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论文研究开发了一种"电电"互混的电动自行车用氢燃料电池动力系统,旨在通过将燃料电池与一种具备瞬间大电流放电能力的储能设备连接,使得电动自行车用氢燃料电池动力系统在具备长航时、快速充装特性的同时,具备良好的爬坡与加速性能。文章提供了该电动自行车用氢燃料电池动力控制方法、电动自行车用氢燃料电池动力控制装置及包括该电动自行车用氢燃料电池动力控制装置的电动自行车用氢燃料电池动力系统,解决相关技术中存在的燃料电池的动态响应能力弱过载能力差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正1月20日,分别专注燃料电池技术研究、燃料电池客车制造、氢动力系统打造的技术领头羊——中国最高学府清华大学、中国新能源客车领导品牌致力打造者福田欧辉和氢燃料电池动力系统的技术顶尖代表亿华通,携手开启了一堂别致生动的"氢"课堂,向30多位来自行业主流媒体的记者们娓娓道出16年来执着氢燃料电池技术研究的发展心路。16年来,他们用扎实、稳健的技术攀升走出了不一样的氢燃料电池客车的中国步伐,也用强劲的实力展现率先奏响了2017全球氢燃料电池突破年的"中国最强音"。  相似文献   

3.
正我国的交通运输业发展如何实现由"大"变"强"?唯有依靠科技创新!无论从基础设施建设还是从完成的运输量看,过去五年间,我国已成为名副其实的交通大国。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加强应用基础研究,拓展实施国家重大科技项目,突出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创新,为建设科技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网络强  相似文献   

4.
<正>十九大报告提出建设"交通强国",明确指出加快交通强国的根本目的,是要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提供保障,要为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贡献力量。同时,强调要加强应用基础研究,拓展实施国家重大科技项目,突出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创新,为建设交通强国等提供有力支撑,指明了建设交通强国的着力点和努力方向,强调必须把科技创新摆在交通强国建设全局的核心位置。  相似文献   

5.
2021年7月30日,经过3个多月激烈角逐,2021年第六届常州市创新创业大赛圆满落幕,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先进能源材料与应用技术研究所"氢燃料电池电动两轮车"项目在259个项目中脱颖而出,荣获创新创业大赛一等奖.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了船用氢燃料电池高压储供氢系统适用性的规范标准依据;结合“三峡氢舟1”涉氢工艺流程,从氢气储存方式,储供氢管系的选材、焊接工艺、焊接方式、无损探伤、双壁管安装、管系的液压及气密试验分析了其适用性,为氢燃料电池船的推广应用提供实用样例。  相似文献   

7.
正"氢能在交通领域的应用,既依赖于燃料电池等核心技术的突破,同时也依赖于氢的生产、储存、运输等基础设施的保障。目前燃料电池汽车在应用过程中面临着经济性、技术水平、基础设施、政策体系等多方面的制约。""到2050年,氢能源需求将是目前的10倍,预计到2030年全球燃料电池乘用车将达到1000万至1500万辆。"据国际氢能委员会发布的《氢能源未来发展趋势调研报告》显示,氢能源以其绿色、高效、应用范围广等优势,成为全球最具发展潜力的清洁能源。  相似文献   

8.
“三峡氢舟1”是国内首艘入级CCS的氢燃料电池动力船舶,其氢燃料供电系统的研发、设计和实船应用是项目建设中的难点。本文通过对“三峡氢舟1”的发电系统、配电系统、能量管理策略、涉氢设备的布置以及涉氢安全处理措施等设计情况进行分析,解决了氢燃料电池动力船舶氢燃料供电系统应用中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9.
减少碳排放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符合全人类的利益,我国进入工业化后期,“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与生态文明理念相契合。“碳达峰、碳中和”战略意义深远,能源转型势在必行,氢能源电池在船舶产业上的应用,是航运业、造船业加速碳减排、实现低碳转型的路径之一。本文结合现场建造检验的氢燃料电池动力船(“三峡氢舟1”),简述氢燃料电池在船舶上的应用,并着重从氢燃料电池系统叙述建造质量控制要点。  相似文献   

10.
正当新一轮的创新革命被引爆,中国客车行业同样处在技术革命的"十字路口",需要在政策与领导的支持与引导下通过创新来实现新的跨越。事实上,中国客车行业一直不乏科技创新的践行者,各级领导也在积极推动创新,希望驱动中国客车强势崛起。2017年10月20日上午,科技部部长万钢在东升科技园参观了福田欧辉全系列氢燃料电池客车,对福田欧辉锐意进取、科技引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介绍了氢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及工作特性,其作为船舶主电源(或主电源组成部分)的特殊要求及相应实现方法,通过对“三峡氢舟1”氢燃料电池发电装置的实例解析,为国内氢燃料动力船舶的全面推广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2.
从风险控制角度来说,船舶使用氢燃料和燃料电池存在低闪点燃料泄漏导致的燃爆风险。国际海事组织(IMO)于2016年开始制定燃料电池船舶安全临时导则,以期将这类风险降低到与传统燃油动力船舶相当的水平。本文梳理了氢能船舶技术发展现状和发展环境,总结了国内外最新标准的发布使用情况,通过目标型船舶建造规范(GBS)研究方法,采用风险评估的方法对诸多风险因素进行了识别,并针对高风险项进行了专项研究,完成了氢燃料电池动力船舶规范标准的研发。同时,以燃料电池处所为例,依据安全原则对防爆抑爆原理进行了深入探讨,阐明了三种不同的防爆抑爆机理,总结了燃料电池处所技术要求,并对后续工作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伴随世界各国做出碳中和承诺,人们愈发关注氢能在实现净零排放目标方面可以发挥的关键作用。文章借鉴OECD发布的《绿氢创新与产业政策报告》中的分析方法,以inco Pat数据库作为专利数据来源、Inspiro数据库作为商标数据来源,利用CPC分类号和关键词构建检索式,从制氢、储氢、配氢、燃料电池等多个技术领域揭示了江苏氢能(主要是绿氢)产业的创新发展态势,并结合江苏省情提出加大专项政策扶持力度、构建联盟协同扩散体系、系统谋划错位发展、建立明确碳定价轨迹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正初春暖阳,2017上海国际车展在万众瞩目中隆重拉开帷幕。在这场国际车坛盛事上,中国商用车行业领导品牌—福田汽车携旗下品牌强大阵容亮相。其中,福田欧辉8.5米氢燃料电池客车的全球首发尤为引人注目,标志着其在氢燃料电池客车的研发优势,抢占了国内新能源客车领域的制高点,标定了中国客车在国际领域的新纬度。此次车展发布的代表未来终极环保车的氢燃料电池客车,在2016年就获得全球最大商业化订单,并且历经2万5千公  相似文献   

15.
正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建设创新型国家要加强应用基础研究,拓展实施国家重大科技项目,突出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创新,并首次提出"要把交通强国作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有力支撑"。从世界历史经验来看,任何一个强国的崛起无不与其交通体系的建设有着莫大的关系。在中国公路学会理事长、交通运输部原副部长翁孟勇看来,"交通强国是支持、服务、建设  相似文献   

16.
正十八大以来的五年,是交通事业取得蓬勃进展的五年,交通行业各单位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开拓进取,取得了辉煌成就:高铁、公路、桥梁、港口、机场等基础设施建设快速推进。十九大提出建设"交通强国"的战略目标,广西交通运输行业企事业单位将在新时代开启建设交通强国新征程,着力深化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推进绿色交通发展,提升行业软实力,始终坚持"创新是引领发  相似文献   

17.
<正>金秋十月,北京盛会。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要"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明确要求建设交通强国。交通运输业是国家经济与国防发展建设的基础性、先导性、战略性产业和服务性行业,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经济和国防的高速发展,对交通运输业的需求日益增大。新时代实现强国梦、强军梦,离不开交通运输业的强力支撑。全面落实交通强国战略,必须破解制约社会经济发展的交通问题,高度重视行业军民融合科技创新的引领和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18.
正"氢能在交通领域的应用,既依赖于燃料电池等核心技术的突破,同时也依赖于氢的生产、储存、运输等基础设施的保障。目前燃料电池汽车在应用过程中面临着经济性、技术水平、基础设施、政策体系等多方面的制约。"  相似文献   

19.
2021年10月27日,潍坊市第五座加氢站——宝通街凯豪达加油加氢合建站完成设备调试,进入试运行阶段. 该站位于宝通街月河路西南侧,由深圳市凯豪达氢能源有限公司(下称"凯豪达氢能源")投资建设,总投资约3000万元,占地面积6000平方米,设有加氢站、加油站两部分. 其中加氢站配备加氢机3台,中鼎恒盛为该站提供了1台45兆帕隔膜式压缩机以及1台余氢回收机.加氢站设计氢气存储规模1000千兆,每日可满足50~60台燃料电池大巴或100台燃料电池物流车加氢需求,年加注氢气能力300吨以上.  相似文献   

20.
正十八大以来的五年,是交通事业取得蓬勃进展的五年,交通行业各单位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开拓进取,取得了辉煌成就:高铁、公路、桥梁、港口、机场等基础设施建设快速推进。十九大提出建设"交通强国"的战略目标,广西交通运输行业企事业单位将在新时代开启建设交通强国新征程,着力深化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推进绿色交通发展,提升行业软实力,始终坚持"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激活发展新动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