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红柳颂     
编者按 在美丽的金秋十月,中国船级社"爱祖国爱船检"征文活动落下帷幕.<红柳颂>、<等待>、<船检颂>等一篇篇作品,仿佛一股股清风拂面而来.作为编者,我一次次被征文中洋溢着的船检人的纯朴、浪漫和他们对祖国和事业的热爱之情所感染.本期特开辟专版,将佳作刊出,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2.
展望2013年,国际经济形势将难有大的起色,航运、造船市场仍处于深度调整的"寒冬"期,短期内转暖的可能性较小.国际经济萧条、各国贸易壁垒、船市低迷、运力过剩、绿色技术等将继续影响我国航运、造船、海洋强国建设的进程.中国船级社(CCS)作为国家船级社和有重要影响力的国际船级社,肩负着国家船检主力军的神圣职责,肩负着建设海洋强国的历史重任,在这场"寒流"中,中国船级社广州分社将继续站在讲政治的高度,站在国家和民族的角度,牢牢把握主力军使命的内涵和本质要求,牢牢把握十八大提出的建设海洋强国的战略要求,为维护国家海事权益和地区航运、造船业发展提供高品质服务.  相似文献   

3.
<正>11月1日,全国船检工作会议在安徽合肥召开。中国船级社(CCS)总裁孙立成应邀出席会议。在会间讨论中,他发言表示,2009年全国船检工作会议上提出了全面建设"质量船检、科技船检、和谐船检"的总体要求,CCS一直秉承着"技术立社、诚信为本、与众不同、国际一流"的建社方针,努力建设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国际一流船级社,推动航运造船强国建设、维护国家海事权益、服务国家水运安全。当前,船检工作所处的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  相似文献   

4.
杨培举 《中国船检》2012,(11):17-17
11月1日.在全国船检工作会议上,中国船级社副总裁孙峰表示.当前及今后一段时间.全球航运和造船市场仍处于深度大周期变化之中.绿色环保新技术浪潮才刚刚开始.国际航运和造船产业竞争更趋激烈.更趋复杂。为此.中国船级社确立了强化自主创新并联合工业界共同发展的科技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5.
《中国船检》2014,(11):1-1
10月30~31日,2014年造船、船检、航运国际三方会议(简称“三方会议”)在上海成功召开。会议由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中国造船学会、中国船东协会共同主办,中国船级社(CCS)承办。来自国际航运公会、国际干散货船东协会、国际独立油轮船东协会、波罗的海航运公会、国际船级社协会、国际造船特别问题专家委员会以及欧洲、日本、韩国、中国航运和造船组织的近百名代表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6.
崔连德 《中国船检》2012,(2):28-30,104,109
随着国际金融危机向深层次蔓延,航运市场和造船市场正相继步入几十年不遇的大周期调整谷底。中国的“航运强国”和“造船强国”建设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战。在这种背景下,作为国家船级社,CCS如何创新发展,不仅直接关系到航运、造船“两强”建设的进程,而且也关系到作为船检主力军,服务国家经济发展作用的发挥。为此,本刊记者专访了中国船级社总裁孙立成。  相似文献   

7.
《中国船检》2012,(1):I0002-I0003
2011年12月22日,中国船级社组织召开了CCS技术委员会内河分委会2011年会.来自海事.船检、设计、航运、造船及CCS有关单位的内河分委会的委员、专家代表出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8.
安飞 《中国船检》2009,(8):27-29,110,111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对造船、航运业产生了巨大冲击,国内船舶检验市场也因此面临着新的形势.作为国家船检队伍的主力军,中国船级社(简称CCS)于7月举办了CCS国内船检工作会议,总裁李科浚在会议上深刻地指出,要"乘势而上、重点突破,推进CCS国内船检业务快速发展".在此充满挑战与机遇的时刻,CCS的新思路、新举措再次为国内船检市场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相似文献   

9.
江苏造船学会船检专业委员会2012年年会暨换届会议于2012年12月20日在南京召开,来自江苏省渔船检验局、中国船级社江苏分社、江苏省船舶检验局和江苏科技大学的新老委员及代表共计26人参会。会议进行了新一届船检专业委员会成员的换届选举,选举产生了新一届船检专业委员会委员29人。会议还就新一届委员会工作进行了探讨,各代表对2013年专业委员会工作提出了建议和设想。  相似文献   

10.
11月18日,2011年度航运、造船和船级社国际三方会议在中国船级社总部召开。会议由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中国造船工程学会和中国船东协会主办,中国船级社承办,来自国际海事界的重要航运组织、中日韩三国造船协会及国际船级社协会等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