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宁启铁路复线电气化改造工程(以下简称宁启项目)是利用既有线改造复线电化。工程实施中,正值中国铁路建设从既有线提速全面转向高速铁路,各种技术规范不断更新,使该项目实施过程不断涌现出新情况、新问题。就宁启铁路复线电气化改造工程信号设计问题及解决方式进行整理和分析。  相似文献   

2.
结合渝涪铁路复线LTSDK33+600~YDK52+570路基扩堑施工实例,根据既有线的复杂环境、施工安全与进度要求,提出以预留岩墙的深孔松动控制爆破为主、结合浅孔弱松动爆破的技术方案。介绍了在紧邻既有线条件下石方爆破所遇到的技术问题和难点,提出解决方案,通过工程测量和实时振动监测,优化爆破方案,实现既有线扩堑施工科学、有序、快速(高效)、安全的目标,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操作性,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
针对复线施工中,在既有桥台高锥体上开挖基础时,用挖孔防护桩防护既有线边坡,对既有桥头线路采取吊轨梁加固措施,确保了既有线的行车安全。  相似文献   

4.
研究目的:通过对既有线扩能提速改造各种建设方案的分析,从线路设计能力、运输组织、提速效果、土地利用、与既有线的干扰、工程投资等方面综合考虑,确定既有线扩能提速改造的建设方案。研究结论:通过对几条既有铁路各种单线扩能方案、新建单线扩能方案、增建二线并部分改造既有线方案、分步建成双线和一次新建双线方案等分析比较,可以得出一次新建双线方案具有工程投资省、经济效益好、运输质量高、施工对既有线干扰小,为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路网建设提供了较为广阔的空间等优点。故既有线扩能提速改造建设方案宜采用一次新建双线方案。  相似文献   

5.
随着铁路建设事业的快速发展,复线建设既有铁路改建项目日益增多,由于受地形、地质等条件和工程投资限制,新增第二线大部分设计在既有线旁,以诚小总的增建、改建工程量并缩短建设周期。既有线运输任务繁重,行车密度大,因此,在既有线旁进行爆破施工时如何保证行车安全和线路设备安全,是施工必须解决的重要课题,特别是电气化铁路既有线石质路堑,需开挖的既有边坡一般既高且陡,边坡与接触网的水平距离仅几米,部分地段接触网立柱设立在既有线边坡脚下,接触网回流线与边坡距离不足1米,爆破施工环境极其复杂,施工技术难度大。本文对此展开研讨。  相似文献   

6.
电气化铁路路堑增建第二线控制爆破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述在株洲—六盘水铁路复线建设中 ,电气化铁路既有线路堑实施控制爆破开挖的施工方法 ,有效地控制飞石、滚石、冲击波三大危害。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南疆铁路吐鲁番至鱼儿沟段大风的特征分析和既有线的挡风工程设置效果分析,提出了修建复线时应参照既有线防治大风危害及风蚀沙埋的工程治理经验,为南疆铁路吐鲁番至鱼儿沟段复线挡风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根据包西铁路鱼和至米脂新增二线地段软基处理的实践,阐述了陕北黄土地区软基的成因和特点,论述了黄土地区既有线侧软基处理的方案比选和优化,总结了复线施工中既有线软基处理施工的特点和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9.
王南 《铁道建筑》2005,(6):78-81
在黔桂既有线改造设计中,运量随路网的各种不确定因素呈现动态变化,影响线路正线数目的选择。文章从路网运输能力综合分析和经济效益评价等方面,对增建复线的改造方案进行了对比,以确定最优方案。  相似文献   

10.
基于湘黔线娄怀段复线施工的实践,介绍临近既有线的复线施工中采用的控制爆破技术与安全措施。  相似文献   

11.
既有铁路复线工程并行地段小间距的框架涵接长施工,通常采用线路加固条件下的原位现浇施工法。该方法周期长,工序多,对既有线干扰大,具有较大的安全风险。本文结合宁启铁路复线电化工程斜交斜做框架涵接长施工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慢行点内用便梁加固线路顶进接长框架涵的快速施工方法,即先在既有线路基坡脚以外预制框架涵,在用便梁加固线路、确保行车安全的条件下,线路限速的慢行期间,拆除梯形节,顶进预制框架涵。对该方法的工艺流程进行了详细介绍。  相似文献   

12.
本文根据施工实践,较系统地介绍,分析了在南方多雨地区修建铁路复线桥台施工,顶进桥,涵施工,路堑和路堤施工的几个主要塌滑特性,并提出了相应的防范对策,实用可行,在南方多雨地区复线施工,对控制塌滑,确保既有线安全,有普遍性意义。  相似文献   

13.
数字解读     
萧邻 《铁道知识》2006,(1):10-10
9.5万公里 “十一五”期间 ,全国将建设新线19800公里,其中客运专线9800公里;既有线增建二线8000公里,既有线电气化改选15000公里。到2010年,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95000公里,复线和电气化比例分别达到45%以上。  相似文献   

14.
跨越既有铁路桥梁方案设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铁路建设的快速发展,与既有铁路线交叉的情况越来越多,同时对既有线的运营安全重视程度日益增加,因此跨越既有线时的设计方案逐渐成为关注重点,结合兰州—中川铁路设计情况,对跨越既有铁路线的桥梁方案进行研究,除采用传统的预应力混凝土盖梁门式墩、钢盖梁门式墩等设计方案外,根据实际情况首次提出预制拼装组合新型门式墩方案、倒L形墩方案、转体V形T构桥墩方案等一些新的设计思路,不仅节约工程投资、保证施工工期,同时又大大减少新线施工对既有线运营影响及后期的养护维修工作,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5.
兰新复线工程是国家“八五”期间的一项重点建设项目。1992年9月16日正式破土动工,1994年9月18日全线铺通,1995年6月30日投入运营,其速度之快,效率之高,创造了中国铁路长大干线复线建设的奇迹。 兰新复线工程投资巨大,工期短,要求高,如何抓好“三大控制”充分发挥投资效益,是建设单位的重要职责。我们根据铁道部大干、快上、提前的要求,在建设过程中充分发挥既有线的优势,有效地控制工程造价,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笔者参与兰新复线某段工程  相似文献   

16.
既有线改造是我国城市轨道交通未来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的长期任务,而技术标准是城市轨道交通既有线改造工程立项、设计与实施的重要依据。梳理城市轨道交通技术标准体系现状,分析现行标准对城市轨道交通既有线改造项目工作流程各环节的适应性。针对当前城市轨道交通标准体系下现行标准对既有线改造存在覆盖面不全、适用性不足、针对性不强的问题,提出城市轨道交通既有线改造技术标准体系构建的两种思路与方案,以及标准体系建设与标准制定的原则。围绕改造判定要求、改造设计要求、改造施工要求、验收与运营前安全评估要求、后评价要求等方面对城市轨道交通既有线改造技术标准编制的重点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7.
既有电气化铁路复线改造一般都为运输繁忙区段,因世界能源危机和神朔线运量加大,接触网施工天窗点时间一般为50分钟。隧道内净空较小、长期运煤使得隧道壁附着灰尘、光照条件差等因素,安全作业环境差。在不影响既有线运营的情况下进行新线接触网施工,必须制定完善的施工组织和周密的安全技术措施,本文试图对神朔复线蛇口峁隧道施工情况的总结,探讨既有电气化铁路改造双线隧道的接触网施工安全问题,希望能对类似施工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8.
张学斌 《铁道勘察》2008,34(1):47-51
分析赤锦通道内既有线现状及存在问题,根据项目功能定位,研究利用既有线扩能改造和建设新线方案,通过多方案比选、组合,全面论证,统筹考虑,最终确定经济合理、灵活又符合实际的推荐方案.  相似文献   

19.
浙赣铁路既有线青山至峡山口段线路长8.1km,线路平、纵面情况复杂,坡度陡,连续陡坡地段长度约占1/2,站间距短且有大桥相隔,有多条专用线接轨,本区经济较发达,受地形地物限制,增建第二线难度甚大。经多方调查研究,精心比选,在五大方案,优胜劣汰,多次优化,遴选出最优方案,复线现已建成通车。  相似文献   

20.
对复线施工中软土地基既有线上新建框架桥施工时应注意的问题及对策作了分析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