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山岭地区修建铁路,因受地形限制,往往几条铁路穿越同一山脉,线路并行需要大断面隧道通过,例如在建的兰渝高铁(双线)就和遂渝二线(单线)穿越同一座山,形成三线大跨隧道.与其他双线铁路隧道相比,三线隧道具有跨度大、高度变化相对较小(即矢跨比变小)、结构形状更加扁平等特点.文章简要介绍了兰渝复线铁路唯一的一座三线隧道——新作坊隧道的“双侧壁导洞法”的施工工艺和关键技术,研究分析了施工方案优化及施工效果.  相似文献   

2.
兰渝线新龙凤隧道涌水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结合兰渝线新龙凤隧道发生的岩溶涌水突泥地质灾害问题,在对隧道地质环境及岩溶发育特征分析研究的基础上,从隧道所处地段的岩溶发育强度、岩溶水动力垂直及横向分带,以及大气降雨条件等方面分析了隧道涌水的原因,认为新龙风隧道发生的涌水是揭露中小型岩溶管道所致,涌水的主要控制因素为大气降雨.  相似文献   

3.
特大断面隧道爆破开挖方法对比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以兰渝线关子岭隧道为依托,针对特大断面隧道V级围岩段采取光面爆破与预裂爆破两种爆破方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大断面隧道爆破开挖施工中最大位移出现在拱项部位,施工中应加强对拱顶部位及其他关键点的监测;最大主应力出现在仰拱中点和拱腰部位,施工中须加强对仰拱中点和拱腰部位的支护。  相似文献   

4.
文章介绍了兰渝线桐子林隧道施工中揭示的3处岩溶、暗河、岩溶水的发育特征,以及对不同岩溶提出了几种针对性的整治方案,并进行了方案分析、比选探讨.目前隧道施工已穿过岩溶地段,并已取得初步成效,特别是隧道通过后未产生新的水环境问题.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穿越高地应力区且工程地质环境恶劣的软弱围岩长大隧道工程不断涌现,其不同程度围岩大变形问题给施工设计造成了很大困难。从研究软弱围岩隧道大变形分类、挤压变形分级出发,利用现场试验对隧道岩体强度进行估算,并采用Hoek方法对挤压变形进行判定及量值估算,其研究成果应用于正在修建的兰渝线木寨岭隧道斜井工程中加以验正,结果与现场实测数据规律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6.
在富水弱胶结地层中,隧道施工极易诱发围岩坍塌或支护结构大变形。以兰渝客运专线桃树坪隧道3#斜井工区正洞段为研究背景,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富水砂岩地层的“底部双导洞超前”施工工法。同时采用真空轻型井点+集水井的联合降水方案进行隧道内超前降水,以降低施工难度;采用数值分析和现场监测的方法对方案的合理性和有效性进行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隧道在采用“底部双导洞超前”施工工法时,拱顶沉降和净空收敛值分别为50 mm、32 mm;其支护结构上的最大接触压力为135.3 kPa;支护结构的变形和受力均在允许范围之内,隧道结构安全、稳定。“底部双导洞超前”的施工工法已成功应用于桃树坪隧道,可为后续富水弱胶结地层或软弱岩层中的超大断面隧道施工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7.
文章通过兰渝线铁路隧道台阶法现场施工方式及出现变形的观察与思考,分析造成掌子面滑塌、掌子面后方围岩及初期支护变形、甚至出现“关 门”塌方的原因,找出在台阶法施工时引起此类变形所涉及的地质、施工等方面的关键因素,阐述了台阶高度、长度与地质条件及开挖进尺与台阶高度、隧道超前支护参数的关系.针对隧道台阶法施工出现的变形类型,明确相应预防之对策,确保施工安全.  相似文献   

8.
兰渝线兰广段通过板岩、碳质板岩等软岩区段的隧道极易发生大变形.在现场工程实践和试验的基础上,文章对该区段地质条件的特殊性进行了分析,并对目前隧道围岩基本分级及在施工过程中的设计变更修正进行了阐述,着重对软岩大变形隧道的围岩分级标准和选用支护参数的适宜性进行了探讨,以期能为今后同类工程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9.
兰渝线黑山隧道震旦系混合岩地层占整条隧道长度93%,综合考虑其岩性的特性,结合施工现场地质状况,文章主要以Ⅳ级围岩为例,从爆破方案、支护措施、加强施工工艺、围岩监控量测、超前地质预报及仰拱二次衬砌方面,总结震旦系混合岩预防塌方掉块的几项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0.
兰渝铁路隧道Ⅳ级围岩深埋地段采用复合式衬砌,其二次衬砌在初步设计时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后经对设计参数的工程类比及隧道力学分析,将二次衬砌改为C35素混凝土结构.经过兰渝线三年的施工实践证明,二次衬砌取消钢筋后,初期支护及围岩变形在容许范围内,衬砌结构安全度达到要求,取得了预期的技术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1.
双线铁路隧道平缓砂泥岩互层围岩变形机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通过兰渝线四方山隧道平缓砂泥岩互层围岩变形对支护的破坏现象,分析了平缓砂泥岩互层围岩变形机理,以及采取的对策措施,其成果可供以后类似地质条件的工程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2.
常在路上跑的司机,可能都遭遇过这样的景象:蒙蒙细雨,鱼贯而入的汽车拖着长长的"烟雾"驶入隧道。"油污"漂在积水上,凝结成一层白白的油渍,隧道中部顶端被"熏"成黑漆漆一片,浓烈的油烟味持久地弥漫,整个隧道就像一个硕大的"金钟罩",令人透不过气……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以兰渝线三叠系高地应力软岩隧道大变形的围岩特征为基础,结合国内其它软岩变形隧道的施工经验和研究成果,分析了变形受控的地质因素及特殊地质条件,探究了软岩变形机理;并结合超前地质预报TSP成果,初步建立了半定量化的高地应力区软岩围岩分级预报体系,为隧道大变形控制技术设计提供了科学、准确的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从不同侧重面介绍了欧洲目前正在施工的三座隧道工程的概况(1)环保问题以及高地下水压条件下的隧道--瑞典的Hallandsas铁路隧道;(2)长大高速公路隧道上的消防和隧道安全--巴黎西部的Socatop隧道;(3)世界最大机场下的机械化施工的隧道--希斯罗T5隧道,高质量的施工水平保证了机场的正常运营.每个工程实例都有针对工程项目的特殊条件和目标的出色表现.尤其在隧道项目上,业主期望的不止是按时交付他们花钱购买的设施,他们更期待全方位的服务,包括保证按期交付、控制预算、环保、安全、保证质量以及施工与社区环境和谐.融资机构并不总是和业主想法一样,他们也承认全面地选择标准,但是常常要求项目授予报价最低者.全面的服务需要全面的选择标准.  相似文献   

15.
文章针对兰渝线软岩大变形隧道施工的实际情况,对变形速率达到2 mm/d时(此时二次衬砌的最大压应力达到20.25 MPa,最大拉应力为1.68 MPa)施作二次衬砌这一工况,采用弹粘塑性有限元法进行了隧道施工过程的模拟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在变形速率为2 mm/d时施做C35钢筋混凝土二次衬砌以后,衬砌不至于产生强度破坏.此分析结果和计算方法可为二次衬砌施作时机的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正李白诗云:蜀道难,难于上青天。跨越巍巍秦岭、打通蜀道天险的兰渝铁路,在经过国内外多名技术专家实地考察后,被认定为"国内罕见、世界难题"。而中国交建的建设者们,历经8年鏖战,用自己的汗水与智慧,交出了一份完美的答卷。最大跨度铁路桥嘉陵江铁路特大桥作为兰渝铁路线上最大跨度的铁路桥,无论施工还是设计都无规范可循。该桥所在位置的地质和水文情况复杂,水中连续  相似文献   

17.
祁连山山脉是我国九大著名山脉之一,"祁连"在古代匈奴语,意为"天之山。"迄今为止,游牧在这里的匈奴人的直系后裔——尧熬尔人(裕谷族)仍然叫祁连山为"腾格里大坂",同意"天之山。"有一群人,他们用自己的步伐丈量"天之山",走在祁连山隧道这个惊世工程之前。他们就是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的勘察设计者们。近日,笔者在"天之山"祁连山隧道项目部见到了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设计师和驻祁连山隧道现场设计指挥长田鹏。这个外表憨厚实际上却细致精干的陕西人,说起祁连山隧道时很自豪,数据了然于胸,信手拈来。  相似文献   

18.
立足丽水地区,从调研隧道照明节能改造现状和发展趋势出发,分析了道路隧道照明改造的低碳、绿色、可持续发展与实施"八八战略"建设"平安浙江"的关系,归纳了下一步隧道照明节能改造的四个主攻方向,在此基础上提出浙江隧道照明改造的发展思路与对策措施,以促进隧道照明改造迈上新台阶。  相似文献   

19.
隧道洞口段危岩落石风险评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线路的走向及场地的限制,许多隧道进出口的边、仰坡高陡、地质条件恶劣,在雨水及地震等自然灾害的作用下,会形成危岩、落石、崩塌等,对隧道洞口段及相邻的桥梁、线路造成危害,危及行车安全.文章参考有关道路边坡落石风险评估技术,从系统/问题的定义入手,将隧道工程系统分为洞口段工程和洞身段工程等子系统,以使问题分析更加明确;提出采用初步定性评估和细部定量评估的隧道洞口段危岩落石风险评估方法,并应用于在建的兰渝线隧道洞口段工程;应用Rockfall软件,进行了范家坪隧道出口仰坡危岩落石运动轨迹的预测,结果表明原设计的明洞长度不能满足对防治山上危岩落石的要求.  相似文献   

20.
当要全面考虑伦敦地铁的维护或将来的发展时,若对伦敦地铁历史(见附录)有个初步的了解将会是很有帮助的.这个系统的发展已经超过100年了,并且只是最近才改由一个独立的机构来管理.本文将部分地解释不同线间施工差异的复杂性.伦敦地下结构的大部分是地铁隧道,其中一些隧道自从在19世纪被建造以来还从来没有被完全评估过.当时,他们所使用的材料的物理性质和耐久性还不是完全地被人们所了解;如果这些隧道真是被"设计"的话,而且人们也只是按照经验来设计这些隧道的.当在1998年公私合营企业(PPP)刺激该程序最早开始实施的时候,隧道资产中的一些竖井和其它一些部分似乎已经被遗忘或丢失了.当前维护计划的一个主要部分就是确定需要维护和改善的大约178 km的地铁隧道资产现在所处的状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