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用4种不同方式对4种高速公路边坡植物进行处理,并进行光合生理特性测定,结果发现:椰丝1号、椰丝2号两区植物生长状况良好,相比之下,对照、三维网两区植物生长状况不理想。在测量时,因为受到温度等外界因素的影响,椰丝1号、椰丝2号区植物光合速率(Pn)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表现出相对较低的光合速率。由于叶片叶肉细胞光合活性的降低,椰丝1号、椰丝2号区植物出现相对稍高的胞间CO2浓度(Ci),气孔导度(Gs)下降,蒸腾速率(Tr)下降。椰丝1号区植物受温度等因素影响过大,光合速率下降明显,水分利用率(WUE)比另外3区低,对照、三维网、椰丝2号3区之间相差不大。  相似文献   

2.
实验在固定了光照强度和CO2浓度的条件下,分别测量了渝湛高速公路边坡四个实验样地中猪屎豆(Cro-talaria mucronata)、山毛豆(Tephrosia candida)、柱花草(Stylosanthes gui-anensis)、狗牙根(Cynodon sp)四种植物于两个生长季——1月和3月的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和气孔导度(Gs)等。结果表明:在测量过程中,两个生长季各植物的Gs、Tr随温度变化表现出不同趋势,Pn随温度增大而增大。无论Pn还是WUE,猪屎豆和狗牙根都比山毛豆和柱花草高,说明这两种植物生长最好,环境适应能力最强。  相似文献   

3.
1.喷射/点火系统ECU2.蓄电池3.点火开关4.25A系统保险丝5.5A ECU保险丝6.双继电器7.转速计数器8.1号点火线圈(1、4缸)9.2号点火线圈(2、3缸)10.燃油蒸汽再循环电磁阀11.氧传感器  相似文献   

4.
青藏公路高温冻土区沥青路面下土体热动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青藏公路多年冻土区温度的监测资料,分析了高温冻土区普通路基下冻土的热状态及其人为上限的演变特征,并与自然地表下的变化特征进行对比。结果表明:1)沥青路面近地表温度年增幅明显大于自然地表的温度年增幅;2)与自然地表下相比,沥青路面下深部(h>6m)土体具有较小的温度梯度,对外界热扰动敏感;多年冻土温度逐年升高,不利于路基的长期稳定;3)高温冻土路基下浅部土体,冻结期明显小于融化期。融化期时间提前至3月底4月初,而冻结期开始时间与自然地表下均为11月底;融化深度大于冻结深度;4)沥青路面下多年冻土人为上限逐年下降,下降速率快于多年冻土天然上限下降速率,并且在多年冻土顶板上部已经形成贯通的融化层,融化层厚度逐年加厚。  相似文献   

5.
针对钒基选择性催化还原剂(Vanadium-Based Selective Catalytic Reduction,V-SCR)可挥发出有毒五氧化二钒(V_2O_5)气体的特点,对4个不同厂家的V-SCR样品,进行了不同温度和时长下的V_2O_5挥发速率的测试,对钒挥发的起始条件影响因素、V_2O_5挥发速率与老化温度、老化时间和老化热当量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同时考察了氨逃逸催化器(Ammonia Slip Catalyst,ASC)对钒挥发物的吸附拦截效果,分析了由钒挥发问题引发的V-SCR应用于重型柴油车(Heavy-Duty Diesel Vehicles,HDDV)的安全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温度是触发V-SCR钒挥发活动开始的最核心因素。  相似文献   

6.
在室温下对不同钢板在各种应变率下的拉伸变形力学行为进行了试验,基于试验数据与Johnson-Cook模型(不包含温度因素)理论进行对比分析.研究表明,车身用钢板材料的拉伸强度随应变速率的增加而增强;不同材料的应变速率敏感性随抗拉强度的增加而降低;应变速率每递增一个数量级,所引起的强度增加的绝对值是一个相对稳定的常数.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砂黏复合地层中复合比与盾构掘进参数之间的规律,依托石家庄地铁1号线白留区间隧道工程,基于现场盾构掘进试验,通过对盾构原始掘进参数的二次转换,建立标准推力-标准转矩特征空间,并对传统盾构掘进速率模型进行修正。研究结果表明: 1)正常掘进状态下,标准推力和标准转矩成对数关系,随着复合比的降低,标准推力和标准转矩增加; 2)根据参数点在特征平面的分布和对应的施工状态,将特征平面划分为Ⅰ区(正常掘进区)、Ⅱ区(转矩偏大区)和Ⅲ区(推力偏大区),并依据复合比的不同,将正常掘进区进一步划分为Ⅰ1、Ⅰ2、Ⅰ3、Ⅰ4区; 3)基于标准推力和标准转矩,建立适用于砂黏复合地层的掘进速率预测模型。  相似文献   

8.
48V NR F1一F2一F3 (插接器) F4一G4 eAN网网线(H) cAN网网线(L) c001诊断插头加速踏板位置传感器搭铁脚加速踏板位置传感器1号信号脚加速踏板位置传感器供电脚加速踏板位置传感器2号信号脚制动开关(常闭)信号脚线性压力传感器搭铁脚线性压力传感器信号脚线性压力传感器供电脚炭罐电磁阀供电脚十Apc供电接地MCll接地MCll接地MCll H3丽G2 G3前氧传感器信号脚1号喷油器搭铁脚2号喷油器搭铁脚3号喷油器搭铁脚4号喷油器搭铁脚前氧传感器供电脚点火线圈1、4缸初级线圈点火线圈2、3缸初级线圈发电机信号脚发动机温度传感器信号脚发动机…  相似文献   

9.
黎亮  杨晓松  王成  韩志强 《公路》2021,66(11):290-295
为探究负载条件下纤维拉拔特征及性能,通过自制试验仪器,对不同纤维长度(1 cm、2 cm、3 cm、4 cm)和负载应力(100 kPa、200 kPa、300 kPa、400 kPa)条件下的纤维进行了拉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1)负载条件下,纤维拉拔全过程分为3个阶段(线性阶段、屈服阶段、软化阶段),拉拔过程连续无明显拉拔力突变情况;(2)随着拉拔位移的增加,线性阶段拉拔力线性增加,软化阶段拉拔力线性下降,拉拔力在线性阶段的增长速率显著大于软化阶段的下降速率;(3)线性阶段拉拔力的增长速率受负载应力和纤维长度变化的影响较小,软化阶段拉拔力的下降速率显著受到负载应力和纤维长度的影响,负载应力越大,下降越快,纤维长度越大,下降越慢;(4)峰值拉拔力随着负载应力和纤维长度的增加而增加,纤维-土界面抗剪强度随着负载应力的增加而增加,随着纤维长度的增加而降低.纤维在土中的拉拔特征和性能同时受到纤维长度和负载应力的影响,负载应力增强了纤维-土的界面相互作用,纤维长度会削弱纤维-土的界面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中外公路》2021,41(3):269-273
借助工业CT对两种典型结构的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损伤发展规律展开研究,对其CT图像进行了环形分区分析,建立基于R_d指标的损伤变量,分析不同结构类型之间的损伤发展差异。研究结果表明:(1)断面R_d值的变化与微裂纹的产生、扩展、贯通等演化过程相关;(2)加载初期,N1结构外环区损伤速率最小,N4结构内环区损伤速率最小;N1结构内环区和中环区在试件上部损伤程度更大,外环区在试件下部损伤程度更大;N4结构内环区和外环区在试件上部损伤程度更大,中环区在试件下部损伤程度更大;(3)基于R_d指标建立的损伤度与荷载呈二次增大关系,加载初期损伤较小,后期损伤加速发展,与水泥稳定碎石实际宏观损伤规律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11.
以某高速公路内岩溶区桥梁桩基建设为研究背景,探索各因素与桩基承载力的关系情况。选取ANSYS软件平台搭建相对标准化的三维模型探索工况情况、溶洞高度、溶洞跨度、桩身弹性模量等4个因素依次变化时桩基荷载与沉降位移变化关系。最后得到如下结论:(1)岩溶会削弱桩基承载力,桩基施加于溶洞顶板的影响大于桩基贯穿溶洞的情况。(2)桩基贯穿溶洞时桩基最大承载力与溶洞高度、跨度均呈线性负相关关系,溶洞高度的影响大于跨度。(3)桩身弹性模量与桩基最大承载力呈正相关关系,若弹性模量大于30. 0 GPa时增长幅度逐次减小。  相似文献   

12.
普通沥青混合料按照ASTM D2493的等黏原则可以确定沥青混合料的施工温度,但不适宜于改性沥青混合料。通过4种SBS改性沥青混合料在不同压实温度下的旋转压实试验建立毛体积相对密度与压实温度的关系,由此得到混合料最佳压实温度,根据该最佳压实温度下的黏度与剪切速率关系,得到黏度0.28 Pa.s对应的剪切速率大约在60 s-1。由此建议改进的改性沥青等黏原则测黏剪切速率为60 s-1,而不是ASTM D2493规定的6.8 s-1,结果表明新方法确定的改性沥青混合料施工温度可降低10℃以上。  相似文献   

13.
为解决高海拔隧道火灾通风及人员疏散的问题,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设计低海拔隧道(0 m)和高海拔隧道(4 000 m)不同纵向风速条件下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1)较小风速(1 m/s)不会破坏烟气分层,反而会延缓烟气下降的速度,隧道上下游疏散环境比无纵向风(0 m/s)更好,可用疏散时间更长,较大风速(2 m/s、3 m/s)可保证火源上游处于安全的疏散环境,但会破坏烟气热分层稳定性,导致下游烟气下降快,不利于下游人员疏散;2)与低海拔地区隧道相比,高海拔地区隧道烟气层下降速度更快且烟气层高度更低,温度、能见度条件相对较差,高海拔隧道不同风速条件下各位置可用疏散时间整体小于低海拔隧道。  相似文献   

14.
改性沥青混合料的拌和与压实温度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根据改性沥青混合料取得最佳压实效果的温度、黏度与剪切速率的关系,通过试验研究,得到较佳的改性沥青测黏剪切速率为60 s-1;在该剪切速率下,测试不同温度下改性沥青的黏度,得到改性沥青的黏度-温度曲线;再按拌和黏度(0.17±0.02)Pa.s和压实黏度(0.28±0.03)Pa.s确定改性沥青的拌和与压实温度。结果表明:由该方法确定的改性沥青混合料的拌和与压实温度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15.
为了获得性能表现更加优异的PPA与SBR复合改性沥青,采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对其制备工艺进行优化。分别对不同掺量、剪切时间、剪切速率以及剪切温度下制备的复合改性沥青进行针入度、软化点、延度、旋转粘度等物理性能试验,研究各因素间的耦合作用对复合改性沥青的性能影响。通过对其各因素间的非线性关系进行拟合,并引入总评归一值(OD)来对其改性效果进行综合评价。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可以很好地对其制备工艺间的各因素水平进行优化;当PPA掺入量为1. 75%、SBR掺入量为4. 19%时在158℃的温度下,采用4 200 r/min速率高速剪切62 min可以得到最优的性能表现,且预测值与实际值偏差4. 9%具有较高的拟合度。  相似文献   

16.
正一、拆卸1.排空发动机机油。2.拆卸散热器总成。3.拆卸燃油泵总成(高压)。4.拆卸PCV软管。5.拆卸4号PCV软管。6.拆卸3号PCV软管。7.拆卸2号PCV软管。8.断开发动机线束。(1)从4个点火线圈总成上断开4个连接器,如图1所示。(2)从凸轮轴正时机油控制阀总成上断开连接器。(3)从2个凸轮轴位置传感器上断开2个连接器。(4)从空燃比传感器上断开连接器。(5)拆下螺栓并从汽缸盖罩分总成  相似文献   

17.
为解决软弱富水地层四线大断面隧道近距离下穿大型综合管廊的支护及沉降控制技术难题,以广佛城际下穿华康道管廊工程为例,通过案例调研、方案比选、数值模拟分析及现场监测的方法,对超前加固方案、暗挖支护参数、施工工法、施工工艺等开展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管廊底部设置托底管棚+隧道拱部超前管棚+水平旋喷止水预加固+双层衬砌的协同支护方案在工程适应性、工期及造价方面最优。2)4管隧道采用(1)—(3)—(2)—(4)顺序开挖,(1)、(3)、(4)号隧道采用CRD法,(2)号隧道采用三台阶法对隧道沉降及管廊沉降控制最优。3)(1)号隧道开挖时隧道及管廊沉降变形速率最大。4)地表、管线、管廊及拱顶沉降变形均在5mm内。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轨道交通站台引导员在不同位置的效用情况,利用Wi-Fi嗅探技术收集北京南站地铁14号线站台客流数据,基于实测数据分析候车乘客运动特性及引导员影响方式.设计3种相对位置不同的引导员布设方案,分别构建地铁站台系统仿真模型,通过实验证明了各引导员位置布置方案的在各客流密度条件下的适用性.结果表明,不同客流条件下,引导员在不同位置时其引导效果不同.在低密度(270人·次/周期)客流条件下,位于站台侧部的设置方式效果最优,均衡度方差较其他2种方案分别下降0.02和0.08,站台二次上车人数分别下降4人和9人;在中密度(360人·次/周期)条件下,位于楼梯口的设置方式效果最优,二次上车人数分别下降了28人·次和12人·次;在高密度条件(450人·次/周期)下,同样为站台侧部方式最优,较其他2种方案,均衡度方差降低0.07和0.1,二次上车人数下降7人和13人.   相似文献   

19.
为了研究不同材质的植物纤维毯早期覆盖对植被重建的效应,在河北石(家庄)-安(阳)高速公路边坡开展了3种材质的植物纤维毯覆盖下的草灌混播群落建成效果小区试验。以传统植被修复中采用的无纺布覆盖为对照,研究覆盖对早期植被群落的出苗与生长性能、抗逆性及后期生长势等的影响,分析了植物纤维毯对土壤微环境的改良效应。结果表明:覆盖材料间对植物出苗率及植被初期覆盖度有显著差异,稻草毯、混合毯优于无纺布,椰丝毯表现较差;植物纤维毯覆盖提高了植株越冬与越夏表现,冬季毯表株数比由低到高依次为无纺布、稻草毯、混合毯、椰丝毯;植物纤维毯覆盖对次年植被生长密度、植被覆盖度等指标均有较好作用,各处理的均值均较无纺布高;植物纤维毯覆盖对种子早期发芽与穿透较传统方式阻碍效应明显,但对土壤微环境更具有改良效应,可缓冲土壤温度变化幅度,有利于增加了地表粗糙度,保持水土及种子,从而可提高植被综合质量表现,实现植被成坪。  相似文献   

20.
郭璟  张自崇  马然宙  郭海青 《公路》2012,(10):186-191
为掌握京港澳高速公路安阳至新乡段中央分隔带植物现存和生长状况,2011年3月下旬安新分公司养护管理科开展徒步全程113.17 km中央分隔带植物调查.结果表明:(1)河南桧由于客观、主观多种原因造成总体生长趋向死亡;(2)11种花灌木生长状况参差不齐,其中紫叶碧桃、红叶石楠、丁香、木槿、红叶李、金银木较适宜安新高速公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