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研究目的:隧道防排烟是隧道设计中的重点和难点,如何合理的设置防排烟系统不仅关系到隧道设计的成败,同时也关系到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本文结合一水下特长隧道,研究如何选择合理的隧道防排烟设计方案,并为其他隧道设计提供借鉴。研究结论:根据隧道所处路网、隧道内防灾救援设施的设置及交通状况、通风系统设置等实际情况,分析隧道不同路段灾害发生概率及造成损失的可接受程度,吸收性能化消防设计理念,对重点防灾地段采用横向重点排烟方案、对一般地段采用纵向综合排烟方案。并将民用建筑的防排烟设计理论引入到隧道防排烟设计中,完善了隧道防排烟设计理念。通过分析服务隧道和气流、人流组织情况,取消了服务隧道的正压设计,使隧道防排烟方案技术经济上更加合理。  相似文献   

2.
地下建筑的防排烟设计是整个消防系统的核心,尤其是国内首座规模超大的高速地下火车站,在无任何类似工程经验的借鉴下,采用何种防排烟策略无疑是个巨大的难题。介绍在国内某超大型地下火车站的工程设计中,充分利用消防性能化设计的成果,突破常规,在合理划分防火防烟分区面积,模拟计算各区实际排烟量的基础上,正确进行排烟风机的选型,采用分区横向排烟的方式,最终实现可行的防排烟策略。  相似文献   

3.
地下车站中庭火灾的防排烟设计是地下车站设计中的难点。以实际工程为例,针对地下车站中庭不同位置火灾工况进行防排烟系统设计,并采用FDS数值模拟软件验证防排烟系统设计效果。  相似文献   

4.
以杭州地铁1号线婺江路站为例,提出在车站公共区设置中庭时,针对防排烟系统设计,采用在站厅层中庭上部四周的结构顶板下设置卷帘式挡烟垂壁,将中庭封闭成一个单独的防烟分区的方案。介绍车站公共区消防设计,包括防排烟系统,各防烟分区的排烟量计算、排烟风机的配置和排烟系统的运行模式等。通过理论计算及现场实测等方法,证明该方案在站台与中庭火灾工况时,连接站厅与站台的楼扶梯口部向下的风速满足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5.
结合标准地下车站不同功能区域划分,根据现行相关规范要求,对地下车站公共区、设备及管理用房区、走道及出入口通道等区域防排烟设计方案分别进行论述与分析,总结各类防排烟方案优缺点与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广州、深圳等城市已通车地铁地下车站工程的分析,从设计本身以及最新规范的相关防排烟条文出发,论述地铁地下车站公共区的防排烟模式和排烟风机的选择,提出防排烟设计在防排烟模式、防烟分区划分以及排烟风机选择方面应注意的事项,并给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针对地铁长大过海区间隧道通风排烟问题,结合青岛地铁1号线瓦贵区间工程,采用理论及对比分析、数值解算等方法,分析过海区间隧道区间风井设置、火灾工况气流组织等问题。介绍青岛地铁1号线瓦贵区间概况,然后提出区间风井设置的要点,参考国内相关城市过江工程实例,采用土建排烟风道,以保证灾害工况下两车追踪人员的疏散安全。阐述陆域段防排烟和海域段防排烟方案,对于陆域段,排烟方案可以按照常规地铁区间进行设置;对于海域段,需根据区间长度,采用全吊顶或者局部吊顶排烟方案。通过研究区间火灾安全目标,设定热释放功率为10 MW,隧道临界风速为2.1 m/s,重点排烟量为80 m3/s,并绘制通风网络解算结果图,解算结果表明各区间风井的防排烟系统均满足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目前地铁大断面区间隧道通常采用的纵向通风的防排烟方式进行分析,针对纵向通风存在的烟气过站、车中火灾时部分乘客在烟雾中疏散等问题,提出利用区间隧道顶部空间,设置排烟风道的半横向通风方式,并针对半横向通风方式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提出相应解决方案,所得结论可为地铁工程中大断面区间隧道的防排烟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为制定轨道交通地下停车场防排烟设计标准,以某地铁线路的地下双层停车场为对象,深入分析停车场防排烟设计规范.从建筑火灾危险性等级、人员密度、安全疏散时间等角度出发,结合近年颁布的行业规范,探讨轨道交通地下停车场防排烟设计方案及原则.通过建立最不利火灾场景,采用理论分析及火灾三维数值模拟方法,对停车库内烟气流动、安全疏散环...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相关规范中有关条文规定出发,结合笔者实际工作,详细分析地铁车站防排烟设计中的若干问题,包括防烟分区的划分、站台层排烟模式、防火阀的设置、设备管理用房区排烟形式等,并对规范中的一些条文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1.
介绍北京铁路局文体活动中心主楼防排烟系统设计,加压送风量及排烟量计算,设备选型以及对消防自动控制的要求,探讨并明确防烟分区划分的概念问题。  相似文献   

12.
覃康民 《铁道运营技术》2009,15(3):30-31,34
为了提高铁路客站地下车库通风与防排烟设计的质量,针对《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及地下车库通风与防排烟设计中,在防烟分区、排烟防火阀的设置、排烟补风等方面的规定不完善和设计考虑不周的问题,提出了应把握的难点及建立复合排烟系统、优选封闭楼梯间机械加压参数等建议。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相关规范中有关条文规定出发,结合实际工作,详细分析了地铁车站防排烟设计中的若干问题,包括防烟分区的划分、站台层排烟模式、防火阀的设置、设备管理用房区排烟形式等,并对规范中的一些条文提出了自己的理解与看法。  相似文献   

14.
结合某高层住宅工程实际,对其地下室防排烟设计中排烟、排风共用系统的共用风机选择、防烟分区的划分、风道的设置以及地下防烟楼梯间和前室加压送风量的确定等问题作了分析,对如何更经济合理地设计地下室防排烟系统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5.
地下中庭车站的通风空调设计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上海城市轨道交通7号线龙阳路站为例,介绍上海第一个地下大中庭车站的通风空调及防排烟设计,从防烟分区的划分、风管布置、系统运行等多方面进行分析,并指出与典型地下车站设计的区别。  相似文献   

16.
赵艳 《科技交流》2000,30(1):77-79
通过对该高层综合建筑给排水、消防、要暖、人防地下室和防排烟设计,提出了采用比例减压阀供水,设置转换层,生活消防水池为合建式及利用既有供热设备等工程措施,既节能,占地面积又少,功能齐全。  相似文献   

17.
运用火灾动力学模拟软件FDS,对广州某一地铁车站岛式站台端部发生5MW火灾的情况进行数值模拟研究,对比分析不同排烟模式下地铁站内的顶棚温度分布、人眼特征高度处温度、能见度、CO浓度分布以及楼梯口风速分布情况,分析其排烟效果是否满足人员安全疏散的要求。结果表明,对于顶棚温度和人眼特征高度处能见度而言,3种排烟模式都能满足要求。对于楼梯口新风风速而言,排烟口为11个的排烟模式不满足要求。比较3种模式下温度和CO浓度的扩散范围,发现排烟口为22个的排烟模式的控烟效果较好,更有利于人员的安全疏散。  相似文献   

18.
以水平公路隧道为研究对象,分析30 MW火灾下的排烟速率理论计算方法及排烟阀下方发生吸穿现象时的烟气层厚度临界值。通过数值模拟,获得不同排烟速率下排烟阀下方的温度、流速、烟气层厚度,验证了排烟阀下方烟气层吸穿现象的存在,为集中排烟模式的优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针对某地铁车站公共区实际排烟量远达不到设计的要求,计算了排烟系统管道的阻力,分析了导致排烟量不够的原因,提出了实际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20.
金洞隧道进口施工通风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通风排烟是控制长大隧道快速施工的关键技术之一。结合金洞隧道进口施工分阶段性通风排烟方案的选定与实施 ,介绍设有平行导坑的长大隧道通风排烟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