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运输经理世界》2011,(12):19-20
日前,浙江省宁波路政和运管部门联合出手,安徽籍驾驶员马计斋驾驶货车在8月、9月两个月内,5次超限运输被查获,被吊销道路运输证。这是《公路安全保护条例》实施以来,浙江省首台因此被吊销道路运输证的车辆。根据《公路安全保护条例》,宁海县公路管理所吊销了该车道路运输证,责令驾驶员停止从事营业性运输,同时下达了安全事故隐患督察通知书,  相似文献   

2.
多年来,随着公路建设步伐的加快,县、乡公路基础设施建设有了长足的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公路安全保护条例》、《公路路政管理规定》,交通部2号令《超限运输车辆行驶公路管理规定》、《青海省公路路政管理条例》及《青海省公路路产损坏补偿标准》、《青海省一般公路占(利)用费补偿标准》等公路交通法规相继颁布实施,使县、乡公路设施得到了依法维护和保护。依法管理工作逐步走上了科学化、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随着交通综合执法机构的日益健全,交通综合行政执法行为进一步规范,以及交通综合执法队伍素质的不断提高,对县、乡公路设施的维护和保护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同时也存在一些县、乡公路基础设施被毁坏、侵占,超限运输、乱搭乱建、占路为市、挖沟引水、埋设管线、设置广告牌等影响县、乡公路设施的严重问题。因此,针对存在的主要问题,为了更好地提高公路设施的使用率和通行能力,依法维护和保护县、乡公路基础设施显的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3.
五洲纵览     
政策法规《公路安全保护条例》7月1日起施行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日前签署国务院令,公布《公路安全保护条例》(简称《条例》),并将于2011年7月1日起施行。这是我国第一部专门对公路保护进行规范的行政法规,它的颁布施行,将有利于依法开展公路保护工作,确保公路的完好、安全和畅通,进一步提高公路交通网络的公共服务能力。《条例》明确了各级政府和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对公路保护的责任和经费保障,加大了对公路基础设施的保护力度,通过建立和完善公路保护区制度  相似文献   

4.
6月1日,《公路安全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进入实施前一个月倒计时,交通运输部召开电视电话会议,对全国交通运输系统贯彻实施《公路安全保护条例》进行动员和部署,并下发通知,启动《条例》宣传月活动。部公路局局长李华出席会议并要求各级公路管理机构以宣传月活动为重点,切实做好《条例》实施前的宣贯,以组织开展系列专项工作为着力点,全面做好《条例》的施行工作。国务院法制办  相似文献   

5.
构建公路路政执法和谐机制,是建设和谐公路的重要内容。文章分析了当前公路路政执法存在的不和谐现象及原因,提出了构建公路路政执法和谐机制的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6.
千呼万唤之下,我国第一部专门针对公路保护进行规范的行政法规——《公路安全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于今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从最初的2008《公路保护条例》征求意见稿,到今年3月获得原则通过,再到正式施行,这部与基层公路管理利益攸关的条例,  相似文献   

7.
<正>推行"监督卡"制度,实行"阳光审批",将行政审批环节公开透明;推行内部考核体系,建立考核奖惩机制;开展内务"红黄旗"评比活动,严格落实准军事化管理;通过签订《廉政自律承诺书》,自觉规范路政人员执法行为;探索"路地共建共管"治理违建……这些是湖北省武黄路政八大队(汉鄂高速)推进大队标准化管理中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8.
《综合运输》2011,(8):95-95
7月1日,《公路安全保护条例》正式实施,1987年10月13日国务院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管理条例》同时废止。《条例》共有六章,从“总则”、“公路线路”、“公路通行”、“公路养护”、“法律责任”、“附则”六方面充实和细化了《公路法》所确立的公路安全保护方面的基本制度,  相似文献   

9.
<正>我国道路、水路交通运输法规体系的现状道路交通运输法规体系的现状目前,道路交通运输领域有2部法律(《公路法》、《道路交通安全法》),5部行政法规(《公路管理条例》、《城市道路管理条例》、《收费公路管理条例》、《道路运输条例》和《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原交通部2004年印发的《关于完善公路水路交通法规体系框架的实施意见》中,还要求制定《高速公路管理条例》、《公路设施  相似文献   

10.
随着公路建设步伐明显加快,为了充分认识路政管理工作重要性和紧迫性,扎实有效地开展路政管理工作,不断提高公路路政管理水平,从六个方面浅谈提高公路路政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1.
2011年3月7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签署第593号国务院令,发布《公路安全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条例》自2011年7月1日起施行,1987年10月13日国务院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管理条例》同时废止。  相似文献   

12.
公路是由国家向社会提供的基本的服务产品。公路管理机构依法对公路进行必要的养护、维修和管理。其中路政管理是国家赋予公路机构的唯一的行政执法职能。行使这一职能的手段主要有四种,即行政手段、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技术手段。在路政管理活动中产生储存了丰富的文书资料,这些文书资料涉及行政、党务、路产、装备、巡查、许可、事案、统计、票据、考核等等。对文书资料的整理、分类、立卷、归档、保管和销毁是路政内务管理的核心任务。它不仅是反映路政管理的真实"影像",而且记录了路政执法的全貌,展示了执法人员的执法水平,也是公路法律法规体系不断完善、进步的真实写照。如何科学的对路政文书进行立卷归档,是路政管理走向法治化、规范化的应有之题,也是路政人员急需在实践中探索、学习的课题。  相似文献   

13.
"史上最严格的限制超载条例"《条例》廓清非法与合法的界限,加大对非法行为的惩治力度,被认为是是打破公路货运业目前恶性循环的治本之策。因为对公路超载运输给出了比以往任何时候都严厉的处罚措施,《条例》一度被称为"史上最严格的限制超载条例"。甚至有专家断言,这部史上最严  相似文献   

14.
<正>安全生产是交通运输发展的底线和红线。"十二五"以来,交通运输部综合运用制度推进、督导检查、挂牌督办、问责追责等各种手段,组合出拳,系统夯实安全基础,强化对安全生产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治理,全力维护行业安全形势稳定。特别是2013年发布的《交通运输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意见》,首次以纲领文件形式全面统领此后一个时期交通运输安全生产工作。《公路安全保护条例》2011年3月7日,温家宝总理签署了国务院第593号令,发布了《公路安全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自2011年7月1日起施行。  相似文献   

15.
《公路法》施行14年,对中国公路交通行业的影响力不言而喻。但受制于现实的嬗变,如果仍旧依赖这部法律去规范庞大的公路安全与保护体系,则未免显得有些羸弱。翘首期盼之中,《公路安全保护条例》终于出台。没有激烈的辩论和颠覆性的改革,但《条例》开门见山地提出保护公路安全的基调,被  相似文献   

16.
公路是国家基础性设施,是国家为社会提供的公共产品,具有极强的社会公益性、公众参与性和舆论广泛性。社会关注度较高。路政管理是经国家法律授权,赋予公路管理机构的一种行政管理,目标是维护路权、保护路产,确保公路的安全、完好和畅通。路政内务是路政管理的有机组成部分,它以外务工作为基础,把外务资料形成文字、报表、图表、档案、制度等文件和材料[1]。路政内务以相关实体和资料为基础,全景式展现路政执法过程,透视执法质量,衡量执法能力和执法体系的科学化、规范化,同时为路政工作制定规划、建章立制、考核评价提供完备的基础性、真实性材料。规范化是路政内务管理科学化的必由之路,是提升公路管理机构社会公信力,展示路政执法队伍执法水平,体现路政管理工作成绩和现状的重要途径。本文试以基层路政执法为切入点,浅析基层路政内务规范化建设中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7.
一枚护身符     
7月1日,在情势更变与民意之下,立法者从善如流,将现行公路管理法律法规旧制终结。《公路安全保护条例》(简称《条例》)恰如一枚公路建设成果的"护身符",使公路安全保护的法律手段更具可操作性,将中国公路法治道路从"口号式"推向"细则落实",良法之治的愿景也由"可期"跃至"可行"。  相似文献   

18.
正近年来路政改革频繁,但改革是大势所趋,由于改革触及路政人员的身份、待遇、工作环境改变,因此路政人员思想动态复杂。这一时期的思想工作必须服务改革,按改革的规律和要求有针对性的开展。路政管理,分为广义和狭义两个定义。广义的路政管理是指政府、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公路管理机构对公路施行的规划、建设、养护、保护、收费公路的行政管理。当然在不同历史  相似文献   

19.
政策法规     
《西部交通科技》2011,(3):I0002-I0002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日前签署国务院令,公布《公路安全保护条例》(简称“条例》),并将于2011年7月1日起施行。这是我国第一部专门对公路保护进行规范的行政法规,它的颁布施行,将有利于依法开展公路保护工作,确保公路的完好、安全和畅通,进一步提高公路交通网络的公共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20.
《安徽省治理货物运输车辆超限超载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经2014年3月28日安徽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通过,自2014年6月1日起施行。这是全国第一部治超地方性法规。《条例》是对《公路安全保护条例》进一步细化,是对安徽省以往治超经验、做法的提炼和升华,也是对当前诸多治超难题的探索和破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