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3年一季度,中国豪华汽车销售增幅仅8.34%.与销量增速进入"慢增长时代"不同的,是各大豪华车品牌厂商对于中国市场的热情不减反增,加快在华网络扩张,却给经销商施加了巨大的销售和库存压力.在这样的环境下,豪华车市场的一些主导品牌开始"理性回归",将目光重新投向售后市场. 近日在青岛召开的《2013中国豪华车市场高峰论坛》聚焦"慢增长时代"下的豪华车市场,就豪华车品牌的现状、经销模式和后市场发展,掀起了一场头脑风暴.  相似文献   

2.
一份关于中国企业国际化趋势的最新调研报告显示,与3年前相比,"提升价值链"已取代"开拓海外市场",成为中国企业"走出去"的首要目的. 由埃森哲(Accenture)与经济学人信息部(Economist Intelligent Unit)于5月14日联合发布的《中国企业,全球梦想》报告显示,中国企业国际化的主要目的是"提升价值链"(58%)、获取市场(58%)和建立全球品牌(50%).  相似文献   

3.
目前我区农村信用社已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信贷规模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快速扩张.信贷业务的发展要实现良性循环,就必须适应新形势、新要求,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切实加强信用风险、操作风险和市场风险的管理,提高信贷资产运行质量,实现全区农村信用社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欣迪 《汽车与配件》2014,(23):48-48
<正>奥斯龙(上海)产品开发与测试中心的成立见证了一个重要的趋势:曾经投资"中国制造"的公司,现在更多地投资于中国市场和当地专门技术。单从中国的研发投资中可以看到,奥斯龙决定将自己的产品从"中国制造"转变为"中国创造或开发",走在这种新兴趋势的前沿。  相似文献   

5.
“大众汽车金融”最近根据中国现行汽车金融服务的政策,推出了百龙信贷产品,这不仅在目前国内汽车信贷中独树一帜,也为潜在消费者提供了一种全新的信贷服务。与标准信贷的模式相反,百龙信贷是一个面对中国市场的创新产品。它的月供数额比传统信贷方式低15%左右。这些月供数的降低是通过在合同到期时支付一笔尾款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6.
这是一个变革的时代:后金融危机时代,受欧债危机持续影响,世界经济形势复杂多变,全球汽车市场表现各异.中国汽车社会最大的变革是由新兴市场向成熟市场过渡,其最显著的特征是行业已经进人微增长时代,中国汽车市场结束了过去十年每年平均25%的高增长,未来十年市场平均增幅将是个位数,不会超过10%.  相似文献   

7.
一、中国汽车消费信贷的发展特征 (一)纵向差异特征 纵向差异特征是指中国汽车信贷市场在不同的历史发展时期,具有显著不同的阶段特征,大致可划分为:起始阶段、发展阶段、竞争阶段和成熟阶段。 1、起始阶段(1995~1998年9月) 中国汽车消费信贷市场的起步较晚,也就是在1995年,当美国福特汽车财务公司派专人来到中国进行汽车信贷市场研究的时候,中国才刚刚开展了汽车消费信贷理论上的  相似文献   

8.
<正>美国公司正不断在高速成长的新兴市场铺垫他们的足迹,此举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为了提高对国内经济的信心。根据毕马威国际(KPMG International)的最新报道,在2013年上半年中,美国本土汽车售后公司加快了在所有新兴市场的兼并及收购步伐。报道中引用了毕马威美国高增长市场业务全国负责人Mark Barnes的观点:"在国内,美国公司展现出了很高的自信心,下一步我们即将看到这种高自信将转移到加速收购新兴市场的行动中来。"  相似文献   

9.
孙琪 《汽车与配件》2007,(20):38-41
在中国,机动车辆保险(下称车险)是财产保险中的一个新兴门类.近几年,随着国内汽车市场的快速增长和车险投保意识的逐步提高,中国车险保费收入稳步增长,到2010年中国汽车保有量将达6000万辆,机动车辆保险保费收入可超过6000亿元人民币.  相似文献   

10.
《汽车实用技术》2012,(8):75-75
(文章来源于盖世汽车网)印度塔塔汽车计划加速在中国市场业务的扩张步伐,主要凭借旗下的捷豹路虎豪华车品牌。一名塔塔汽车高管表示:"我们看到(中国市场)未来巨大的增长潜力。我们在中国市场销售完整的产品阵容,将通过引入新车型和衍生车型的方式提高销量,其中部分车型专门为中国市场量身打造。"2011年中国仅次于英国和北美成为捷豹路虎第三大市场,销量为42,063辆。而今年第二季度,中  相似文献   

11.
正经过多年培育,我国房车(旅居车)市场已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一方面社会认知度越来越高、市场销量越来越大、露营设施建设越来越多,另一方面市场对高端房车和高端房车底盘的需求不断扩大。享有"百变金刚"美誉的意大利依维柯(IVECO)Daily轻型商用车早已风靡欧洲,并于1996年在中国(南京依维柯)实现本地化后成为中国轻型商用车  相似文献   

12.
根据世界工业车辆协会(WIS)2004.年的统计,中国工业车辆连续几年以接近30%的强劲发展速度增长。同两年前的市场容量相比,中国市场蕴含的无限商机令人叹服,正是这种魅力使得中国市场逐渐成为国内外叉车大鳄竞技的角斗场。截止到2004年,已有13家境外公司(包括2家台资企业)进入中国市场,加上国内一批传统的叉车制造商,国内叉车的竞争在各个层面变得更加丰富而激烈。中国叉车正在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代。  相似文献   

13.
2012年,西港在中国成立了西港科技(中国)有限公司,从最初的代表处发展到现在的独资公司,这一角色上的变化对西港在中国市场的发展意味着什么?近日,《商用汽车》杂志记者采访了西港(中国)副总裁朱波,他向记者表示:新角色意味着要肩负起新使命,西港(中国)正在新使命的驱动下全面加快中国市场的发展步伐. 新角色 "成立独资公司首先反映了加拿大西港对中国市场的重视."采访一开始,朱波就直截了当地证实了记者心中的猜测.据朱波介绍,中国商用卡车市场在2003年规模约为25万辆,而2010年就突破百万辆大关,虽然2011年和2012年市场出现下滑,但是天然气卡车却保持了较好的增长势头.然而中国重卡在技术提升方面亟待提高,才能满足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不断提高的需求.西港拥有全球最领先的天然气发动机技术,并拥有丰富的市场应用经验,将为中国重卡技术的提升发挥重要作用.另一方面,中国的物流公司约70万家,但是近90%的公司车辆保有量低于10辆.而在物流公司的运营成本中,40%用于油耗.如何协助这些物流公司降低燃料成本,提升其市场竞争力是西港中国战略的另一个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4.
本文用"车市波动分析法"(以1系数(扩张系数)+2效应(扩张效应,收缩效应)为工具)分析2009上半年中国汽车市场.受国家拉动内需政策促进及车市周期波动的影响,我国第1季度车市开始回暖,但仍在"谷底"运行;4、5月继续回暖.据1-5月统计分析,第2季度末我国车市有望提前走出"谷底",下半年继续平稳回升.结束第5次波动周期,于2010年进入第6次波动的上升期.  相似文献   

15.
瞭望来年     
2011年,中国人世10周年,"十二五"规划第一年.这一年,伴随着中国宏观经济政策从2010年"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转向"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即由"双松"变为"一松一紧"),尤其是对房地产市场以"限购、限贷、限价"为核心的一系列宏观调控,与国民经济发展戚戚相关的商用车市场一改2009、2010年的快速发展,开始降温甚至出现负增长,其中的卡车市场、专用汽车市场和挂车市场尤甚.专用汽车(挂车)行业企业,大都度过了一个较为艰难的一年.  相似文献   

16.
<正>BPW将会持续开发适合中国市场的车轴产品,此次发布的BPW 400K仅仅是一个开始,BPW还将开发800K等更多新产品,以满足中国快速发展的物流市场需求。在国内挂车车轴领域,BPW(梅州)有限公司的产品质量和市场表现都位居前列。伴随市场占有率逐渐提高的,还有BPW(梅州)的新产品推出速度。11月12日,在武汉举行的2015中国国际商用车展上,BPW(梅州)以"百年传承、专注车轴"为主题,展示了一  相似文献   

17.
2013年6月15日,2013中国国际房车暨国际改装汽车展览会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隆重开幕。汽车改装行业是汽车市场中一个新兴的朝阳行业,市场主要涵盖改装整车领域和改装零部件领域。据国家发改委中国设备管理协会汽车用品与改装技术中心统计,2012年我国汽车改装全年销售量约为259亿元,占整个汽车用品领域销售额的  相似文献   

18.
汽车消费信贷对稳定汽车市场、促进产业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目前,个人汽车信贷消费模式在美国等发达国家已经普及,信贷购车的比例达到70%以上,而我国信贷购车的比例仅为10%左右。影响我国信贷购车业务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是我国缺乏完备的信贷法规作为保障,汽车消费信贷各主要环节尤其是非金融领域面临法规保障不力等问题。为此,我们应充分借鉴美国汽车消费信贷法规建设的经验,尽快完善我国信贷消费制度。  相似文献   

19.
承受碰撞     
"幸福指数"现在已成为高频使用词,昭示人民的普遍幸福正成为国家经济建设的终极价值,以人为本的"幸福主义"在逐步代替片面畸形的GDP主义.在摩托车行业,追求产销量就是一种GDP主义,在这种思维的支使下,我国摩托车市场扩张迅速,成为了国内机动车拥有量急速膨胀的主力军.  相似文献   

20.
在世界随车货运装卸设备领域,希尔博(HIAB)公司的地位可谓是举足轻重.作为业界极具影响力的品牌,希尔博从创立至今已走过了69年的历程,每年向全球各地用户交付6万余台各类起重装卸设备.1998年希尔博正式进军中国市场,见证了中国现代化货运装卸市场的兴起,并伴随它一同发展、一同迈向崭新的高度.15载精心耕耘,希尔博在中国的业务由小到大,目前已覆盖包括环卫、油田、铁路、消防、计量、建筑、船舶等多个行业,已成为中国随车装卸设备市场的领导者.芬兰希尔博带给中国用户的不仅仅是世界级毋庸置疑的精品,更是高档品牌不断突破自我的精髓和世界货运装卸领域创造性的先进理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