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张维 《汽车与配件》2005,(39):20-22
影响因素分析 1.宏观经济方面 从上半年国民经济运行情况来看,国民经济继续保持平稳快速的增长势头。据有关部门初步核算,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67422亿元,同比增长9.5%,比去年同期低0.2个百分点。宏观经济方面的平稳增长是柴油发动机行业获得稳定发展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1997年,我国经济发展保持稳定增长,国内生产总值增长9.4%左右;社会供给有较大增长,社会需求保持适度增长,物价涨幅低位徘徊,财政收支良好,金融形势平稳。介绍了1998年国民经济增长面临的内、外环境及影响因素,指出1998年我国经济运行中应注意的8个问题。1998年宏观经济政策的主要取向是,在保持经济增速较快的前提下,加大结构调整、深化改革。预测1998年较1997年工业生产约增长11.8%,建  相似文献   

3.
张维 《汽车情报》2005,(22):25-28
2005年上半年国民经济总体运行态势良好,国民经济继续保持平稳快速的增长势头。据有关部门初步核算,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67422亿元,同比增长9.5%,比2004年同期低0.2个百分点。宏观经济方面的平稳增长是柴油发动机行业获得稳定发展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正挂车市场整体环境分析1.宏观经济环境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发展表现出了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换等重要特点,2017年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推进下,我国宏观经济平稳增长可期。目前中国经济形势总的特征可以概括为以下四个方面。首先,2017年中国经济运行轨迹表现平稳。2016年中国GDP同比增长6.7%,实现了"十三五"良好开局。2017年一季度国民经济保持了稳中向好发展势头,经济增速略有回  相似文献   

5.
韩林 《城市车辆》2008,(4):21-23
1 宏观经济调控政策有助专用汽车稳健发展 2007年,我国国民经济保持平稳快速发展,呈现出增长较快、结构优化、效益提高、民生改善的良好运行态势。2007年全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246619亿元,比2006年增长11.4%,加快了0.3个百分点,连续5年增速达到或超过10%。全年居民消费价格上涨4.8%,涨幅比上年提高3.3个百分点。当前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的风险依然存在,价格上涨压力加大。  相似文献   

6.
温家宝总理在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所作政府工作报告中,圈定了今年的经济增长预期目标为7%左右,比去年9.1%的实际增长速度整整降下21个百分点。等于发出了对宏观经济进行适度调整的信号。这一信号表明,为了防止经济出现大起大落,我国正在转向务实经济,从高增长转向平稳、较快发展。同时提醒某些地区和行业,该对过热投资、低水平重复建设亮“红灯”了。  相似文献   

7.
1994的国内生产总值将突破4万亿元大关,较上年增长11.5%,通货膨胀压力不减,零售物价涨幅将达20%;固定资产投资增幅较上年有较大回顾,外贸出口大幅度增长,出口增幅快于出口;贷款总规模保持适度增长,货币投放得控制,分析了1995年宏观经济运行环境,并用GDP增长8%,9%,10%3个方案对1995年国民经济发展进行比较与测算,对1995年宏观经济政策取向提出如下建议,实行松紧适度、相互协调的财  相似文献   

8.
5月份重型车市场:首次负增长 6月份重型车市场:继续调整 7月份重型车市场:旺季有望提前到来 一、5月份国内宏观经济运行态势 5月份,“非典”疫情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开始全面释放,经济发展对“非典”这一重大突发事件的抵抗能力受到考验。5月份全国工业完成增加值同比增长13.7%,增速在4月份回落2个百分点的基础上又回落了1.2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9.
《中国自行车》2008,(4):4-6
2007年我国国民经济平稳快速发展,GDP同比增长11.4%,达246619亿元,为近五年之最。全国工业经济增长较快.效益提高。在稳定的宏观经济形势下,我国自行车产业克服各种不利因素基本实现了持续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0.
8月份宏观经济运行环比出现回落 国家统计局9月17日发布的月度形势报告显示,8月份基本建设投资增幅比上月同比回落1.2百分点,更新改造投资增幅回落7.6个百分点,房地产开发投资增幅回落6.6个百分点。8月份国有及其他经济类型完成投资同比增长30.7%,增幅比上月回落1.6个百分点。今年8月外商对华实际投资首次出现下降。商务部的最新统计表明,今年1至8月,全国新批设立外商投资企业25730家,同比增长19.13%合同外资金额675.32亿美  相似文献   

11.
汽车配件市场,总体上是随着汽车产、销形势运行的。据国家计委提出的“八五”国民经济计划的基本思路表明,1990年至1992年汽车工业不会大上,处于整顿调整时期。因此,汽车产量也将是适度增长姿态,速度不可能太高,主要是调整产品结构,保证产品质量,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2.
2006年,是我国实施“十一五”规划并实现良好开局的一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重大成就。在良好的宏观经济形势下,2006年我国自行车产业实现了持续稳定发展,经济效益进一步提高,产业结构调整继续深化,行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进一步增强。全年自行车产量稳中有升,产销两旺,电动自行车继续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根据统计局和各地协会提供的产量数据;据目前掌握的交叉重复计算的情况进行了初步减量调整),2006年我国共生产自行车约为8500万辆,电动自行车约为1950万辆,分别同比增长5.7%和61%。  相似文献   

13.
据权威部门提供的有关中国经济主要指标的数据表明,1999年下半年以来,国民经济运行中出现了一些“利好”的现象:产品库存下降:国有经济效益比上年有所提高;物价从7月份起降幅缩小,第三季度出口情况—改持续下降的局面,比上年同期增长14%,10月份更是出现了23.8%的高增幅;1999年GDP的增长率约为6.9%~7.1%,仍不失为较高的速度。如果国家实施的扩张投资的财政政策能刺激非财政投资的跟进,国民经济增长速度下滑的趋势将受到抑制。  相似文献   

14.
双周要闻     
5月份汽车市场仍无起色 配件却有增长 今年以来,在国民经济运行中,有效需求不足,最终需求与中间需求的力度减弱,物资市场启动乏力。上海市汽配总公司5月份销售同比下降17.0%,1~5月销售下降16.50%,但零部件公司。5月份销售同比增长24.8%。1~5月销售增长32.91%,毛利增长8.17%,为总公司创利首户。  相似文献   

15.
1995年上半年汽车市场的回升是面积较广泛的结构性回升,是起步较早的阶段性回升,并非持续升温的起点;而非全面回升;是最终启动型的市场回升。详尽地分析了这一汽车市场格局的成因。1995年下半年汽车市场环境存在适度协调宏观经济政策及国民经济持续快速运行等5个积极因素,以及严峻的物价形势及资金三角债继续扩大等3个不利因素。下半年汽车市场将保持以平稳运行为主调的总体格局,汽车价格将延续以平稳为主,汽车生产  相似文献   

16.
2012年,在宏观经济环境和加强行业管理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国内改装类货车专用汽车(=二类货车底盘+主机厂销售的货车类专用汽车)市场继续出现下降态势,细分市场中虽不乏亮点但大多数保持低迷.综合考量,预计2013年整个市场走势比上年或有回暖,出现适度增长. 1影响因素:宏观经济与行业管理 1.1经济增速放缓 2012年我国宏观经济形势总体较为严峻,经济增速放缓,国家调控房地产市场,收窄投资领域与投资规模,加大煤炭市场安全监管……. (1)我国GDP增速放慢.2012年第1-3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35万3 480亿元,同比增长7.7%,全年预计为7.7%,同比放缓1.5百分点.  相似文献   

17.
信息     
发改委预测2006年 GDP增长8.5%~9%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经济形势分析课题组的系列报告认为,适度回落与防通缩将是今年我国经济增长的主基调。该报告预测。2006年我国GDP将增长 8.5%~9%,投资增长和出口增长将双双放慢,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增幅继续回落。报告预测,2006年可能是此轮宏观调控政策效果集中显现的一年。经济增长速度适度回落是其基本特征。在此期间,投资增长将出现合理调整,实现预期中的平稳着陆,预计增长20%左右。消费需求将继续快速稳定增长,目标值为 12.5%左右。出口增长在2006年可能出现转折,从“超常规增长态”向“常规增长态”转变,预计增长15%左右。  相似文献   

18.
2007年我国国民经济平稳快速发展,GDP同比增长11.4%,达246619亿元,为近五年之最。全国工业经济增长较快,效益提高。在稳定的宏观经济形势下,我国自行车产业克服各种不利因素基本实现了持续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9.
今年1~4月随着国民经济总体运行速度的回升,我国汽车市场整体水平发生了新的变化,实现了由缓慢增长到适度增长的转变,虽未呈全面复苏,但却有了一个  相似文献   

20.
双周要闻     
来自国家权威统计部门的信息显示:10月份我国生产汽车12.62万辆,比9月份的11.62万辆增长8.61%,1至10月累计生产汽车123.76万辆,累计同比增长4.75%。 按照大类,客车在10月份生产1.95万辆,1至10月累计17.11万辆,累计同比增长73.18%。轿车10月份生产2.97万辆,比9月份的2.91万辆增长2.06%;1至10月累计生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