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船舶污底是海生物在船壳的滋生和附着,形成大面积牢固的海生物表面。通过涂装防污底涂料和淡水航行的办法可以有效减少船舶污底,降低船底粗糙度,减少船舶自重,实现船舶能效提升。  相似文献   

2.
正随着新西兰防外来生物入侵的船舶风险管理标准正式实施,船舶如何满足其相关要求,成为船公司不得不面对的问题。随着新西兰防外来生物入侵的船舶风险管理标准(简称CRMS)正式实施,船舶如何满足其相关要求,保证船舶顺利进出新西兰港口而不被滞留正成为船公司不得不面对的问题。以下是根据其相关要求给出的建议,希望能够给业界以提示。  相似文献   

3.
船舶污底是由海洋生物附着于船壳外部而形成的,会导致航行阻力增大、燃油损耗增加等一系列不利影响.为及时处理船舶污底,水下清理成为大多数船东的首选.目前,新西兰、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已出台了国内法规,进一步加强对船舶污底的监管力度;而我国在相关领域仍存在监管空白,这就导致我国海域面临着外来生物入侵以及船舶油漆污染等潜在...  相似文献   

4.
第1章 通则 1.1 目的和适用范围 1.1.1 本指南旨在规定船舶防污底系统检验要求,确保船舶及其所应用的防污底系统满足适用的规定要求。  相似文献   

5.
舰船防污损技术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概述了海生物污损船壳的机理及危害,并简要介绍了舰船防污损技术的发展历史,从防污机理、优缺点及发展几方面入手,对目前主要防污损技术机械防污损、防污涂料、电化学防污等进行了系统分析,例举了国内外舰船防污涂料最新进展,最后针对我国舰船防污损技术的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6.
船壳海生物附着问题及应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面对持续低迷的市场,船舶不得不采取降速航行、漂航、抛锚等多种措施。由此导致频繁发生的船舶污底事件,成为船东、租家不得不经常面对的课题。船壳附着海生物会增加船体阻力,降低航速,增加油耗。多年来船壳附着海生物问题一直困扰着全球  相似文献   

7.
李世信 《中国船检》2001,(12):41-43
一、IMO外交大会通过了<国际控制船舶有害防污底系统公约> 国际海事组织(IMO)于2001年10月1日至5日在其伦敦总部召开的外交大会,对46届环保会上形成的最终"控制船舶有害防污底系统公约"草案文本进行了逐条审议、修改、补充和完善,最终通过了新的<国际控制船舶有害防污底系统公约>(以下简称"公约")和以下四项决议作为大会的法定附件:1.尽早有效采用<国际控制船舶有害防污底系统公约>;2.关于本组织有关<国际控制船舶有害防污底系统公约>的后续工作的行动计划;3.关于船舶防污底系统的认可和试验方法;4.关于促进技术合作的纲领.  相似文献   

8.
潘晓峰 《水运管理》2009,31(4):22-25
为保护海洋环境,配合《国际控制船舶有害防污底系统公约》的实施,通过对现行各类船舶防污物涂料的利弊分析,比照该公约的主要内容和规则要求,借鉴国外发达国家和地区对船舶防污底系统的措施和管理经验,论述我国加入该公约的必要性及其生效后对我国产生的影响,提出应对该公约生效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控制和禁用船舶有害防污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余育聪 《江苏船舶》2001,18(3):42-43
为了防止甲壳生物、海藻以及水生物附在船壳 ,增加船舶航行阻力 ,通常在浸没海上的船底部分涂上防污漆 ,但某些防污漆又带来了海洋污染而危及人类的健康。国际海事组织海上环境保护委员会将制定一个强制性公约在全球控制和禁用船舶有害防污漆。  相似文献   

10.
毛邦国 《中国水运》2004,2(4):112-113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抵港或经过长江镇江段的船舶数量越来越多,货物品种也呈现多样化,有力地促进了镇江外向型经济的发展,带动了地方经济的振兴.船舶的安全与污染事故时有发生,给人民生命财产和长江水域环境造成严重损失.本文结合海事防污管理的理论和实践,从镇江港的实际情况出发,分析了镇江港船舶防污管理的现状、存在问题及防污对策,提出一些个人建议和看法,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实现海事部门提出的"让航行更安全,让水域更清洁"这一宗旨.  相似文献   

11.
2008年5月,巴黎备忘录(Paris MOU)委员会决定将《控制船舶有害防污底系统国际公约》(AFS公约)纳入港口国检查范围.并制定了详细的检查指南以评估船舶是否符合AFS公约要求。检查重点集中于以下几个方面(但不限于此)。  相似文献   

12.
为了完全消除来自船舶的油类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对海洋的污染以及最大限度减少船舶海损事故造成污染,国际海事组织于1973年10月8日至11月2日在伦敦召开了国际防止船舶造成污染会议,签定了1973年国际防止船舶造成污染公约(以下简称防污公约)。该公约将污染源不仅是油类,而且扩大到有毒有  相似文献   

13.
正中国船级社(CCS)《船舶智能能效管理检验指南》(2018)于2018年9月1日正式生效。该指南的重要看点如下:首先,CCS《船舶智能能效管理检验指南》(2018)是作为《智能船舶规范》第5章"智能能效管理"配套指导性文件。《智能船舶规范》中"智能能效管理"要求是原则性的,为了更好地指导相关操作,编写组经过调研并结合应用过程中积累的经验,几经修改完善,形成了《船舶智能能效管理检验指南》(2018)。  相似文献   

14.
<正>在对国内航行海船执行法定检验时,涉及防污底系统的技术问题较多。本文将所遇到的几种典型问题呈出,并结合国内规则和相关指南,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并给出建议,供业界参考。国内海船法规适用性国内海船的法定检验技术规则对防污底系统的要求:《国内航行海船法定技术规则》(2011)对防污底系统检验的规定只适用于申请,没有强制。其2014修改通报修改为:适用所有国内航行船舶(400总吨及以上),但不包括平台、FSUS、FPSOS。《国内航行海船法定检验技术规则》(2020)(以下简称为《2020海法规》)修改为:适用于所有国内航行船舶。  相似文献   

15.
就即将于2008年9月17日生效的《2001年国际控制有害的船舶防污底系统公约》赋予各缔约国的若干权力和义务,探讨我国(公约签字国,但目前尚未加入)履行该公约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产品认证,船舶检验和发证、船舶检查和违章处理、防污底系统有害废弃物处理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船舶海水管系的腐蚀与防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船舶海水管系腐蚀的主要因素及其防腐防污方法。用实验室模拟试验定量分析了管材及流速对管系腐蚀的影响。还提出了解决船舶管系腐蚀问题需要采取的综合性措施。在设计中除考虑到材质、流速及结构等因素条件外,并建议安装电解防腐蚀防海生物装置,这对船舶管系的保护是最适宜的。  相似文献   

17.
《经1978年议定书修订的1973年国际防止船舶造成污染公约》(73/78防污公约)附则Ⅱ修正案及经修订的《国际散装运输危险化学品船舶构造与设备规则》(IBC规则)已于2007年1月1日生效。按照《73/78防  相似文献   

18.
MARPOL73/78公约中规定了对于船舶的防污管理,船旗国负主要责任。由船旗国负责对构造及设备根据公约进行检验和发证(委托船级社);明确船舶污染物的排放标准;对特殊操作制定操作程序或手册;要求船舶对这些操作进行记录。而公约赋予港口国是“有限”或“次要”的权力,他们负责对船舶的防污进行监督,检查船舶的证书、船舶的外观、操作程序和操作规程,判断船舶是否符合公约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
当船壳遭遇附着海生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年来船壳附着海生物的问题一直困扰着全球船东,每年为清除此类生物大约花费数十亿英镑。由于船舶附着藻类会增加船体阻力,从而增加船舶油耗。  相似文献   

20.
当船壳遭遇附着海生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年来船壳附着海生物的问题一直困扰着全球船东,每年为清除此类生物大约花费数十亿英镑。由于船舶附着藻类会增加船体阻力,从而增加船舶油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