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9月5日,我国与新加坡签署船舶电子证书谅解备忘录,以促进两国登记船舶使用电子证书,加强双方在船舶电子证书领域合作。备忘录全称为《中国与新加坡关于推广、接受和使用电子证书的谅解备忘录》。根据这一备忘录,中新两国海事部门同意在电子证书的签发、使用和接受方面进行合作,共同探讨如何实现通过两国"电子证书"数据交换,促进在船舶通关作业和港口国监督检查过程中应用电子证书。交通运输部海事局局长曹德胜在当日召开的中新海事高官会议上介绍,船舶证书作为航运通关作业中的关键文书资料,实施证书电  相似文献   

2.
针对国际海事组织(IMO)近年来推广船舶电子证书的情况,介绍目前电子证书技术在我国海事领域应用的优势和基础。结合我国现阶段海事监管实际情况,提出签发国内商船船员电子证书的业务需求和相关功能,对船员电子证书签发的逻辑进行探讨,并指出下一步工作的难点和方向。  相似文献   

3.
正2018年4月17日下午,中国船级社(CCS)在上海分社向"新美洲"号颁发中国籍船舶首份电子证书,上海海事局、中远海运集团等单位的领导、嘉宾和近20位媒体记者共同见证了这一历史时刻。近年来IMO一直致力于船舶电子证书的推广应用,并于2016年4月更新了《电子证书使用导则》,为各主管机关和被认可组织签发和认可电子证书提供了实践指导。中国政府是国际海事组织A  相似文献   

4.
<正>2019年9月5日,我国与新加坡签署船舶电子证书谅解备忘录,以促进两国登记船舶使用电子证书,加强双方在船舶电子证书领域合作。备忘录全称为《中国与新加坡关于推广、接受和使用电子证书的谅解备忘录》。根据这一备忘录,中新两国海事部门同意在电子证书的签发、使用和接受方面进行合作,共同探讨如何实现通过两国"电子证书"数据交换,促进在船舶通关作业和港口国监督检查过程中应用电子证书。  相似文献   

5.
对于如何保证船舶证书和技术文件的完整可查,提出相应的船舶电子证书应用及监管思考。介绍船舶电子证书可进一步拓宽无纸化办公领域、提高检验过程的便利性、提高港口检查的高效性,并可大幅减少证书制作成本、缩短寄送时间,有效提升工作效率;同时,可促进相关部门船舶智能化管理的优化升级。  相似文献   

6.
随着GMDSS的全面实行,船舶驾驶员基本都有无线电普操员证书,在船舶的航区允许下可以不配备电子员,把船舶通讯改由持有普操员证书的船舶驾驶员兼任。在运行过程中效果良好,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7.
船舶电子证书(文件及法定记录)作为传统纸质证书的等效或替代,已成为IMO各委员会、分委会讨论的热点,必将对航运业产生深远影响。本文概述船舶电子证书产生的背景,分析了电子证书应用的优点和面临的问题,提出了其应用实现的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安徽省营运船舶驻点检验办事处发证环节的分析,提出实现安徽省营运船舶驻点检验一站式服务的相关建议及措施:通过银行转账或财务人员统一收取的方式缴纳船舶检验费,由相关人员统一管理和打印船检证书,实现正本打印流程;文件签发通过电子签名和电子签章,或通过省局授权驻点办事处实现;文件发出流程可通过电子签章或省局授权实现。营运船舶驻点检验一站式服务的实施,可对安徽省船舶检验局品牌塑造和营运船舶驻点检验的管理工作提供助力。  相似文献   

9.
正2018年4月17日,中国籍国际航行船舶"新美洲"轮收到中国船级社(CCS)上海分社为该轮签发的系列法定检验证书和临时入级证书。这是CCS签发的首份船舶电子证书,标志着CCS船舶检验发证正式进入电子证书时代。2018年4月17日,中国籍国际航行船舶"新美洲"轮在通过法定换证检验和船级特别检验的最后一个检验项目即将驶离上海投入美东航线时,船长刘世斌通过船载卫星宽带通信  相似文献   

10.
正2013年,国际海事组织便利运输委员会(FAL)第39届会议通过了关于《电子证书使用导则》的FAL.5/Circ.39/Rev.1号通函,鼓励各成员国使用船舶电子证书,以避免船舶要携带大量的法定证书、文书以及保存相关记录给船舶、船公司以及其他相关方面在船舶和船员管理、登记、记录等方面带来的沉重负担,并请海安会和环保会讨论该通函的建议并采取相应的行动。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随着国家简政放权力度加大,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深入推进,船舶国籍登记工作也面临一些新形式和新机遇。文中从船舶国籍登记管理和海事监督日常工作实际出发,结合当前内河船舶国籍证书管理现状,提出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12.
王飞 《世界海运》2019,(1):10-13
近年来,由于国际航运市场持续低迷,出于企业经营的需要,一些航运公司的部分中国籍国际航行船舶兼营国内水路运输业务,而对于这部分船舶的船员配备标准并不统一,海事管理机构的监管尺度也不尽相同,尤其是对于内外贸兼营的船舶在国内沿海航行时,是否可以配备持有国内沿海航区适任证书的船员,没有明确的规定。结合日常监管工作实际,从当前现状、法律依据、必要性和可行性等角度,对中国籍国际航行船舶实施差别性配员进行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13.
2020年11月13日,全国内河船舶船员证书电子化系统正式启动试点运行,深圳海事局率先签发了全国首份内河船舶船员电子证书,这标志着全国内河船舶船员证书电子化取得了重大突破,也是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一周年之际,深圳海事局推出的又一创新举措。在深圳建设先行示范区进程中。  相似文献   

14.
船舶法定证书是证明船舶适航的基础文书,国际海事公约对法定证书的检验间隔以及检验要求有非常明确的规定,船舶法定证书必须按照公约要求实施检验以确保证书的有效性。考虑到船舶实际运营需要和各港口检验维修能力的差异,公约允许船船在特殊情况下短暂延长证书有效期以完成法定证书换证检验。从三个典型的法定证书展期PSC检查案例出发,结合国际海事公约和各主要船旗国对法定证书展期的具体要求,对船舶在法定证书期间是否能继续从事营运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5.
资讯     
正海南全岛建设自贸区稳步推进自贸港建设4月13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大会上郑重宣布,党中央决定支持海南全岛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支持海南逐步探索、稳步推进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分步骤、分阶段建设自由贸易港政策和制度体系。4月1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指导意见》正式发布。首份中国籍国际航行船舶电子证书签发4月17日,中国籍国际航行船舶"新美洲"轮通过电邮收到了法定检验证书。这是交通运输部海事局授权中国船级社签发的首份中国籍国际航行船舶电子证书。船舶电子证书在提高  相似文献   

16.
张惠良 《世界海运》2009,32(2):70-70
根据国际公约和各国法规的规定,船舶通常应具备的证书包括:船旗证书、船舶检验证书或适航证书、船舶吨位证书、船舶载重线证书、货船设备安全证书和货船构造安全证书、货船无线电报或电话证书、客船安全证书、船舶旅客定额证书、船舶入级证书、船舶起货机设备证书、国际防止油污证书、船舶航行安全证书等。船舶登记是船舶取得所有权和船旗籍.  相似文献   

17.
罗迅 《水运管理》1998,(10):33-35
自1998年5月1日起,港监对国内航行船舶开始实施最低配员证书检查.此举对于加强船员管理,确保船舶航行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也不容忽视当前船舶在配备船员方面,尤其是地方公司、联营、个体所属船舶在船员配备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一、问题1.船员所持适任证书超越航区限制.该问题突出表现在船舶甲板部驾驶员,包括船长、大副、二副等持C类船员适任证书,在国内沿海任意驾驶船舶航行,超越航区限制.《中华人民共和国海船船员考试发证规则》第十一条明确指出:持C类适任证书船员适用于担任近岸航区(Ⅲ类航区)船舶的船长、驾驶员.近岸航区指距船籍港的航程不超过400海里.而实际情况是,持有C类船员适任证书的船员,突破距船籍航程400海里限制,在沿海航区(Ⅱ类航区)驾船航行.  相似文献   

18.
《世界海运》2015,(4):5-7
介绍辽宁海事局船舶配员与船员证书专项检查活动开展情况,分析船舶配员与船员持证方面存在的相关问题,总结活动的主要做法和取得的成效,提出强化基层海事执法力量、加强对基层一线船员类业务执法的指导、强化电子申报等科技手段的综合运用、加强对船员培训合格证的查验力度以及对违法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保证船舶船员信息的完整录入等改进建议,可为加强船舶配员和证书检查活动乃至加强船员管理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9.
八章 船舶所有权登记证书、船舶国籍证书换发和补发 第四十五条 船舶国籍证书有效期届满前1年内,船舶所有人应当持船舶国籍证书和有效船舶技术证书,到船籍港船舶登记机关办理证书换发手续。 第四十六条 船舶所有权登记证书、舶船国籍证书污损不能使用的,持证人应当向船籍港船舶登记机关申请换发。 第四十七条 船舶所有权登记证书、船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不同船舶应携带哪些船舶证书与文件和这些船舶证书与文件管理有关的知识,以及对船长在船舶证书与文件管理方面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