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世界轨道交通》2005,(10):14-14
英国最繁忙运输方向-西海岸铁路干线(WCRM)的改造工程.旨在采用先进技术和设备全面改造从伦敦到英国中部和苏格兰地区主要运输方向的铁路基础设施.更新陈旧的地面信号系统,消除通过能力限制区段.实现在伦敦与一些大城市间开行速度达到225km/h及以上的Pendulino摆式车体列车,大大缩短其间的旅行时间。  相似文献   

2.
干线铁路     
《世界轨道交通》2013,(5):12-13
英国Northern Hub铁路基础设施改造规划 英国正在实施北部地区Northern Hub铁路基础设施改造规划,主要目的是提高英国北部地区铁路网的运输能力,缩短地区性和一些城市市郊运输的旅行时间,满足这一地区未来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需要,总预算投资5.6亿英镑,整个工程计划将于2019年完成。  相似文献   

3.
唐勇勤 《铁道建筑》2007,(11):88-90
介绍宁夏东部化工基地铁路现状,预测2020年宁东地区铁路运输需求量,分析建设基地铁路的发展方针,提出2010年和2020年宁东基地铁路总里程分别达到200 km和300 km的发展规划,形成东西南北分别与国铁接轨的发展目标,满足宁东地区经济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4.
为推动粤西地区铁路高质量发展,以湛江、茂名、阳江三市为对象,对粤西地区路网规划方案进行研究.首先,对粤西地区既有铁路网现状规模和能力适应性进行分析,探索粤西地区铁路网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对粤西地区铁路客货运需求进行预测,结合粤西地区铁路发展诉求,提出铁路网发展目标及规划方案,形成"一轴、三极、五辐射、多支线"的...  相似文献   

5.
崔文鉴 《铁道学报》1991,13(4):71-77
黄土地区铁路建筑物在进行地震和列车动荷载反应分析时,需要合理地确定黄土的动力参数.应西(安)延(安)铁路建设的需要.笔者用DTC-240三轴仪测定了原状黄土动剪切模量、阻尼比及动强度指标;并用统计方法分析黄土动应力应变关系;得到适用于原状黄土哈丁(Hardin)公式的系数.试验还研究试件高径比对弹性模量的变化,分析不同固结比与固结压力对阻尼比和动强度的影响.并探讨其变化规律与原状黄土结构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6.
《世界轨道交通》2006,(2):11-12
为了适应首都地区公共交通运输的发展需要.巴黎伊尔德法兰西地区运输管理局(STIF)决定对巴黎RER地区性铁路网B线北段线路进行技术改造,工程总造价324亿欧元,计划要求于2005年9月完成。  相似文献   

7.
21世纪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国家建设的需要,我国铁路进入快速发展的新时期,速度目标值不断攀升、建设标准逐年提高,铁路荷载类型及运营方式更为复杂,结构安全及耐久性要求越来越高.为了适应铁路发展的需要,涵洞作为铁路常见的重要结构物之一,有必要重新分析研究.本文在成熟计算理论及先进计算软件的支持下,对正交框架箱涵涵身进行计算分析.结构计算以孔径B-2.0m正交框架箱涵涵身为例.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铁路集装箱运输与第三方物流的辩证关系,分析了发展重庆枢纽地区铁路集装箱第三方物流的有利条件和当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枢纽地区铁路集装箱第三方物流发展的思路和定位。以运输体制改革为契机,转变经营管理理念,积极融入物流市场,探索了铁路集装箱物流业快速发展的途径。  相似文献   

9.
2004年,国务院通过了《中长期铁路网规划》,根据规划.到2020年.中国铁路将从目前的74万公里发展到约10万公里。无疑.这为中国铁路发展设定了一个宏伟远景。据测算.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建设资金约2万亿元人民币。如此庞大的资金需求是我们在为铁路能够踏上快速发展轨道而感到欣慰的同时不得不认真面对的问题.也是中国铁路未来发展中需要解决的最重要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10.
马涛 《科技交流》2010,(2):55-60
在南宁至凭祥铁路预可行性研究中,结合崇左地区地形条件及城市规划,充分考虑环境保护,综合地区铁路规划方案及工程情况,贯彻”以人为本、服务运输、强本简末、系统优化、着眼发展”的建设理念对崇左站站址方案选择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1.
2008年12月29日上午10时,重庆至利川铁路开工动员大会在重庆市江北区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重庆市委书记薄熙来出席动员大会宣布工程开工,并和铁路建设者代表一起为工程奠基。据介绍,渝利铁路是中国《中长期铁路网规划》的重点项目。建设这一铁路,将大大强化重庆东北部地区的交通基础设施.促进沿线资源的开发.加快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作为沪汉渝蓉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条铁路的建设,还;肾把川渝地区、汉江平原、长三角地区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既为川渝地区提供了一条更加便捷的出海大通道,为华中地区承东启西、实现崛起创造了有利条件,也为长三角和华东地区率先发展提供了广阔腹地,这对于实现东中西部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具有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中国城市密集地区城际铁路建设的资金筹集方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国民经济多年来持续高速发展和城市化发展的进程,中国开始出现了经济发达的大城市和都市圈,在此称之为城市密集地区,比如长江三角洲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环渤海京津地区等,这些地区规模逐渐扩大、市间距逐步缩小、市间联系日益紧密.人员交流日益频繁,大强度的客流需要有轨交通来承担。铁路正可以发挥其量大、能耗低、污染小、受气候影响小等优势。借鉴各国的发展经验中国需要在城市密集地区建设城际铁路,以解决中小城市与大城市之间、各中小城市之间人员交流的需要。其所需资金如何筹集是一个有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珠海市是珠江三角洲区域中连接港澳和西南乃至全国的重要物流枢纽,随着广珠铁路的规划建设及物流的发展,珠海西铁路物流园区将成为未来珠海及珠江三角洲地区贷流集散的重要基地。结合《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和珠海市相关规划及运输、物流需求,在满足物流园区布局原则的前提下提出总体布局方案,对珠海西铁路物流园区的功能布局规划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4.
德国为了发展西北部地区的运输.特别是加强和改善北部波罗的海主要港口——吕贝克与德国内陆地区城市的运输联系.汉堡和吕贝克州政府研究决定从2005年底开始,对汉堡一吕贝克铁路线路进行现代化改造.这将能够提高列车的运行速度.增加这两个城市间的铁路货运量。德国联邦运输部已经批准了2008年前发展这一地区铁路、  相似文献   

15.
铁路“十一五”规划是我国铁路大规模建设的最关键阶段,在此期间铁路新线建设将达1.7万公里,续转和新安排建设项目达200多个。规划提出,未来五年中国将加快铁路基础设施建设,提升路网运输能力,同时大力提高铁路自主创新能力,加快推进铁路装备技术现代化。机车车辆装备现代化是铁路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为加快推进铁路装备现代化,铁道部提出了采用“先进、成熟、经济、适用、可靠”技术的方针和实现“标准化、系列化、模块化、信息化”的要求,确定了立足国产化、系统引进先进技术、推动自主创新,加快实现机车车辆装备现代化的思路。经过三年多的探索与发展,中国铁路机车车辆装备制造业发展已初具规模......[编者按]  相似文献   

16.
UITP公共交通国际联会成立于1885年,总部设在比利时的布鲁塞尔.该协会将在2010年迎来其成立125周年纪念日。在过去的125年.UITP致力于发展城市的可持续运转及更好的公共交通。高效的公共交通意味着市民更高的生活质量和可续发展的未来。UITP涉及公共交通的各个方面.包括地铁、公共汽车、轻轨、城铁及区域铁路、郊区铁路、水路运输和出租车等。该联会在全球90多个国家共有约3200余名会员,是开展国际合作,商业发展和信息分享的平台。UITP根据不同的地区、公共交通界别、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在培养适应铁路现代化发展需要的员工队伍方面的做法和经验,对我国当前的铁路人力资源管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我国轨道交通的状况与问题 我国轨道交通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从我国铁路来说.铁路网规模不断扩大.空间布局得到改善。2003年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73万公里.比1980年增长近40%.西部地区铁路的比重从1980年的84%上升2003年的103%。铁路运输能力大幅度增加.完成了日益繁重的运输任务。2004年全国铁路旅客周转量达到5512亿人公里.比1980年增长了3倍:2004年全国铁路货物周转量达到18285.5亿吨公里.比1980年增长了22倍;铁路运输装备总量大幅度增加.  相似文献   

19.
3月4日.合肥市发改委向外界透露,到2012年,随着一批重大铁路建设项目的相继建成运营,合肥将连接起全国7条重要干线,真正成为承东启西、连南接北的中国重要铁路交通枢纽之一。根据国家发改委新一轮《中长期铁路网规划(2008年调整)》和安徽省工作部署,合肥地区铁路枢纽建设迎来重大发展机遇。未来几年,合肥地区铁路建设将以改善路网结构,扩大路网规模、提高路网质量为重点.逐渐形成“连多线,衔多城”的大格局。  相似文献   

20.
长三角地区是我国经济社会最发达、人口和产业最密集、发展最具活力的地区之一,也是辐射带动中西部及世界贸易发展最具潜力和竞争力的地区之一。实施长三角地区可持续发展战略,迫切需要改善交通结构,消除铁路"瓶颈"制约。要放眼世界,面向未来,从扩大长三角地区辐射吸引能力,构建对外铁路运输大通道;高标准建设城际铁路,形成长三角地区一体化轨道交通;加快中心城市铁路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形成各种运输方式的无缝衔接三方面入手,完善交通基础设施协调发展的铁路建设规划。同时,发挥各方优势,全面加快长三角地区和谐铁路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