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经过全国广大统计工作者的艰苦努力,2004年的经济普查使中国经济总量增加整整2.3万亿元!中国GDP蛋糕一下子膨胀16.8%,轻松改写了世界经济体排名榜,在世界最大经济体中中国超越意大利,晋级全球六强,而且,2005年中国的GDP将达到17.5万亿元,会轻松超越法国和英国,进入全球四大经济体名单。而按照世界银行PPP(购买力评价)计算,中国实际上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新闻再次荣登世界各大媒体头条,吸引了世界的眼球!中国人欢欣鼓舞!  相似文献   

2.
《世界海运》2009,32(9):13-15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崛起的同时,与世界联系的日益紧密,中国与世界经济已进入一个互动的时代。中国经济自身发展已经对外部世界产生了越来越多的影响,中国经济埘全球经济增长作出的贡献越来越大。据有关方面统计,全球经济增量中国约占1/3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把中国经济看做影响世界经济的重要因素之一。中国经济对全球商品市场的供求格局和市场价格的影响也不断加深。中国的财政货币政策,比如人民币升息,也在影响着其他国家的相关政策,受到国际社会的密切关注。中国在参与制定世界经济规则的方式和程度方面都有了质的飞跃。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来,由于世界贸易连续保持两位数增长,带动了经济飞速发展,世界经济以3%~4%增加。世界航运业在中国因素的影响下,出现了千载难逢的机遇,推动世界各金融业聚焦以中国为主的航运市场。  相似文献   

4.
陈长庚 《集装箱化》2007,18(10):15-18
2 促进中国港口集装箱运输发展的动力 2.1我国对外贸易持续发展 中国经济连年稳定而持续的增长被世界航运业普遍称为“中国因素”。由于“中国因素”,世界集装箱海运业出现景气的局面,同时世界港口集装箱码头的装卸能力也经受了严峻的考验,  相似文献   

5.
秦萍 《中国船检》2008,(9):50-51
●我国的年造船能力、年产量、手持订单均居于世界前列.标志着中国已经跨入了世界造船大国的行列。 ●2007年.中国船舶工业创下了造船完工量世界第三,手持订单量世界第二.新接订单量世界第一的骄人业绩。 ●2007年,中国造船完工量占世界市场份额的23%,首次突破全球造船量的1/5。2008年1~6.PJ份.中国造船完工量1024万载重吨.占世界市场份额进一步提高到26%。  相似文献   

6.
尧乐 《海运情报》2005,(1):15-18
作为汽车市场和生产基地,中国的地位正在迅速提高。2000年中国的汽车销售量居世界第八位,但2003年已跃居世界第三位,仅次于美国和日本。世界上的汽车厂都在准备实现汽车的真正大众化,中国则在迅速地建立批量生产体制。  相似文献   

7.
进入市场经济的中国已成为与世界发生广泛联系的国家,其海洋权益泛布于世界,并随中国经济总量的扩大而持续扩大;与此同时,中国实现其“海权”的内部需求动力和外部压力也在同时增大。这是中国“海权”与世界其他国家“海权”实践的共性方面。但是,中国“海权”不可能不具有中国自己的个性。  相似文献   

8.
洋山深水港的建设和规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顾刚 《中国水运》2005,(6):12-13
一、洋山深水港建设背景 1.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健康、高速发展迫切需要大陆地区拥有一个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集装箱枢纽港 中国的改革开放,使经济发展潜能得到释放,中国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1978—2000年年均经济增长率高达9%以上。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经济增长最快、最具发展潜力的地区之一。随着中国正式加和WTO,进一步融入世界经挤,中国正在朝着世界制造和加工业基地的目标发展。  相似文献   

9.
周敏 《中国港口》2004,(12):6-7
上世纪末以来,中国集装箱水运呈高速发展趋势,中国集装箱港口吞吐量年均增幅达30%。2003年,吞吐量达到4800万标准箱,跃居世界第一。2003年中国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33.0亿吨,比上年增长17.8%。其中,外贸货物吞吐量完成9.7亿吨,同比增长23.7%。上海港货物吞吐量突破3亿吨,位居世界第二大港,中国亿吨大港有8个。因此,中国港口行业的市场规模和市场增长率均位居世界前列。  相似文献   

10.
张荣忠 《世界海运》2008,31(6):20-21
让我真正刻骨铭心地体会到一个繁荣富强的国家永远离不开世界海运这个理念,不是在上学的时候,而是起始于亲身参加远洋运输船员队伍,大连海事大学1978年10月创刊的《世界海运》又进一步强化了这个理念。我觉得以“世界海运”为刊名,富有远见卓识。因为中国过去、现在和将来一直需要世界海运,而世界海运也不可一天缺少中国。  相似文献   

11.
《中国远洋航务》2012,(11):89-89
中国国际海事会展自1981年举办首届至今,扎根上海,见证了中国乃至世界海事业的发展。目前已发展成为亚洲第一,世界第二大海事会展,对上海四个中心建设,  相似文献   

12.
《中国水运》2007,(7):F0004-F0004
天津港是中国最大的人工港,是中国北方第一的综合性港口,通达世界1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00多个港口,辐射中国52%的国土面积,是连接东北亚与中西亚的纽带。2006年,天津港完成货物吞吐量2.58亿吨,居世界港口第六位;集装箱完成595万标准箱,稳居世界港口前20位。天津港(集团)有限公司是天津港的主体,是国有特大型企业。  相似文献   

13.
中国是具有悠久航海历史的文明古国。600年前,中国明朝航海家郑和七下西洋,成为世界航海史上的伟大创举,郑和船队所到之处,积极促进中外和平友好、文化交流和经贸往来,为世界航海史和人类文明史作出了巨大贡献。我们以“中国因素一一挑战与机遇”为主题,探讨国际海运业的发展,这既是对世界悠久航海历史的秉承,也更反映了国际海运界对中国经济增长对国际海运市场影响的关注。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即将跨入第十一个五年规划,  相似文献   

14.
《中国远洋航务》2007,(1):48-49
如果让您用一个词来形容2006年您的个人感受,您会选择哪一个?为什么? 我选择“发展强劲”!2006年中国修船工业及其建设发展已进入快车道,从而吹响了中国成为世界修船中心的进军号,一个新的世界修船中心将诞生在世界东方的地平线上——伟大的中国。  相似文献   

15.
目前,世界修船市场相当活跃,世界修船中心逐渐东移,东南亚地区已成为世界主要修船中心之一,我国修市场占全球修船市场的份额正在逐步加大,修船价格在世界修船市场价格中仍属低价位的,且低廉的劳动力资源丰富。面对难得机遇,中国修造船企业利用自己的航线优势、人工成本优势和技术优势,将中国修船业做大做强。  相似文献   

16.
数字     
2005年,中国和印度经济年增长率都维持较高水平。经济学家预测,中国在本世纪中叶将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印度在60年内将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  相似文献   

17.
徐华 《中国船检》2007,(5):16-20
随着中国经济发展规模的不断扩大,能源的消耗需求量也与日俱增,目前,中国能源年消耗量已占世界的1/10以上,成为了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能源消费国,而且仍呈大幅上升之势。  相似文献   

18.
1979年,邓小平同志指出:“中国的船舶要出口,要打进国际市场”。中国船舶工业从此迈出了进军国际市场的步伐。进入新世纪,世界船舶市场迎来难得的市场高潮。2002年5月,朱镕基总理指出:“中国有希望成为世界第一造船大国”;2004年7月,胡锦涛总书记指出:“我们不仅要努力成为世界造船大国,还应树雄心、立壮志,使我国成为世界造船强国”。这是我国船舶工业发展史上的3个里程碑。  相似文献   

19.
辛华 《珠江水运》2011,(19):52-53
上海港,百多年前帝国主义列强曾通过这里长驱直入侵略中国;而如今,这里已经建成世界第一大港口,成为中国走向世界的黄金平台。与上海港一道成长的,还有广州港、天津港、青岛港、宁波港……在今天世界十大港口中,中国已经占据了半壁江山。  相似文献   

20.
随着国民经济飞快增长和国际贸易快速增加,中国修船业取得了巨大发展。世界修船市场的繁荣,也为中国修船做大、做强提供了很好的发展机遇。中国成为世界修船中心的条件日趋成熟,世界修船中心向远东和中国转移的步伐正在加快。文章对当今世界修船业的发展情况及趋势、中国修船业的现状和所面临的问题进行粗略的分析,并提出一些可行性建议,以探索我国修船业在大好形势下抓住机遇,保持健康、快速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