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杨亮 《运输车辆》2010,(8):45-45
20世纪70年代,让美国人头疼的石油危机给了日本车企机会,凭借着良好的经济性和精细的工艺,日本企业在继20世纪60年代折戟而归之后卷土重来,一举打破原有美国车型的垄断,开启了欧美日3大品牌体系的鼎足时代。日本车找准了一个之前并不被欧美车企特别关注的特质——"节省",拥有了属于自己的地位。  相似文献   

2.
广而告之     
《汽车杂志》2010,(6):309-309
“很多时候听别人说日本车很差,说安全系数很低、不安全。还记得有一期《汽车杂志》说这个是大家误区,其实日本车和德国车美国车一样,都差不多,别瞧不起日本车,日本车和德国车一样安全,很多时候是心理因素,别把丰田事件,联系到其它日本车!”——抄自天涯论坛的,大家发表下自己看法。  相似文献   

3.
<正>20世纪70年代,让美国人头疼的石油危机给了日本车企机会,凭借着良好的经济性和精细的工艺,日本企业在继20世纪60年代折戟而归之后卷土重来,一举打破原有美国车型的垄断,开启了欧美日3大品牌体系的鼎足时代。日本车找准了一个之前并不被欧美车企特别关注的特质——"节省",拥有了属于自己的地位。其实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吝啬"对于现在的经营管理和企业发展而言,已不再是个贬义词。古语便有"开源节流",如何"开源"暂且不论,但"节流"带来的效益却蔚为可观。  相似文献   

4.
祝虹 《时代汽车》2009,(10):55-56
我们不认为电动车是一种小众车。我们视之为大众市场车。明年这款零排放的汽车命名为“绿叶”将在日本、美国和欧洲开始销售。  相似文献   

5.
芝加哥的一名会计师乔.吕尔曼喜欢美国车,他已经有好几辆美国车并考虑再买一辆。但是,在辨别哪种车是美国车时.他遇到了问题。吕尔曼说:“何谓美国车?何谓外国车?我实在弄不明白。”这种辨别上的困难使许多认为“美国制造”是光荣象徵的人处於无所适从的窘境。世界不再简单地分成我们跟他们、底特律人跟亚洲人和欧洲人。  相似文献   

6.
谢涛 《汽车电器》2005,(10):59-59
前段时间,网上有人为其心目中理想的轿车画了一幅“像”,所谓:法国车的外观+德国车的动力+美国车的空间+日本车的油耗+韩国车的价格。可见,“日本车具有出色的燃油经济性”这一观念目前似乎已经成了人们的共识。  相似文献   

7.
吴大国 《汽车杂志》2007,(12):244-245
随着我国汽车工业的飞速发展和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汽车已经逐步走进家庭。目前市场上有3大车系,德国车,日本车,和美国车。现在我来谈谈我心目中的德国车与日本车。  相似文献   

8.
幽默     
好大的风一位日本人、一位美国人和一位中国人在一起谈论平生所见过的最大的风。日本人说:"有一次日本遭受台风,许多大树被台风折断了。" 美国人说:"有一次美国刮龙卷风,吹倒了许多房屋,还死了人。" 中国人说:"你们说的风都不算大,因为还能见到折断的树和吹倒的房屋。近几年有一股禁摩风横扫中国,100多个城市受灾,那些城  相似文献   

9.
在国产车里,个性似乎成了刻意避讳的话题。我们从来都无法在德国车里看到张扬,也不能在日本车里找到奔放,法国人总是给我们时过境迁的浪漫,真正的美国车几乎不再国产。一个约定俗成的怪圈便是,个性车=小众车≤进口车。你可以从量产成本的方向来考虑,但北京现代已经决定打破常规,用ix35来雷出个黎明。  相似文献   

10.
两人Smart     
我在美国住了快二十年了,最早开过一款两门的小车,是美国克莱斯勒公司和日本三菱合作生产的Plymouth Champ,没有后行李箱,中国人叫“两箱”车,美国人叫“掀背”(hatchback),省油、小巧,因此停车比较方便,在纽约也学会了用前后保险杠硬“挤”出个位置停进去的技巧。但是很快就开始用大车了。美国公路超大,油价又低,早几年一加仑油才1美元,也就是两块钱人民币一公升,油比矿泉水还便宜,有谁开小车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