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合作、交流、贸易、发展”为主题,旨在“发挥中国海洋大国、航海大国、造船大国优势,加强与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全面展示当代国际航海、造船及海洋事业的最新成果,推动中国造船、航运和海洋事业的快速发展”的首届中国国际航海博览会  相似文献   

2.
前不久,由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交通部、国家海洋局、青岛市人民政府等单位共同主办的首届中国国际航海博览会在山东国际会展中心隆重开幕。首届中国国际航海博览会是第四届青岛海洋节活动的一部分,其宗旨是发挥中国海洋大国、航海大国、造船大国的优势,加强与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全面展示当代国际航海、造船及海洋事业的最新成果,推动中国造船、航运和海洋事业的快速发展;主题为“合作、交流、贸易与发展”。世界著名航运、物流企业云集则是此次航  相似文献   

3.
正2021年7月11日,是我国第十七个航海日,也是"世界海事日"在我国的实施日。在大洋、在港口、在江河、在湖泊、在渡口……炎炎夏日,挡不住我们的热情;碧海蓝天,见证着前行的脚步。这是中国航海人自己的节日,也是和谐同庆的全社会文化活动。"开启航海新征程,共创航运新未来",我们正以开放合作、互利共赢的姿态拥抱海洋,加快建设海洋强国、交通强国。  相似文献   

4.
<正>"人类因海洋而诞生,海洋因人类而生辉。海洋是生命的摇篮、未来的希望,航海是开发利用海洋、促进全球发展的重要纽带……"7月11日,以"感知郑和,拥抱海洋"为主题的2012中国航海日大会在江苏南京奥林匹克中心体育馆隆重举行。航海日活动组委会主任、交通运输部部长李盛霖在致辞中指出,我国是世界航海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具有悠久而璀璨的航海历史和文化。当前,我国已成为世界航运大国、海洋大国。但要实现由大变强,还需要我们在加强硬实力建设的同时,更加注重软实力的提升。实践证明,深入持久开展航海日活动,是提升软实力的重要载体,对增强全民的海洋意识、航  相似文献   

5.
正2018年7月5日是上海中国航海博物馆开馆八周年纪念日。作为建馆纪念和宣传"中国航海日"的重要活动,为期6天的第二届"航海生活节"于当日开幕。上海中国航海博物馆通过展览、讲座、互动体验等形式,多维度、多视角地向市民宣传中国航运和航海文化,提升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影响力,增强全民海洋意识,弘扬航海文化。此次"航海生活节"包含航海科技主题展、航海互动  相似文献   

6.
正进入21世纪,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融入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国际贸易迅猛发展,我国作为世界贸易大国、海洋大国、航运大国、海员大国、造船大国和渔业大国,国际影响日益扩大,国内有关开发海洋、发展航海、保护海权的呼声日益高涨,为增强全民的航海、海洋和海权意识,传承航海文化、弘扬郑和精神,促进爱国主义教育、睦邻友好和海洋经济发展,2005年4月25日,国务院决  相似文献   

7.
<正>本刊讯(记者罗斌)中国古代航海技术一度称雄世界。造船、导航、航行等技术,在古代先民探索海洋的征途中起了关键作用,为波澜壮阔的"海上丝绸之路"提供了坚实的交通载体和航行保障。2018年12月21日—2019年3月30日,中国航海博物馆主办"风好正扬帆:中国古代航海科技展"。这是我国博物馆界  相似文献   

8.
黄健 《珠江水运》2007,(8):12-12
由共青团广东省委和广东海事局联合主办,旨在宣传海洋知识,弘扬航海文化,推进广东航运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以"发展航海事业,构建和谐海洋"为主题的广东省第三届"中国航海日"宣传教育活动暨创建珠江口全国"安全畅通文明"航  相似文献   

9.
2005年经国务院批准,每年的7月11日为“中国航海日”,同时也作为“世界航海日”在中国实施的日期。我国每年的航海日总会有不同的活动主题,以鼓励航海界、航运界及广大海员为发展航海事业、构建和谐海洋和建设航运强国作出不懈努力。实践证明,通过航海日活动,对于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提升国民航海与海洋意识、打造我国海洋战略软实力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正>2005年,国务院批准将郑和下西洋的首航日7月11日确定为我国的航海日,至今已十年整。十年来,中国航海日活动一路经历北京、上海、青岛、太仓、大连、泉州、舟山、南京,南通,日照,宁波等地,将"郑和精神"所凝聚的开放进取、经略海洋、和平友好、平等交流和敢为天下先的品质发扬光大。2005年,北京, 主题:"热爱祖国、睦邻友好、科学航海"2005年7月11日,首届中国航海日活动暨郑和下西洋600周年纪念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活动以"热爱祖国、睦邻友好、科学航海"为主题。来自全国航海界、海洋界、造船界和海军等代表出席庆祝大会。当天上午,中国籍民用船舶和由中国航运公司经营管理的非中国籍船舶鸣笛1分钟。  相似文献   

11.
苏政 《航海》2021,(3):14-15
作为2020年中国航海日上海系列活动之一,保德路小学在上海市航海学会协助下,成功举办了以"学四史,知航海,兴科技,创未来"为主题的科技文化节活动.此次活动,旨在向小学师生宣传中国科考事业的实际运作,了解中国航海的历史进程,普及海洋和航运知识,弘扬中华民族航海精神,提高青少年对海洋、船舶认知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2.
《航海技术》2020,(1):17-17
2019年12月22日,中国航海学会、陶行知教育基金会及交通运输部海事局在京召开青少年航海教育研讨会,共商如何加强青少年航海教育,为建设海洋强国、航运强国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储备具有强烈海洋意识和航海精神与文化的未来人才。  相似文献   

13.
2018恭贺新春     
正紧抓机遇促发展,锐意创新谱华章。祝中国造船业再创辉煌,《广东造船》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广东造船工程学会理事长广州船舶及海洋工程设计研究院院长巨锦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广州航海学院祝全体同仁新年进步,携手业界共建造船、海洋强国,实现深蓝中国梦。广东造船工程学会副理事长广州航海学院校长邹采荣  相似文献   

14.
<正>2019年10月10日-13日,由中国造船工程学会、上海交通大学、山东省日照市人民政府、中国船级社、中国海洋学会、中国航海学会、中国人工智能学会联合主办2019中国智能船艇挑战赛"海上争锋"暨第二届海洋智能装备与系统创新论坛在日照市落下帷幕。本次竞赛共吸引了来自上海交通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上海海事大学、江苏科  相似文献   

15.
<正>4月19日,中国船级社(CCS)理事会2012年年会在北京召开。来自政府行业主管部门和航运、造船、海洋开发、金融、保险等相关业界的20余名理事或其委托代表及特邀代表出席了会议。CCS理事会名誉理事长、交通运输部副部长徐祖远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徐祖远副部长指出,面对持续低迷的航运市场,航运、造船企业或将重新洗牌和"减肥"——兼并重组,将前  相似文献   

16.
张钧雷 《水运管理》2012,34(9):10-12
文前絮语:世界上设立航海节日的国家不在少数,给节日取名如航海节、航运节、海洋节、海军节……无论叫何名称,目的都为彰显对海洋的关切和重视。在中国的"两岸四地",台湾早就有"航海节",且年年举办活动。同是炎黄子孙,一脉相承,大陆设立"航海日"也在情理之中。21世纪是海洋世纪,祖国大陆将信心坚定、步伐铿锵地迈入海洋强国行列。更  相似文献   

17.
正2018年5月4日,第一届中式木帆船模型展评大赛在上海中国航海博物馆圆满落幕。颁奖仪式上,上海中国航海博物馆、中国航海学会、中国造船工程学会船史研究学术委员会、上海市文物保护研究中心、上海市浦东新区文物保护管理所、中国传统帆船保护与发展有限公司(香港)等单位有关领导向19名获奖参赛者颁发荣誉证书和奖杯。船模是舟船和航运文化的主要呈现,是弘扬航海文化、  相似文献   

18.
张淳 《珠江水运》2014,(14):1-1
<正>一年一度的中国航海日在这个夏季如约而至。这个纪念航海家郑和的节日,它的诞生为的是提醒我们血液里航行、探险、开拓的基因。在中国五千年的历史中,航运交通的发展往往成为经济重心转移的关键节点。作为海上丝绸之路代表地区的珠江片区,对千年航运史的自豪感从未磨灭,海洋之梦对于饮珠江水而生的两岸人民来说,意味着富庶与希望。今年,珠江片区的航海日更是提出了"扬帆滇黔,通江达海"主题。对云南、贵州的水运人来说,只要通向珠江黄金航  相似文献   

19.
正今天,我们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隆重举行第16届珠江片区"中国航海日"活动,旨在传承弘扬郑和航海精神,增强全民航运强国意识,共同贯彻落实珠江航运"十四五"发展规划,为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加快建设交通强国和构建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提供支撑和保障。  相似文献   

20.
发挥航海日平台的独特作用,进一步大力发展航海教育,弘扬航海文化,普及航海知识,增强航海意识,振兴航运事业,全面提高航海事业的竞争力,为发扬海洋经济,建设海洋强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