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互通式立体交叉是高速公路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互通式立交具有车辆转向行驶和通行大量交通流的功能,同时也是高等级公路控制车辆出入、收费还贷的重要设施。选取高速公路互通式立交几何设计中的几个要点展开讨论,包括匝道线形的设计顺序、匝道分合流点纵坡和横坡的确定,从而进一步探讨互通立交的几何线形设计。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互通式立交匝道与远期拟加宽高速公路主线衔接的三种方式,分析了每种方式的特点,并对三种方式进行了对比分析,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3.
彭飞 《北方交通》2011,(12):24-27
介绍了高速公路互通式立交匝道出入口与主线交织区段的通行能力及服务水平分析的基本方法,并以一处枢纽互通式立交内环匝道交织区段为例,进行了计算,经对计算结果的深入分析,得出了结论。  相似文献   

4.
随着高速公路事业的飞速发展,互通式立交也大量出现。目前针对互通式立交设计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立交加减速车道长度、立交间距问题、立交匝道线形质量等。主要从这三个方面进行了国内外研究现状的文献综述,并根据目前立交设计的情况指出了存在的问题与缺陷,为进一步优化立交设计,保证行车安全顺畅提供了有力依据。  相似文献   

5.
互通式立体交叉是高速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互通式立体交叉的出口匝道设计是否合理对整个高速公路的运行效率及安全有着重要的影响。采用运行速度的设计方法,对出口匝道的设计流程进行了实例分析,为今后的互通立交出口匝道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大量的喇叭形互通式立交的安全调查分析表明,B喇叭形互通式立交的事故率高于A喇叭形互通式立交,其中左转出口环圈匝道是最大的安全隐患。如果增大环圈匝道的半径,会导致互通式立交的占地增大,从而增加了工程投资,并且行车的舒适性的改善并不明显,因此,B喇叭形互通式立交的安全设计仍是对环圈匝道的出口进行控制。目前,常规B喇叭形互通式立交环圈匝道的出口线形设计不满足分流鼻曲率半径和运行速度过渡的要求,为提高环圈匝道出口的行车安全水平,提出了一种卵形曲线的环圈匝道出口线形设计方式。  相似文献   

7.
互通式立交入口区是影响立交整体运行可靠性的关键点段.为了减轻入口合流区的拥挤,提高互通式立交的整体可靠性,提高车辆行驶的安全性,在交通需求增大到一定程度时,要采用一些交通控制设计.根据互通式立交匝道入口区域的特点,对高/快速路网可靠性作用较大的互通立交匝道和主线的控制设计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入口合流区的几何和交通特性,对匝道和主线分别提出了不同控制设计,即匝道入口控制设计和主线车道运行约束设计.  相似文献   

8.
彭飞 《北方交通》2012,(2):53-56
绕城高速公路三台子互通式立交匝道与黄河大街衔接处拥堵严重,急需改造。分析了拥堵的原因,介绍了五个改造设计方案,并从多角度对各方案进行了比较,提出了推荐方案,以期对类似工程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9.
该文针对互通式立交公路的设计问题进行研究,首先依据范围内的地形与地质、互通式立交公路间的距离、交通网的交点位置、被交道路的连接条件,确定互通式立交公路设计的位值,其次归纳其设计的内容分类及注意事项,最后通过对分合流、匝道半径、环圈匝道、匝道的纵断面、超高限制等设计要点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0.
互通式立交是两条或以上干线公路之间,通过匝道完成交通的安全、快捷转换而互相通行的立体交叉。在我国常设置于高速公路间或高速公路与其他干线公路间,是高等级公路的重要设施。因其方案较复杂、占地规模大及工程投资高等特点,在高速公路的规划设计各阶段均予以充分重视,并进行详细的选型选址等方案论证。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部分已通车运营的高速公路走廊带内,新的干线公路,新的产业园区、新的城镇规划不断涌现,亟需在原高速公路互通式立交布局的基础上增设新的互通式立交,以满足周边交通快捷出行的需求。以下结合典型实例,就运营高速公路增设一般互通式立交的选址、选型的一般方法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1.
高速公路的线性交叉射击工作中。匝道是互通式立交必不可少的重要设计组成部分,其线形的设计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立交枢纽的使用功能、营运能力及交通安全问题。匝道的设计形式多样化,按照匝道的功能及其与相交道路的关系,一般分为左转匝道和右转匝道两大类。右转匝道是从右侧驶出后直接右转约90°;到相交道路的右侧驶入,一般不设跨线构造物。左转匝到是车辆需  相似文献   

12.
喇叭型互通式立交内环匝道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互通式立体交叉是集散交通,排除横向干扰,提高道路通行能力的设施。喇叭型互通式立交内环匝道布设不仅影响互通式立交建设规模和等级,而且直接关系立交的服务水平。内环匝道设计是喇叭型互通式立交设计的关键和难点。  相似文献   

13.
互通式立交的设计工作是高速公路设计工作的重点,设计人员往往只根据规范要求,重点满足主线、匝道和被交路的平纵面指标,而往往忽视对互通范围内视距要求的检查.本文结合多条高速公路互通立交设计中的视距问题做简要的探讨.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高速公路事业的快速发展,高速公路成了人们出行的重要方式。单喇叭互通立交是高速公路设计中最广泛采用的一种互通式立体交叉形式,以工程实例为依托,结合笔者多年交通安全设施设计工作经验,针对山区高速公路的实际,对单喇叭互通立交出口匝道的交通安全问题进行解析,提出认识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周道 《交通标准化》2014,(10):40-43
随着全国和各省高速公路网规划的调整,高速公路之间相互交叉的枢纽互通式立交日益增多,对现有枢纽互通式立交的改建工程也越来越多.如何针对现有枢纽互通式立交的控制因素,结合地形、地物、地质等条件,深入进行方案比选,得到经济合理的互通式立交改造方案已成为互通式立交设计中的重要课题.以祥云寺枢纽互通式立交为例,探讨了枢纽互通式立交改建设计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6.
互通立交出口匝道与地面道路衔接部是高速公路与地面衔接道路交通流转换的枢纽,研究其渠化设计方法对优化互通立交及其周边路网的交通流运行状态,提高区域路网服务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首先在现场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上跨式互通立交出1:3匝道与地面道路衔接部的交通流运行特性,然后提出了典型互通立交出口匝道与地面道路衔接部的渠化设...  相似文献   

17.
主要探讨互通式立交匝道端部设计方法和设计时的一些注意事项,结合自己设计时遇到的问题,对互通立交匝道出入口的设计方法做简要总结。  相似文献   

18.
王树东 《北方交通》2007,(12):58-59
根据岩溶地区地质结构特点,结合沈大与大庄高速公路连接线工程金州南互通式立交区D匝道桥基础设计实例,总结岩溶地区桥梁基础的设计体会。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高速公路的发展,互通式立交桥的道路安全问题目益受到关注.文中以京津塘高速公路马驹桥互通式立交桥为研究对象,结合该区域道路、交通以及事故统计数据,从立交形式、匝道线形和加速车道设置三个方面来分析安全状况,针对立交形式的完善和加速车道长度的确定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进而提高立交桥的安全水平.  相似文献   

20.
分析了高速公路菱形互通式立交的优缺点,介绍了菱形互通式立交平面交叉区设计内容,对高速公路菱形互通式立交通行能力进行研究,为高速公路互通式立交布局设计提供数据参考,以提升我国高速公路的整体通行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