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为打好船舶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落实交通运输部海事局"陆海空天"一体化海事监管体系建设方向,提升我国海洋、内河及环境情况复杂水域中在航船舶尾气监测的自动化水平,研究了小型化的船舶尾气嗅探传感器,利用无人机搭载嗅探传感器实时监测在航船舶尾气中的SO2和CO2浓度,依此反推船舶燃油的硫含量.选择对上海(排放控制区)关键水域的...  相似文献   

2.
2016年,我国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京津冀)水域船舶排放控制区SECA正式启用,要求在十三五期间逐步实现排放控制区内的船用油硫含量不得高于0. 5%的控制目标。欧美排放控制区的研究经验表明,通过监测尾气估算船用燃油硫含量(嗅探法)是一种有效的远程监管手段。文章在天津港码头上开展了两次岸基嗅探法实验,监测点高度27 m,与过往船舶之间水平距离100~500 m。实验共测得13艘大吨位船舶的燃油硫含量,证明了岸基嗅探法的有效性,并定性地反映了适宜的风速这一必要条件。建议进一步开展岸基嗅探法实验并同步登船获取油样硫含量真实值,掌握方法的不确定性范围和影响因素,为建立基于嗅探法的全国排放控制区高硫油船舶监测网络打下扎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为实现对在航船舶使用燃油硫含量的监管,提高海事执法效率,研究基于无人机的船舶尾气移动监测平台,使用无人机搭载嗅探技术尾气监测吊舱,监测船舶尾气中SO_2和CO_2浓度,从而推算出船舶使用燃油硫含量。通过对航行于上海港的多艘船舶进行实测和推算,比对实际燃油硫含量数据,分析该移动监测平台的实用性以及该平台在船舶尾气监测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4.
结合船舶使用硫含量超标燃油的现场检查案例,总结目前船舶在排放控制区常规采用的燃油管理及操作方法,分析可能导致燃油硫含量超标的原因。依据国际、国内对排放控制区的相关规定和燃油取样程序,提出船舶在排放控制区加强燃油管理的改进措施和建议,供船舶管理公司、船员及海事监管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5.
基于有限的人力资源与技术手段,海事部门对于排放控制区的监管手段尚未完善。通过船舶尾气监测来逆推燃油硫含量,能有效扩大排放控制区监管的覆盖面,节省人力物力,是海事部门在排放控制区监管中的一个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6.
正2017年9月1日起,长三角船舶排放控制区提前执行船舶排放控制区2018年相关要求,即所有船舶到港后应按要求换用低硫燃油,或采取使用岸电、尾气后处理等替代措施。根据交通运输部出台的船舶排放控制区方案要求,从2018年1月1日起,船舶在排放控制区内所有港口靠岸停泊期间应使用硫含量≤0.5%的燃油。长三角船舶排放控制区  相似文献   

7.
2016年,我国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京津冀)水域船舶排放控制区SECA正式启用,要求在"十三五"期间逐步实现排放控制区内的船用油硫含量不得高于0.5%的控制目标。欧美排放控制区十余年的研究和应用经验表明,通过监测尾气估算船用燃油硫含量(嗅探法)是一种有效的远程监管手段。文章开展了三天跟船嗅探法实验,第一天实验船舶使用低硫油,其余两天使用高硫油。嗅探法测得的低硫油硫含量为0.026%±0.007%(油样检测值0.03%),两天测得的高硫油硫含量分别为2.10%±0.26%和2.25%±0.29%(油样检测值2.23%)。实验证实了嗅探法的有效性,并提出了进一步开展嗅探法远距离监测实验的建议,例如在航道的上跨桥梁或者近岸处。  相似文献   

8.
2016年,我国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京津冀)水域船舶排放控制区SECA正式启用,要求在十三五期间逐步实现排放控制区内的船用油硫含量不得高于0. 5%的控制目标。有鉴于传统登船检查难度大、效率低的问题,不登船的遥测技术存在迫切的需求,有助于在登船检查前筛选并识别使用高硫油的嫌疑船只。文章旨在引进已在欧美排放控制区研究并实践了十余年的一种通过监测尾气估算船用燃油硫含量的技术——嗅探法,通过详细介绍其科学原理以及欧美的研究进展与经验,为推动我国船舶排放控制区的高效、先进执法贡献一份力量。  相似文献   

9.
船舶进入SOX排放控制区(SECA)前,需要将船舶主机、副机、锅炉等使用的高硫油更换成低硫油。文章从已公布各地区燃油硫含量限制标准及实施日期,分析船舶造成燃油含硫量超标问题的原因和更换低硫油操作注意事项及常规程序。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排放控制区内在航船舶尾气排放监管现状和监管难点进行分析,对国内外在航船舶尾气排放监测技术进行比较,结合上海港的水域特点和航路特征,提出上海港在航船舶尾气排放的监管方案,包括细化各片区的设备配备、船舶尾气排放监视监测综合信息平台的构建,以及利用相应的设备和平台开展现场监管。  相似文献   

11.
<正>1月25日,从安迅思获悉,自今年4月1日起,船舶在长三角水域排放控制区核心港口靠岸停泊期间应使用硫含量不高于0.5%m/m的燃油。目前确定的长三角区域核心港口包括上海港、宁波舟山港、苏州港和南通港。据安迅思分析师姜飞燕介绍,首批确认的核心港口包含了华东地区主要的船用燃料油供应港口。在以上港口规范船用燃料油的硫含量  相似文献   

12.
正2月14日,广东中山市生态环境局发布公告称:为进一步改善环境空气质量,降低船舶大气污染排放,促进航运绿色发展,该市决定建立船舶排放控制区,对控制区内船舶大气污染排放采取有关控制措施。自2019年1月1日起,船舶进入本市控制区即应使用硫含量≤0.5%m/m的燃油。这标志着中山市成为国内率先实施限硫标准的区域之一。据国际海事组织(IMO)《国际防止船舶造成污染公约》规定,自2020年1月1日起,全球船舶必须使用硫含量不高于0.5%的船用燃料油。低硫时代来了,航运业做好准备了吗?  相似文献   

13.
正随着船舶的增多,船舶废气对环境的破坏越来越严重,2008年国际海事组织对MARPOL73/78公约进行修改,其中附则VI规定在2020年1月1日后船舶使用燃油的硫含量不得超过0.5%,随后美国、欧盟等港口相继对船舶低硫燃油使用开始实施,并在特定区域设置船舶排放控制区,继而全球船舶排放控制区开始逐步实施。2015年7月1日香港规定对远洋船舶在港停泊期间须使用含硫量不超过0.5%的低硫船用燃料,2015年12月交通部对中国沿海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京津冀)水域制定船舶排放控制区实施方案。  相似文献   

14.
为有效控制船舶大气污染物排放,我国划定了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京津冀)水域为船舶排放控制区(ECZ),本文在介绍我国船舶排放控制区硫含量控制要求的基础上,结合现场执法工作实际,重点分析海事部门在开展燃油质量检查、监督排放控制等方面面临的问题,并提出监管对策及建议,以期能为ECZ开展监管工作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5.
<正>日前,一艘停泊在广州新沙淡水河码头的船舶疑因非法使用不合格燃油被广州海事局扣留,随着检验报告出来,广州海事局对该船依法进行查处。这不是一次普通的执法行动,而是广州海事局联合常熟海事局,借助岸基船舶尾气监测结果发现并查处的在航船舶非法使用高硫燃油行为的一次跨地联合执法,也是新的排放控制区  相似文献   

16.
《中国港口》2015,(12):57-57
交通运输部日前印发《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京津冀)水域船舶排放控制区实施方案》(简称“方案”),首次设立船舶大气污染物排放控制区,控制船舶硫氧化物、氮氧化物和颗粒物排放,为全面控制船舶大气污染奠定基础。 “方案”要求:自2016年1月1日起,排放控制区内有条件的港口,可以实施高于现行排放控制要求的措施,包括船舶靠岸停泊期间使用硫含量不高于0.5%的燃油。自2017年起,船舶在排放控制区内的核心港口区域靠岸停泊期间(靠港后的1h和离港前的1h除外),应使用硫含量不高于0.5%的燃油。  相似文献   

17.
为实现船舶大气污染物排放量的远程测量,初步筛选出高排放船舶,提高船舶排放监管的针对性和效率,设计一种基于嗅探式传感器的岸基监测设备和配套的软件平台系统。系统通过采集船舶大气污染物浓度数据、船舶自动识别系统(Automatic Indentification System,AIS)数据和气象数据等实时信息,基于船舶尾气排放量在线估算方法、船舶尾气排放扩散数值模拟、观测数据的模式识别算法等,实现船舶尾气排放特征的在线识别和疑似高排放船舶的粗筛。对比在相同环境条件下CALPUFF模型计算得到的气体污染物模拟理论浓度,验证岸基嗅探式自动监测系统的监测可行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18.
正随着船舶的增多,船舶废气对环境的破坏越来越严重,2008年国际海事组织对MARPOL73/78公约进行修订,其中附则VI规定在2020年1月1日后船舶使用燃油的硫含量不得超过0.5,随后美国、欧盟等港口相继对船舶低硫燃油使用开始实施,并在特定区域设置船舶排放控制区,继而全球船舶排放控制区开始逐步实施。一、法律法规相关要求2015年12月交通运输部发布了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京津冀)水域船舶排放控制区实施方案,具体规定  相似文献   

19.
正自2016年4月1日起,长三角区域提前在全国实施船舶排放控制区,迄今已满一年。按照相关要求,船舶在宁波舟山港核心港区区域内靠岸停泊期间(靠港后的一小时和离港前的一小时除外)应使用硫含量≤0.5%m/m的燃油或采取连接岸电等替代措施。作为世界大港,仅宁波港域每年就有3万多艘次远洋船舶靠泊,20多万艘次沿海船舶进出港,"限排"大考给海事部门带来的严峻挑战可想而知。  相似文献   

20.
<正>一、引言自2015年底交通运输部印发通知确定三个船舶排放排制区域后,关于船舶使用燃油的硫含量得到了进一步的明确,为了贯彻绿色发展理念,打赢蓝天保卫战,在长三角区域核心港口(包括上海港、宁波舟山港、苏州港、南通港)船舶靠泊停泊期间实施排放控制措施的基础上,上海海事局、上海市地方海事局于8月27日联合发布了《上海海事局、上海市地方海事局关于上海港提前实施在航船舶排放控制措施的通告》,即上海港自2018年10月1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