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介绍了中国物流业的发展和趋势,着重分析了上海港物流发展的优势和劣势,机遇和挑战,提出了相应对策。并探讨了我国港口与物流如何谋求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2.
物流     
《中国船检》2004,(8):57
我国国际物流业面临重要机遇日前有关专家指出,我国发展物流业的关键是提高国际物流业务水平,完善国际物流服务体系。目前我国国际物流业的现状是发展国际物流的基础还很薄弱,基本上是空白。其主要原因是我国处在国际分工价值链中的低层次上,价值链较短,仅限于生产加工环节。而  相似文献   

3.
根据国际水运市场的最新发展态势,围绕现代物流业的重要环节,从我国港航企业的生产实际出发,率先提出了大力发展水路内贸标准集箱运输的新思路。本文通过上海港龙吴港务公司内贸标准集装箱业务的发展历程,深入分析了我国水路内贸标准集装箱运输飞速发展的成因,详尽阐述了内贸标准集装箱运输在顺应现代物流的发展,促进港航企业产业的结调整以及提高装卸运输效率和质量方面的优越性,从而加深了对发展我国水路内贸标准集装箱运输  相似文献   

4.
陈文铭 《海运情报》2002,(11):31-34
中国入世对物流业的影响是全方位的。上海港集装箱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港集箱)早已制定依托码头主业,积极发展现代物流业的战略,但在入世的新背景和机遇下,对物流战略作进一步的分析,也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5.
大力推进我国水路内贸标准集装箱运输事业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逐步确立,作为知识经济的重要标志——现代物流业,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猛发展。港口交通运输作为现代物流业中的主要环节,它在整个物流中,把供应、生产、运输、储存、配送等诸多活动,通过现代技术和科学管理系统地、协调地结合起来,从而不仅保证了物流系统资源配置最优、投入最小、经济效益最佳的目标实现,同时也促使港航交通运输企业的变革和发展。在这样一个充满机遇和挑战的时期,港航企业如何通过自身产业结构的调整,以顺应现代物流业发展和国际水运方式变革的大潮,从而抓住机遇,建立新的经济增长点,这对于企业走向更宽的发展空间和更高的发展层次显得至关重要。现代物流业在中国还是一个新兴的朝阳产业,竞争尚未充分,因此,捷足先登就有可能占据较多的市场份额,从而获得较大的优势。为此,上海港早在四年前就瞄准内贸标准集装箱运输这一现代物流业的市场空白点,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  相似文献   

6.
王洪海 《中国港口》2012,(11):43-44
<正>目前,天津港集团正大力拓展港口物流功能,积极发展国际物流业,参与全球供应链的分工和协作。经过多年发展,天津港集团国际物流业已取得快速发展,业务规模不断扩大,业务结构不断优化;初步建立了海陆双向的物流网络,在全国建设了21个无水港;开发了20多项全程物流项目;物流金融业务也取得了快速发展。但天津港集团国际物流业在规模、功能、物流网络等方面同先进企业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应积极对标先进物流企业,学习他们的经验,不断促进国际物流业的向更高层次发展。上港物流公司的物流业务同天津港集团的国际物流业相比,在发展背景、业务类  相似文献   

7.
全球国际集装箱运输的发展,给上海港的发展带来了机遇与挑战.上海港提出的东北亚战略和国际化战略,就是要依托上海港口的优势,为客户提供港口装卸两端延伸物流服务,从而充分利用港口物流资源,将上海港建成东北亚地区的集装箱枢纽港;同时,发展腹地,走向国际,以国际物流为重点,以综合运输网和信息网为支持,加速现代化国际型全功能的、世界一流的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  相似文献   

8.
《水运文献信息》2006,(12):20-21
进入WTO后,我国的物流行业在经过合理过渡期后,将取消大部分外国股权限制,外国物流企业将进入我国市场,势必给国内物流企业带来巨大冲击。这意味着未来的物流业将有一场激烈的竞争。我国物流业加紧发展绿色物流,是应对未来挑战和在竞争中占得先机的重要机遇。  相似文献   

9.
安东  程祖德 《中国水运》2006,6(9):206-207
以上海港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了上海港物流发展水平评价的指标体系,利用因子分析法和主成份分析法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上海港目前在港口物流量的规模和腹地经济实力方面具有绝对的优势,而在港口物流发展速度和高附加值的国际物流的发展方面却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0.
关于加快物流业调整振兴规划贯彻落实推动物流产业健康快速发展的建议 <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中提到,到2011年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综合物流企业,为实现这一目标,建议: 1、进一步明确行业界定标准和特点  相似文献   

11.
《水运管理》2004,(4):40-40
我国物流业发展仍处在粗放扩张阶段我国物流业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仍处于粗放扩张阶段。从投资率(固定资产投资与增加值的比率)来看,从1991年到2002 年,物流投资从14.2%上升到50.1%,高过这期间国民经济投资率升幅2 个多百分点。这些数据反映出当前我国物流业发展仍是粗放式的量的扩张。 我国物流行业现有3 家“示范基地”、 9 家“实验基地”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日前命名招商局物流集团有限公司为“中国物流示范基地”,北京物美商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上海虹鑫物流有限公司、中铁快运有限公司、北京空港物流园区开发中心、河南省豫鑫交…  相似文献   

12.
蔡志贤 《水运管理》2007,29(8):7-19
为探讨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对上海港以及东北亚集装箱运输发展格局的影响以及上海港发展国际集装箱枢纽港的策略,运用SWOT分析法对上海港集装箱运输发展的现状、优势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并在此基础上针对上海港集装箱运输发展的瓶颈提出相应的发展战略:集聚航运要素;促进物流业发展;改善口岸环境;实施自由港政策;提高港口通过能力;扩大经济腹地;提高国际中转和水水中转比例。  相似文献   

13.
近阶段,许多上市公司纷纷宣布涉足第三方物流业。还有一些本身并不具备物流行业经验及发展优势的上市公司,为了追逐物流行业的利润,也纷纷涉足物流行业,尽管他们采取了与物流企业合资的形式,但仍然存在很大的经营和管理风险。进军物流,上市公司应该注意四大问题:  相似文献   

14.
金健 《集装箱化》2014,25(8):17-19
近年来,我国物流业发展迅猛,推动港口物流呈动态良性发展.本文从港口物流的角度,探讨位处物流链上端的港口物流配送模式创新,以期为港口物流业转型和国际化发展提供借鉴.1 当前港口物流配送模式存在的问题当前,绝大多数港口物流企业以订舱、报关、运输为核心业务,加剧港口物流领域同质化竞争,加之个别私营物流企业采取一些“灵活性”竞争措施,造成整个行业的利润空间狭小.物流配送业的发展除要求企业将业务做精做细、储备充足的专业人才外,还要求企业提供物流增值服务以及拥有区别于业内其他企业的核心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15.
刘盈  郏丙贵 《集装箱化》2007,18(11):34-36
近几年,国际货运代理与物流之间的关系经历了3个阶段的变化:起初强调国际货运代理企业应该向物流服务转型,两者之间似乎属于不同行业,界限分明:然后提出“货运物流代理业”概念,将货运代理业理解为从属于物流,为物流企业提供代理服务(实际上,“货运物流代理业”与“货运代理业”两概念并不存在本质上的区别);最后,提出“货代物流业”概念,将货运代理业理解为物流业的组成部分,货代企业从事的本来就是物流业务。  相似文献   

16.
2003年我国物流市场规模将达2400亿 据报道,今年我国物流规模将达2400亿元。在投资、消费、进出口中,工商企业特别是外商独资企业与中外合资企业以及家电、服装、汽车、日化、连锁超市、饮料、医药、烟草等行业将释放出巨大的物流需求。 中海物流业进军福建市场 中海集团日前在厦门成立了中海福建物流有限公司。该公司是一家面向福建、江西两省的区域性物流公司,由此,中海物流业正式进军福建市场。  相似文献   

17.
现代物流业的核心是信息化。我国物流业要发展,必须大力提升信息化水平。介绍了浦东物流业企业为提升我国物流信息化水平进行了积极而有效的探索。  相似文献   

18.
推行统一的物流标准乃当务之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我国物流业的迅速发展,物流标准化建设滞后的问题越来越突出。物流标准化建设严重滞后,不仅制约了我国物流业快速健康发展,也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和效率的低下。物流标准问题造成的体制成本过高已经成为行业发展桎梏,成为物流业迫切需要解决的瓶颈问题。制定并推行统一的物流标准已成为我国现代物流业发展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9.
王梦兰 《中国水运》2007,5(6):16-17
阐述我国入关后,在新的激烈竞争中应及时调整竞争策略,作为物流平台的港口企业,必须整合资源,利用优势,参予物流供应链的运作;分析了港口的功能和具备的综合物流的发展条件,提出港口发展综合物流业的战略,使港口在现代物流体系中发挥更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2007年爆发的美国金融危机逐渐影响到全球各个行业,事实表明,我国现代物流业也难于幸免,大多数第三方物流企业业务经营上也出现一些困难。为重振经济,我国新近出台了一系列振兴计划,其中的政策对我国第三方物流有积极的影响。基于对以上现状的分析,本文试图提出一些有助于我国第三方物流发展的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