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1982年受命负责交通部的外事工作后,与建交国家打交道成了日常工作。中午李清部长约我去聊天的时候,我就乘机请教。李部长表示,中国发展海运,要向发达国家学习。我说,北欧的挪威海运很发达,有一个大船队,可以作为重点,他同意。我正好有两个工作上的朋友。一个叫奥姆脱维特,挪威船东协会的秘书长,亚太经社会的顾问,曾来华主持过研讨会。另一个是桑特维克,挪威海事总局局长,我们经常一起出席"海协"会议。  相似文献   

2.
1973年2月1日,中国外交部长姬鹏飞致函联合国秘书长库尔特·瓦尔德海姆:中国政府接受联合国政府间海事协商组织(简称海协,国际海事组织前身)及1964年和1965年的两次修正案.3月1日,海协秘书长科林·戈德收到中国关于海协公约的接受书.中国正式成为海协成员.从此,中国这个古老而神秘的东方大国,正式进入国际海事舞台,并开始了坎坷漫长的国际化进程.  相似文献   

3.
正"海协"第九届全体大会(1975年11月3日至14日)是我国参加该组织后出席的第二次大会。此时,我国已有了两年多参加活动的经验。此前外交部提出希望参加竞选理事,进入"海协"的权力机构。船检港监局李清局长很重视外交部的这个建议,认为既然要竞选,就一定要努力选上。会议前夕,"海协"副秘书长奎奈尔夫妇(法国人)正好应邀访华。李清局长亲自与他会谈,并陪同游览长城(见图1,右侧第二人),参  相似文献   

4.
<正>1974年10月21日至11月1日,联合国政府间海事协商组织(简称海协,国际海事组织前身),召开第五次国际海上安全会议,制定1974年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简称74年安全公约)。这是中国恢复海协合法席位后第一次参加国际公约制定大会。对此,船舶检验局领导高度重视,积极部署和开展准备工作,对即将在会上发言的提案内容进行详细研究和讨论,前期技术准备工作一直持续了三个半月时间,  相似文献   

5.
正新中国成立后,百废待兴。学习引进国外的科学管理经验和先进技术,为我所用成为一种现实选择。参加"海协"(现名"国际海事组织",后同)以后,利用这个渠道也开展了学习引进工作。归纳起来,"请进来"和"走出去"大致有以下活动。1、海港防油污研修1978年实施开放政策,对外贸易迅猛增加,百分之九十由海运完成,港口业务繁忙的同时,也面临油污的威胁。经商"海协"同意,立专项组织我国专家到其会员国进行海港防油污研修。所谓研修,就是由接  相似文献   

6.
正海运是一项国际性业务,为规范国际海运的业务关系,"海协"制定了不少国际公约,还有众多不成文的国际惯例。在未参加"海协"之前,我们不接受某些国际公约。但要开展国际业务,就要遵循国际惯例或者执行一些国际公约的要求,要与国际接轨。参加"海协"以后,消除了阻碍,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进行取舍,参加国际公约,成为缔约国,承担义务  相似文献   

7.
正这个题目,不是危言耸听,而是记述一件与"海协"有关联的真事。1975年11月3日至14日,"海协"召开第九届全体大会,交通部曾生副部长担任中国代表团团长。这是他第一次去英国。出发前,他要求我在英国安排两件事。一是看一下英国发明的鹄式战斗机。这是当时一种新型战机,不用跑道,能垂直起降,还能在空中停留,前后左右移动。曾生副部长在解放战争  相似文献   

8.
收获     
1991年,带着对未来的美好憧憬,我被分配到了山海关船厂档案处,做一名专职档案员。我依然清晰地记着初到档案处时的情景。面对成千上万的装订成册的档案,我感到迷惑,这就是我的工作吗?在同事的帮助下,业务开始渐渐熟悉。接下来的日子就在机械地整理、装订案卷及档案提供利用中度过。档案员除了地位在工厂相对略低,收益相对较少外,工作倒也轻松自在,闲暇时还可用聊天和看书来打发日子,业  相似文献   

9.
中国的立场     
时间过得真快啊,转眼我已经82岁了。 从当年学习造船,毕业后参加筹建船舶检验局(现中国船级社),前往中国驻英国大使馆任职,回国后担任交通部外事局局长,61岁又调到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被派往德国驻西欧代表处工作。1992年回国后,1993年时任中远集团总裁的陈忠表先生邀我到远洋从事贸易工作。我在中船总办理完离休手续后,来到了中远集团,一直干到2004年。半个世纪以来我都或在验船或在用船,可以说,我把自己全部精力献给了中国的航运事业。  相似文献   

10.
中国的立场     
时间过得真快啊,转眼我已经82岁了。 从当年学习造船,毕业后参加筹建船舶检验局(现中国船级社),前往中国驻英国大使馆任职,回国后担任交通部外事局局长,61岁又调到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被派往德国驻西欧代表处工作。1992年回国后,1993年时任中远集团总裁的陈忠表先生邀我到远洋从事贸易工作。我在中船总办理完离休手续后,来到了中远集团,一直干到2004年。半个世纪以来我都或在验船或在用船,可以说,我把自己全部精力献给了中国的航运事业。  相似文献   

11.
本文根据中国海船稳性规范(1974年)和政府间海事协商组织(简称海协)A、167决议要求,对现有的一些船舶进行比较计算。然后阐述了船舶各种装载状况对各项稳性指标的不同要求;并指出:对于受风面积大的船舶以及船舶的压载情况,海协A、167决议要求过低,有必要在A、167决议中加入气象衡准。在使用海协A、167决议时,上述情况应予以注意。  相似文献   

12.
正政府间海事协商组织("海协")改名为国际海事组织是1975年"海协"第九届全体大会通过的决议(海大358(Ⅸ届)决议)。"海协"组织公约规定,这类修改公约的决议,除需要全体大会三分之二通过外,还要在全体会员国明示接受满十二个月生效,因此"海协"正式改名为"海事组织"是1982年5月22日。这项提案是前西德提出的。在大会讨论这个提案时,前西德代表只是简单说明提案内容,而秘书长斯里瓦斯塔瓦却一反常态。以往开大会,他都坐在主席台上,在大会主席的右侧,需要时他与主席咬咬耳朵,大概是介绍点情  相似文献   

13.
政府间海事协商组织(简称“海协”)是根据1948年3月6日在日内瓦召开的联合国海运会议签订的政府间海事协商组织公约筹建的。1958年3月17日该公约生效,1959年1月13日召开第一届全体会议正式宣布成立海协,并成为联合国在海事方面的一个谘询及顾问性质的专门机构,总部设在英国伦敦。海协的宗旨是促进各国政府间的航运技术合作,特别是从海上人命安全观点出发,制订确保海上安全和有效航海的切实可行的标准,提  相似文献   

14.
一、政府间海事协商组织概况政府间海事协商组织(Inter-Governmental Maritime Consultative Organization)(以下简称海协)产生于联合国海运会议以后1948年第一次在日内瓦开了政府间海事协商组公约筹备会议,1958年8月该公约生效,1959年1月召开了公约国全体会议。以后,海协在联合国正式成为海事方面的一个技术咨询和航运海事的立法机构。  相似文献   

15.
正新中国成立后,中央决定,不承认蒋介石集团的一切对外关系。只有断绝同台湾关系的国家和国际组织,我们才予承认。1971年,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接着在"海协"等专门机构实现了同样的目标。但是,反对"两个中国"的斗争,尚未终了。为开展活动,"海协"与欧洲理事会、欧洲共同体委员会、国际通讯卫星组织、非洲统一组织、美洲国家组织和国际航道测量组织(注1)等政府间国际组织有合作协议关  相似文献   

16.
国际海事奖     
正"海协"第十一届全体大会于1979年11月13日决定,接受秘书长斯里瓦斯塔瓦的建议,设立国际海事奖,表彰对"海协"宗旨作出杰出贡献的个人或国际组织,鼓励大家更好地为"海运更安全、海洋更清洁"努力工作。它是精神奖励,因为无法用金钱来衡量所作贡献。商定以海豚为基本内容,因为它遇有落水人员,总是把人推向岸边。这种习性符合"海协"海上安全的宗旨。每年评奖一次,由秘书长广泛征集提  相似文献   

17.
“海协”(IMCO)全称为“政府间海事协商组织”1948年签约成立。经过十年后才生效。“海协”是为了航运的技术问题,海上安全,航行效率和海上法律等方面在国家间谋求合作而设立的机构。它保管许多国际公约,诸如国际海上避碰规则,海上人命安全公约,海上防止石油污染公约和油污损害民事义务。它是联  相似文献   

18.
正1981年,我国参加"海协"已经八个年头。这一年,又是"海协"的大会年,11月9日到20日,要召开第十二届全体大会。交通部党组决定,由郭建副部长任中国代表团团长。在向她作汇报时,我们提出了与会建议:自1975年我国当选理事,已连任三届。每次竞选,花费很大精力,甚至影响参与其他议程的讨论。另外,虽经努力,理事名额已从十六个扩大到二十四个,但发展  相似文献   

19.
正发展中国家取得政治上的独立后,有条件的往往把发展海运作为发展经济的首选之一。因为全世界的货物,百分之九十通过海运。而建设海运,与其他行业一样,除了海员以外,合格的管理人员,必不可少。海员的培训也需要有老师。新中国建立后,也是走的这条路,我们有切身体会。因此,在"海协"的一些会议上,尤其是技术合作委员会会议,经常听到这种呼声,希望"海协"在这方面提  相似文献   

20.
本文系根据海协规则的最后版本以及海协提出的准则草案撰写的。虽然上述最终文件的文本还可能不够严密,但与此同时船主、造船厂和设备制造厂仍须继续设计和安装有希望符合最终规則的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