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近年来,铁路系统不断推进安全风险管理,夯实管理基础,积极探索管理模式。中国铁路郑州局集团有限公司郑州桥工段(简称"郑州桥工段")通过优化维修组织模式、创建高铁示范线、推进数字工务应用等多种手段,努力实现高铁管理标准化。  相似文献   

2.
正京沪高铁开通运营十年来,安全运送旅客13.5亿人次,全线累计行驶里程超过15.8亿km。作为中国客流量最大的高铁线路,京沪高铁采取很多高科技手段确保旅客安全,其中就包括基于"北斗+5G"的铁路全自动无人机智能巡检专用系统,该系统在国内外都是首次应用。6月23日,京沪高铁黄河特大桥上高铁不时呼啸而过,记者在桥下看到,3架搭载精密设备的无人机从桥下的移动全自动升降平台依次起飞,编组成无人机小集群,按照设定航线,对大桥钢结构进行自动巡检。据介绍,无人机拍摄的照片、  相似文献   

3.
<正>2014年年初,在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由中国中铁大桥局集团牵头、国内七家单位共同完成的"三索面三主桁公铁两用斜拉桥建造技术",荣获2013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三索面三主桁公铁两用斜拉桥建造技术"依托天兴洲长江大桥建造研究并成功运用。该桥是继武汉、南京、九江和芜湖四座公铁两用长江大桥后,我国桥梁建设史上的又一座里程碑。  相似文献   

4.
京沪高铁试运行期间,中国铁道科学研究电子计算技术研究所为确保该所承担的客票系统、自动售票机、动车组管理信息系统及站补系统在京沪高铁沿线上的稳定运行和应用,2011年6月21日-22日,由所长史天运、副所长李健民及该所有关部门主任组成工作检查和慰问小组一行7人,在京沪高铁沿线的北京南站、济南西站、济南动车运用所、南京南站、南京南运用所紧张而有序  相似文献   

5.
列车接近安全防护报警系统在枝城长江大桥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廖平 《铁道建筑》2002,(6):44-44
焦柳线枝城长江大桥于1970年建成通车,全长1750.1m。由于地理地形限制,大桥两段瞭望距离不足200m,对大桥施工作业十分不便,严重威胁人身安全和行车安全。为此,枝城桥工段在1992年安装列车接近安全防护报警系统(由铁道部铁道科学研究院铁建所设计、安装)。由于襄—石复线的修建,使该系统受到影……  相似文献   

6.
<正>2月26日由京福铁路客运专线安徽有限责任公司建设的商(丘)合(肥)杭(州)高铁正式开始铺轨。商合杭高铁北起河南商丘,向南经安徽阜阳、合肥、芜湖,直抵浙江杭州,全长794.55 km,设计行车时速350 km,线路北接郑徐高铁,并与京福高铁和沪汉蓉铁路相连,在杭州通过宁杭高铁与京沪高铁相通,是纵贯安徽省全境,连接中原、江淮与长三角地区的重要交通主干线。据铺轨地段施工企业负责人介绍,作为全线最大的铺  相似文献   

7.
铁路建设     
国家批准建设上海至南通铁路;澳门西湾大桥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杭州湾跨海铁路大桥纳入国家规划;武广客专无碴轨道先行段轨道板浇注完成;京沪高铁常州段建设先期进场全线采用高架桥;格尔木敦煌铁路路线走向基本确定。  相似文献   

8.
<正>武汉天兴洲长江大桥和南京大胜关长江大桥,日前以微缩模型和3D影片形式亮相上海世博会中国铁路馆,向世界展示中国铁路发展和桥梁建设水平。两座大桥模型均采用了声、光和电等表现形式,其中公路、铁路桥面路灯由智能网络照明控制系统点亮,双向有"和谐号"动车组列车运行,桥下水面模拟成动感的流动水,有客轮和货轮船各2艘往复穿梭于桥墩间,大桥两岸绿化带灯光与景观灯交相辉映,动车组鸣笛声和客轮、货轮船鸣笛声交替响起,两座  相似文献   

9.
2020年1月16日上午,京沪高速铁路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A股上市仪式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举行,成为"中国高铁第一股",标志着国铁企业股份制改造取得重要进展。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陆东福出席仪式,他表示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铁路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以京沪高铁上市为新的起点,深化铁路法治化市场化经营,推动铁路高质量发展,不仅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高铁建设带来的优质旅行生活,而且让广大人民群众分享高铁优质资产的溢出效益。上海市委副书记、市长应勇出席仪式,他向京沪高铁上市表示热烈祝贺。陆东福、应勇共同为京沪高铁鸣锣开市。  相似文献   

10.
资讯     
<正> 京沪高速铁路开始铺轨7月19日,京沪高速铁路铺轨正式启动。京沪高速铁路铺轨标志着京沪高铁建设已进入从线下工程施工转入轨道工程施工阶段,取得了重要的阶段性成果。京沪高速铁路是世界上一次建成线路最长、标准最高的高速铁路,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一次投资规模最大的建设项目。自2008年4月18日,温家宝总理亲自宣布京沪高速铁路全线开工以来,十余万建设大军瞄准建设世界一流高速铁路目标,始终坚持"勇攀科技高峰、争创世界一流"和"高标准、讲科学、不懈怠"的精神,高质量建设,高效率推进,按照不断优化调整的施工组织方案,用短短27个月的时间,先后攻克了南京大胜关长江大桥、济南黄河大桥、淮河特大桥等一系列重点工程,顺利完成了线下工程的施工。  相似文献   

11.
<正>京沪高速铁路(简称京沪高铁)是当今世界上一次性建成里程最长、标准最高、设计速度最快的高速铁路,是我国高速铁路技术的集大成者。把京沪高铁打造成为中国高速铁路的样板工程,这既是党中央、国务院领导的殷切希望,也是中国铁路总公司对京沪高速铁路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京沪高铁公司)的高标准要求,更是京沪高铁公司加快发展的自我内在需要。管好用好京沪高铁,确保京沪高铁持续安全稳定高效运营,关乎我国铁路现代化建设迈向更高水平,关乎铁路市场化改革进程,关乎中华民族的形象。在接受本刊记者专访时,京沪高铁公司董事长吴强表示,在新的一年里,京沪高铁公司将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以历史赋予  相似文献   

12.
宜万铁路万州长江大桥是三峡库区第一座长江铁路大桥,桥址区河谷深切,地形陡峻,大桥边坡稳定性是本桥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采用Sarma法对边坡岩体稳定性进行了计算分析,采用类比图解法对边岸再造进行了预测,并根据分析评价结果提出了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13.
综合信息修订后的《铁路旅客运输服务质量标准》将在春运后颁布实施为了适应铁路客货运输工作的新形势,铁路部门正在组织修订《铁路旅客运输服务质量标准》,考虑到2012年铁路春运客流大,并且集中、叠加等情况,铁路部门 将按照"以服务为宗旨,待旅客如亲人"的理念,努力改善服务态度、优化服务环境、提升服务质量,为广大旅客服务.修订后的《铁路旅客运输服务质量标准》将在春运后颁布实施.2011年12月12日零时起京沪高铁实施列车调整运行图铁路部门组织京沪高铁公司和北京、济南、上海等铁路局对京沪高铁列车运行图进行了优化调整,定于2011年12月12日0时起实行.  相似文献   

14.
正记者11月8日从南京市交通运输局获悉,近日,中国铁路总公司与江苏省人民政府联合批复《南京市铁路枢纽总图规划(2016—2030年)》。根据规划,未来的12年内,南京还将再建7条高铁、2处铁路过江通道。在国家"八纵八横"高铁网格局中,南京位于京沪通道(一纵)和沿江通道(一横)的交汇点,是华东地区重要的路网性枢纽,已基本形成"一环两跨八线,客货分线"铁路格局,铁路运营里程476 km,形成沪宁杭合  相似文献   

15.
<正>2014年3月1日,沪通长江大桥开工建设,标志着上海至南通铁路建设拉开大幕。沪通长江大桥位于长江澄通河段,是我国铁路网沿海通道沪通铁路的控制性工程。大桥全长11.072 km,由中国中铁大桥局集团承担大桥主体工程建设。该大桥是一座公铁两用过江大桥,采用4线铁  相似文献   

16.
正中国铁路开启智能高铁新篇章从2008年中国第一条高速铁路京津城际铁路建成运营,到率先建成世界上运营里程最长、商业运营速度最高、运用场景最丰富的高铁网,再到2017年"复兴号"中国标准动车组在京沪高铁实现时速350 km商业运营,中国铁路竖起世界高铁建设运营新标杆。  相似文献   

17.
《中国铁路》2011,(7):76-76
6月20日,“京沪高铁城市旅游联盟”成立大会在济南召开。北京、上海、天津、南京、济南、蚌埠、沧州7市将依托京沪高铁,本着“资源共享、互利共赢”的原则,大力推进城市旅游合作,共同打造“交通旅游”的合作典范。  相似文献   

18.
3月28日,中国铁路物资股份有限公司与德国福斯罗公司合资成立"北京铁福轨道维护技术有限公司" (简称"铁福公司")签字仪式在北京举行。中国铁路总公司运输局副局长兼工务部主任康高亮,京沪高铁公司总经理徐海锋,  相似文献   

19.
京沪高铁是我国连接南北客运最繁忙、最重要的高铁客运干线,因此,确保京沪高铁安全可靠运营意义重大.但因其地理区域跨度大且途经雷电活动强烈的我国东部地区,自2011年7月开通以来,每年雷雨季节接触网雷击跳闸比较频繁,对运输安全造成影响.2012年8月初,京沪高铁进行防雷改造试验,重点对京沪高铁虹桥至南京南接触网防雷改造方案及试验效果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20.
徐盐铁路位于苏北地区,连接京沪、陇海、连镇、沿海四大铁路通道,是长三角城际网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京沪通道徐州-上海段的辅助通道,其引入徐州东枢纽以实现京沪高铁、郑徐高铁以及连徐高铁等4条线路的换乘,而枢纽地区牵引供电方案的合理性至关重要。因此,本文对徐盐铁路引入徐州东枢纽供电方案进行论证比较,并根据电分相检算分析提出推荐方案,以保证京沪高铁运行可靠性及工程实施的便捷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