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今后的数十年里,在复杂地形条件下修建公路的情况会越来越多,高填深挖、开山通路是难以避免的;同时工程建设所面对的气候、地质状况也更加复杂,工程建设对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大,而环境的反作用也越来越明显。工程建设破坏沿线生态系统、植物覆盖层消失、边坡裸露在大气环境中,不仅可引起水土流失,还能引发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危及行车安全。采用植被固坡可以弥补传统工程措施的不足,在实现固土护坡的同时,还能恢复生态环境。本文针对公路边坡的植被防护技术展开研究,介绍植被防护技术理念、技术的发展,提出植被防护的基本原则,并结合工程提出边坡植被防护设计具体方案。  相似文献   

2.
高速公路建设是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的一项现代化工程,其开挖路堑、填筑路堤,都会导致原生植被破坏、水土侵蚀、大量岩质边坡和裸露山体出现等生态环境问题,本文通过室内不同工艺、配方、草种、抗冲刷及生态恢复效果比较,提出了适合福建地区公路边坡生态恢复施工工艺、基质配方、草种并对生态恢复机理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3.
为消除地基土的湿陷性,综合考虑安全性、经济性、施工工期要求以及对周边环境的影响等多种因素,文章根据工程实际情况设计出地基处理的合理方法,并结合施工方案提出有效安全的边坡支护方案。通过对挖填土方的过程进行计算,利用Flac3D软件对边坡稳定性进行数值模拟,分析了边坡的应力、位移及破坏特征,进而揭示了边坡的变形破坏机理,得出该方案的可靠性和可行性,验证了边坡支护方案的可实施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4.
近年我国高速公路工程建设增长迅速,至2010年岁末,通车里程达7.4万km。它给所经地区的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变化,但这些工程实施不可避免地扰动地表、破坏植被、改变水系汇水条件,如果施工组织不当还会产生大量的弃土(渣),造成人为加剧水土流失现象日益突出。为此,加强对高速公路工程水土流失的监测,已成为现阶段我国开展水土保持监测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即对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内水土流失成因、数量、强度、危害及水土流失防治效果进行动态监测和评估。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含初始裂隙的岩质边坡砂岩的力学特征,文章设计了裂隙倾角、裂隙数量、裂隙深度三个因素影响下的含初始裂隙砂岩三轴力学试验,并基于试验结果开展了应力应变分析。结果表明:裂隙倾角、裂隙数量两因素均不会影响砂岩应变破坏特征,保持同一围压下,两因素下的试样应力应变曲线趋势具有一致性;裂隙深度会影响试样破坏特征,裂隙深度>0.08 mm时,试样塑性强化显著;围压效应仍是试样变形破坏的最主要因素;裂隙数量、裂隙深度与试样破坏强度呈负相关,裂隙数量增多,试样破坏强度受之影响愈显著,但裂隙深度梯次变化下,破坏强度降幅具有均衡变化特征,各深度下试样降幅接近;而裂隙倾角与试样破坏强度呈正相关,裂隙倾角与加载面的分布关系改变了破坏强度的变化趋势。研究成果可为岩质边坡危害处理提供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6.
通过探讨有限元强度折减原理,提出强度折减理论在ABAQUS中的实现方法,对边坡稳定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采用基于ABAQUS强度折减的方法,建立了计算模型,并与极限平衡法所得安全系数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采用ABAQUS强度折减法计算安全系数的方法是合理可行的;土体强度参数粘聚力和内摩擦角对边坡稳定性影响显著,剪胀角影响相对较小,弹性模量和泊松比无影响,但边坡塑性区分布受泊松比影响显著。结论对工程建设、边坡稳定性研究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7.
陈晋荣 《西部交通科技》2023,(12):108-110+197
文章以广西某高速公路深挖路堑边坡开挖支护为研究对象,结合现场调查、变形监测等结果分析了边坡开挖的变形响应特征及失稳原因,同时利用Geo-studio软件进行数值模拟,分析了边坡开挖后失稳及卸载后锚杆加固两种工况下边坡的变形特征及稳定性。结果表明:工程建设过程中结合现场调查和变形监测可实时追踪边坡的变形响应特征,数值计算方法可为变形边坡的动态设计提供可靠的计算结果,实施卸载+锚框架梁后边坡整体稳定性系数满足稳定性要求,可为今后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文章利用Midas GTS有限元岩土分析软件,建立了软硬互层砂岩边坡模型,模拟开挖边坡内部土体的变化特征,并把渗流引入计算中,分析渗流作用下边坡的稳定性及影响因素。研究表明:互层边坡滑动特征为土体滑动,切割砂岩形成破坏;渗流对边坡影响显著,但是边坡稳定性对入渗边界和入渗水头压力不敏感;土层厚度对边坡稳定性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9.
强震产生的地震波会对路基边坡造成巨大的破坏,严重摧毁道路、阻碍救援。文章阐述了强震动作用对路基边坡的破坏机理,分析了强震作用下产生的"地震波效应-地震力作用于边坡体-坡体破坏"波动袭击链的链式效应。  相似文献   

10.
高速公路通车后,会因为各种原因导致边坡稳定性受到影响。鉴于此,分析了高速公路路基边坡遭受破坏的原因以及其稳定性的具体影响因素,以深化加固理论基础,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有效的边坡加固措施,确保高速公路的正常运营。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以南宁外环高速公路的膨胀土(岩)路堑边坡为对象,基于边坡破坏的原因及特点,开展了膨胀土(岩)边坡的土性试验,并针对边坡的不同特点,提出了坡脚矮挡土墙+浆砌片石骨架+铺两布一膜、土工格栅柔性支护、土工格室柔性支护等多种不同土工材料的边坡支护处治方案。工程实施表明所采取的方案措施能经济有效地解决南宁外环高速公路的膨胀土路堑边坡问题。  相似文献   

12.
滑坡作为常见的地质灾害之一,严重影响着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研究边坡的安全状态和加固方法至关重要。文章以某山区斜坡地带边坡为例,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该边坡在天然状态和暴雨工况下的边坡稳定性进行分析,并采用抗滑桩进行加固处理,分析了改变抗滑桩桩长和桩间距时桩顶水平、竖向位移和边坡安全系数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天然状态下边坡存在类似圆弧的潜在滑移面,边坡处于亚稳定状态;暴雨工况下最大位移值是天然状态时的3.3倍,边坡的安全系数为1.05,易发生滑坡,应进行相关加护设计;增加抗滑桩桩长可以有效地减小桩顶水平位移,而对桩顶竖向位移基本无影响,此时边坡安全系数随桩长的增加而增大,但改变幅度较小;随着抗滑桩桩间距的减小,桩顶水平和竖向位移不断减小,适当减小桩间距可以有效增大边坡安全系数。  相似文献   

13.
炭质岩边坡的治理历来是边坡防护工程中的一个难点。文章基于六寨至河池高速公路工程施工中的经验,总结分析了炭质岩边坡的破坏形式及破坏机理,并针对不同的破坏形式提出了相应的处治措施,取得了较好的工程实际效果,为炭质岩地区类似工程的设计、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1概述公路建设特别是高速公路建设,对启动内需促进相关产业发展有着重要作用。同时,在高速公路建设过程中,项目区内的生态环境必然受到影响。项目施工期,由于大量机械施工,路堤填筑、路堑开挖、爆破、取土采石、架桥砌池、机械碾压等,破坏了公路沿线原有地貌和植被,扰动了表土结构,致使土体抗蚀能力降低,土壤侵蚀加剧,导致水土流失量增加。这就要求高速公路的景观规划设计必须把水土保持作为一个重要的影响因子加以考虑。  相似文献   

15.
文章利用有限差分程序FLAC2D6.0,从单元屈服状态和剪应变增量、应力场、动力稳定性等方面对比分析了自然边坡和锚固边坡在地震作用下的动力响应情况。结果表明:在地震作用下,土坡产生不可恢复的累积变形,其大小与输入的地震波峰值有关,而锚固边坡较自然边坡有更好的延性;锚固系统能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坡顶拉破坏的产生和很好的控制坡脚剪切破坏的发展;锚杆轴力沿全长呈不均匀分布,且在滑移面附近变化幅度最大。  相似文献   

16.
路基水毁是高速公路破坏的主要形式,对公路运输造成了严重影响。受季节因素的影响,高速公路建筑结构的水稳定性能不断变化。高速公路中存在较多的沿河路段,这些路段的边坡受到洪水的冲刷后,会出现失稳破坏的情况。基于国内外研究现状,从路基水毁特征和水毁类型出发,建立了边坡的有限元分析模型。研究发现,高速公路的边坡失稳主要出现在沟谷沿河路段,以及跨河大桥的桥头处。随后利用ANSYS软件对边坡稳定性进行分析,并讨论了洪水冲击下的边坡稳定性变化。  相似文献   

17.
文章通过总结花岗岩崩岗侵蚀区坡面破坏形式,分析了常见排水结构物的适宜性,并针对砌体结构边坡排水结构的破坏特征,研究了适宜的新型平台及急流槽排水结构。工程实践应用表明,新型排水结构能够很好解决花岗岩崩岗地区传统边坡排水结构物由于渗漏和堵塞引起的侵蚀和水毁破坏,与现有边坡排水结构相比,具有施工简便、成本低、工期短等显著优势,值得在相似边坡地质条件下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8.
<正>完成单位:湖南顺天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广西路建工程集团有限公司完成人员:杨和平、陆宏新、高雪山、唐双美、陈方红柔性支护处治膨胀土路堑边坡施工工法是在以往广西膨胀土地区筑路"逢堑必滑""屡治屡滑",造成严重地质灾害和生态环境破坏的技术背景下,西部交通建设重大科技项目"膨胀土地区公路修筑成套技术研究"课题组与施工单位项目部"提高膨胀土边坡施工质量"QC小组开展技术攻关,创立并实施柔性支护技术治理坍滑边坡而形成的。"柔性支护"这一技术创新和突破成为成套技术研究重  相似文献   

19.
文章对目前公路边坡稳定性分析常用方法的基本原理、特点及其适用范围进行了归纳分析,阐述了预防边坡失稳破坏的3种主要技术措施,指出在边坡稳定性分析和防护技术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并论述了公路边坡稳定性分析与防护等相关问题研究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0.
高速公路的大规模修建利国利民,但也对各地局部环境造成了改变,其中最典型的表现是路基的填筑、切挖形成了高低、坡度各异的工程边坡,改变了所经之处的原生地质环境,扰动了应力场和原生地貌。边坡的稳定性和抗灾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