通信。试验表明,本文设计的驱动电机远程控制系统操作方便,通信流流畅,运行稳定,能够用于无人船远程操纵和控制,为无人船的发展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12.
正当无人机漫天飞行,上帝视觉惊艳着所有人时;当无人驾驶汽车投入民用测试,聚焦着全球目光时;当无人智能时代由远及近,进入普罗大众的生活时,无人船的步伐也紧随其后,步步为营。这几天,挪威航运巨头威尔森集团(Wilhelmsen)和康士伯(Kongsberg)对外宣传,将联手在2018年8月全面投入运营全球首家无人船航运公司——"Massterly",这一几近能颠覆航运  相似文献   

13.
白云 《航海》2004,(2):10-14
幽灵船可以说是海洋中的UF0。从古到今人类不断地发现这种幽灵般漂游的怪船一直探寻其中的秘密。最近,巴西一家人的奇遇引出的最新解释,获得了世界上权威的幽灵船探瞪机构的承认,可是这家人为此付出了惨痛代价……  相似文献   

14.
本文简要介绍了灯浮标维护的现状,阐述了水面智能无人船在灯浮标巡检中需要的技术要求及实际应用,描述了新方法相对于常规方法的优势。  相似文献   

15.
《无人船》     
正一元复始,万象更新,2019年悄然而至。你肯定还记得,史上科技感最强的春晚——2018年央视春晚现场,由无人船、无人车、无人机组成的"海陆空"无人系统亮相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港珠澳大桥,7.5 m长的海洋无人艇,带领着80艘1.6 m长的小型无人艇,组合成海上"离弦之箭",穿过港珠澳大桥,随后无人艇变成"启航"列阵,奔向由无人机队展现的"新时代"之门。2018年春晚亮相,只不过是无人船艇技术的一个侧影。在2018年5月,国产无人艇编队现身南海,变幻  相似文献   

16.
徐双华 《航海》2001,(6):16-16
在悉尼港海上,有一种叫“太阳水手”的船,船体呈流线形,背着4块像帆一样的东西,航行时无声无息无污染,被称为最“干净”的轮渡。 这其实是一种太阳能帆船。该船可以综合利用太阳、风、电池和柴油等4种动力形式。船背上那4块像帆一样的东西被称为“太阳翼”,其实是玻璃纤维制成的太阳能电池板。它可以高效率地吸收、转化太阳能,并以此为动力带动渡船航行;此外它还能起到帆的作用,使船在风的推动下前  相似文献   

17.
正如果把AIS、GPS、雷达、电子海图等助航仪器归结为基于本船的助航仪器,那么,由无人机发展出的助航系统则应该是一个位于本船外的船外助航仪器(系统)。一、无人机在引航领域的可能用途无人驾驶飞机简称"无人机",英文缩写为"UAV",是利用无线电遥控设备和自备的程序控制装置操纵的不载人飞机。从技术角度定义可以分为:无人固定翼机、无人垂直起降机、无人飞艇、  相似文献   

18.
邢丹 《中国船检》2013,(6):7-10,122,123
在造船界,"Eco-Ship"(亲环境型船)建造热潮正席卷全球。那么,生态船真的存在吗?其最终能否像现在的绿色船舶一样,实现商业价值与环保价值的最大统一?  相似文献   

19.
刘涛 《舰船科学技术》2022,44(5):134-137
针对无人船路径规划过程中存在的规划结果所占内存较大、耗费时间较长、有较大概率生成"死区"的问题,提出基于改进A*算法的无人船路径规划方法.选取栅格法构建无人船行驶环境模型,采用A*算法确定代价函数,判断代价大小,以代价最小的节点作为下一个轨迹点,由此获取最优无人船行驶路径.为改进A*算法,利用无人船转弯半径下限、路径长...  相似文献   

20.
无人艇具有机动灵活、隐蔽性好、活动区域广、使用成本低等优点,因而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这使得无人艇成为国内外的研究热点,其中感知技术是无人艇执行任务的基础。基于光视觉的感知技术具有应用方便,成本相对较低,数据获取容易及信息量大等优点,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研究。本文主要从五个方面探讨光视觉在无人艇中的研究:一是基于水面无人艇的水面图像预处理,主要包括水面图像稳像研究及去雾增强研究;二水界线的检测;三是利用光视觉目标检测;四是水面目标跟踪方法。最后,对无人艇的光视觉研究进行了总结及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