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黄少卿 《航海》2001,(3):33
十月的澳大利亚,正是春光明媚的季节。1929年10月16日早晨,一艘名叫“玛梅德”的英国快速帆船载着21名船员,飞快地驶出了悉尼港。 帆船出港后的四天中,都是风和日丽的好天气,可是到了第五天夜幕降临之时,突然黑云翻滚,狂风大作,“玛梅德”帆船一下子就被狂风暴雨掀翻了,全体船员奋力拼搏,顽强地寻找着栖身之处。几个小时过去了,已筋疲力尽的船员终于发现海面上的礁岩,他们不约而同地朝礁岩游  相似文献   

2.
“我们已经到达了圣克鲁斯德特内里费港,全体船员和帆船一切正常,作短暂停留后我们继续航行。涅米洛夫船长。”这封无线电报是10月17日从“伊卡尔”号帆船上发来的。这艘帆船已经航行了1个月零8天。1987年9月9日,在尼古拉耶夫船舶学院帆船俱乐部的码头上,苏联第一艘环球旅行的帆船开始了它的航程。当然,不明缘由的人们觉得,这有什么大惊小怪的呢。但是,在十月革命胜利以后的年月里,竟没有一艘苏联帆船参加过环球航行。人们只在报纸、广播、电视中了解到保加利亚、波兰、匈牙利的帆船运动员  相似文献   

3.
帆船船员在加速时,总是非常担心船上的桅和帆突然断裂和破损。最近,法国“塔比”公司研制了一种船帆电子控制系统,它能够在现实的天气条件以及不超过船帆和船桅可以承受的负载的情况下,安全地把帆船的速度增加到可行的最大极限。船帆控制系统在一艘四桅  相似文献   

4.
马纬度     
北纬30度线上,经常出现无风期。在帆船时代,每当海员驶入这一海域,经常在此几个星期地等侯顺风的来临。他们给这一区域称作“马纬度”。这个名称是怎样产生的呢?原来,当哥伦布发现  相似文献   

5.
《游艇业》2011,(4):90-91
主帆是船上最重要的风帆,在不同风力时,通过增大或缩小主帆面积来控制船速对帆船行驶至关重要。因此主帆通常第一个被扬起,最后一个被放下。在电影《加勒比海盗》中,当杰克船长历尽劫难夺回“黑珍珠”号时,他命令船员“升起主帆”,随后那艘漂亮的多桅海盗船便乘风破浪,消失在海平线上。不过在现实的帆船航行中,“扬帆远航”并不这么轻松,有许多细节需要注意。  相似文献   

6.
1492年8月3日,伟大的航海家哥伦布受西班牙女王之侖,以“圣母·玛利亚号”帆船为旗舰,带领两艘随同船,从西班牙南部的巴鲁斯港出发,继续向那从没有人涉足过的远洋冒险航行。历尽艰辛,于同年10月12日到达了赞鲁巴斯岛,发现了美洲新大陆,开创了沟通两个世界的新纪元。  相似文献   

7.
Captain  David  C.  Bello  孟盼盼 《游艇业》2008,(2):148-151
我用这艘帆船做什么 关于“怎样购买一艘帆船”,或许你已经看过很多建议和方法了。不过不幸的是.多数写那些文章的人都是帆船制造商或者经销商。换句话说,他们是为了获得一定的利益而促使你去买他们的船。如果你曾经读过那样的文章,那么你很快就会意识到这一篇文章绝对是与众不同的。这篇文童中所涉及的方法和建议是从一个买主的角度出发,集合了众多帆船买主的智慧。  相似文献   

8.
高峰 《中国海事》2014,(9):77-77
人类利用风帆行船。已有5000多年的历史。15-18世纪,帆船进入鼎盛时期,不但在江河湖泊中“千帆竞发”,而且在远洋航行中,帆船也大显身手:郑和七下西洋,哥伦布远撒发现美洲新大陆,麦哲伦航海环球一周成功,都是风帆的卓越贡献!在发达的海洋国家,甚至还利用巨型帆船进行军事活动,因此有的学者将这一时期称为“帆船时代”,甚至称为“帆舰时代”。  相似文献   

9.
沈毅敏 《航海》2022,(2):6-11
<正>一、“泰兴”号最后一次远航1822年1月初,一艘巨大的远洋帆船,平静地停泊在厦门港。圆滚滚的肚子,船头呈方形,船艉高耸出水面,画着一只彩色的鹢鸟,处在精心装饰的叶状花纹之中。船头两侧画着两个巨大的眼睛,船艏部分漆成绿色,这意味着“泰兴”号帆船属于福建省,而且它们还以红色粗体字显示了这些船的登记号,见图1。  相似文献   

10.
海龟今昔     
1492年,为寻找一条登上加勒比海中的岛屿的水路,哥伦布率船在急流暗礁间穿行。忽然,帆船四周浮起一片油光,碧绿的圆盘把船团团围住,一颗颗蛇形头时而伸出水面。水手们惊得呆若木鸡。他们透过清彻的海水仔细一看,原来是海龟聚集在一起。其数量之多连帆船都难以通过。当时与这种海怪不期而遇并非  相似文献   

11.
唐黎标 《中国船检》2003,(11):98-100
2003年早春,新西兰奥克兰港的维阿迪克锚地,两艘漂亮的帆船为争夺“路易威登杯”帆船赛的冠军已经明争暗斗数月之久,此刻正安安静静地休整,准备着最后的“厮杀”。它们中的优胜者将与新西兰的帆船角逐“美洲杯”的归属。这两艘帆船,长一点的那艘是73米的美国船“甲骨文”号,高高凸起的烟色玻璃让人乍一看  相似文献   

12.
约翰·富兰克林爵士是英国的北极探险家。他于1845年率领着两艘帆船“埃利巴斯”和“蒂勒尔”号远航北上,对令人恐怖而神秘的北极进行勘察。那是个特大的冒险壮举,他的船只为此作了充分的准备,对船体进行了防冰加固,船员也是经过精心挑选的。这一远征在全国引起了极大反响,正因为如此,后来  相似文献   

13.
《游艇业》2010,(8):23-23
7月26日.一艘用上万个废旧塑料瓶建造的帆船,终于完成横跨太平洋的壮举,驶入了澳洲东南的悉尼湾。这艘名为“普拉斯提基”(Plastiki)的双体船有六名船员,今年3月从美国西岸的旧金山启程.在海上航行了128天.中途停靠莱恩群岛、西萨摩亚和法属新喀里多尼亚。然后朝目的地澳洲航行,全程15000公里。在航行中,船员们也依靠可再生能源,比如太阳能、风能、螺旋桨涡轮机和脚踏发电机,使用的水则是从尿液回收的。  相似文献   

14.
近几年来,促使许多船只进行环球航行的原因既不是战争,也不是商业贸易,而是3艘不起眼的小船打破了儒勒·凡尔纳在1873年出版的小说《80天环游地球》中主人公菲利斯福克创造的环球航行记录。 这3艘船都是帆船,其目的是竞争刻有儒勒·凡尔纳姓名的胜利纪念品。“Spot-Elec”号帆船创造了最高记录。1997年,这艘船仅用71天的时间,就完成了经由南美洲最南端合恩角所作的环球航行。这一成绩足以证明,高性能的现代帆船完全有能力在外海进行持续的高速航行。  相似文献   

15.
戴月 《航海》2003,(6):11-13
2003年早春,新西兰奥克兰港的维阿迪克锚地,两艘漂亮的帆船为争夺“路易-威登杯”帆船赛的冠军已经明争暗斗数月之久,此刻正安安静静地休整,准备着最后的“厮杀”。它们中的优胜者将与新西兰的帆船角逐“美洲杯”。这两艘帆船,长73米的那艘是美国船“甲骨文”号。高高凸起的烟色玻璃,让它乍一看好像刚从007电影里走出来。它的主人是拉里·埃利森,这位甲骨文  相似文献   

16.
一舟 《中国水运》2005,(2):40-41
600年前(1405年),中国的郑和远洋船队令人瞩目。船队由260多艘海船(据考证,最大的“宝船”有1万多载重吨)组成,载着2万多人,航行13万海里,向沿途30多个国家眩耀中国的富甲天下和乐善好施,说明中国当时造船规模和技术已达到相当水平。87年后,西方才有了第一次远航。那是哥伦布带领3艘小帆船和87人,去追寻《马可波罗游记》中神秘的中国。但从郑和以后,中国从海上消失了,  相似文献   

17.
海上大鱷     
“蓝色太阳堡垒号”之谜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有一艘苏联船在太平洋上遇难沉没了,几个脱险的船员侥幸游到一个荒岛上,他们被占领这个荒岛的日本军队扣留了。一个偶然的机会,他们发现了一个惊人的奇迹,在靠近荒岛的海底停着一艘从未见过的、巨大无比的潜水舰。原来,这就是日本大企图控制整个太平洋而研制的“蓝色太阳堡垒号”潜艇母舰。这艘母舰能长期潜在海底,单独活动。能携带许多各种型号的攻击潜艇,能  相似文献   

18.
为了纪念日本、墨西哥修好100年,“马里格朗戴”号终于来到日本。下面是一名25岁的日本妇女武市美帆作为特别船员参加“马里格朗戴”号横渡太平洋的航行后写下的航海日记——“马里格朗戴”号是一艘以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时所乘的船为原型的机帆船。由墨西哥的“海·人·和平”财团建造。全长45米,宽11.6米,高32.5米,总  相似文献   

19.
《游艇业》2010,(10):117-117
青岛浮山湾畔的海空,“纵横四海平安领航”的大旗迎风展动,更远处映衬它的是代表着这片海域无上荣耀的奥运五环标志,被暴雨连续冲刷两天后的海面格外平静。十一艘“飞虎”帆船一字排开,气势磅礴地向远处驶去。  相似文献   

20.
王庄林 《航海》2008,(3):35-36
1994年5月28日下午,“瓜波斯”号帆船完成了历时10年航行15万公里环游地球返回出发地——巴西圣卡塔琳娜州弗洛里亚诺波利斯市。60多艘船只护送“瓜波斯”号靠岸。这艘帆船由当地的一家人驾驶:父亲维尔弗雷多·许尔曼、母亲埃洛伊莎、两个儿子戴维和威廉。这一家庭的壮举——他们被当成运动英雄,受到运动爱好者们的热烈欢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