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自汽车诞生以来,汽车维修业便一直伴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而成长,汽车维修业已成为交通运输业必不可少的服务性支柱与保障。尤其是近几十年来,由于汽车科技和电子技术的迅速发展,使得汽车电子化的进程日益加快,各种高新技术纷纷涌进汽车王国,为汽车工业的发展呐喊助威,着实对提高汽车的安全性、可靠性和舒适性等各项技术性能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与此同时,与之关系密切的汽车维修业也随着汽车高  相似文献   

2.
汽车用传感器作为汽车电子控制系统的信息源,是汽车电子控制系统的关键部件,也是汽车电子技术领域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随着汽车工业的飞速发展,汽车电子控制系统的广泛应用,汽车传感器也随着获得发展,汽车传感器市场需求将保持高速增长,20世纪70年代,由于大规模集成电路和微型计算机和飞速发展,它们的功能迅速扩大,成本迅速降低,使机械式元件构成的汽车发动机控制系统面临着极大的挑战,促成了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的迅速发展.目前一辆普通家用轿车上大约有几十只甚至近百只传感器,而豪华轿车上的传感器可多达200只.2000年汽车传感器销售额为61.7亿美元(9.04亿只传感器),2002年汽车传感器需求为10.38亿只,到2005年将达到84.5亿美元(12.68亿只传感器).  相似文献   

3.
宋远 《经济导报》2007,(16):42-43
国美电器从1987年北京珠市口大街路边一间几十平方米的电器小店起步,其后发展迅速,年均增速最高时大于50%,到2004年上半年,国美在全国商业连锁排名第二,家电零售行业排名第一,创造了中国的连锁业的神话。东芝株式会社中国总代表平田信正曾经由衷地赞叹;“国美17年就取得了束芝在130年历史中部没有取得的成就”[编者按]  相似文献   

4.
许是旷日持久的摩托车大战已让人感到极度疲惫的缘故,如今烽火暂时熄灭,在偌大的市场中,生产商和经销商们正苦苦寻找着自己的最佳位置。于是有人断言:1997年及以后相当长的一个时期,中国的摩托车市场将转移到农村,并可具体划分为东北农村、西北农村、华北农村……不错,中国的改革开放首先从农村起步,它带动了城市经济的高速发展,十几年来,农村和城市一直相互影响、促进、带动着朝前迈进。最近10年,就在中国摩托车工业迅速膨胀的同时,中国  相似文献   

5.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了里氏8级地震,这场地震强度之大,波及之广,为几十年来所罕见,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受到严重威胁。这场灾难也牵动着重庆恒通客车有限公司员工的心,地震发生后,恒通客车领导高度关注、并迅速成立了“赈灾领导小组”,积极部署救灾赈灾工作。  相似文献   

6.
《公路》1959,(11)
全国人民欢欣鼓舞地庆祝建国十周年的伟大节日过去了。现在又开始为第二个十年的更伟大的胜利而奋斗。全国公路交通战线的广大职工群众,和全国人民一道,一方面热烈地庆祝过去十年中,在光荣、正确、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和全国人民领袖毛泽东主席的英明领导下,取得的巨大胜利,另一方面也信心百倍地瞻望着灿烂的未来,迎接更加光荣而艰巨的任务。  相似文献   

7.
吕忠诚 《中国电动车》2010,(11):112-113
近几十年来,随着住房分配制度的改革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房地产业得到了迅速发展。房地产业关联性高,牵涉面广,对经济带动作用明显,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不仅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而且改善了居民的生活条件。  相似文献   

8.
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我国的汽车工业通过自行开发和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相结合,使产品水平和质量有显著提高,品种发展迅速,科研试验能力得到增强;制造工艺和技术装备水平有较大改善;标准化工作、情报工作正在走向正规,尽管十年来我国汽车工业的科技工作取得了可喜的进展,但是,无论是与汽车为此,要在统一认识基础上,千方百计地抓好汽车工业的科技进步,从而促进我国汽车工业健康发展。为了实现今后十年汽车行业科技工作的战略目标和“八五”期间的主要任务,仍要坚持改革开放、独立自主发展汽车工业的方针,同时,坚持统筹规划、协调发展,充分发挥汽车行业的整体优势,打破自我封锁,加强行业内的技术交流和协作;增强科技意识,增加科技投入,重视人才培养;建立促进企业技术进步的运行机制,充实、完善科技开发体系;建立科技发展基金;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只要坚定不移地坚持经济建设依靠科学技术的方针,我国汽车工业的科学技术水平就一定能够迅速提高。  相似文献   

9.
张颖 《汽车与配件》2006,(52):20-21
全国柴油车配件经销商联合会从2005年7月发起筹备,到现在已经有1年半的时间。其宗旨是搭建全国范围内骨干汽配经销商的活动平台。商用车配件流通领域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各地经销商企业的格局已经基本稳定,但竞争依然激烈。而多数企业目前也面临着发展的瓶颈,他们渴望个人才能获得提升,企业得到稳健的发展。因此,全国柴油车配件经销商联合会应运而生,并很好地执行着它的使命。  相似文献   

10.
美国是世界上汽车大规模生产最早的国家,其跨国经营也非常早;日本后来者居上,在短短几十年时间取得了辉煌成就;韩国是发展中国家发展汽车工业最迅速,最成功的典型代表日本和韩发展迅速,主要是后起国具有吸收先进国的技术管理,利用低成本产品打进先进国的优势。  相似文献   

11.
正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已经成为汽车生产和消费大国。在国际巨大市场潜力和激烈竞争的情况下,我国汽车行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我国互联网应用迅速发展,"互联网+"成为一种新兴业态。2015年,国务院印发了《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互联网+"为各行各业改革、发展和创新提供广阔的网络平台。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翻开新的一页”命题,包含了两层意思:一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已经形成大的气候,并影响着我们工作的方方面面;二是迅速发展了十多年的中国摩托车工业需要再上台阶,而能否适应市场已成为其继续发展的关键。这,并非危言耸听,而是客观事实使然。一方面,中国的经济成长,居民的生活消费,与国际市场的融合,正在发  相似文献   

13.
择机开征     
十年了,关于燃油税的话题一直牵动着大家的心,现在它终于要变成现实了。尽管我还没有计算出自己将会省下多少钱,但还是要真心实意地为它鼓掌  相似文献   

14.
1.前言斜拉桥具有跨越能力大、结构受力合理、经济美观、并且有广泛适应性等优点,因而引起了国内外桥梁界的普遍重视,在我国也获得了迅速的发展。从1975年建成了我国第一座斜拉桥——云阳桥以来,已经有十年了。十年中,已建成了十二座斜拉桥。(表1)我国斜拉桥的特点是修建数量多,发展速度快,具有一定特色和水平。通过十多座桥的设计施工实践,目前基本上已摸清了这种桥型的特点,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和教训,掌握了设计计算方法和要领,取得了可喜的进展。十年后的现在,又有十二座斜拉桥正在施工中(表2),这些桥跨度更大,设计更合理,新技术新工艺采用更多,充分显示了  相似文献   

15.
自国家实施十城千辆新能源汽车示范运行三年来,在中央及地方政府相关政策推动下,新能源公交客车发展迅速,势头总体良好,中国城市公交是新能源汽车示范运行的前沿阵地。  相似文献   

16.
《摩托车》2020,(7)
正这是一个日趋多元化的世界,形形色色的人,做形形色色的事。人生就是一场旅行,但每个人的旅行都不可能与别人完全相同,包括摩旅。中国最早的摩旅应该从有摩托车的时候就开始了,摩旅群体的迅速扩张则始于上世纪90年代中期,至新千年的第一个十年的中期后进入第一个高潮期。从新千年的第二个十年开始,庞大的摩旅群体则越来越明显地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7.
十年来,首都的道路管理与养护工作,在党的正确领导下,随着市政建设事业的发展而飞跃发展着,不仅在养护里程上逐年迅速增长,并且在养护技术上,也不断改进提高。由于道路质量逐渐提高,路容也日新月异的变化着。道路里程增长与养护组织的发展1949年解放初期,北京市总面积为706,43平方公里,道路总长度为1,171公里,但是铺装路面的道路里程仅占17.5%,其余土路共达909公里。这些为数不多的铺有路面的道路,多是路龄较老,有的已达30年以上。由于长久不加养护,路面残破不堪,坎坷不平;土路晴天尘土飞扬,雨天雪后泥泞难行,不但交通不便,而且严重影响环境卫生。过去流传的  相似文献   

18.
《汽车技术》创办迄今倏已十年。她以其丰富的内容吸引着越来越多的读者,对我国汽车工业建设及技术的发展起了积极地推动作用,至堪庆贺!我国汽车工业是五十年代由苏联帮助开始建立的。二十余年来由单一品种年产三万辆到现在发展到十多个品种十余万辆,且材料和技术都能立足于国内,成绩是十分明显的。但同国内各行各业对汽车的需求及现代化的目标相比,差距十分之巨大。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车型太少,新产品发展缓慢,特别是缺少重型汽车和各种车用柴油机;二是汽车和零部件制  相似文献   

19.
有这样一个企业,十年前一无所有,从零开始;十年后迅速崛起,成为驰名大江南北的摩配企业,它就是江苏宝应安宜压铸厂。  相似文献   

20.
火花塞在汽油发动机的点火系统中是一个非常关键的组成部分,其功用看似比较单一,但火花塞的性能会直接影响到发动机的性能。火花塞技术的发展为后来发动机性能的不断提升作出了巨大贡献,也正是火花塞的发明为汽车工业随后几十年的迅速发展奠定了基础。早在19世纪末就有人发明了火花塞,到了1902年,世界上第一只高压电磁点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