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正>在经济快速发展的社会,文化可能就会被忽视。现在中国可能就是如此,至少在汽车行业方面是这样。人们都在谈汽车销量增长、购车优惠和加价、新车型频繁推出、交通拥堵和限行的今天,还有谁在关心汽车文化!汽车文化在世界第一大汽车市场和最大汽车生产国严重缺失,确实有点不应该。  相似文献   

2.
众议院     
汽车进入中国百姓家庭以来,研究中国百姓的购车心态,是每个在中国汽车行业拼杀的商家所作的必修课。而在这里本人认为最成功的是泛亚汽车设计中心。他们与其它设计中心最大的不同点就是,别人研究汽车设计制造,而他们除了研究汽车设计与制造外还十分看重中国百姓的购车心态。由此可见,上海通用的车型为什么长久畅销。  相似文献   

3.
如今,中国私人汽车拥有量将破亿,对交通的影响,对环境的污染,成为汽车工业绕不过去的待解决难题。当中国人开始实现汽车梦想的时候,我们这个迈进汽车大国的发展中国家,更要培养"成熟"的汽车文化。在未来,中央政府应该做好汽车行业的顶层设计,消费者购车、用车要学会理性和回归自然,确保汽车社会能够可持续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4.
谢颖 《上海汽车》2006,(2):22-23
随着中国汽车市场的逐步成熟,汽车行业的竞争将由价格竞争转向整车性能价格比的竞争。同时,随着汽车知识的普及,消费者对购车消费也渐趋理性,人们更注重汽车性价比的高低,不再一味地追求低价。文章对汽车性价比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5.
一、我国汽车营销实行CRM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 在我国,汽车行业经历了近二十年的发展,汽车销售的主要目标市场转向了私人轿车市场和贷款购车市场。市场环境的变化,以及中国入世后汽车行业面临的挑战,都要求汽车行业的前端管理水平必须获得较大的提升。客户关系管理的理念和应用,正是适应了汽车行业的这种需求。  相似文献   

6.
金洋 《时代汽车》2006,(9):98-99
中国汽车行业已经进入了迅猛发展的阶段,同时,汽车经销商之间的竞争也进入到了白热化阶段。北京、上海等高速发展的城市一直是汽车消费潮流的引导者与汽车销售的主战场,因此应运而生的各类汽车汽车销售模式引起消费者的关注,汽车展会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而在展会上订购车也逐渐成为消费者购车的方式。  相似文献   

7.
1价格:居民经济购买力的根本体现 价格既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也是汽车行业的敏感话题.而之所以敏感,主要原因是长期以来消费者和厂家对价格的理解和观点不同,从某种意义上讲,消费者和厂家在对价格的理解上常常是相左的,甚至是对立的.市场的持币待购现象就是这种对立的体现.国内的汽车市场有一个独特的价格定律:消费能力强的购车群体,首先关注的是品牌知名度,其次是外形、性能和配置,对价格的关注很少;而消费能力弱的购车群体首先关注的是价格,其次是品牌的知名度和外形、性能和配置.  相似文献   

8.
目前,中国汽车消费成为热点议题,但汽车文化发展水平落后于汽车工业发展水平。本文从中国汽车文化的历史沿承、发展趋势及精神内涵的层面对中国汽车企业利用汽车文化做好营销工作提供了指导性意见。汽车文化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现代文化发展理论认为,文化与经济是"车之双轮",应同步发展,文化经济相互渗透融合、相互促进,实现社会、经济双重效益的共同提高。目前,我国从国家层面大力推进文化大繁荣和大发展,加快文化产业化进程,用文化引导消费。汽车行业就是通过汽车文化的繁荣带动汽车产品的消费。  相似文献   

9.
<正>每年一届的全球汽车论坛真可谓是汽车行业的盛会。群英荟萃,智者云集,发表的言论高屋建瓴,闪现真知,预见未来。今年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谈论互联网发展对汽车行业的影响,因为那不是细微的变化,而是一场深刻的变革。最明显的就是购车模式的变化,互联网汽车销售已经不再是一种辅助形式,越来越多的厂商开始重视这种形式,传统经销商已经感受到了威胁。有人预测今年双十一将会是汽车互联网营销的拐  相似文献   

10.
李林 《汽车杂志》2005,(12):165-165
汽车行业是暴利行业。是吗?不是吗?这个问题在中国成了一个扑朔迷离的问题。2000年的时候,中国汽车工业呈现出一种并喷式的发展态势,清费者购车的积极性空前高涨,一方面是由于消费者需求的增长,另一方面跟汽车价格下降不无关系,回想一直,当初许多车厂和一些媒体大力宣传什么国内车价已和国际接轨。  相似文献   

11.
利用电子商务突破我国汽车工业发展瓶颈的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加入WTO后,在汽车行业上作出了一系列的承诺。这无疑会对我国汽车工业造成很大的冲击。然而由于我国政府采取的措施得当,国内汽车工业呈现出多年未有的产销两旺的局面。我国的汽车年产量逐年递增,见图1。而且随着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私人购车所占的比例也越来越大,见表1。  相似文献   

12.
司康 《城市车辆》2006,(5):37-38
随着我国经济形势持续向好,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私人购车需求正逐年增大。当今的中国消费者已变得越来越成熟,他们不仅知道:中级汽车看配备,高级汽车看技术;甚至还懂得:在购车时看“技术”的关键要看汽车的“三大件”,也就是发动机、底盘和变速箱,它们相当于人体的心脏、骨骼  相似文献   

13.
周密 《时代汽车》2014,(9):34-35
一个没有文化的民族,是心智残缺的民族;没有文化的企业,同样也是一个发育不全和发展动力难以为继的企业。经过60多年的发展,中国汽车工业逐渐的崛起,但在汽车文化建设方面,与国际汽车大国还有相当大的距离。作为中国汽车行业的骨干国企,东风公司在建设和谐汽车文化中承担的责任重大。  相似文献   

14.
在对1994年汽车市场评价中指出,汽车行业生产及经营部门普遍感到步覆维艰、其原因是多方面的。1994年汽车市场低速运行的原因分析中指出,国民经济处于景气收缩期;重工业增长速度大幅回落;资金紧张且购车需求下降;企业效益下降,自有资金紧张等,1995年汽车市场宏观环境;国民经济仍将持续增长,偏紧的信贷规模,投资规模继续扩大,1995年汽车需求仍有所增加,但不会有大幅回升,全年汽车部需求可达150~16  相似文献   

15.
王斌 《时代汽车》2023,(23):187-189
随着汽车市场竞争的加剧和消费者需求的多样化,汽车营销策略的创新变得至关重要。本文旨在探讨基于客户需求的汽车营销策略创新措施,研究结果表明,了解消费者需求并提供个性化购车体验,运用数字化技术实施精准营销,建立持续的客户关系管理、关注新兴市场和新型消费者群体等措施,可以有效创新汽车营销质量,并提高销售效果和客户满意度。本研究为汽车行业提供了实用的指导,以适应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  相似文献   

16.
适合你的车就是好车,话可以这么说,但操作起来并不简单。汽车的好坏优劣,总得有个标准吧,至少有个大家、专家、行家或所谓业内人士较为认可的标准吧。有,肯定存在,笔者根据在汽车行业混了二十多年的经验,大致总结出100个标准,供专家们批判、完善,供准备购车的朋友们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7.
喻平 《世界汽车》2003,(10):19-21
国外以专业化汽车金融公司为主体的金融服务模式,向我们展示了一幅诱人图景:零首付贷款购车;牌照、保险等一条龙购车服务;"红地毯"弹性购车方案,让客户自主选择还款期限,还可在还款期间中止合同,将车还给公司;提供保养、维修、远程救助以及全方位车辆租赁等服务.  相似文献   

18.
张磊 《汽车与运动》2013,(4):218-219
事岀有因:看看路上越来越多的车趴在地上,你就会知道Hella Flush的魅力把帅气的轮圈擦的锃亮,把车身贴在地上,Hella Flush在中国生根发芽最近几年中国的汽车文化飞速发展,汽车对于中国消费者来说,买车和用车的心理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最早,家里有一辆汽车,是一件非常值得炫耀的事情;随后,消费者更多的购车需求都从实用和舒适出发;现在,购车人群越来越年轻,在这些年轻人的心里,汽车不仅是一个工具,更是一个伙  相似文献   

19.
这场危机对全球的实体经济确有很大的破坏性。汽车行业所受的冲击尤为明显。继8、9月份之后,10月份欧美汽车市场同比继续大幅下行。对于以信贷购车为主的西方国家来说,发生这种情况不足为奇。当信心、信用、信任俱丧之后,金融机构自顾不暇。汽车市场一蹶不振是理所当然。  相似文献   

20.
适合你的车就是好车,话可以这么说,但操作起来并不简单。汽车的好坏优劣,总得有个标准吧,至少有个大家、专家、行家或所谓业内人士较为认可的标准吧。有,肯定存在,笔者根据在汽车行业混了二十多年的经验,大致总结出100个标准,供专家们批判、完善,供准备购车的朋友们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