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73 毫秒
1.
沿河路基局部冲刷深度计算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在对沿河路基局部冲刷影响因素如水流条件、河床沙条件和河流几何边界条件等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通过野外模型试验,观测了河流各断面的水深、流速、护墙的冲刷深度和冲刷的发展过程及护墙附近的水流形态。针对弯道凹岸沿河路基的冲刷,对比分析了已有的局部冲刷深度计算公式,采用量纲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的方法,建立了设置护墙后的沿河路基弯道凹岸局部最大冲刷深度的计算公式。依托模型试验,对护坦的减冲作用进行了定量分析;根据试验观测结果,采用回归分析方法,得到了设置护坦后的路基局部最大冲刷深度的计算公式。研究成果可供在确定路基冲刷防护工程结构形式和基础埋深时参考。  相似文献   

2.
桥台冲刷机理和计算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根据流体力学和河流力学的基本原理,对桥周围的水流结构及其形成原因和冲刷深度计算方法进行了分析和讨论。通过模型试验对桥台冲刷的跟踪测量,按照冲刷发展的不同阶段分析了桥台周围局部冲刷坑的形成过程,以及上游滞水区随水深和桥台路堤长度的变化趋势。根据试验,用量纲分析原理和逐步回归分析的方法,提出桥台冲刷浓度与主要影响因素的关系式。  相似文献   

3.
丁坝局部冲刷坑形成机理和最大冲深的确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沈波 《公路》1997,(1):9-12
根据丁坝周围的水流结构和河流动力学输沙原理,阐明了丁坝局部冲刷过程和丁坝稳定地形特征形成的原因,通过丁坝局部冲刷试验结果和地形特征分析,结合水力学基本原理建立了丁坝局部最大冲深的计算关系式,并通过收集的大量丁坝局部冲刷资料,运用数理统计原理推荐了计算式中的经验系数。  相似文献   

4.
针对河流冲刷段路堤的路基处理、桥台冲刷及桥头跳车等问题,依托具体工程项目对河流冲刷段路堤施工进行了技术创新,采用生态护岸解决桥台冲刷脱空问题,利用泡沫混凝土固化后的自立性、低弹减震性、强度可调节性、耐久性等特点解决桥头跳车等问题,并通过对各技术工艺原理、操作要点及质量控制等方面的论述,证实该技术创新可行且具有较好的技术、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5.
在水力方程中考虑环流对方程的修正,局部水深突然变化引起局部阻力对方程方程的修正,同时输沙方程中考虑环流输沙,建立了适合于河流丁坝局部冲刷的平面二维数学模型,并进行了两坝局部冲刷计算,其最大冲深过程线与实验曲线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6.
李海洋 《隧道建设》2020,40(Z1):343-349
为解决四线叠交小间距隧道下穿老旧桥梁的沉降控制问题,依托南宁市轨道交通1、2号线区间叠交隧道下穿老旧朝阳溪桥工程,通过数值模拟对朝阳溪桥的变形沉降及管片内力变化规律进行研究,并通过监测数据验证数值模拟及加固措施的有效性。针对实际工程特点,提出钢板围堰导流、旋喷桩加固河床、袖阀管加固桩基、临时支撑系统以及盾构掘进参数控制的措施,确保四线叠交小间距盾构隧道安全下穿朝阳溪桥。研究结果表明: 1)未采取措施前,四线叠交隧道掘进将对桥梁的稳定性造成较大影响,桥梁基础严重倾斜,且会造成隧道管片压溃; 2)朝阳溪桥年代较久,受力结构体系复杂,对地层扰动敏感,应对朝阳溪桥基础进行包裹式注浆加固及旋喷桩+混凝土板护底的河床硬化,确保超浅埋四线盾构隧道安全通过朝阳溪桥,同时防止河流冲刷引起隧道上方覆土流失。  相似文献   

7.
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水冲刷破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湖南地区已建成的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使用状况调查,发现本地区混凝土路面断板病害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水冲刷引起的板下掏空。分析了发生水冲刷破坏的结构、材料、设计和施工等方面原因,提出防止混凝土路面水冲刷破坏的对策及措施,并指出设置路面内部排水系统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该文从河流动力学的角度阐述了微弯河道的水流特征及冲刷机理。接着,以上海市松江区某水闸工程实例,通过对不同排水流量下河道冲刷深度的计算结果分析,从水流结构、水闸总体布置、运行调度等方面阐述了水闸运行后河道冲刷原因,并提出了对微弯河道水闸下游河床冲刷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9.
防治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水冲刷破坏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通过对已建成高速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的质量回访,发现在南方地区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断板病害主要原因之一是由于水冲刷掏空引起的,本文分析了发生水冲刷断破坏的结构、材料、设施和施工等方面的原因,提出了防止水泥混凝土路面水破坏的对策及措施,并对已经产生水冲刷破坏现象的水泥混凝土路面提出了补做渗透排水系统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陇海铁路路基受宝鸡峡加坝影响及加固措施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宝鸡峡渠首加坝加闸工程情况以及水库运行模式,对陇海铁路林家村至固川间路基工程的影响,并结合各工点所处的河流形态,冲刷,浸泡程度,路基填料等因素,分别提出了不同的防护加固对策。  相似文献   

11.
同步注浆主要功能是控制地层变形和地表沉降,同时有效地防止管片在推进过程中发生过大的偏转,避免管片接头受力过大而发生破损。以现场实际工程为背景,通过建立地层-注浆层-管片耦合的三维数值模型,对同步注浆材料强度与管片力学行为之间的相互影响进行数值模拟研究,同时结合材料试验及现场监测数据对数值计算结果进行验证。  相似文献   

12.
为满足高速公路富水裂隙等复杂岩溶发育地层治理的工程需求,对研制的改性高聚物-水泥(MPC,Modified Polymers-Cementitious)注浆浆液进行了研究;建立基于广义H-B流体的预定义黏度时间分布函数,进行地下水作用下裂隙注浆扩散特征数值分析。结果表明:MPC浆液黏度随时间呈阶梯型增长;与传统注浆材料相比,高聚物间注浆初期具备持续高流态、临界可泵期时黏度突增并迅速凝胶硬化的性能优越性;动水冲刷下MPC浆液留存率明显高于水泥单液浆,且断面累计动水流量显著减少。  相似文献   

13.
李振东 《隧道建设》2012,32(6):854-859
北京地铁10号线二期工程(公主坟站—西钓鱼台站区间和西钓鱼台站—慈寿寺站区间)盾构区间在砂卵石地层长距离下穿昆玉河,为了摸索出一套适合土压平衡盾构砂卵石地层下穿城市河流的施工方法,通过在穿河之前设置试验段优化施工参数,穿越期间有效控制土仓压力、盾构推进速度、螺旋输送机出土速度,调整注浆压力、注浆量和盾尾油脂用量,及时进行同步注浆和二次补浆等技术措施,盾构成功穿越河流并解决了螺旋输送机喷涌、被卡等重大风险,保证了河堤变形在产权单位要求的范围内,为今后类似工程积累了施工经验。  相似文献   

14.
谢峰 《路基工程》2018,(2):182-187
通过对国道108线K2519+830~K2520+020临河路堤流沙河水文要素的分析以及一般冲刷深度的计算,结合附近已建临河路堤,通过方案比较,采用了C20混凝土路堤护坡,M10浆砌片石护脚,以及C20混凝土潜坝防止冲刷等适当的工程治理措施,从2007年竣工至今,已历时10个雨季,未见损坏迹象,保障了国道108线临河路堤的运营安全。  相似文献   

15.
高等级公路填方路基的边坡防护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利平 《公路》1997,(9):8-11
高等级公路填方路基的边坡稳定是保证路基强度的基本条件,采取有效的措施防止雨水冲刷路基边坡是保证边坡稳定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就高等级公路路面排水和边坡加固方面,提出了填方路基的边坡防护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6.
复杂群桩基础冲刷计算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公路桥梁群桩基础的冲刷计算,根据我国现有公路桥梁群桩基础的现状,详细分析、研究各类群桩布设情况下的河流的阻力特性、流态、流速分布以及泥沙运动性态。研究结果表明,在复杂布设群桩条件时,存在四种冲刷机理:纵向掩蔽作用、纵向冲刷联动作用、横向阻力增大作用和横向冲刷联动作用。并根据该研究结果,修订完善目前我国行业标准《公路工程水文勘测设计规范》中,桥墩非黏性土的局部冲刷计算公式中边界条件不合理部分,在原公式中仅考虑群桩横向排列影响系数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同时考虑群桩横向和纵向排列的综合影响系数。并用实桥数据进行验证后,提出了复杂群桩基础冲刷计算的推荐公式。这一结论使原有冲刷计算公式更加趋于合理,从而能运用于复杂群桩基础的冲刷计算。为非黏性土群桩基础的局部冲刷计算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采用设置沉井基础的海中桥墩,其周围应有防止冲刷的设备。明石海峡大桥主塔基础选用抛石防护,本文根据水深潮急的条件,对抛石防护所作为渗透模型试验,海底质的抗冲刷性试验,进行3号主塔墩基的防护设计,在施工中对渗透进行观测并与模型试验作对比,以确认防护的可靠性,还探讨了沉井周围的水面坡度,抛石厚度,透水系数以及作用下海底质的渗透流速等关系的观测结果。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湖南地区已建成的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使用状况调查,发现本地区混凝土路面断板病害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水冲刷引起的板下掏空.分析了发生水冲刷破坏的结构、材料、设计和施工等方面原因,提出防止混凝土路面水冲刷破坏的对策及措施,并指出设置路面内部排水系统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近年以来,本人参加山区公路养护工作,曾对桥梁水毁情况,进行了初步调查。现将个人在实际工作中的一点体会和对山区桥梁水毁防治意见,介绍如下,以供有关同志们的参考,并请指正。(一)本地区河流的特征。本地区主要干线的桥梁,绝大部分跨越流送(木材)和泥石流河流。河流的特征是:纵坡大、水流急、河岸不稳定;平时水枯,一到雨季,流量骤增,水势汹涌,冲刷激烈。加以近年来当地森林工业发展迅速,木材流送量大,沿线路基桥涵被毁情况,更为普遍,严重影响洪期交通。(二)桥梁水毁的几种类型。1.桥位选择不当,桥基遭受水流冲刷和漂木撞击,  相似文献   

20.
在计算桥梁孔径时,过去往往忽略泥沙的运动,而把河流当作不含泥沙的水流一样而应用普通水力学的公式,像康生的水力当量法就是。有时就采取近似的自然系数法。计算的基础是根据别连留勃斯基的假设,即当桥下的流速恢复至建桥头引道前的流速时,冲刷也就停止。在多年的观察和实验后,安得烈也夫在最近提出了计算大中桥梁孔径的新方法,并且证明了别连留勃斯基的假设在某些情况下(像对半山区河流)是不完全适用的。根据他的方法,设计人员可以任意地给予桥梁孔径的大小,算出冲刷后的最大深度。当给予较小孔径时,冲刷就越大,桥墩基础也应埋得越深,河流调节建筑物的规模也较大。给予较大孔径时就相反。这样可组成几个方案来互相比较。下面把安得烈也夫计算方法中的主要部分加以扼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