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真空卸污系统信息管理方案与实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提高真空卸污系统的信息化和集成化水平,研制开发了一套信息管理系统,实现了对真空卸污系统运行状态的实时记录、故障报警以及日常检查、定期检查维修的记录等功能,确保了真空卸污系统的良好运行,方便了故障排查,降低了运行维护强度。为今后多台机组联控以及系统远程实时监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上海站增设真空卸污系统方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上海站采用的真空卸污系统为国内首例在车站使用的固定式地面卸污系统.特别是针对既有车站的复杂情况并且保证运营正常的情况下增加该卸污系统,解决了基层单位的实际问题,满足了铁路提速的要求,体现了科研为生产服务的理念,同时也顺应了可持续发展的国策—节能环保.该系统由真空凸轮泵机组、盘绕式真空卸污单元、真空管道等组成.其特点为真空抽吸,压力排放,污物通过机组直抽直排.该系统自2007年7月1日投入使用以来,在不影响使用的条件下先后完成了4次改造,保障了运输整备需要.  相似文献   

3.
固定式真空卸污系统是快速客运列车密闭式厕所的重要配套组成部分。为了进一步在铁路建设中推广该项技术,本文以某铁路客整所的真空卸污系统施工设计为例,系统地介绍了铁路旅客列车真空卸污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和设计参数,阐述了真空卸污系统的优点,并对该项技术在铁路生活小区的应用和推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为解决铁路旅客列车流动污染的问题,研究开发了铁路真空卸污系统,并在铁路第6次大提速中发挥了关键作用。随着越来越多的车站、动车运用所安装铁路真空卸污系统,系统设备的售后服务工作需要加强管理,提高管理水平,完善系统售后服务管理体系。维护、扩大真空卸污系统的信誉和形象,将用户使用设备过程中的情况和出现的问题反馈回来,并及时处理,保证和促进了真空卸污产品质量的进一步提高。良好的售后服务管理作为设备的支撑,保障了今后真空卸污系统整体运行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5.
针对轨道吸污装置吸污能力不足和污染周边环境的问题,提出吸风循环吸污的解决方案,即将吹风机产生的全部风量仅供给一侧吹嘴吹风吸污,将吸风机产生的排风供给另外一侧吹嘴吹风吸污,形成吸风机排风的循环利用,并通过调节风门开启的大小,调节吹风的风量和风速,从而增强轨道吸污装置吹风吸污的效果.基于流体力学,在忽略空气黏性力和密度变化以及不同流速气体混合时能量损失的前提下,对按照解决方案改进得到的吸风循环式轨道吸污装置吸污能力及能耗进行分析计算.结果表明:在作业速度为10 km· h-1时,吸风循环式轨道吸污装置能够吸净单层粒径分别达5 mm的铁屑和14.3 mm的石子;相比改进前的轨道吸污装置,吸收污物的最大粒径提高了7倍左右,污物吸净率高于98%;吸污作业功率节省74 kW,能耗下降2o%.  相似文献   

6.
上海火车站固定式真空卸污工程技术特点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上海火车站采用的固定式真空卸污系统为国内首例在车站使用的固定式地面卸污系统。该系统由真空凸轮泵机组设备、盘绕式真空抽吸单元设备、真空管道系统等组成。其特点为真空抽吸,压力排放,污物通过机组随抽随排。该系统自2007年7月1日投入使用,卸污过程无异味、无遗撒,真正体现了环保理念。真空机组一经开机运行,可实现自动化,无需职守;真空抽吸单元可电动收缩,降低了工人劳动强度。  相似文献   

7.
北京南站开行动车密度大、停车间隔时间短、客流量大,结合环保等各方面因素,北京南站设置真空卸污地面接收系统。本文主要介绍了北京南站真空卸污系统的组成、功能及运行机理,并总结了其主要特点,为真空卸污系统的推广应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中水道技术是将城市污水经适当处理后,回用于工农业生产或作为小区和建筑物的杂用水的技术,既可节约水资源,又使污水无害化,具有开源节流、减少水污染的双重功效。本文简要介绍了污水处理回用的主要方法和工艺流程,以及回用的实例。中水回用具有巨大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希望引起人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9.
根据铁道部关于建设动车运用所的总体部署和要求,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环控劳卫研究所对真空卸污系统技术进行了研究,在参照国外设备的基础上,根据我国特点,研制开发了适合中国国情的真空卸污系统.并用于新建的动车所,整个系统经检测达到了TB/T3163-2007《铁路站段真空卸污系统技术条件》的要求,卸污效果达到了设计要求。本文对此进行了小结,为今后铁路真空卸污系统的推广应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0.
产污(排污)系数是实施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的重要基础。合理确定铁路运输企业的产污(排污)系数十分必要。利用历年统计资料,对以换算周转量为产量指标确定COD、石油类的产污(排污)系数进行了探讨,并分析了产污(排污)系数的局际、年际变化特点,提出了铁路实施总量控制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