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9 毫秒
1.
目的:如何从管理学的角度认识航道疏浚的风险及如何控制风险;方法:根据疏浚工程的特点和性质,分析航道疏浚风险的主要种类、特点以及可能产生的影响;探讨如何防范、化解航道疏浚过程中可能发生的风险与危机以及如何减少所造成的损失;结果:提出控制航道疏浚风险的策略和措施;结论:对航道疏浚的风险有一个理性的分析和认识,防控风险,确保疏浚工程目标的实现,促进航道疏浚事业快速、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
航道疏浚工程是按照一定的深度和范围对航道或者港口水域进行挖掘从而对水底的淤泥、砂以及岩石进行清理的港口工程,也是改善航道、港口水域并对其进行改善的主要工程手段之一。航道疏浚工程的施工不仅和疏浚物质的特点以及施工区的水文、气象、地理环境有关,还和船舶施工工艺有着很大的关系,需要充分的利用船舶施工工艺保障航道疏浚工程的正常进行,为此我们通过一个工程案例,分析船舶施工工艺在航道疏浚工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杨辉  邬德宇  郭扬扬  金凤 《江苏船舶》2022,39(1):23-24+28
针对施桥船闸至长江口门段航道疏浚工程开展适宜船型研究。首先,结合具体航道疏浚工程特点、疏浚要求分析了内河常见几种挖泥船船型的优缺点;然后总结出影响船型选择的主要因素;最后,采用评分法对各船型方案进行适用性评价。结果表明:喷射式挖泥船较为适合该航段的疏浚工程,并针对喷射式挖泥船的局限性,提出了安装水刀装置的改进意见,以实现较高的工程效率和质量,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疏浚船舶组合施工在港口航道疏浚工程中的具体应用问题,结合工程实例,提出船机组合施工布置方案。从疏浚土质、船舶工艺技术、施工环境、工期要求、经济性等方面分析港口航道疏浚船舶机械的最佳组合方式,根据工程特点对船机施工顺序进行合理安排,制定具备可操作性的施工工艺流程,使港口航道航疏浚工程符合工期和质量要求。  相似文献   

5.
疏浚是川江航道治理最重要的措施之一。长期以来,川江航道治理产生的疏浚土未进行有益利用,简单粗放的疏浚土处理方式不仅造成泥土资源的浪费,还对生态环境造成二次污染。在分析川江航道疏浚土来源及特点的基础上,结合工程实际,探索疏浚土改善环境和工程利用的2种途径,提出表层砂卵石疏浚土上岸作为建筑材料、底层砂卵石及块石疏浚土构建生态涵养区的利用方案,获得良好的投资效益和生态效果,可为类似航道治理工程疏浚土利用及内河生态航道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为了提升航道疏浚工程质量,以某航道工程实例为研究对象,对该工程施工的关键技术要点进行研究,实践可知,在航道疏浚工程施工中,做好技术准备、控制围堰施工、挖槽施工以及泥土处理等技术的控制,能够提升航道疏浚工程的质量,在该项工程中,通过对关键技术的把握后,整体工程能够有效开展。  相似文献   

7.
结合实际,对内河航道疏浚施工技术进行分析,首先阐述内河航道疏浚工程施工技术,而后在分别从试挖施工、挖槽施工、运送疏浚泥浆施工与疏浚泥土处理施工等方面详细地探讨了内河航道疏浚工程施工技术实施要点,实践可知,通过该技术的应用后可以改善内河航道的现状,对促进内河航道工程开展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8.
在航道运营过程中,航道维护性疏浚工程是港口和航道建设中不可缺少的一项措施。由于维护性航道项目存在着泥层薄、回淤快、不能影响航道正常运营等特点,耙吸船的施工效率、质量控制要求非常高,需要选择合理的疏浚船型及施工技术手段进行施工。本文以实际工程为例,对航道维护性疏浚工程实施过程中的施工技术、质量控制方法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某航道疏浚工程实例为研究对象,分别从边坡逐层开挖、挖深施工、挖宽施工与泥浆浓度处理等方面,对绞吸式施工方法在该工程项目中的应用进行研究。实践可知,在航道疏浚工程中,通过绞吸式施工方法的应用可以提高航道疏浚工程的效率与质量,对促进航道事业的发展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0.
李波  付桂  高梁 《水运工程》2022,(11):178-183
结合近年来长江口航道维护疏浚土利用现状,从疏浚土的处理模式、实施过程及取得成效等方面总结了近年来航道疏浚土综合利用实践所取得的成功经验,主要包括3方面:分期实施,适应不同工程阶段的航道疏浚土特点;权责明晰,创建疏浚土利用的沟通协调模式;合作共赢,探索疏浚土利用的长效运行机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今后一段时期长江口航道疏浚土利用的发展方向及建议,针对“十四五”及以后长江口航道疏浚土利用的可持续问题,提出实施横沙浅滩(N23潜堤以东)滩涂整治、横沙六期至八期加高整治工程,以及在深水航道南北坝田区修建大泥库等疏浚土利用的发展方向。研究成果对上海市滩涂资源整治与保护等具有一定指导意义,也可为我国海洋疏浚土资源化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长江太仓—南通河段河道演变特性与航道治理思路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陈晓云 《水运工程》2012,(4):102-110
长江太仓—南通段深水航道治理是江苏省境内12.5 m深水航道建设的首期工程。该河段地处长江潮汐河口的过渡段,径流与潮流强弱交替变化频繁,水沙运动复杂多变,洲滩冲淤演变剧烈,航道条件极不稳定,治理难度大。通过长期观测分析,辨析河床演变规律,揭示碍航浅区成因,从疏浚、全面控制洲滩形态、控制洲滩关键边界等不同治理对策进行深入研究,形成"稳定航道主边界、增强浅区落潮动力"的治理认识。目前,控制洲滩关键边界、利用河流动力延伸工程效力的治理方案已通过审批,即将开工实施。  相似文献   

12.
刘东征  毛亚辉 《水运工程》2020,(S1):128-132
我国疏浚行业的发展已有数百年历史,疏浚作业已延伸到生态环保领域。但是因为缺乏环保疏浚类规范标准,在设计阶段对环保疏浚项目工程量计算时,大多引用当前的普通疏浚类规范和经验,与环保疏浚实际情况有较大区别。项目实施过程中工程量的确认直接影响项目的审计和支付,将对项目实施单位利益产生巨大影响。通过分析多个环保疏浚工程案例,结合滇池环保疏浚项目工程量计算实际情况,根据环保疏浚工艺及特点,探讨适用于环保疏浚项目的工程计量方法,为后续类似工程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疏浚土正逐渐成为长江口滩涂造地泥沙资源供给的有效补充。长兴潜堤后方滩涂圈围工程紧邻长江口12.5 m深 水航道南港圆圆沙段,航道疏浚土利用的区位优势显著。在调查掌握南港圆圆沙段航道疏浚土产量、分布、土质及稳定性 的基础上,针对圈围工程特点,比选适合的疏浚吹填工艺,并提出可行的吹泥上滩技术方案。结果表明:南港圆圆沙段航 道疏浚土产量丰富稳定、运距短且土质条件较好,可满足圈围工程吹填用砂的要求。各类疏浚吹填工艺中,艏吹和耙吸装 驳工艺的技术适用性较好,现阶段可采用技术成熟的艏吹方案进行疏浚吹填,而耙吸装驳方案可作为备选,待2013年底正 式投入运营时可应用于圈围工程。研究成果为圈围工程吹填开辟了砂源,实现了航道疏浚与圈围造地的双赢。  相似文献   

14.
周丙浩 《水运工程》2021,(4):158-162
高效疏浚是疏浚施工一直追求的目标,也是研究的热点。基于智能疏浚模式的控制原理,对智能疏浚模式下"航浚6008"轮的滨州港工程施工数据进行分析,建立产能与控制模型,并对该耙吸挖泥船在滨州港工程的产能做进一步优化计算。结果表明,生产率受流量、浆体相对密度与泥泵特性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疏浚过程中,智能疏浚模式主要依靠活动罩控制器与泥泵控制器的相互配合,当实际泥浆流速高于(最佳)设定值时,在其他边界条件不变时,活动罩自动控制器将活动罩下压,使耙头生产率与泥泵汽蚀控制相匹配;检测到泥泵汽蚀时,泥泵控制器通过降低泥泵转速而降低泥浆流速,以达到最佳混合物流速。  相似文献   

15.
系统评估2018年长江上游航道维护性疏浚工程实施效果,为今后航道维护工程提供技术参考。基于年度水情及航道疏浚滩段分布情况,分析维护性疏浚方案设计、施工时机和频次、施工过程的动态管理及航道可持续性等。结果显示,2018年长江上游干线航道维护性疏浚工程总体效果良好,滩段选择及疏浚方案设计与河道演变规律基本适应;疏浚时机及频次基本合理,最大程度地缓解了与通航的矛盾;但由于维护性疏浚未大幅改变河道水流特性和河床边界,因此天然河段浅滩航道可持续性较差,仍需加强观测,必要时采取其他整治措施。  相似文献   

16.
多功能疏浚作业辅助船对保证挖泥船持续高效地作业非常重要,尤其是对在开敞海域中的疏浚工程更是直接影响到有效作业时间。介绍国外相关系列船型和欧洲四大疏浚公司对此类船的配置,总结此类船的特点,根据设计技术要 求,提出目标船的设计方案,分析或选择各种技术性能指标,并给出加装整平作业功能和射水疏浚功能的方案。  相似文献   

17.
乐利 《水运工程》2017,(S2):40-43
由于带式压滤机环保疏浚工程的泥浆絮凝施工这一关键技术,受到泥浆浓度、絮凝剂选型、用量、絮凝时间、搅拌时间等诸多因素影响,在工程已选定压滤机设备类型、泥浆特性以及絮凝剂选型的条件下,依托武汉市南湖环保疏浚工程,进行相关技术研究及改进,在泥浆絮凝环节乃至整个环保疏浚脱水固化环节起到节约絮凝剂、减少工作量、提高施工效率和施工质量的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8.
李锐  李正  王飞 《水运工程》2019,(12):123-126
针对内河航道疏浚工程传统设计各流程之间缺乏信息传递的问题,通过综合分析Civil 3D特点和设计的特殊需求,提出内河航道疏浚工程BIM正向设计思路,基于Civil 3D建立了内河航道疏浚工程BIM正向设计方法。通过二次开发改进Civil 3D部分功能,优化了设计过程中疏浚工程量输出和批量出图功能。结果表明,采用BIM正向设计方法对磨刀门航道疏浚工程进行正向设计,能有效提高设计效率。研究成果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草尾河阿弥石至响水坎段航道疏浚及效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洞庭湖区草尾河阿弥石至响水坎11km河段滩群碍航特征,提出航道整治原则,通过物理模型试验优化了航道疏浚方案,工程竣工后的实测资料证明,整治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0.
万滔 《船舶》2015,(4):91-94
测量是疏浚施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确定施工方案、控制和检验施工质量的主要依据。传统的疏浚测量无法由挖泥船自身完成,存在成本高、周期长、时效性不强等问题。文章主要研究根据船舶结构和施工特点,在绞吸挖泥船上增设实时测量系统,实现船舶疏浚施工与工程测量同步,同时完成施工浚前、浚中和浚后水深数据的测量,结合软件运算实现施工质量的实时控制,达到指导施工、提高施工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