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我国地铁事故数据利用率不足,难以对事故发生前的预防、事故发生时的现场决策、事故发生后的分析和定责提供理论支撑与帮助.基于HFACS-MA(地铁事故的人为因素分析与分类系统),将事故致因分析模型划分为事故致因层与事故反馈层,并对30起地铁事故案例进行因素分析.采用Apriori算法对事故人为致因进行关联度分析,并绘制事故致因链图.结果 表明,事故致因链中组织影响层涉及因素最多;监督不力是主要连接因素,需重点关注;事故处理不及时是导致事故扩大蔓延的最直接原因.  相似文献   

2.
调车作业安全是铁路行车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分析近年来发生调车事故的典型原因和特点,充分运用安全风险管理的理念和方法,研判导向调车惯性事故发生的风险,主动采取针对性的预防工作和控制措施,重点提出挤道岔事故、调车脱轨事故、调车冲撞事故、电力机车进入无电区事故和其他调车事故的防控措施,有效减少调车事故发生,逐步实现调车作业安全可控。  相似文献   

3.
介绍英国有关轨道交通事故调查的相关法规、事故或事件通报的内容和要求、调查事故门槛、调查要求、首席检查员的责权、调查报告的要求和内容。通过伦敦地铁的一个事故实例,对事故调查报告的讨论和分析得到启示:我国应对事故通报和调查立法进行严谨细致的调查规定、公开事故调查报告,深入探究事故的影响因素和可能因素。  相似文献   

4.
利用事故树分析法对包装失效事故进行分析.论述事故树的构建步骤及安全评价指标的确定,并举以包装失效事故分析实例,计算得出其最小割集与最小径集,以判明影响包装失效事故的因素,为确定安全对策提供了可靠依据,达到预测与预防事故发生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铁路交通事故统计分析系统》"从业人员伤亡事故报告统计系统"已启用2年,为使事故统计分析和事故信息管理进一步规范化,笔者通过对该系统的使用,将事故录入、统计分析、结案归档等技术应用处理进行归纳总结并作以介绍,欲使各级统计分析监察在使用该系统时,规范录入事故信息,准确判定事故性质,提高事故分析质量,掌握事故发生规律,为铁路从业人员伤亡事故信息管理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6.
结合既有线接触网改造换线施工中发生的断线事故,深入分析事故形成原因,并从电路原理入手,探讨断线事故的主要原因,提出有效的处理措施,以避免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相似文献   

7.
在地铁隧道施工安全风险管理和应急管理过程中,为充分、高效利用已发生的事故的历史经验,需全面、准确提取事故过程的关键信息,并将其结构化表达。基于知识元理论和情景理论,将事故过程片段化和情景化,提出包括表现层、情景层和知识层的地铁隧道施工事故情景表达通用层次模型。根据15个案例,分析事故特征并提取情景因素信息,提出事故情景知识元表达式;基于此,提出了情景库构建框架和流程以及应用方式。针对某坍塌事故进行了案例分析,结果显示,模型可以简练、完备地表达事故信息,可为应用历史事故大数据指导地铁隧道施工安全风险预警和事故应急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冉雄英 《铁道货运》2012,(4):1-4,29
针对现行货运事故理赔服务中存在的问题,通过既有货运事故理赔业务流程的优化调整,在电子商务环境下研发一套基于互联网的货运事故理赔服务系统与货运电子商务平台对接,从而提升货运事故理赔服务质量。在阐述货运事故理赔服务系统实施步骤的基础上,提出进一步完善电子商务环境下货运事故理赔服务的措施。  相似文献   

9.
钻孔灌注桩事故多因机械、钻孔、技术管理等因素造成,而操作不当是造成事故的重要因素。文章分析了各类断桩事故产生的原因,提出了断桩事故的预防措施,强调在事故的预防中要抓好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随着高新技术设备在铁路旅客运输中的普及与广泛应用,造成严重后果的事故发生率较之前有了较大的降低,但是一般事故仍时有发生。本文以控制一般事故为目标,通过对大量已发生的一般事故的整理分析,建立历史事故的故障树模型,在此基础上利用改进层次分析法与风险估测的思想内涵,全面分析人及设备因素与一般事故的关系。最后根据分析结果提出预防一般事故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1.
针对铁路事故发生的偶然性和事故发生原因的复杂性,提出应用BP神经网络对铁路事故进行较长期预测的建议,并以美国高速公路-铁路道口事故为实例,应用BP神经网络方法和遗传算法优化的BP神经网络方法对美国高速公路—铁路道口未来3年的事故进行预测,并将预测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遗传算法优化的BP神经网络可以用于铁路事故的中长期预测。  相似文献   

12.
基于城市轨道交通系统(urban rail transit system,URTS)韧性理论,以"系统-扰动"二元为研究对象,从URTS的受灾视角,搜集2007—2018年中国大陆35座城市在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阶段发生的事故共计1 911起,对其受到的所有扰动进行归类分析,从事发年份、事故类型、事发城市、制式等方面探究事故发生的规律性。结果显示,运营事故总数在2015年达到峰值后逐年递减;4类事故中,技术扰动事故高频低损,人为扰动事故低频高损;运营历史越长、线网规模越大、制式类型越多、客流强度越大的城市,事故越多,事发频率越高;在各类制式中地铁事故占比最大,近年来地铁运营安全性持续提高。最后,结合事故的规律性,基于4种事故类型,从技术、管理和政策3个维度提出对应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3.
2005年12月25日,在羽越线砂越站和北余目站之间发生了"稻穗14号"特别快车脱轨事故,造成5名乘客死亡,30名乘客受伤. 国土交通省(MLIT)航空和铁路事故调查委员会在继续调查事故原因,并成立了一个调查团来查明事故原因和检查羽越线事故的整改措施.本报告发表时,事故原因尚未查明.  相似文献   

14.
安全评价的目的就是预防事故发生。对事故的统计分析将为安全评价提供重要依据。在研究日本的独立事故调查报告制度基础上,分析了我国城市轨道交通事故调查制度存在的一些问题,并从安全评价的角度入手分析我国建立城市轨道交通独立事故调查制度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山岭隧道施工坍塌事故多发,危害极大。通过分析山岭隧道新奥法施工坍塌事故发生的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事故预防措施,并就施工现场如何规范隧道坍塌事故应急管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轨道交通安全和事故数据是安全管理依据和理论基础。欧盟依据铁路安全指令按年度发布的铁路安全统计报告,内容包括:事故趋势、主要事故、以共同安全指标为基本统计口径的事故指标、共同安全目标和风险水平的国家参考值,以及事故调查及管理、安全管理等。文章认为,建立公开的事故报告和统计制度是轨道交通安全管理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17.
运用事故树分析法确定导致城市轨道交通拥挤踩踏事故的主要因素,得出拥挤踩踏事故的定性分析结果,提出控制拥挤踩踏事故的对策措施,为运营安全管理工作提供依据,以加强城市轨道交通的安全管理和控制。  相似文献   

18.
为构建复杂系统事故致因模型,在基于扰动事故致因模型(P理论)的基础上,引入安全域(SR)对系统平衡态进行定量描述和深入分析,提出面向复杂系统事故致因分析的扰动-安全域模型(基于P-SR的事故致因理论模型)。该理论不但可以利用安全域状态空间统一描述多因素扰动在事故发展中的演变作用及动态过程,还可以用于定量评价系统安全状态及监控预警,显著提升了事故致因理论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该理论应用到轨道交通中,有助于对轨道交通复杂系统事故致因进行全面、定量的分析,同时对事故预防提供科学精细的指导和操作依据。  相似文献   

19.
有铁路交通事故发生时,对事故原因进行分析是事故调查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工作。为解决目前事故分析手段智能化不足的问题,在对铁路事故大数据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铁路安全信息与技术规章协同分析系统设计方案,利用自然语言处理技术中的中文分词、全文检索等方法和工具,建立事故概况与技术规章条款之间的关联关系,进而提高事故原因分析的准确性和智能化程度。模拟数据测试结果表明,据此开发的系统能够很大程度上减轻事故分析人员的工作强度,具有较好的应用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20.
富世慧 《铁道货运》2011,(11):25-29,1
在分析铁路运输液化石油气途中可能出现危险的基础上,简要介绍事故树分析方法,并利用该方法分析铁路运输液化石油气过程中发生事故的主要原因,编制铁路运输液化石油气事故树,对该事故树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求出其最小割集、最小径集和结构重要度,最后依据分析结果提出预防事故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