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Thirouard M法 Mendez S法 Pacaud P法 Chmielarczyk V法 Ambrazas D法 Lavoisier F法 Barbeau B法 Garsi C美 孙丹红译 刘巽俊校 《国外内燃机》2011,(2):24-34
发动机缩缸强化是提高发动机效率的最佳途径之一,但因发动机排量较小,需要较高的升功率。研究以法国石油研究所的轿车用单缸样机试验为基础。该发动机升功率极高,且能承受高的热和机械应力。利用喷油压力高达250MPa的共轨喷油试验设备,在全负荷和部分负荷工况下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在全负荷工况下,提高喷油压力的措施比增大喷孔直径的措施更能提高燃油流量。这主要是因为较小的喷孔直径改善了空气卷入效果。将提高发动机的热和机械负荷限值与先进的涡轮增压系统相结合,会更有利于提高喷油压力。将高的喷油压力与高的增压压力和高的缸内最高燃烧压力相结合,能够得到极高的升功率(85~90kW)和高的燃空当量比(0.9)。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内燃调车机与干线牵引机车在运用中的不同特点以及目前DF5调车用柴油机燃烧不良的状况,从而提出对柴油机喷油提前角不同选择,同时介绍了调车用柴油机转速改变急速而与之相应的技术改造方案。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MB839柴油机燃油喷射系统喷油规律、喷油器偶件实际通流面积uf的测试,以及改变燃油喷射系统的结构参数对规律影响的试验,揭示了MB839预燃室式柴油机的喷油规律,并提供了如何改变燃油喷射系统的结构参数来改变喷油规律以满足柴油机工作过程的需要。 相似文献
7.
在一台光学高速直喷柴油机上采用多级喷射方法进行了低温压缩发火燃烧研究。对放热特点进行了分析。通过对自然火焰光度摄像,实现了整个循环燃烧过程可视化。测量了排气管内的NOx排放值,分析了引喷定时、引喷燃油量、主喷定时、运行负荷以及喷射压力对燃烧和排放的影响。低温燃烧模式是通过采用喷射定时远在上止点之前的小量引喷及随后在上止点之后的主喷来实现的。试验结果与传统柴油机(扩散)燃烧进行了对比。在所有低温燃烧下观察到以预混合为主的放热率曲线模式,而在传统燃烧方案下观察到典型的扩散火焰燃烧放热率模式。在传统的燃烧条件下观察到高亮度火焰,而在低温燃烧方案下观察到亮度低得多的火焰。在较高负荷和喷油量较低的方案,观察到在有些方案下有液态燃油喷入低温预混合火焰中。与传统扩散燃烧相比,低温燃烧在相似的运行负荷下取得了碳烟和NOx同时降低的效果。对于高负荷条件,由于缸内温度较高,NOx排放量较大。不过,与传统燃烧相比,高负荷条件下碳烟量有明显降低,这表明,增大喷射压力可显著减少碳烟排放量。 相似文献
8.
9.
10.
喷油正时对船舶柴油机排气中有害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别在发电机工况和推进工况下,通过在1台4135G柴油机上试验研究喷油正时变化对柴油机排气中有害成分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喷油正时适当延滞调整可以降低柴油机排气中NOx排放浓度,而柴油机的燃油耗率和烟度受到的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1.
为满足日益收紧的排放法规要求,柴油机管理系统正变得越来越复杂,不仅尺寸越来越大,而且其价格也日趋昂贵。研究的目的是在将柴油机优势最大化的前提下,开发一种简单且价格低廉的发动机管理系统。为此,提出了结合“动力”与“智能”的开发理念。“动力”意味着可以提供250~300MPa极高喷油压力的喷油系统;而“智能”意为领先的的闭环控制系统,这一系统可以利用集成在喷油器内部的压力传感器获得压力信号,自动修正喷油特性,即智能精准修正技术。这一技术将为柴油机创造出空前的附加价值。 相似文献
13.
为阐述高压喷射燃油雾化的机理,以及喷雾燃烧的机理,使用快速压缩装置和各种光学摄像系统观察了高温、高压气体中燃油喷雾动态的试验结果。 相似文献
14.
15.
16.
17.
Lewander M瑞典 Ekholm K瑞典 Johansson B瑞典 Tunestal P瑞典 Bergstrand P瑞典 Milovanovic N英 Keeler N英 Harcombe T英 周苗译 《国外内燃机》2009,(5):25-33
部分顸混合燃烧(PPC)在燃烧可控性高和排放特性方面接近于均质充量压燃发动机。为了实现PPC,滞燃期必须足够长,以使燃油在燃烧前与空气充分混合。喷油需足够早,同时采用高废气再循环(EGR)率,以获得较长的滞燃期。为了明确PPC的原理,创建了燃烧特性随喷油定时、EGR率变化的脉谱图。在一台6缸重型柴油机上进行燃烧特性的研究,喷油始点由早到晚变化,EGR率的范围也很大。在参数扫描期间监控发动机的排放情况,在低排放、高效率的最佳区域内,研究了喷油压力和发动机转速对燃烧的影响,以获得对燃烧更全面的了解。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BMW公司的喷束引导式汽油缸内直喷燃烧系统,它解决了壁面引导和气流引导的第一代缸内直喷燃烧系统的最大问题。由于喷油器中置,喷束引导式系统提供了火花塞附近的分层混合气,并显著降低了湿壁效应。外开式压电喷油器的低喷雾贯穿度和高喷雾稳定性可使分层汽油机的运行脉谱拓宽到更高的负荷和转速。压电驱动使喷油器针阀开启非常迅速,能以极短的时间滞后完成多次喷油,可以灵活地标定,以提供高效的燃烧,使未燃HC、CO的排放很低。与传统的节流式汽油机相比,喷柬引导系统在新欧洲测试循环下可节省燃油约20%。此外,与涡轮增压的进气道喷射汽油机相比,BMW的喷束引导式缸内直喷燃烧系统具有很大的气门重叠角,气缸得到完全扫气、不留残余废气的运行策略导致在很低的发动机转速下也能得到极好的全负荷性能,发动机的动态响应得到改善,因此很适合涡轮增压。 相似文献
20.
12V180ZJC型柴油机燃烧放热规律的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弄清直喷式柴油机的燃烧放热规律对柴油机性能的影响,本文以我厂在90年代初与奥地利AVL研究所联合开发研制的12V180ZJC型柴油机为例,将在AVL研究所试验台上按Ne-1324kW的螺旋桨特性试验所得试验数据和在各工况下所取得的燃烧放热率图为依据,进行分析,提供燃烧放热特性的帮助,寻找燃烧放热率图与柴油机之间内在的联系,希望对研究高速直喷式增压柴油机的燃烧过程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