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城市交通》2008,6(6):105-105
城市交通的目的是实现人和物的移动,而不是车辆的移动;道路资源总是有限的,必须把有限的道路资源优先分配给最有效的交通方式  相似文献   

2.
现代化交通体系是以现代化的视角来评价城市交通的.因此,现代化城市交通体系,应该切入其三个基本层面,即:交通设施的现代化、交通管理现代化和交通行为意识现代化.这三个层面所表现出来的相互联系、协调、转化和互补等外在形式和内在关联,都围绕着一个根本目标,就是在一个特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高效率地实现人和物的移动,而非车辆和移动过程,从而创造和实现一个城市的功能和价值.……  相似文献   

3.
从城市交通拥堵日趋严重,交通能耗急剧上升,城市交通污染加剧,交通事故死亡率居高和交通拥堵造成经济损失5个方面对我国城市交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进行了详细分析,阐述了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的重要意义。要积极稳妥推进公交行业改革,大力发展公共汽(电)车和城市轨道交通,积极发展大运量的快速公交系统(BRT),以优化公交行业运营结构。在政策扶持方面,要加大政府资金投入,规范补贴制度,坚持城市公共交通的低票价政策,采取措施保障城市公共交通的道路优先使用权等。最后,指出要转变观念,充分认识城市要根据行人数量而不是机动车数量分配城市空间,仅仅依靠道路扩张不能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问题,以及公共交通是适用于所有人的出行方式等。  相似文献   

4.
2002年6月正式公开发布的<上海市城市交通白皮书>是一部具有首创意义、指导城市交通发展的综合性文件,它既是上海市政府推进城市交通发展的纲领,也是政府对广大市民的承诺.<交通白皮书>系统地提出了上海未来5至20年城市交通发展的战略、目标、任务和措施,确定了以"畅达、安全、舒适、清洁"为目标的一体化交通发展战略和"公共交通优先、交通区域差别、道路车辆协调"的三大交通发展政策,并从设施、运行、管理三个方面明确了发展目标、行动计划和措施.  相似文献   

5.
论及现代化城市交通体系,我认为,应该切入其三个基本层面,即:交通设施现代化、交通管理的现代化和交通行为意识的现代化.这三个层面所表现出来的相互联系、协调、转化和互补等外在形式和内在关联,都围绕着一个根本目标,就是在一个特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高效率地实现人和物的移动,而非车辆的移动过程,从而创造和实现一个城市的功能和价值.  相似文献   

6.
石飞 《城市交通》2012,10(6):2-3
1995年《北京宣言:中国城市交通发展战略》特别强调:交通的目标是实现人和物的移动,而不是车辆的移动。当前,应对快速机动化局面,既要不断提高交通服务水平,又要保证社会各阶层都能平等地享用城市交通资源,体现社会公平和以人为本。时至今日,“客运交通关键是要实现人的移动”、“关注弱势交通方式的路权问题”已被专业人士、政府部门和社会各界广泛认同,并成为研究和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众所周知,道路交通瓶颈最易发生在交叉口。十字交叉口全向通行的机动车与机动车交通冲突点为16个,如果4个方向全部禁左,冲突点则降至4个。因此,在对某些交通量较大、平面几何特征较为复杂的道路交叉口进行交通组织时可以考虑禁左。理论上,交叉口禁左能够减少冲突点、保障机动车行车安全、减少信号灯相位数,而且通过街坊绕行完成左转简单而高效。现实中,交叉口禁左也常常是许多城市从提高通行效率出发而采取的措施。然而,上述交叉口冲突点的分析不够全面,容易以偏概全。事实上,交叉口禁左是全然从机动车的角度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手段,忽视了更需要保护和关注的非机动车及斑马线上的行人。统计资料表明,交又口交通事故率与左转交通量和非机动车比例同样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7.
城市交通管理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车辆的不断增加,道路不堪重负,城市交通环境恶化,其根源在于人、车、路三要素不协调。要想改善城市交通环境,达到和谐、安全、畅通、有序的程度,笔者认为要大力开展交通安全宣传,逐步提高市民的交通文明意识;科学合理的进行城市交通规划;大力发展城市公交事业,提升道路通行能力;加强交通配套设施建设,提高交通服务水平;加大科技投入,改善管理模式。及时研究破解城市交通发展难题,使城市的交通环境明显好转。  相似文献   

8.
2002年上海颁布了《上海市城市交通白皮书》,提出了三大政策:公共交通优先政策、交通区域差别政策和道路车辆协调政策。这三个基本政策保证了即使小排量机动车解禁,也不可能对中心城区交通造成过大冲击。  相似文献   

9.
郝媛  王继峰  于鹏  徐天东  杨克青 《城市交通》2021,19(1):29-38,57
现行的交通规划理论基于均质化假设,并未充分考虑社会阶层以及不同阶层在职住关系、出行自由度方面的差异.城市交通发展中日益明显的设施错配、方式错配问题反映了特定阶层的交通需求与交通供给的不匹配.首先,梳理阶层、空间、交通三因素之间的关系,三者的不协调导致了设施错配和交通贫困,反映出交通规划和管理中存在"空间弱区"和"政策弱...  相似文献   

10.
正一、发展回顾1.优先发展公共交通一直是大城市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重要措施。上海自2008年实施南北高架下地面道路上36路公交信号优先以来,共实施了6次公交信号优先策略与措施(见表1)。其中,南北高架下地面道路公交优先是实施最早的公交信号优先,相对完整地研究了公交信号优先策略在SCATS下的实现方法;西藏路公交信号优先是第一次大规模作为工程项目实施的公交信号优先;延安路71路中运量是路中式公交专用道信号优先,规模最大、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