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甄秉国 《铁道勘察》2007,33(3):67-69
在收集既有区域地质资料和勘测资料的基础上,通过钻探、现场详细调查,对青藏铁路格拉段DK1933+000~+200段水害进行了系统的勘察和分析,查明了水害发生的主要原因。针对水害的发育程度、地形地质、施工等条件,提出了水害整治意见。  相似文献   

2.
甄秉国 《科技交流》2006,36(4):44-47
本文在收集既有的区域地质资料和勘测资料的基础上,通过钻探、现场详细调查,对青藏铁路格拉段DK1933+000-+200段水害进行了系统的勘察和分析,查明了水害发生的主要原因.针对水害的发育程度、地形地质、施工等条件提出了水害整治意见.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铁路水害,尤其是1996年重灾之年的铁路水害概况及所造成的损失,指出水害难以避免,但可通过有效的管理使损失减到最小,并详细列举了铁路防洪管理的内容,防洪及有待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4.
张宝玉 《铁道建筑》1998,(10):35-37
文章介绍阳安铁路堰河大桥1990年水害情况,分析了水害的成因,对桥渡勘察设计及管理维修提出了建议 。  相似文献   

5.
以持续性强降雨后郑太客运专线路基状态的检测评估为依托,厘清强降雨致损机理与路基水害类型,建立了强降雨后路基状态调查检测与评估方法,系统分析了该铁路路基的水害特征与产生原因并给出工程修复对策。结果表明:持续性强降雨下路基水害主要表现为冲刷作用产生的路基表层破坏和入渗作用诱发的路基内部侵蚀;雨后路基水害多发生于过渡区段的半填半挖路基和高路堤结构中,主要有差异沉降、不均匀沉降、坡面浅层滑动、整体滑移等;填料中细颗粒含量较高、路基结构形式设计、地形等是水害产生的客观条件,降雨作用下土水之间的相互作用是水害产生的内部机理。  相似文献   

6.
刘筠 《科技交流》2003,33(4):114-117
对某办公大楼地下室水害的现状、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根治地下室水害的方案建议。  相似文献   

7.
兰先锋  吴必在 《成铁科技》2005,(3):27-28,12
通过介绍重庆及周边山区铁路沿线降雨及水害特征,分析了水害产生的具体原因,进而提出了铁路防洪对策措施与建议。  相似文献   

8.
本文总结了怀化铁路分局20多年与水害斗争的经验。归结起来,就是要根据不同的地质,地形条件,水害大小以及人力设备情况,因地制宜采取不同的抢修方法和措施。  相似文献   

9.
武永吉 《铁道建筑》1999,(11):29-31
通过对大黑河水系与铁路水害关系的分析,采取间接防护与直接防护并举的方法,有效地提高了防护设施的综合防洪能力,减少了铁路水害损失。  相似文献   

10.
铁路水害成因分析及相应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害对铁路行车安全和运输秩序影响很大。分析了铁路水害频繁发生的主要原因,并提出确保汛期铁路行车安全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1.
运营铁路隧道水害整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万德友 《铁道建筑》2000,(12):13-15
在我国铁路运营隧道中不同程度水害的隧道约占70%。隧道水害的整治首先应从根本抓起,重视和提高隧道防水的设计和施工质量。在隧道维修实际工作中形成的行之有效的治理原则是,截、堵、排相结合,因地制宜,综合整治。  相似文献   

12.
研究目的:针对青藏铁路多年冻土区的主要水害类型,结合青藏铁路(二期)工程设计实例和施工现场情况,提出了病害处理原则和防治措施。 研究方法:首先从理论上对冻土及多年冻土进行了阐述,然后联系青藏铁路(二期)工程,从路基工程、涵洞工程、桥梁工程3个方面出现的各种水害类型分析入手,得出结果。 研究结果:路基工程、涵洞工程、桥梁工程3个方面出现的各种水害类型各有不同,但对青藏铁路今后的运营都将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必须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研究结论:多年冻土地区铁路工程设计施工的原则应针对多年冻土各种不同的地质特征,进行科学的分析,做出具体的处理措施,保证青藏铁路建设工程的经济合理性、安全性和可靠性。运营期对路基、涵洞、隧道和桥梁等铁路工程建筑物采取合理防护,从而确保青藏铁路建设工程的质量及正常运营,从根本上抑制变形、裂缝等水害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13.
山区铁路涵洞每年雨季易发生水害,影响铁路正常运营.为了查明山区铁路涵洞发生水害的原因,提高山区铁路抵御水害的能力,依托石家庄至太原铁路某涵洞水害实际治理工程,对特大洪水造成涵洞闷孔水害的成因进行分析,在调查该地区气象、水文、地质资料的基础上,按照"原状复旧、适当提升、完善排水系统、提升抗洪能力"的原则,经过桥涵水文检算...  相似文献   

14.
通霍铁路是蒙东地区一条重要的煤炭运输通道,线路沿松辽平原和大兴安岭南支余脉山前平原等地带通过,由于特殊的水文和地貌、地质条件,沿线水害多发。本文对既有线历年水害段落进行统计分析,得出了既有线水害的发生规律,对水害原因进行了细致深入的分析,并结合地区降水特征、地形及地质条件、工程条件等因素提出了既有线水害整治的原则和措施。  相似文献   

15.
从系统工程学理论角度出发,通过对采掘-排水-地下水系统致灾机制进行分析,确定了大水矿山地下水水害致灾主要是由系统中关键参量特性决定的,即由相邻水文地质单元径流补给、大气降水补给及排水系统排水量的不确定性导致;通过对3个主要影响因素的随机特征分布进行研究,得出系统灾害发生概率计算方法,为预测系统的灾害概率提供依据;将失效模型与矿山地下水模型结合,得到了地下水灾害强度及分布特征。该研究量化了矿山灾害,为制定水害防治方案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主要阐述了隧道漏水的危害,以及水害整治的办法。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以建设年代久远的既有铁路为例,针对既有线路标准低、水害多发的情况,从水害成因进行分析,提出了用完善线路径路和路网的方法对既有线路进行改建方案,以解决线路病害;进一步提高线路平面和纵断面技术标准,彻底解决线路水害隐患。研究成果可为其他类似线路水害和病害改造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分析研究造成铁路水害的原因,提出防范措施,以消除电站水库对铁路安全的潜在威胁。  相似文献   

19.
通过调查研究,分析丰沙线铁路水害成因,叙述完善排水体系、局部工程改造及建立监管体系等措施。  相似文献   

20.
通让线K78~K84是受水害侵袭地段,既有桥涵泄洪能力不足,在增建二线设计时,通过分析水害成因,进行新增二线线位设计方案选择,并结合地方水利规划设计,采用了综合的水害治理方案,供类似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