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用Ki Ras的反义寡核苷酸 (ASODN)作用于人胃癌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 ,为其抑制胃癌生长及其内血管生成进行前期基础研究。方法 MTT法观察Ki RasASODN对两种细胞增殖的影响 ,电镜下观察细胞的超微结构变化及有无凋亡发生。结果 Ki RasASODN可明显抑制人胃癌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在一定剂量下还可诱发细胞凋亡。结论 Ki RasP2 1在人胃癌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与凋亡调控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1 磷酸鞘氨醇是新发现的细胞外递质和细胞内第二信使。研究它在人胃癌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及凋亡调控中的作用。方法 光镜观察二甲基鞘氨醇作用前后的细胞形态 ;MTT法检测细胞的增殖能力 ;电镜观察细胞的超微结构及有无凋亡发生。结果 ①抑制 1 磷酸鞘氨醇生成后 ,胃癌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形态发生明显变化。②二甲基鞘氨醇几乎可以完全抑制两种细胞的增殖。③一定剂量时可诱导两细胞凋亡。结论  1 磷酸鞘氨醇在人胃癌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的形态、增殖和凋亡的调控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三株新建人膀胱癌细胞系染色体畸变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G-显带技术对来源于同一膀胱癌手术标本的三株新建的克隆性膀胱癌细胞系(BLZ211,BLX211和BLS211)的核型进行分析,发现所有的核型均为超二倍体,染色体众数分别是63、62和69;每个细胞都缺失一条9号染色体,7号染色体多为三条或四条;每个细胞系都有五个固定出现的异常染色体,其中四条是三个细胞系共有的:①4号染色体的结构重排,4pter→4q35::?,②9号染色体臂间倒位,inv(9)(p21q22),③2个不能识别的标记染色体.M3和M4。本文研究结果表明9号和7号染色体改变是这三株人膀胱癌细胞的原发染色体畸变。  相似文献   

4.
Melatonin(Mel) ,anindoleamineprimarilyderivedfromthepinealgland ,issecretedduringthehoursofdarkness.Melactsasahormonalconduc tionof photoperiodinfluencedbytheseasonanddailyphysiologicalrhythms.Thefunctionofmelinhumansisobscure .However ,melhasattainedprominenceasatreatmentfordisturbedcircadianrhythmsandsleeppatterns ,hasenhancedthefunc tionofimmunitysystem[1] andhasinhibitedtumorgrowth[2 ] .Thepreviousstudieshaveindicatedthatmelcombinedwithotheranticancerdrugscanin creasetheefficiencyanddecre…  相似文献   

5.
使用转导有单纯疱疹Ⅰ型病毒胸苷激酶(HSV1-TK)基因的人肝癌SMMC-7721细胞株建立了裸鼠移植瘤模型,并进行了在体和体外试验性无环鸟苷(ACV)治疗。结果发现基因转导后的肝癌细胞表现出对ACV的敏感性,肝癌细胞生长抑制与ACV的剂量有关;用药组裸鼠除平均瘤重明显低于对照组外,还可见细胞核分裂指数降低,伴有细胞变性和坏死。结果表明:HSV1-TK基因经逆转录病毒转导后,用ACV诱导表达明显抑制了人肝癌细胞的生长。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增殖细胞核抗原 ( 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在胃癌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及预后的关系 ,采用免疫组化法 ( ABC法 )测定 94例胃癌石蜡包埋标本。结果 :1胃粘膜不同病理状态下 PCNA指数差异显著 ( P <0 .0 1 ) ;2PCNA指数同患者的性别和年龄无关 ( P >0 .0 5 ) ,与肿瘤的生长方式、组织类型、浆膜层受侵与否、淋巴结转移与否和临床分期关系密切 ( P <0 .0 5 ) ;3PCNA指数与胃癌的预后密切相关 ( P <0 .0 5 ) ,弱级 ( 1~ 2级 )表达的患者预后较好 ,提示 PCNA检测可作为判断胃癌生物学行为和预后的一项良好指标。  相似文献   

7.
本实验通过益气养血保元方(OQP)对肝癌SMMC-7721细胞的作用,看到OQP可抑制肝癌细胞~3H-TdR和~(14)C-UR的掺入率,二者间有随OQP剂量增大而抑制率升高的剂量效应关系,提示OQP影响了肝癌SMMC-7721细胞的DNA、RNA合成,直接影响了癌细胞的生长分化,这些作用,可能是通过OQP中低Cu/Zn比值,高硒含量而达到的。临床证实OQP可改善中、晚期肝癌病人一般状况,恢复放疗、化疗病人白血球外,可能对肝癌细胞还有直接抑制生长分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Objective To examine the 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invasion-related genes in two anchorage-independent uterine cervical carcinoma cell lines derived from the same patient using a cDNA array. Methods Two human uterine cervical carcinoma subclonal cell lines CS03 and CS07 derived from a single donor line CS1213 were established by limited dilution procedure. The two cDNA samples retro-transcribed from total RNA derived from CS03 and CS07 cells were screened by a cDNA microarray carrying 234 human cell-cycle related genes and 1011 human signal transduction and membrane receptor -associated genes, scanned with a ScanArray 3000 laser scanner. Results The cDNA microarray analysis showed that ]2 genes in CS03 were up-regulated compared to CS07, and 24 genes in CS07 were upregulated. The function of a number of 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genes was consistently associated with cell-cycle, cell proliferation, migration, apoptusis, signal transduction and tumor metastasis, including p34^cdc2, TSC22, plasminogen activator inhibitor Ⅰ (PAI-1)and desmusome associated protein(Pinin). Conclusion Multiple genes are 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in uterine cervical carcinoma cell lines even came from the same patient. It is suggested that these genes are involved in the different phenotypic characteristics and development of cervical carcinoma.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研究胰腺癌Bcl-2、Bax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变化情况与细胞凋亡的关系,探讨康莱特和5-Fu治疗胰腺癌的机制。方法建立人胰腺癌PC-3细胞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Bcl-2、Bax和VEGF在胰腺癌移植瘤中的表达,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比率,测量肿瘤体积。结果康莱特和5-Fu都可明显提高胰腺癌细胞凋亡率,降低细胞Bcl-2在蛋白水平上的表达,两者对Bax在蛋白水平上的表达无影响;康莱特明显降低移植瘤VEGF蛋白的表达;康莱特和5-Fu联合组,胰腺癌细胞凋亡比率显著高于单药组,而Bcl-2蛋白表达率显著低于单药组;康莱特和联合用药组VEGF蛋白表达率低于5-Fu组;联合用药组肿瘤体积小于单药组。结论康莱特联合5-Fu治疗胰腺癌的效果明显优于两药单独使用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以膀胱移行细胞癌患者的肿瘤标本为材料建立了1株克隆性膀胱癌细胞株BLZ-211,体外培养3年多,传代150次,没有支原体污染。生物学特性鉴定:光镜和超微结构显示该细胞具有膀胱移行细胞癌细胞特征。细胞接种裸鼠形成的移植肿瘤与手术标本病理形态一致。染色体众数63,有特异性的LDH同功酶谱,有p16基因的正常扩增条带。结果提示BLZ-211细胞株是一个研究人膀胱移行细胞癌细胞生物学的实用模型。  相似文献   

11.
用光镜免疫细胞化学技术在人皮肤真皮深层发现两根P 物质样轴突末梢与同一肥大细胞形成突触样联接.其轴突末梢形成的终扣分别为3.0×1.5μ和2.4×1.0μ左右。在终扣内有线粒体和直径约200nm 大小的囊泡。从而为Lembeck提出的轴突反应模式和张保真提出的轴突反射、接力联动模型提供了迄今最直接的形态学证据,证明了神经-肥大细胞联接的双向性传导及肥大细胞在相邻两轴突末梢间信息传递过程中的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2.
应用免疫组化技术(ABC法),对94例胃癌及癌旁组织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和C-erbB-2的表达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①EGFR和C-erbR-2在正常胃粘膜中均无表达,而在胃癌中的表达率分别为40.4%和46.8%,癌旁组织及新生血管中EGFR有阳性表达,C-erbB-2表达只限于癌灶,癌旁组织均为阴性;②EGFR和C-erbB-2的表达与患者的性别、年龄和肿瘤大小无关(P>0.05),而与肿瘤的生长方式和浆膜层受浸与否关系密切(P<0.05);③肿瘤的分化程度、有无淋巴结转移和临床分期与EGFR的表达有相关性(P<0.01),而与C-erbB-2的表达不相关(P>0.05);④EGFR表达与生存期密切相关(P<0.01),EGFR阳性者预后差,阴性者预后好,而C-erbB-2表达与生存期不相关(P>0.05);⑤EGFR和C-erbB-2在胃癌中的表达无明显关系(P>0.05)。结果表明:①EGFR表达与胃癌的恶性程度有明显的关系;②C-erbB-2表达是胃癌发生的晚期事件,是恶性细胞的标志;③EGFR可作为预测胃癌的预后和指导治疗的指标之一。④EGFR和C-erbB-2在胃癌中的表达相互独立。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非洛地平(felodipine)对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损伤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活性氧(ROS)及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VCAM-1)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其独立于降血压外的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机制.方法 筛选ox-LDL与HUVECs细胞孵育最适的干预浓度梯度与时间,然后与不同浓度的非洛地平(0.1、1、10μmol/L)共同孵育24h,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内ROS,real time-PCR检测细胞ICAM-1、VCAM-1mRNA的表达.结果 ox-LDL对HUVECs内ROS的产生呈浓度依赖效应,随着刺激浓度的升高,ROS产生增多,25mg/L ox-LDL作用最为显著(P<0.01),非洛地平可抑制ox-LDL诱导的HUVECs ROS(P<0.05)的产生;随ox-LDL刺激浓度的增加,ICAM-1、VCAM-1 mRNA表达逐渐上调,当浓度达到25mg/L时,作用最为显著(P<0.05),非洛地平可下调ICAM-1、VCAM-1 mRNA的表达(P<0.05).结论 非洛地平可抑制ox-LDL诱导的HUVECs ROS的产生以及下调ICAM-1、VCAM-1 mRNA表达,发挥抗氧化抗炎的内皮保护功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Tie2在直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与直肠癌侵袭、转移的关系。方法利用免疫组化S-P法,对10例正常直肠组织与40例直肠癌组织中的Tie2受体表达进行研究。结果Tie2受体定位于癌组织中血管内皮细胞胞浆及胞核,部分癌细胞胞浆也存在阳性表达,直肠癌组织中的Tie2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正常直肠组织(P<0.05),Tie2受体的表达与临床病理中的分化程度、浸润深度、Dukes分期无关(P>0.05),而与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结论Tie2受体在直肠癌的发展及淋巴结转移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构建人U6(hU6)snRNA启动子驱动的小RNA分子的表达载体,并在人胃低分化腺癌SGC-7901细胞中鉴定其表达外源性小RNA分子的活性。方法以人基因组DNA为模板,用PCR方法扩增hU6snRNA启动子序列,并将其克隆入PUC19载体中,命名为PUC-hU6-extra,经测序证明其序列的正确性;用脂质体法转染SGC-7901细胞;用RT-PCR检测U6启动子的转录活性,并测定培养细胞的生长曲线。结果hU6snRNA基因启动子和紧接转录起始点hU6snRNA的前27个核苷酸被成功地克隆入PUC19质粒载体,重组载体在SGC-7901细胞中能高表达小分子RNA,并且未观察到后者对细胞体外增殖的影响。结论成功构建了以hU6snRNA启动子驱动的、能在人胃低分化腺癌SGC-7901细胞内高效转录小分子RNA的表达质粒PUC-hU6-extra。  相似文献   

16.
INSITUEXPRESSIONOFTHECELLADHESIONMOLECULEINGASTRICCARCINOMAANDCHRONICGASTRITISChenGaoping(陈高平);LiuYong(刘勇);RenHuimi(任惠民);LiHe...  相似文献   

17.
对新建的克隆性人肾透明细胞癌细胞株RLC-310进行了生物学鉴定和形态学观察。发现细胞可重叠生长,群体倍增时间32h,集落形成率44%,具有超二倍体核型,染色体众数64。细胞没有支原体污染,有特异性的LDH同功酶谱,细胞接种Balb/c裸鼠可形成移植瘤。细胞大小均一,核大,细胞表面有丰富的微绒毛,未见到细胞间的桥粒结构。胞质内有变形的粗面内质网、线粒体和较多糖原颗粒,张力原纤维可见。细胞核异形性明显,核仁数目增多,有边集。表明这株细胞保持了肾透明细胞癌的基本特点。  相似文献   

18.
胃癌组织中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及其受体的表达和意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观察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及其受体VEGFR 1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 ,探讨其与胃癌临床病理指标间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和图像分析技术 ,检测 4 1例胃癌组织中VEGF及其受体VEGFR 1的表达和微血管密度 (MVD) ,分析VEGF及其受体VEGFR 1的表达和MVD与胃癌组织学类型、分级、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和临床分期的关系。结果 VEGF及其受体VEGFR 1的表达和MVD与胃癌组织学类型 (P <0 .0 1)、分级 (P <0 .0 1)、浸润深度 (P <0 .0 1)、淋巴结转移 (P <0 .0 1)及临床分期 (P <0 .0 1)密切相关 ,而VEGF与VEGFR 1、VEGF与MVD及VEGFR 1与MVD之间均呈显著正相关。结论 VEGF及其受体VEGFR 1和MVD与胃癌的生长转移相关 ,VEGF及其受体VEGFR 1和MVD可作为反映胃癌预后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增殖抑制基因(HSG)以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HSG和VEGF在胃正常黏膜、癌旁组织及胃癌组织中的表达。结果胃正常黏膜、癌旁组织及胃癌组织HSG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6.7%、58.0%和38.3%,正常黏膜组到胃癌组HSG表达率呈递减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EGF在3组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3.3%、20.0%和68.3%,正常黏膜组到胃癌组的表达率呈递增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显示,HSG与VEGF表达呈负相关(r=-0.847,P<0.05)。结论 HSG与VEGF的过表达可能是胃癌发生发展以及转移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肿瘤微血管密度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与胃癌病理及临床分期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随机检测45例胃癌病例的手术标本中肿瘤微血管密度值(MVD)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情况,分析MVD与VEGF表达之间的关系及与胃癌的临床分型及TNM分期的关系。结果在肿瘤生长活跃的边缘区,MVD值最高;而VEGF的表达主要是在血管丰富的肿瘤细胞胞浆内;在癌组织内的表达强度高于癌旁组织。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VD值与VEGF表达在不同的胃癌Borrmann分型中各不相同。结论MVD/VEGF二者与胃癌的生长、浸润、转移及预后有不可分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