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刘广宇 《公路》2007,(10):177-180
用贝克曼梁法测试路基表面弯沉在公路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测试中由于受车型多样化、贝克曼梁弯沉仪支点和百分表支架位置以及计算理论与实际不符等影响,测得的弯沉值需要进行修正。针对以上3个方面,本文分析了非标准轴载的弯沉换算、弯沉仪支点变形和百分表支架变形对弯沉测试结果的影响、支点和支架变形对弯沉测试结果的影响。根据弹性半空间理论,建立了不同轴载作用下的弯沉换算公式;通过理论分析和验证计算,提出了实测弯沉值的修正系数。  相似文献   

2.
为了分析弯沉测量结果上的差异,以水泥混凝土路面常见的2种弯沉测试方法为例,分析了板角弯沉测试时测点偏移对弯沉测试结果的影响,引入了测点偏移影响系数的概念,建立了允许偏移范围内实测弯沉的修正方法。结果表明,测点偏移对弯沉测试结果影响非常显著;测点向板内侧偏移时,2种测试方法均可引入测点纵向和横向偏移影响系数用来修正实测弯沉值,影响系数与荷载向板内移动的距离以及地基板相对刚度半径有关。因此,可以将测点偏移情况下的弯沉测试值转换为标准测点位置的弯沉值,方便了实测数据的统计处理,拓展了弯沉测试方法的应用范围,提高了弯沉测试的效率。  相似文献   

3.
落锤式弯沉仪(FWD)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DYNATEST 8000 FWD落锤式弯沉仪是目前世界上比较先进的路面承载能力动载评定设备。介绍了该测试设备的结构组成、工作原理,并与贝克曼梁进行了对比测试研究。研究表明:对于相同测试状况、相同结构材料,两种弯沉测定值之间具有良好的相关关系,可以采用推荐公式进行动静弯沉转换,从而取代贝克曼粱对结构承载能力进行快速、准确的定量评价。  相似文献   

4.
路面弯沉测试技术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和松  常成利 《公路》2002,(7):96-100
介绍弯沉测试技术的发展历史及各种类型的弯沉测试技术和设备的测试原理,技术特点和适用条件,在总结我国弯沉测试设备的使用经验及有关标准规范的基础上,明确实际应用中需注意的问题及路面测试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20多种结构的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的落锤式弯沉仪与贝克曼梁定点弯沉测试,探讨了两种不同性质的弯沉仪之间的相互关系。由测试结果发现这两种弯沉仪的实测弯沉值差别不大,具有良好的相关关系。对应用FWD评价半刚性路面结构性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讨论了用手持式落锤弯沉仪评价道路路基的施工质量.通过实际路段的测试,建立贝克曼梁弯沉值与手持式落锤弯沉值的对比关系和对路面结构的敏感性分析,用手持式落锤弯沉仪的弯沉值间接评价路基压实度.  相似文献   

7.
朱劲秋  王阔 《东北公路》2001,24(4):47-48
落锤式弯沉仪不仅可以测试路面弯沉值,而且根据测得弯沉盆数据还可以进行模量反算,从而定性反映路面各结构层模量值。下面是我们对此进行的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8.
用手持式落锤弯沉仪评价砂砾土类路基质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讨论了用手持式落锤弯沉仪评价道路路基的施工质量.通过实际路段的测试,建立贝克曼梁弯沉值与手持式落锤弯沉值的对比关系和对路面结构的敏感性分析,用手持式落锤弯沉仪的弯沉值间接评价路基压实度.  相似文献   

9.
依托于遂广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动态响应测试试验段,从静态弯沉和动态弯沉两个方面对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和倒装式结构沥青路面施工过程的变形特性、荷载扩散能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半刚性结构沥青路面路表动态弯沉值和静态弯沉值均小于倒装式结构沥青路面,且结构S3动、静态弯沉值略大于结构S2,半刚性结构中水泥稳定碎石层是结构承载特性的主体,倒装式结构中水泥稳定碎石层和沥青层均具有抵抗车辆荷载的作用,因此建议倒装式结构中采用较厚的沥青层或高性能的沥青材料;级配碎石层的加入导致倒装式结构荷载扩散范围小于半刚性结构沥青路面,其下水泥稳定碎石层在满足其结构层层底拉应力的情况下可适当减薄,加厚沥青层;落锤式弯沉仪测试结果的精度、稳定性和可靠度要优于贝克曼梁测试值,且两者测试值受结构和材料特性的影响较大,没有明显的相关性,建议沥青路面结构层施工过程变形特征测试中采用落锤式弯沉仪。  相似文献   

10.
DYNATEST 8000 FWD落锤式弯沉仪是目前世界上比较先进的路面承载能力动载评定设备.介绍了该测试设备的结构组成、工作原理,并与贝克曼梁进行了对比测试研究.研究表明:对于相同测试状况、相同结构材料,两种弯沉测定值之间具有良好的相关关系,可以采用推荐公式进行动静弯沉转换,从而取代贝克曼梁对结构承载能力进行快速、准确的定量评价.  相似文献   

11.
为探究机场道面温度状况对实测弯沉值影响的规律,现场测试获得了机场水泥混凝土道面在不同温度下的动态弯沉值。对板中、板边、板角实测动态弯沉值与温度的关系进行了探究,分析了落锤式弯沉仪(FWD)在受温度影响发生变形的道面板上不同放置位置对实测弯沉值的影响,同时研究了机场水泥混凝土道面板的脱空判定与温度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温度升高,板中弯沉值逐渐增大,板边、板角弯沉值逐渐减小,板中、板边、板角弯沉值受温度影响程度逐渐增加;FWD测量位置与所处道面板变形情况不合理将导致弯沉值失真;测试道面板中、板边弯沉可通过线性回归进行温度修正,板角弯沉可通过二项回归进行温度修正,基于道面板温度梯度的弯沉温度修正关系相关性和应用性更好;脱空判定值受温度影响较大,不同时间不同温度情况将出现相悖的判定结果,进行脱空判定时,有必要对脱空判定值进行温度修正。  相似文献   

12.
FWD和贝克曼梁在路面检测中的相关关系分析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曾凡奇  张四伟  程霞 《公路》2001,(9):131-133
对高速公路路面不同结构层进行了落锤式弯沉仪(FWD)与贝克曼梁(BB)的弯沉对比试验,其结果表明:在相同的测试状况下,两种设备的弯沉测定值之间具有良好的相关关系,并且给出了相互转换的推荐公式。  相似文献   

13.
减少实测路基路面弯沉值误差的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贝克曼梁弯沉仪测定路基路面弯沉值时,如何减少或避免检测误差的措施。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现场CBR试验的基本原理和测试方法,应用现场CBR值评价高速公路土石混填路堤的压实效果,并与传统的干密度测试、沉降差测试和弯沉测试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土石混填路堤的现场CBR值与干密度测试、沉降差测试和弯沉测试成果相当吻合。根据试验结果,建立了CBR值和干密度之间的关系式,并在土石混填路堤填筑质量控制中得到应用,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5.
常成利  和松 《公路》2005,(5):149-152
弯沉是表征公路路基路面整体强度的重要参数,我国采用自动弯沉仪测试弯沉已经有20多年的历史了,而影响自动弯沉仪测试数据精度的因素仍有很多方面缺乏研究。本文基于试验和理论分析,对路面横坡和测试速度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发现当弯沉水平处于30以下的较低水平时,测试速度对其影响非常小,可以忽略不计;当弯沉水平超过30后,测试速度每变化1km/h。测值需要修正5%。对于横坡影响,通过理论分析,推算得到了kA、kB超高修正系数。另外,本文采用试验分析的方法,修正了自动弯沉仪与贝克曼梁测值相关性试验的基本试验条件,并给出了北京、浙江两地的试验结论。  相似文献   

16.
季节  徐世法  罗晓辉  金虎一 《公路》2004,(12):130-132
通过对辽宁省盘锦地区沥青混凝土路面典型路段的路况调查和弯沉值的测试,发现其弯沉值普遍过大,但表观状况良好。通过计算各结构层的回弹模量值.分析了出现这种现象的可能原因,并提出现有容许弯沉值在盘锦地区使用的局限性,结合该地区的实际情况。推荐了适用于盘锦地区的容许弯沉值计算公式,提出了优化路面没计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在路基顶面采用定点测试的方式,分别进行了落锤式弯沉仪(FWD)测试和承载板测试,并根据测得的弯沉反演得到路基模量,对弯沉与反算模量进行分析,FWD在精度、稳定性和检测效率方面优于承载板法,FWD法与承载板法测得的路面弯沉值以及反算模量值存在较好的线性关系,为FWD在工程上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FWD和承载板在路基强度检测中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路基顶面采用定点测试的方式,分别进行了落锤式弯沉仪(FWD)测试和承载板测试,并根据测得的弯沉反演得到路基模量,对弯沉与反算模量进行分析,FWD在精度、稳定性和检测效率方面优于承载板法,FWD法与承载板法测得的路面弯沉值以及反算模量值存在较好的线性关系,为FWD在工程上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重锤式弯沉仪HWD是机场道面检测中的主要设备,一般认为由于实测弯沉值的离散性、非零截距、偶然误差等因素对HWD测试方法的可靠性产生很大的影响,但对其可靠性的定量研究尚十分缺乏。基于美国FAA在国家机场道面测试中心(NAPTF)试验道面采用世界上7种不同型号主流HWD的平行试验数据,对比分析了冲击劲度模量ISM、接缝传荷能力、弯沉测试的非零截距、基层顶面反应模量4个方面的测试结果误差及成果的可靠性。分析结果表明:不同HWD设备在同一测点的ISM测试值相对误差范围为-13.7%~24.5%;接缝传荷能力测试结果的相对误差范围为19.2%~23.7%;所有设备的荷载与道面弯沉值之间存在良好的线性关系并存在一定的非零截距,但其非零截距值一般不超过3μm,而且截距值的出现与传感器采集信号的超前和滞后有关;通过不同HWD设备测试的弯沉值分析得到的基顶模量与实际基顶模量相比,测试误差范围为-33.3%~81.7%。  相似文献   

20.
全柔性沥青路面在广东省首次使用,采用了沥青稳定碎石上基层+级配碎石下基层+半刚性底基层的组合式基层、厚沥青层的新型沥青路面结构。该路段的弯沉控制指标采用HPDS2011计算值和设计文件设计值;其中路基顶面弯沉值共测试了1358组数据,合格率为100%;水泥稳定碎石基层顶面共测试了1276组数据,合格率为84.64%;级配碎石基层顶面共测试了1426组数据,合格率分别为31.98%和22.44%;至于路表弯沉共测试了1076组数据,合格率分别为0;采用原设计文件和软件计算值不能完成对柔性基层及相应面层的弯沉判定,需另外采取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