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1 故障现象我单位在维修六合县公路站合矿 WY80液压挖掘机时 ,发现该机直线行走时向左偏 ,左行走无力 ,在软土上向右转弯困难 ,且在该挖掘机发动机低速时 ,右边能行走 ,左边则不能。2 故障原因检查根据该挖掘机行走动力传递顺序 ,我们做了如下检查 :(1)液压泵 该挖掘机主液压泵除供行走马达高压油外 ,还为小臂油缸、大臂油缸供油。而该机大臂油缸、小臂油缸均正常工作 ,故确定该泵没有问题。(2 )先导控制系统 该挖掘机主控制阀由先导油路控制 ,若先导油路压力低 ,先导油推不动行走阀阀杆 ,或推动行走阀阀杆行程小 ,均会导致左行走无力…  相似文献   

2.
为了分析液压挖掘机工作装置在实际工况下的动态特性,以XE215G中型挖掘机为研究对象,利用实测的动臂、斗杆和铲斗油缸压力和位移数据,通过建立动力学模型间接计算所有铰点载荷。与此同时,测试动臂、斗杆大应力部位的应力-时间历程。对动臂、斗杆进行瞬态动力学分析,将瞬态动力学分析结果与测试结果对比,发现2种结果中测点处的应力变化规律基本吻合,证明瞬态动力学分析结果可信。瞬态动力学分析能够反映实际挖掘过程中的工作装置动应力分布规律,其他未测试危险点位置的应力-时间历程也可以根据瞬态动力学分析获得。  相似文献   

3.
为了分析液压挖掘机工作装置在实际工况下的动态特性,以XE215G中型挖掘机为研究对象,利用实测的动臂、斗杆和铲斗油缸压力和位移数据,通过建立动力学模型间接计算所有铰点载荷。与此同时,测试动臂、斗杆大应力部位的应力-时间历程。对动臂、斗杆进行瞬态动力学分析,将瞬态动力学分析结果与测试结果对比,发现2种结果中测点处的应力变化规律基本吻合,证明瞬态动力学分析结果可信。瞬态动力学分析能够反映实际挖掘过程中的工作装置动应力分布规律,其他未测试危险点位置的应力-时间历程也可以根据瞬态动力学分析获得。  相似文献   

4.
装载机新型工作装置无误差设计理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了一种能使装载铲斗无误差平移的新型工作装置,给出了这种新机构的设计计算方法。根据曲线轴对称原理,推导出了能使装载机工作装置无误差平移的理论基础,证明了只要适当地设计动臂油缸活塞杆直径,就可以在油缸的基本参数上保证机构工作时两油缸同步运动,使铲斗在作业过程中保持平移;使装载机工作装置结构大为简化,为进一步改进现有装载机工作装置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这种微型汽车用的液压双管路制动总泵,其泵体用高强度铝合金铸造,泵体上有两个贮油杯,分别贮存、补充前后工作腔的油液、两个出油阀分别与前后制动分泵相连。泵体内有两个总泵活塞、前后串联,在前后总泵活塞上共有5个用橡胶制成的总泵皮圈,将总泵内腔分隔成4个空腔,其中两个为工作油缸,两个为补偿油缸,详见附图。在正常情况下,当驾驶员踏下制动踏板时,推杆推动前活塞向左移动,压缩前回位弹簧,使油压升高,把油液压向前制动分泵。与此同时在这油压和前回位弹簧力的共同作用下,推动后活塞也向左移动,使后腔的油压升高,传递给后分泵。通过两条制动管路油压升高,促使前、后轮同时制动。  相似文献   

6.
问题1关于油压式自动平地机叙述如下,请您指出哪一项是错误的?1)在作业装置操纵动力系统中无安全销。2)由于回转盘的回转是由油缸驱动的,所以铲刀不能作360°回转。3)即使在发动机转速一定的情况下,也能自由控制作业装置的操作速度。4)铲刀升降用油压系统,也有左右分别  相似文献   

7.
章嘉伟 《汽车维修》2013,(10):45-47
6.D位6挡液压系统控制原理当变速器在D位6挡时,如图9所示,油泵将油从油底壳内泵出,ATF油经过主油路调压阀的调节,被分为工作油路和控制油路,工作油路来到各执行元件换挡阀处等候,控制油压经过控制油压调节阀1,2调节后,来到各挡位电磁阀处等候;B1电磁阀断电,B1电磁阀为常开电磁阀,控制油路直接通往B1换挡  相似文献   

8.
柴油机的燃油油路可分为3部分:负压油路、低压油路和高压油路。 1负压油路故障诊断 负压油路是指从燃油箱至输油泵的油路。发动机工作时这段油路中的压力低于大气压力,因此故障仅可能是漏气,而不可能是漏油。漏气会降低此段油路中的真空度,使进入输油泵的燃油(柴油)减少,以致输油泵供油量不足甚至断油,发动机不能起动。当漏气量较少时,输油泵尚可持续供油,但发动机起动较困难或发动机起动后不久就自行熄火。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是:空气具有可压缩性,进入油路中的少量空气从喷油泵柱塞油孔被吸入泵腔后成为气泡,其体积随着喷油泵柱塞的往复运动而变化。当柱塞在上升(压油)行程时,气泡被压缩,使油压不能升高到所需要的喷油压力;当柱塞在下降(返回)行程时,气泡又膨胀而恢复到原来的体积,使泵腔无法产生吸油的真空,如同被堵塞一般。因此,在负压油路中绝对不允许存在哪怕是最微小的漏气点。  相似文献   

9.
为确保发动机能够顺利起动着火和摩托车行驶安全,在起动发动机前,应完成摩托车的技术项目检查,如果发现异常,应立即排除。经检查确认各项目符合摩托车行驶要求后,再起动发动机。1骑式车的起动1,1骑式车冷起动将油箱开关手柄由OFF工作位置旋转至ON工作位置,接通油箱至化油器的油路,使汽油自油箱不断的经油箱开关进入化油器。置右手开关座上的紧急熄火开关处于运转工作位置。将变速器切换至空挡位置。根据  相似文献   

10.
1.常见故障 (1)车箱举升困难;(2)升举缓慢有窜动;(3)重载举升不起;(4)车箱举起后自行下落;(5)车箱不下落;(6)车箱举升不能停在任意位置。 2.故障检修 (1)首先查看是否有足够的油平面,不足时应按规定予以添加。(2)查看取力器操纵机构工作是否正常;油路、气路有无漏渗现象,必要时还应检查有无堵塞。(3)检查油泵、分配阀、限位阀等工作是否良好,举升缸是否密封良好,必要时予以修复。(4)检查操纵系统的各种操纵阀门动作  相似文献   

11.
汽车的气制动系统管路中所装用的自动防冻泵(参见图1)是接于自动排水调压阀之前,利用调压阀卸荷的气压脉冲控制防冻泵工作,使防冻液(乙醇)自动滴入管路,以防残存冷凝水冻结而影响制动阀的正常工作。一、结构原理在气温低于0℃时,先向贮液杯7内充以乙醇,并视不同气候情况来确定防冻泵工作开度,即:气候寒冷而潮湿时,将手柄1旋至上方1/1位置,使防冻泵处于全开工作状态;气候寒冷而干燥时,可将手柄旋至右方1/2位置,使防冻泵处于半开工作状态。当进气口气压  相似文献   

12.
正(接上期)4.3挡油路分析EDS-B、EDS-E激活,EDS-C未激活,8HP的3挡油路示意图如图13所示发动机和油泵工作,建立油压,由主油路调压阀Sys-V调节系统压力,即主油路油压。EDS-B是上升型,激活时,输出控制油压,HV-B1和HV-B2锁紧阀切换到制动器B1和B2活塞,KV-B1和KV-B2离合阀调节制动器B1和B2活塞压力的大小,制动器B维持工作。EDS-C是下降型,未激活时,输  相似文献   

13.
3.液压油路工作流程F4A4自动变速器的液压油路设计得比较简练,各换挡执行元件的液压油路基本上采用并联控制方式,液压控制效能较高,维修起来也比较方便。(1)主油路工作流程。主油路工作流程如图8所示。从油泵泵出的高压油,经调节阀调制成主油路油压(管路油压),然后分配至手动控制阀、转换阀、失效保护阀A、失效保护阀B。  相似文献   

14.
挖掘机采用泵阀复合进出口独立控制液压系统较传统抗流量饱和的负载敏感系统(LUDV)可显著降低阀口工作压差,提高能量利用效率,同时降低柴油机转速及其扭矩输出,改善柴油机的燃油经济性,但在动臂下降、回转制动工况时液压系统功率输出较小,柴油机工作于低负荷工况,尚有较大节油空间。为优化柴油机工作区域,进一步提高泵阀复合进出口独立控制挖掘机的整机经济性,提出基于柴油机万有特性分析的柴油机-液压泵功率匹配方案。通过对比泵阀复合进出口独立控制系统与LUDV系统的动臂工作特性和回转特性,明确动臂单动作、回转单动作时的功率范围,并依据柴油机万有特性曲线,分析2个系统在相应工况时柴油机的工作区域,指出对于泵阀复合进出口独立控制系统,当动臂下降、回转制动时,柴油机输出功率远小于1 800 r·min-1所对应的额定功率。为改善此工况时柴油机的经济性,基于柴油机三缸工作模式和柴油机两缸工作模的万有特性曲线,确定功率匹配的控制策略,当挖掘机动臂举升时,柴油机全部气缸工作,动臂下降时,柴油机采用两缸工作模式;当以最大半径回转启动时,柴油机全部气缸工作;以最小半径回转启动时,柴油机采用三缸工作模式;回转制动阶段,柴油机工作于两缸模式。建立整机动力系统试验平台,进行动力性和经济性比较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满足的动力性的前提下,采用柴油机多个气缸停缸技术,动臂单动作举升过程中降低燃油消耗20%,在最大半径回转过程中,可降低燃油消耗40%,在最小半径回转过程中,燃油消耗降低20%,节能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5.
三.速度油压检测 速度油压检测是检测离心式速度阀是否发生卡滞,速度油压油路是否发生赌塞。 离心式速度阀由于油液污染发生卡滞,变速器便会因速度油压低于正常值,出现升挡迟缓、升不上超速挡,严重时升不上直接挡的故障。速度油压油路赌塞时也会发生类似故障,严重赌塞时会造成变速器不升挡的故障。 将压力表与离心式速度阀后侧的测试孔相连(如图2所示),启动发动机,将换挡手柄移至D位,在行车制动、极限怠速运转时,速度油压最好为零,最大不超过  相似文献   

16.
挖掘装载机装载工作装置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挖掘装载机是一种新型工程机械,其装载工作装置是特殊八杆机构.模拟了动臂油缸、翻斗油缸模型和工作装置的有限元模型,对工作装置在正载及偏载工况下进行有限元分析,得出动臂应力分布图,从而找出动臂结构上的最大应力分布区,为产品改进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晶体管电动汽油泵在使用中,可能会出现泵油不足或不泵油的故障。当出现这种现象时,应进行以下检查。1检查电动汽油泵a.接通电源,油泵工作正常,但油压不足,则可能是排油阀、吸油阀或回位球阀与其阀座之间有脏物,破坏了密封;也可能是油路堵塞、回位弹簧弹力不足、柱塞磨损过度、柱塞与套筒的间隙过大造成的,应拆开柱塞检查和清洁。b.接通电源,油泵不泵油时,应检查电源是否接通,拆下火线试火,有火说明电源接通,然后将其拆下的火线触及油泵的火线接柱,观察油泵。若柱塞被吸下但不回位,则一般是由于三极管击穿短路;若柱塞不动作,应先检查泵油部分…  相似文献   

18.
为了克服斗杆各铰点力分别编制成载荷谱进行疲劳试验加载时各力之间关联特性无法再现的问题,即为了获得能够反映实际工况,且能用于编制台架疲劳试验程序谱的基础载荷数据,提出一种复杂载荷等效方法。首先分别采用三维销轴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位移传感器和应变片,实测挖掘机工作过程中斗杆与铲斗的铰点力、油缸力、摇杆力、工作姿态及斗杆疲劳关键点应力时间历程;其次根据各铰点力的规律和斗杆的运动特征,确定在斗杆局部坐标系下进行台架疲劳试验的加载方案;再根据斗杆截面应力状态,提出以斗杆最大弯矩截面上应力最大点的应力一致为载荷等效基准,将斗杆上的各铰点力等效为斗杆局部坐标系下的1个单向载荷,最后将该等效载荷加载下斗杆结构上3个疲劳关键点的应力-时间历程与对应测点实测应力-时间历程进行对比。结果表明:2条应力曲线相关程度在1#测点处达到97.21%,在2#测点处为91.54%,在3#测点处,相关程度略低,但也达到88.6%;各疲劳关键点处由等效载荷引起的损伤均与实测应力产生的损伤十分接近,从而验证了载荷等效方法的有效性;按该等效方法求得的等效载荷是编制斗杆疲劳计算载荷谱和台架疲劳试验程序谱的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9.
<正>LFV发动机都采用了由电磁阀控制的变排量机油泵,发动机控制模块可以通过电磁阀控制机油泵排量的变化(如图10所示),从而控制油压。在不需要高油压输出时,减小泵排量,降低燃油消耗。机油泵控制部分分为两路:机油经过滤清器后从主油路分出两个控制油路,回到机油泵控制其排量,其中一路直接作用在A腔,另一路经过电磁阀控制作用于B腔,当两股油压共同作用时,克服弹  相似文献   

20.
花键轴自动线是由三台仿形车床组成。料道的方向与机床主轴平行。上料及下料分别由两个机械手来完成,其结构基本相同。现只介绍下料机械手。下料机械手是把已加工好的工件从机床上取下,转送到下一工位的料道上(图3)。机械手系由旋转油缸8、夹紧油缸3、锥齿轮的行星机构及卡爪2组成。机械手共有两个动作:机械手转臂的正、反向回转运动;卡爪的夹紧与放松运动。机械手转臂的回转运动是由旋转油缸8,带动转臂6回转。由于中心轮7固定不动,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