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对山体滑坡病害多次整治失效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在查清病害的基础上采取了相应整治方案,滑坡得到了根治。  相似文献   

2.
九景公路E2标段山体滑坡综合治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邓正位 《公路》2000,(8):61-64
对于山体滑坡的综合治理,不可凭臆想盲目确定整治措施,否则,不仅起不到应有的作用,反而费工费时,甚至做无用功。只有在自治前,对滑坡山体作出充分的调查、了解和分析,找出造成山体滑坡的真正原因,有针对性地采取防治措施,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夏洪峰 《路基工程》2013,(3):180-185
因山体坡脚修建厂房切坡开挖,导致雨泉沟隧道出口山体扰动形成滑坡,并导致隧道衬砌大面积产生裂缝,严重危及铁路运营安全。结合极限平衡分析原理的Janbu法和Monte-Carlo随机模拟方法,建立了边坡稳定性分析的可靠度方法,以雨泉沟滑坡为实例,采用该方法对原边坡、病害边坡、治理边坡的稳定性进行了综合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传统的安全系数法,较难反映雨泉沟滑坡处于滑动失稳破坏发展阶段的实际状况,而可靠度方法的分析结果与滑坡的实际状况更为吻合,即病害边坡处于危险状态,治理后的滑坡已稳定安全。  相似文献   

4.
赵杰  廖小平 《路基工程》2012,(6):122-126
介绍了箭丰尾滑坡灾害,分析了箭丰尾所在区域的地质环境。根据滑坡发生、发展和前期治理过程以及滑坡的动态变形监测的结果:工程活动是触发箭丰尾山体滑坡的主因,地下水活动及强降水为诱因。针对滑坡的病害特征进行稳定性分析和滑坡推力计算,遵循“一次根治,不留后患”的原则提出了相应的治理措施,后期的监测结果显示坡体已稳定。  相似文献   

5.
以宝成线K95+060山体滑坡为例,根据现场地形、地貌、工程地质情况等综合分析滑坡形成原因,采用抗滑桩及坡面排水工程相结合的方案对病害进行综合整治,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抗滑桩设计过程中,采取传递系数法计算滑坡推力,并以此为基础进行抗滑桩设计计算。经综合整治后,山体稳定。  相似文献   

6.
针对特大山体滑坡对公路造成的损毁,本文依托G227线老滑坡局部复活后对公路的影响,从所在地区地质情况、滑坡变形表现、、滑坡产生的原因分析及应急保通采取的措施等方面进行了阐述,对山体滑坡路段公路抢险保通工程的开展具有较好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7.
用明洞整治娄湘公路金家冲滑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向京 《路基工程》2003,(2):38-40,69
湖南省娄湘二级公路金家冲地段由于不良地形地质,造成边坡不稳形成滑坡,因对其病害的成因、发展过程及性质认识不足,造成初期整治不当,使病害日趋严重。重新深入调查和对地质资料的分析,剖析了滑坡产生的原因及过程,并在我省高等级公路上第一次采用偏压明洞方案进行整治,达到了彻底根治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雨泉沟滑坡属典型的顺层牵引式滑坡,因山体坡脚开挖修建厂房引起,造成隧道偏压且衬砌大面积产生裂缝,危及铁路运营以及滑坡舌前缘的建筑物安全.文中研究分析了滑坡与隧道衬砌结构变形的关系,结合测量、钻探、孔内测斜技术以及土工试验等勘察手段查明了滑坡要素特征,建议采用滑坡后缘减载方案,滑坡前缘设置抗滑桩加固,经实践证明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9.
北晨亭隧道洞口山体滑坡综合治理及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隧道洞口因边坡围岩稳定性差,是滑坡和塌方等地质灾害频发区,是隧道施工中重点监控对象.对北晨亭隧道右洞进口山体滑坡及初支裂缝进行了综合治理研究,分析该山体滑坡形成的机制以及洞内初期支护裂缝产生的原因,在综合考虑滑坡区的地质环境、工期及环境保护等因素,选择了以抗滑为主的滑坡治理方案,工程上采用了钢管抗滑桩挡墙护脚、注浆钢管锁坡、仰坡封水及洞内钻孔排水和洞内侧墙打孔注浆加固等综合治理措施,经过连续的量测监控表明,滑坡已处于稳定状态,隧道洞内裂缝未出现发展.  相似文献   

10.
隧道洞口因边坡围岩稳定性差,是滑坡和塌方等地质灾害频发区,是隧道施工中的重点监控对象.文中对北晨亭隧道右洞进口山体滑坡及初支裂缝进行了综合治理研究,分析了该山体滑坡形成的机制以及洞内初期支护裂缝产生的原因,在综合考虑滑坡区的地质环境、工期及环境保护等因素的情况下,选择了以抗滑为主的滑坡治理方案,工程上采用了钢管抗滑桩挡墙护脚、注浆钢管锁坡、仰坡封水及洞内钻孔排水和洞内侧墙打孔注浆加固等综合治理措施,经过连续的量测监控表明,滑坡已处于稳定状态,隧道洞内裂缝未出现发展现象.  相似文献   

11.
骡坪隧道洞口山体边坡因暴雨影响出现裂缝,沿隧道顶上方横向贯通发生滑坡,通过地质勘探研究工程地质条件,分析滑坡变形特征及变形原因,使用勘查数据进行滑坡稳定性分析,并确定了治理措施。结果表明:斜坡治理前,天然工况和降雨工况下滑坡的安全系数分别为1.167,1.025;采用削坡、坡体注浆、锚索框架等治理措施后,山体滑坡在天然工况和降雨工况下的安全系数分别为1.360,1.210,降低了边坡地下水位,减小了渗水压力,改善了边坡稳定条件,提高了边坡稳定性,达到设计安全要求。  相似文献   

12.
因修建205国道使山体稳定性遭到破坏等原因,整个山体出现大型切层滑坡,采用预应力岩锚锚索和小导管注浆联合处治方案,经过2年的观测,该路段滑破体处治基本成功。文中介绍了滑坡体的概况、成因、设计方案及施工工艺流程。  相似文献   

13.
潭邵高速公路滑坡山体抗滑桩治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潭邵高速公路k10 0 30 0处山体滑坡治理为例 ,介绍了抗滑桩及其辅助方法治理山体滑坡的成功经验 ,可供相似工程的山体滑坡治理参考  相似文献   

14.
以潭邵高速公路k100+300处山体滑坡治理为例,介绍了抗滑桩及其辅助方法治理山体滑坡的成功经验,可供相似工程的山体滑坡治理参考.  相似文献   

15.
针对龙岩漳龙高速公路乌石山隧道右线进口施工中发生山体滑坡的情况,介绍整治山体滑坡的技术方案,将对其它隧道山体滑坡整治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6.
以西(安)汉(中)高速公路良心特长隧道左洞出口滑坡病害治理、右洞进口段上覆山体蠕动变形使洞内长达210 m的初期支护严重侵(超)限的病害治理为例证,对该类病害的形成机理进行了分析,并对治理方案与效果进行了探讨,进一步总结了经验教训,可为今后高速公路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位于欧洲瑞士境内的圣哥达公路隧道全长16.32km,是连接欧洲南部和北部的重要枢纽。最近瑞士交通部宣布:该国境内的圣哥达公路隧道因出现山体滑坡,至少关闭3周,以便进行整治。  相似文献   

18.
欧阳平  崔振山  刘文强  叶莉 《公路》2022,(5):164-170
以山区某互通匝道桥为工程背景,研究存在固结墩的弯曲桥梁在山体滑坡作用下的病害问题,确定山体滑坡对桥梁破坏的机理,并提出有效的加固方案。结果表明,第三联桥梁结构绕5号桥墩发生了逆时针转动;3号、4号、6号桥墩的内侧墩柱顶部的横向位移更大,6号桥墩顶部横向位移为曲线内侧方向,3号、4号桥墩顶部横向位移为曲线外侧方向。结合现场检测及计算结果,对原墩柱施加强制位移量,反算边坡失稳后传递到各个墩柱上的推力大小和方向,将各个墩柱所受的推力进行矢量叠加,确定边坡失稳所产生的推力大小及方向,计算结果与实际破坏力基本一致。滑坡体上的桥梁结构破坏,一方面是由于连续降雨致使土体松动,不足抵抗下滑力;另一方面是由于新建桥梁时滑坡体稳定性较差,设置的抗滑桩不能有效地抑制滑坡体滑动。  相似文献   

19.
乌石山隧道右线进口山体由受雨水、地质等因素影响,进洞施工后发生山体蠕滑,为检验山体经地表注浆、设置抗滑桩等加固措施后稳定情况,采用美国SINCO公司生产的测斜系统,进行山体稳定监测,通过测试对稳定状态进行科学评价,为施工及病害根治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以战备公路漳下线梨子岭山体滑坡治理为例,叙述了该滑坡地质、地理特征,滑坡成因、发展、监测资料,确定用抗滑桩以及排水、地质防护来治理山体滑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