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利用接触网电流产生的焦耳热防冰是一个比较可行的方法。分析了风速、温度、液态水含量、降水量和太阳光对接触线临界防覆冰电流的影响,确定不同环境下接触线的临界防覆冰电流。  相似文献   

2.
接触网交流在线防冰与离线融冰原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牵引供电网络交流防冰与融冰回路的简化模型,依据该模型分析了接触网交流防冰与融冰的原理理论,比较研究了电阻器限流模式与电抗器限流模式的防冰与融冰方案,提出通过控制限流电阻器的阻值,促使整个防冰与融冰回路的阻抗发生变化,改变防冰与融冰电流的大小,产生焦耳热防止接触网覆冰或融化覆冰,实现在线防冰与离线融冰功能。  相似文献   

3.
接触网遭受冻雨和覆冰灾害,会严重影响其技术状态,进而影响弓网运行关系,造成高速铁路行车安全故障。一方面,要分析接触网覆冰的成因、危害,建立完备的工作预案,采取正确的运行策略。另一方面,要采用科学可靠的技术措施,增加相应的专用设备,实施有效的防冰和融冰。  相似文献   

4.
[目的]悬挂式单轨交通系统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对于其车辆过道岔的动力学性能研究目前较少,需对此进行研究。[方法]采用UM(多体动力学)软件建立车辆动力学模型,以车体最大振动加速度、走行轮最大垂向力、导向轮及稳定轮最大垂向力、车体及悬吊梁最大侧滚角为主要评价指标,针对应用于悬挂式单轨交通系统的倒T形辙叉道岔,进行悬挂式单轨车辆道岔通过性能研究。[结果及结论]倒T形辙叉道岔结构的导向轨面不平顺较大,悬挂式单轨车辆在通过曲线道岔时,很难保证导向轮的导向力不超过安全限值。针对此问题提出了一种导向轨面补偿装置。应用此导向轨面补偿装置后,悬挂式单轨车辆可以以15 km/h的速度安全通过半径为50 m的倒T形辙叉道岔,动力学性能有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5.
介绍悬挂式单轨交通系统的特点,并结合国外悬挂式单轨交通系统成功运行的经验,对悬挂式单轨交通系统的救援疏散方法进行分析。对几种主要的疏散方式进行疏散时间的计算分析,最后提出了悬挂式单轨交通系统的区间紧急疏散方案。  相似文献   

6.
单轨(Monorail)的历史悠久,它的发明可以追溯到180多年前,但是,直至20世纪才实现真正营业性运行,德国Eugen Langen设计的悬挂型单轨于1901年3月,在伍珀塔尔(Wuppertaler)开业,一直持续运行至今。其后,1952年瑞典AxelL.Wenner Gren发明了跨座型单轨,并被命名为ALWEG型单轨;1960年法国企业管理研究公司(SAFEGE)及与其有关的10家公司,在法国国有铁道和巴黎交通公司的协作下,共同开发研究了悬挂型单轨,并被命名为SAFEGE型单轨。文章分析了单轨交通系统中2种基本结构型式(跨座型、悬挂型)的特点,介绍了目前在一些国家的发展现状,指出这种中等运量的交通系统,在中国有一定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7.
与普通城轨交通相比,跨座式单轨交通的特殊性主要体现在车辆、轨道梁和道岔系统这三个方面,文章详细阐述了跨座式单轨交通系统的三大关键技术特点,并对其在国内外的应用现状进行分析研究,为从事相关技术工作的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中国铁路》2010,(8):17-17
<正> 由中国中铁电气化局集团公司自主研发的防覆冰电力导线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的实用新型专利证书(授权公告号CN201522862U),成为我国第一个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防覆冰电力导线专利。防覆冰导线具有自热功能;强度为普通导线的2倍;导电率高,节能6%;低弧垂,降低2倍以上垂度;重量轻  相似文献   

9.
悬挂式单轨交通系统起源于一个多世纪前的德国伍珀塔尔,历经百余年的发展,其技术不断更新并在最初浪琴型的基础上衍生出更为先进的SAFEGE型悬挂式单轨系统,可应用于学校、机场、中小型城市等多种环境。悬挂式单轨在我国被划为中低运量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一种,目前国内尚无已运营线路,对其关键技术和适应性的认识仍较为欠缺。通过对德国、日本主要运营线路的特征和技术参数进行介绍对比,总结出悬挂式单轨交通系统在走行方式、车辆、轨道、信号、车站、救援等方面的关键技术,继而通过对其优缺点的分析得出其适用范围,最后指出悬挂式单轨交通系统在我国城市轨道交通领域具有一定的市场前景。  相似文献   

10.
为避免悬挂式单轨车在通过导电轨无电区时可能出现的失电情况,推荐了2种列车高压母线电路设计方案,并对采用这2种方案的单轨车通过不同无电区时供电站和主熔断器的电流变化情况进行了分析及对比。对比结果表明,仅对辅助电源系统和空调设备设置高压母线和牵引系统采用微制动技术的方案较优,推荐采用该方案。  相似文献   

11.
国家鼓励城轨多制式协调发展,中低运量轨道交通发展趋势明显.作为中运量轨道制式的跨座式单轨交通未来如何发展,需开展相关研究.通过梳理跨座式单轨交通的发展历程,明确相关概念,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并以重庆市为例开展现状发展研究.结果表明,相较于其他中运量轨道制式,跨座式单轨在建设成本、节能环保等方面具有一定优势,建设成本为地...  相似文献   

12.
作为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中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制式比选是项目建设初期的重点。文章以四川省攀枝花市为例,从审批政策风险、技术可靠性、环境适应性、建设及运营成本、预留未来发展空间等角度,对中小型山地城市轨道交通制式进行比选研究。从运量、自然条件角度考虑,有轨电车、悬挂式单轨、跨座式单轨3种制式均可供选择,但受审批政策的影响,现阶段有轨电车仍是确保建设顺利推进的唯一选择。随着审批政策的进一步明确,小型化的跨座式单轨及悬挂式单轨将充分发挥其在适应特殊自然环境方面的优势,为中小型山地城市建设城市轨道交通提供全新的制式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3.
城市轨道交通投资巨大,本着“量力而行,有序推进,因地制宜,经济适用”的原则,越来越多的城市选择了高架敷设的跨坐式单轨系统,故需要对其造价进行针对性研究以满足项目投资决策需求。结合国内工程实际应用,对地铁、轻轨及跨坐式单轨的工程造价进行剖析,对比其投资构成,总结出工程造价的主要影响因素。研究结果可为决策者选取合理方案、造价人员控制工程造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提出一种新型城市轨道交通接触网融冰方案,其核心思想是利用具有四象限变流功能的中压能馈装置在中压环网与接触网之间形成不断流动的融冰电流,在接触网导线电阻中产生热量使得覆冰融化。基于布尔斯道尔夫理论,研究不同接触网供电制式下的防冰电流、最小融冰电流与最大融冰电流以及给定环境条件和时间内融冰电流的计算与选取方法;提出4种融冰电流循环方式,并通过仿真验证控制策略的有效性,达到预期效果;基于2 MW的中压能馈装置进行融冰模拟试验,通过对试验数据的分析和总结,验证融冰方案的可行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5.
轨道交通建设关键技术问题的分析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近年来,我国轨道交通建设发展迅猛,对轨道交通建设技术的研究也相当广泛,但如何集中技术力量,分析、研究并解决建设中的关键技术问题,突破技术瓶颈,系统性提高建设技术水平,却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通过对业内建设、运营、制造、科研等单位的调研和分析,采取统计和归纳等方法,并结合多年来的从业经验,提出轨道交通工程建设中的部分关键技术问题,包括轨道交通网络化发展关键模式与对策、轨道交通系统制式选择及适用性分析、市郊铁路与国铁的协调发展、跨座式单轨新型技术、轨道交通设计标准化等13个方面。  相似文献   

16.
悬挂式单轨采用胶轮走行系统,具有爬坡能力强、振动噪声小、转弯半径小、乘坐舒适、观景效果好、可防冰雪、适合在低温气候条件下使用等特点。悬挂式单轨属中小运量系统,是城市轨道交通多制式协调发展的补充,适合城市轨道交通辅助线或旅游观光线采用。详细介绍悬挂式单轨的技术优势,并对中唐试验线的建设概况、轨道梁桥、道岔系统、车辆、电池技术、信号控制系统等进行重点阐述,指出悬挂式单轨交通系统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跨座式单轨线路给中小城市发展轨道交通提供了一种新的路径选择.通过调研跨座式单轨线路的应用概况,得出跨座式单轨目前在全球范围内尚未得到规模性应用.根据线路的功能定位和运行地理环境特征,将目前运营的跨座式单轨分为观光旅游类、衔接类、加密类、骨干类4种;从投资效率、运营模式等方面研究了不同功能定位的跨座式单轨建设运营特征,为...  相似文献   

18.
中低运量轨道交通作为超大或特大城市地铁网络的加密和补充、大城市乃至中等城市的骨干线路,在解决城市交通问题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对 65 个国家 496 座城市的 2 600 余条中低运量轨道交通运营线路调研的基础上,构建世界中低运量轨道交通线路数据库。基于该数据库,得到世界范围内运营的齿轨、有轨电车、悬挂式单轨、自动旅客捷运系统(automated people mover system,APM)、跨座式单轨、直线电机系统、中低速磁浮、电子导向胶轮系统和导轨式胶轮系统 9 种中低运量轨道交通制式,线路里程共 18 744.84 km;并统计中低运量轨道交通在各大洲、各国家的分布情况,结果显示其主要分布在欧洲的德国、俄罗斯等 32 个国家,线路里程达13 256.0 km,占比 70.7%;统计各制式在不同国家/城市、不同城市特征、不同线路功能定位的分布情况,结果显示,中低运量轨道交通制式主要服务于人口小于 300 万的城市,76.25%的有轨电车线路、47.82%的跨座式单轨线路和 42.11%的直线电机系统线路作为骨干线,84.62%的齿轨线路作为旅游线,70.73%的 APM 线路作为机场专线。同时,梳理总结各制式的起源与发展,并对技术特点和参数、适用性进行分析。研究成果以期为我国城市中低运量轨道交通制式的选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工厂的调试线需要使用直流牵引变电所。车辆工厂的调试线相比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线又有其自身的特点。车辆工厂的调试线牵引变电所相对运营线较为简洁,使用灵活。在同时生产地铁车辆与跨坐式单轨车辆的工厂,针对其直流电源调试变电所新建和改建工程,简述调试线相比运营线在牵引变电所方面的设计特点。  相似文献   

20.
在分析城市轨道交通发展现有问题和面临挑战的基础上,指出城市轨道交通需要充分考虑轨道交通出行者个性需求和更多相关利益者的服务需求,才能实现轨道交通与城市融合发展,提升城市轨道交通服务水平。通过分析现有城市轨道交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论述开展城市轨道交通运行服务效果策划工作的必要性,阐述城市轨道交通运行服务效果策划工作的内容和方法,并在乌鲁木齐城市轨道交通1号线中成功应用,可为其他城市轨道交通发展所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