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随着大跨径钢箱梁桥的建设,环氧沥青混凝土也在钢桥面铺装中表露出其独特的优异性能。文章针对环氧沥青混凝土钢桥面铺装层的病害进行分析,力争减少各种不利条件对环氧沥青混凝土桥面铺装的影响,延长环氧沥青混凝土钢桥面铺装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究大跨径钢桥面环氧沥青钢桥面铺装出现各种病害的机理,基于应力荷载、温度荷载、水力荷载和时间荷载及其耦合作用,采用有限元理论和机械粘附理论对裂缝、鼓包、坑槽、脱层等病害进行分析,并采用人工调查和数理统计的方法对环氧沥青桥面铺装病害分布特性进行研究,最终阐述了铺装层病害发展的过程。最后从设计、施工、使用等方面提出减少钢桥面环氧沥青桥面铺装病害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公路》2015,(8)
作为国内首次采用环氧沥青混凝土进行钢桥铺装的南京长江第二大桥运营至2013年已近13年,铺装层尚无进行过大面积铣刨维修,是我国钢桥面铺装工程的标杆。文中统计分析了南京长江第二大桥环氧铺装层13年间的运营交通量数据,铺装病害面积、类型与数量。交通量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南京长江第二大桥13年间所经受的累计轴载次数已超过最初设计的1 200万次轴载次数,综合南京长江第二大桥环氧铺装13年间无大修的状态,可以得出南京长江第二大桥环氧沥青混凝土铺装符合设计要求,实现了设计年限内的正常运营。研究得出的铺装病害面积、数量与年限的变化规律,可为同类桥梁铺装的日常维养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4.
环氧沥青钢桥面铺装以其优越的力学性能和材料特性而受到广泛关注,然其长期性能需进一步验证。对南京长江二桥桥面铺装进行系统的分析,开展包括铺装病害分析、平整性、抗磨耗性、抗滑性能等方面的研究,并采用红外线成像技术,探究铺装表面功能。结果表明:环氧沥青铺装使用性能尚好,仅在使用过程中出现些许病害;铺装层抗滑性能较建成之初有所改观;铺装表面功能发生了较明显的变化,并分析了其成因。建议管养部门有针对性地制定表面性能恢复的预防性养护对策。  相似文献   

5.
本文结合对水泥混凝土桥面铺装病害的调研,提出了水泥混凝土桥面铺装结构相关技术要求;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环氧沥青技术应用于桥面铺装的优势,并结合京石改扩建桥面铺装工程,提出了耐久性水泥混凝土桥面铺装结构,然后对其性能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环氧沥青桥面铺装具有优良的高、低温性能和抗水损害性能,其线性收缩系数更加接近于水泥材料,降低了层间变形应力。采用环氧沥青后,整体上提高了桥面铺装的耐久性。最后结合京石改扩建工程的实施,总结提出了环氧沥青铺装的配合比设计、对接设备、生产运输、碾压和养护等施工控制要点,保证了桥面铺装质量。  相似文献   

6.
环氧沥青铺装广泛应用于超大跨径钢桥面工程,是目前主要的铺装结构型式之一。针对其开裂病害进行成因分析,指出除钢桥面荷载和环氧混凝土力学性能之外,环氧材料的抗紫外老化性能也是铺装开裂的重要影响因素,并据此提出了维修对策,在广州珠江黄埔大桥和东沙大桥进行了工程应用。  相似文献   

7.
环氧沥青混凝土自从被引入国内桥面铺装以来,一直以使用性能优异而著称,然而在施工、使用过程中,由于一些主客观原因,环氧沥青混凝土桥面铺装在早期及使用过程中产生了一些病害。文中对病害类型及成因作了定性分析,同时结合某大桥钢桥面铺装修复试验段,提出了环氧沥青混凝土桥面铺装早期、使用期病害修复对策。  相似文献   

8.
由于环氧沥青混合料的复杂的施工工艺,环氧沥青混凝土钢桥面铺装在投入使用后最主要的病害之一就是由于施工期间混入的水气而产生的鼓包病害。文章针对环氧沥青混凝土的鼓包病害进行修复研究,为建立完善的环氧沥青混凝土钢桥面铺装养护技术规范打下一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正交异性钢桥面铺装是桥梁建设的关键技术之一。钢桥面铺装层的养护,对保证其使用性能和耐久性有着重要意义。结合某长江公路大桥钢桥面环氧沥青铺装的养护经验,分析了环氧沥青铺装层常见的病害及其成因,制定了钢桥面铺装预防性养护和小修保养的养护方案,为同类钢桥面铺装的养护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文章提出并建立基于破损状况的刚柔复合型铺装性能衰变模型,对其典型病害进一步发展演变规律和受力特性进行分析;并基于室内试验研究,提出相应的病害处治方案.结果表明:刚柔复合型铺装出现裂缝、鼓包等病害后,病害周围会出现应力集中现象,上层环氧属热固性材料,在应力集中状况下,病害会逐渐发展为坑槽等病害,若未及时修补,将快速发展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