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近日,联合国国际海事组织(IMO)宣布,上海海事大学从全球43个竞标机构中胜出,正式成为其亚洲海事技术合作中心(MTCC Asia)的主办单位。近日,亚洲海事技术合作中心落户上海。香港理工大学物流及航运学系罗梅丰博士对记者表示:"上海海事和大连海事两所大学在亚洲海事教育上都是居领先地位的。这次IMO选择将MTCC Asia落户中国,我认为我们应首先踏踏实实把工作做好,所有的影响力将会水到渠成。"  相似文献   

2.
2013年,中国加入国际海事组织(IMO)40周年,同时也是中国船级社加入国际船级社协会(IACS) 25周年.回顾几代中国人在国际海事组织舞台上的奋斗历史,壮怀激烈.在国际海事舞台上,国际海事组织与国际船级社协会关系特殊而微妙.有人说,他们如同一枚硬币的AB面,一个是海事界的主要立法者,一个海事立法最主要的技术支持者,同时也是海事立法的主要实施者.两者统一协调,步调一致,共同规划并影响着世界海事界的自律和发展.在这种背景下,作为IACS重要成员的中国船级社(CCS),自然也成为国际海事事务不可或缺的参与者.同时,作为中国的国家船级社,CCS所承担的国家使命,也促使其成为最早也是最坚实的中国海事代表团的中坚力量.  相似文献   

3.
《世界海运》2009,32(11):30-31
2006年2月第94届国际劳工(海事)大会审议通过了《2006年海事劳工公约》,目前这个公约还在各国审议批准之中。国际海事界普遍认为,海事劳工公约的通过,在世界劳工史和海运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必将对海事界产生深远的影响,并将构成今后全球质量航运(Quality Shipping)的重要内容。这项被称为全球120万海员的“权利法案”,将与国际海事组织的《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国际防止船舶造成污染公约》《海员培训、发证和值班标准国际公约》一起,构成世界海事法规体系的四大支柱。  相似文献   

4.
<正>2019年11月24日晚,交通运输部副部长刘小明在参加国际海事组织第31次大会期间到中国驻英海事机构进行调研,并分别听取了中国驻英使馆海事组、中国船级社伦敦海事中心和伦敦办事处的工作汇报,然后与国际海事组织的中国员工进行了座谈。刘小明副部长充分肯定了各机构以及在国际海事组织工作的同志们的工作和取得的成绩,并代表交通运输部杨传堂书记和李小鹏部长看望和慰问大家,希望大家  相似文献   

5.
<正>近年来,航运业性别多元化越来越得到重视,国际海事组织(IMO)不仅选择将"为海事界女性赋权"作为2019年海事日主题,还将"世界海员日"主题定为"船上工作性别平等",旨在促进业界树立性别平等意识。作为全球航运界女性的代表机构,国际航贸妇女协会(WISTA)在打破传统性别偏见和刻板印象、提升航运业性别包容性方面做出了很大贡献。WISTA  相似文献   

6.
作为DNV副首席执行官兼海事部首席营运官,斯文森负责DNV海事部在全球各地多达200家分支机构的运营;作为国际船级社协会(IACS)的现任主席,他频频主持并出席各项行业活动,协调沟通各成员单位及其他国际海事组织,提升IACS在国际海事界中的技术权威领导者形象。虽身为“空中飞人俱乐部成员”,斯文森却丝毫不受繁重的工作及繁忙的商务活动所累,而是乐在其中,  相似文献   

7.
作为DNV副首席执行官兼海事部首席营运官,斯文森负责DNV海事部在全球各地多达200家分支机构的运营;作为国际船级社协会(IACS)的现任主席,他频频主持并出席各项行业活动,协调沟通各成员单位及其他国际海事组织,提升IACS在国际海事界中的技术权威领导者形象。虽身为“空中飞人俱乐部成员”,斯文森却丝毫不受繁重的工作及繁忙的商务活动所累,而是乐在其中,  相似文献   

8.
交通部部长黄镇东日前在京会见国际海事组织(IMO)秘书长威廉·奥尼尔时说,国际海事组织应从全球的战略高度开展工作。中国愿意为实现海事组织的宗旨作出应有的贡献。 在谈到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之后,香港在国际海事组织中的地位时,黄镇东说,“香港作为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  相似文献   

9.
<正>本刊从中国海事局获悉,在国际海事组织(IMO)海上安全委员会第93次会议上,由中国制定提交的"船载北斗系统接收机设备性能标准"获得正式批准。这是国际组织批准通过的第一个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简称北斗)在相关领域应用的国际标准,标志着中国北斗全球化应用迈出了坚实的第一步。据悉,北斗海事国际标准化工作是北斗获得全世界海事领域广泛认可和接受的必要条件,是实现北斗全球航海应用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航海教育研究》2009,26(4):90-90
日前,国际海事组织(IMO)完成了对我国政府海事履约的审核工作。审核组认为,中国积极履行IMO强制性文件义务,切实履行了国际海事公约规定的政府义务,达到了《IMO强制性文件实施规则》规定的标准,尤其是我国的开航前检查、搜救以及海事立法机制,在全球海事履约中表现出卓越成效。  相似文献   

11.
<正>2015年11月30日,2015中国国际海事技术学术会议和展览会(简称"第18届中国国际海事会展")开幕式在上海浦东嘉里大酒店举行,会展为期4天。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怀进鹏、上海市副市长周波、博闻集团首席执行官高博天、国际海事组织全球海事大使/国际标准化组织船舶与海洋技术委员会主席查尔斯.H.皮索、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会长郭大成、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总经理吴强、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总经  相似文献   

12.
<正>近年来,船舶防腐和涂层问题受到国际海事界的关注,国际海事组织(IMO)就船舶防腐和涂层制订了一系列标准和指南,国际船级社协会(IACS)基于相关海事法规,围绕压载舱防腐涂料、散货船货舱防腐涂料、高强度耐腐蚀钢材制定一系列统一要求。未来随着新材料、新技术的发展,船舶防腐与涂层这一传统领域仍将持续成为热点议题。  相似文献   

13.
保证海上航行安全是国际海事组织(IMO)的重要宗旨之一,IMO通过制定公约并在全球范围内积极推行公约的统一实施在航行安全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回顾IMO海事安全类公约制定及修改的进程,指出近年来IMO开始引入一些新的理念,包括将FSA、GBS和人的因素理论运用到海事立法过程中.在总结IMO海事安全类公约发展的主要趋势基础上进行了进一步分析,以期为相关研究人员更好地把握IMO海事安全类公约的未来发展提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4.
速读     
《中国远洋航务》2016,(12):12-13
【声音】国际海事组织(IMO)秘书长林基泽:我相信在联合国系统内,国际海事组织将在全球范围内为促进海洋政策发展发挥更大的作用。国际海事组织现正在更新2018-2023年战略框架。国际海事组织应为航运准备一个重点和前瞻性的战略计划。实际上,还有大型的海事团体为未来的挑战做准备,这些都很重要。确保海事组织能有效服务成员国设定的对象是我们的目的,也是全球社会的需要。  相似文献   

15.
正2016年11月25日,中国海事局局长许如清应国际海事组织(IMO)秘书长林基泽邀请,在IMO海上安全委员会第97届会议期间,代表中国代表团向国际海事界介绍我国海事管理体制机制建设情况,这是IMO成立60年来首次邀请成员国就海事管理的体制机制发表主旨演讲。  相似文献   

16.
近十年来,随着我国参与国际海事事务的不断深入,中国海事局与其他国家海事部门和区域组织的合作越来越广泛,出国团组和出访人数逐年有较明显的增长,在世界海事界地位明显提升。中国海事局与其他国家海事部门和区域组织进行了多种形式的交流和合作,如,中国-东盟、中韩、中日、中澳、港澳海事合作以及举办国际海事会议等等。经过多年努力,我国在国际海运界的地位明显提升。国际海事组织现在非常重视中国,遇到重大问题时,秘书长会事先了解中国的态度,听取中国的意见。世界航运发达国家也是如此,  相似文献   

17.
《航海教育研究》2014,(4):77-77
正2014年11月21日,在伦敦总部举行的国际海事组织海事安全委员会第94届会议上,国际海事组织通过了具有强制性的《极地水域船舶航行国际准则》,即极地航行规则。评论称,这标志着国际社会在保护船舶以及船员在极地水域航行安全方面进入了一个历史性的新阶段。据悉,来往极地水域的船舶安全和极地自然环境保护一直是国际海事界关注的重要问题,在两极环境下航行的船舶也会面对很多特殊的危险和挑战。近年来,国际  相似文献   

18.
正从交通运输部获悉,我国首次承担修订的《雷达导航示范课程(操作级)1.07》由国际海事组织一次性通过,成为新的船舶雷达操作适任教学、培训和评估的国际海事标准。经修订的示范课程将由国际海事组织正式出版发行,在全球应用。这是我国首次独立承担国际海事公约配套标准的修订工作。为保障航海安全和加强航运人力资源建设,国际海事组织制定了雷达导航示范课程标准,在公约缔约国范围内强制实施。此次标准的修订,主要针对船舶自动识别、速度和航程、艏向电子定位系统等多传感器在  相似文献   

19.
正2018年8月13日,第12次中国-东盟海事磋商机制会议在新加坡召开,旨在推动我国倡导的相关海事技术合作项目和技术标准得到东盟相关国家的支持、参与和推广运用。本次会议重点提出渡运安全治理、非公约船舶技术标准、船舶排放控制等新议题。据了解,本次会议审议了IMO(国际海事组织)成员国审核报告和海上货物安全运输合作通信工作  相似文献   

20.
根据国际海事组织(IMO)的相关防止疲劳的规范,及美国、加拿大等国的海事调查的经验,对疲劳因素在海上交通事故中扮演的角色、海事调查中对疲劳因素调查的现状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在研究的基础上给出了海事调查中对疲劳因素调查的程序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