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26 毫秒
1.
《工程材料基础》是高等职业教育数控技术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针对课程性质和学生特点,优化了课程育人目标,挖掘和提炼课程中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和所承载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与专业教学内容进行深度融合,运用有效教学载体和教学形式,对课程进行教学改革探析.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有效地提高课堂...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变,民办高职院校的计算机基础课教学也亟待提高。本文理论联系实际,在分析民办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现状的基础上,探讨如何通过案例教学提高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3.
史地 《中国电动车》2014,(12):218-218
平面设计课程是美术专业一个重要的方向,它融合了美术、视觉效果,被誉为美术专业的第一专业,具有良好的就业形势和市场前景,丰富了学生的设计思维,是一门具有艺术和技术魅力的课程,本文讨论一下该课程的教学分析。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解释课程开发的概念基础入手,介绍了基于维修工作过程的课程观,分析了制约装甲装备专业士官培训课程开发深入发展的主要因素,探讨了课程开发应把握的原则,结合研究实践介绍了基于维修工作过程的装甲装备专业士官培训课程开发的做法,为士官教育的课程改革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立德树人是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和时代使命,机械制图作为工科专业的必修基础课程,承担着重要的思想政治教育任务。挖掘机械制图课程思政元素,调整教学方法,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过程中多途径实施思政教学,在教授专业技能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创新精神和职业素养,实现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统一的课程教学新局面,为工科专业课程思政教育提供改革思路和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6.
课程思政的目的是为了实现立德树人,"育人"先"育德",高校教师在教书的同时,还要教授学生为人处事的道理与主动学习、勇于质疑等可贵的品质,最终实现育人育才的有机统一.《汽车营销实务》是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基于本课程特点以及课程思政教育理念,分析了如何在《汽车营销实务》课程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的设计.  相似文献   

7.
互联网时代,教育信息化已成为新趋势,本文从机械设计基础课程入手,对基于混合教学模式下课程思政进行了探索和研究,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和网络资源优势,通过对教学模式构想、教学流程及线上线下课程特色进行分析并探讨了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旨在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差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为贯彻落实高校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  相似文献   

8.
新工科背景下要求培养高级国际竞争新形势下的全新人才,注重立德树人发展新方向,为新工科教育改革夯实基础。作为自动化相关专业的基础课程之一,自动控制原理课程在教学改革过程中创新推出“金课”教育理念,提升课程高阶性和挑战度,全面适应新工科背景下的工程人才培养需求。文章阐述了新工科背景下“金课”教学改革理念,分析了新工科背景下自动控制原理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并探讨了新工科背景下自动控制原理课程教学改革方法。  相似文献   

9.
美术教学的基础是图案课教学,目前,许多学校图案教学有很多缺陷,美术教学面临着重大的危机。本文提出要注重让学生实践和尝试图案的表现技法、启迪学生的创造想象、分阶段合理安排图案教学作业,对美术图案课教学方式方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聂凯 《中国电动车》2009,(6):162-163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以下简称“模电”)是高等职业教育中应用电子、计算机控制、通信、信息等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工程实践性强的技术基础课,学好它是为后续相关专业课程打下必要的基础。针对该课程的重要性和入门难的特点,本文从课程现状、课程改革目标、改革思路及改革方案等几方面来进行浅谈。  相似文献   

11.
《机械制造基础》是一门专业核心平台课程,是后续专业课的基础。本文针对高职学生的特点,结合作者的实际教学经验,在教材的改进,教学方法的运用以及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几个方面,阐述了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12.
对中职机械类专业而言,《机械制造基础》是一门十分重要的专业基础课。课程理论性较强,导致课堂教学枯燥乏味,学生学习兴趣不高。随着教育信息化的推进,触控一体机已经走进了我们的课堂。如何充分的利用一体机将课堂教学与信息技术融入到一起,唤醒学生的好奇心,优化课堂教学。在这里我想谈一谈自己利用触控一体机在《机械制造基础》课程教学中的一些粗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13.
韩美林  胡玥 《时代汽车》2023,(10):91-93
本文针对目前《电工与电子技术基础》课程理论和实训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在“双高”建设和“十四五”规划背景下对《电工与电子技术基础》课程进行重新定位和认真的思考。从理论教学、实训教学、教学方式及考核方式几个方面进行改革与探索,提出“点、线、面、体”四维实现《电工与电子技术基础》课程融入思政元素的实践方法;利用案例教学法设计融入思政教育的多层次实践教学环节;采用“P-BPS-P”能混合式教学模式针对电工电子技术与技课程特点进行教学设计;对接企业岗位职业技能,对课程考核方式进行改革。解决《电工与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学需求,使专业任课教师转化职业教育理念,尽快适应新的教学理念,更加明确思政教育及信息化教学在高职高专学生的培养中重要性,引导学生将党的二十大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将大学生培养为拥有崇高理想的追梦人、坚定人民立场的奉献者、脚踏实地的实干家。  相似文献   

14.
汽车产业的转型发展在对车辆工程专业研究生教育带来技术融合和产业创新的时代要求的同时,为专业课程提供了丰富的课程思政素材,扩展了课程思政在专业课教学中的深度和广度。针对研究生学习特点,文章结合案例教学方法凝练汽车碰撞安全技术基础课程的思政要素,形成思政与知识点无缝对接。应用多种教学手段将价值引领贯穿课程始终,提高研究生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5.
《汽车理论》是高校培养高素质车辆工程专业人才的核心课程,是指导汽车专业人员从事汽车工程实践的理论基础。文章针对《汽车理论》课程传统教学方面的不足,基于新工科建设和工程教育认证内涵,提出了“一个中心,两个导向,六个结合”的教学理念,构建了《汽车理论》课程教学体系,并进行了相应的课程教学改革实践,有效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提高了课程教学效果,提升了学生专业素养和工程能力,助力车辆工程的新工科改造升级。  相似文献   

16.
<模拟电子技术>是电子等理工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程.针对现代高校教育要求的素质教育和能力教育,本文提出了唐发教学法、渐进教学法、比较教学法和讨论教学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加强学生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7.
美术课程具有强烈的艺术熏陶功能,不但体现了大学生的个性特征,而且对培养大学生的综合艺术素质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从高校的美术教育实际出发,结合大学生实际,注重学生情感体验,提高人文素质,不断加强学生艺术修养,激发其艺术审美情趣,加强美术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必然联系,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发展。  相似文献   

18.
计算机是一门发展速度快、重在实际操作的应用型基础课程。本文从教学实践出发,强调了学生学习兴趣重要性、独立创造能力培养的重要性,阐述了在计算机教育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兴趣、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19.
课程思政是高职院校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在专业课教学中践行课程思政理念,将思政教育的思想理论融入专业课教学中,是新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专业课建设的重要课题。文章主要从高职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课程的特点出发,首先阐述了该门课程与课程思政融合的总体构想,然后对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课程实施课程思政的路径进行探索与研究,在提升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为推动"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创造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王榆 《时代汽车》2024,(6):83-85
在我国高职教育实践中,政治思想教育既是思政课程教师的职责,也是专业课教师的职责,加强每一位教师自身思政理论学习和品格修养,加强教师对学生政治素养的引导和塑造,探索与实践课程思政改革,以技能培养和职业素养促进专业发展就非常有必要。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专业基础课,在我校电子信息类、机械类、汽车类等专业均开设本门课程,通过探索基于课程思政的信息技术课程改革,实行课程思政教育路径,充分发挥教师育人的功能和作用也是非常有必要的。本课程的实践与探索过程中,通过丰富的教学内容和多样化的教学形式,帮助学生了解现代社会信息技术发展趋势以及新兴技术,使学生掌握常用的信息化办公技术,从而为后期专业学习以及职业能力的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