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的目的是为方便市民出行,保证最基础的社会组织的正常运转。但世界上许多城市的经验表明,公共交通设施日臻完善所带来的益处绝不仅仅局限于这一方面,而是在相当广泛的范围内推动了城市环境的改善。新加坡和香港都有完善的城市公共交通系统,这两座城市的人均小汽车使用率都很低,他们都非常重视城市交通的  相似文献   

2.
目前交通问题已经不是一个简单的出行问题,由交通带来的社会问题日益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私家车的飞速增多不仅是交通拥堵问题的主因,还造成了社会资源的分配不均。文中提出公共交通与小汽车出行的社会成本构成及计算模型,基于各项指标数据,计算公交车与小汽车的社会总成本并进行对比研究,以对城市中公共交通与小汽车出行的政策调整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3.
<正>目前,英国一些公共交通专家认为,无人驾驶公交车将拥有真正的未来。公共交通计划顾问加勒特·沃克说:"无人驾驶公交车超过无人驾驶小汽车的优点是,它在特别拥堵路段行驶时的优势更大。"无人驾驶小汽车毫无疑问拥有值得期待的未来,因为汽车总是要采用新技术发展的。  相似文献   

4.
交通拥堵收费是解决道路拥堵问题的有效措施。假设使用小汽车到达拥挤收费区域边界的出行者可通过2种方式到达拥挤收费中心区:小汽车直达及停车换乘公共交通(P&R)。对于出行者甲(对小汽车出行需求偏刚性)、乙(对小汽车出行需求偏弹性),采用进化博弈的方法,建立效益矩阵,分析在不同政府定价条件下两者出行方式选择行为的演化模型。结果表明,政府交通拥堵收费对出行者出行方式选择行为的演化起着重要作用,不同的定价区间会使得出行方式向不同的稳定状态演变。分析各种定价区间下出行者出行方式选择行为。  相似文献   

5.
鉴别不同出行者对公共交通的依赖程度,并分析其形成的致因差异,有助于从规划设计、政策制定等维度针对性地改善公共交通服务质量。设计并实施了居民出行的行为调查(revealed preference,RP)线上问卷,在数据质量检验的基础上引入关联匹配技术,通过融合出行调查数据与公共交通出行交易数据实现了个体公共交通出行链提取。提出了公共交通依赖性度量指标与关键致因指标,构建了AGNES-Apriori模型开展公共交通依赖性分级与不同层级群体强关联规则挖掘,并据此提出了公共交通依赖性层级提升的“两阶段”框架及出行激励策略集。结果表明:(1)居民公共交通依赖性可被划分为低、较低、较高和高依赖性4个层级,不同层级对应的强关联规则间具有显著差异性;(2)关联规则包含的指标数量与3个参数值呈负相关关系,高依赖性强关联规则出现的概率为低依赖性的2.1倍;(3)家和目的地到站点总距离、收入、小汽车可用性等客观条件是影响居民公共交通依赖性的关键致因,而公共交通出行低自由度是导致居民公共交通依赖性降低的重要原因;(4)较低的客观条件指标值通常促使居民形成较高的公共交通依赖性;(5)小汽车低可用性变量主要出现在...  相似文献   

6.
鉴于城市交通节能减排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通过研究比较城市公交与小汽车交通在节能减排方面的技术性能指标,分别从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科学发展小汽车、加强公交行业自身等方面进行策略分析,最后阐述了政府在城市交通节能减排领域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城市主体公交模式选择是构建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的重要工作内容,文章运用可拓理论,选择影响城市公共交通发展的5种主要模式:地铁、轻轨、BRT、使用公交专用道的常规公交和限制小汽车增加公交运力,遵循客观、易操作的原则,构建城市公共交通方式选择的可拓决策模型与协调度评价模型,并给出决策选择的具体实施步骤.  相似文献   

8.
王秀宝 《驾驶园》2011,(11):86-86
10,96日,我代表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城市公共交通学会参加了国际公共交通联会[UITP]哥德堡会议,并在会上作了“中国城市公共交通普及化发展趋势”的演讲。演讲中着重介绍了城市公共交通在中国受到普遍重视和迅速发展的情况,探讨了在城市公共交通普及化过程中遇到的私人小汽车发展、公交发展资金来源、推进公交节能环保智能化等问题。演讲受到与会者热烈反  相似文献   

9.
卷首语     
<正>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公共交通发展进入新阶段,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必须以强烈的历史使命感、责任感,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最大限度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以更大决心冲破思想观念的束缚、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提高推进发展的能力,努力开拓公共交通事业更加广阔的前景。深化公共交通体制机制改革。探索公共交通引导城市合理发展模式,完善城市交通拥堵综合治理机制,科学引导公众出行需求,合理控制私人小汽车的增长和使用,使公共交通成为公众出行优  相似文献   

10.
将交通系统看作是一个整体性的大系统,运用系统工程的思想,分析系统交通规划与城市规划、快速公交(BRT)系统与轨道交通、小汽车的增长与公共交通这几对关键问题,提出对上海城市交通规划工作的理念和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